(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鬆山之敗後降清, 洪承疇紀念園隆重揭彩開園【組圖】

(2009-04-19 14:10:03) 下一個




鬆山之敗後降清, 洪承疇紀念園隆重揭彩開園【組圖】


















元月16日,洪承疇紀念園隆重舉行揭彩開園儀式。著名曆史學家、《求是》雜誌原副總編蘇雙碧,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傳記組專家組長、清史專家李治亭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總編輯、《洪承疇傳》作者王宏誌研究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清史專家赫治清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民族博物館館長餘梓東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員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係列慶典活動,為紀念園開園及洪承疇紀念館、英都承疇紀念園碑廊落成揭彩。英都鎮各機關、團體、學校、企業等單位的領導或代表,各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各界人士,翁山洪氏東西軒各房份宗親代表,各地洪氏宗親代表共500多人參加開園儀式。

開園儀式上,洪承疇故居複建委員會委員洪亞成首先代表複建委員會及翁山洪氏東五房宗親,向光臨開園儀式的國家清史委領導、史學界專家表示歡迎和敬意,向關心和支持洪承疇故居複建工程、洪承疇紀念園建設工程的市、鎮二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各地宗親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洪承疇故居複建委員會顧問、福建省水暖衛浴閥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地方史專家洪榕光主持揭彩開園儀式。王宏誌、赫治清、李治亭三位史學界專家在揭彩儀式上發表即席演講。

在鼓樂和鞭炮聲中,蘇雙碧、李治亭為“承疇紀念園”門坊揭彩,正式開園。接著,赫治清、王宏誌為“英都承疇紀念園碑廊”揭彩。餘梓東、李世愉為“承疇紀念館”揭彩。

洪承疇故居位於霞美村。是翁山洪氏東五房六世祖厝,始建於明嘉靖元年。洪承疇童年時居此。廢圮於清末。其遺址100多年來一直被稱為“大厝埔”。2003年南安市籌辦“開清重臣洪承疇學術研討會”時,英都鎮在大厝埔立“洪承疇故居遺址”碑以誌保護。東五房宗親於2004年春籌資複建。複建過程中,又擴大範圍,增建紀念館、碑廊、碑林,恢複順治皇帝諭祭洪母傅氏的禦製碑等項目,立牌坊式石門,總其名曰承疇紀念園。門額為著名曆史學家、黨中央《求是》雜誌原副總編蘇雙碧先生親筆所題。紀念園占地麵積二千平方米。

良臣名將汗青去,國賊後人奠...........



百度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


  洪承疇(1593~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明朝重臣,鬆山之敗後降清。出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二十七都英山霞美鄉(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歲。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立禦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澱區車道溝。 乾隆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列於貳臣甲等列入《清史·貳臣傳。 洪承疇於崇禎年間,曾輯有《古今平定略》12冊。後人又輯有《洪承疇章奏文冊匯輯》及《經略紀要》24卷。

  【家世】洪承疇出身望族後裔,是武榮翁山洪氏第十二代孫,屬東軒五房,書香門第。到了他的曾祖父輩,已是家道中落,並不富裕。曾祖父洪以詵,庠生(秀才)。祖父洪有秩,貢生。文章有名氣,早年卒於赴考途中。夫人戴氏在有秩死後生下遺腹子洪啟熙(字爾朝,號幼跡公),就是洪承疇的父親。戴氏孝事姑婆,撫孤成長,被朝廷表節孝烈女,累贈一品夫人。父洪啟熙也中秀才,性格莊重,以至孝名聞鄉裏。娶妻傅氏,是名門閨秀,教子極嚴。生子三,長承疇,次承畹,三洪承畯。承畹早逝。承峻是名聞泉郡的書法家。

  【出仕】洪承疇童年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11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幹,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幹。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啟胤在水溝館辦村學,洪承疇叫賣豆幹之餘,常在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洪啟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為徒,重返校門。洪承疇學習用功,博覽群書。啟胤老師的《史記》、《資治通鑒》、《三國誌》、《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借來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甚得洪啟胤賞識。洪啟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裏,國石萬鈞”的評語。洪承疇在水溝館讀了五年書後,又到泉州城北學館讀書。萬曆四十三年(1615),23歲的洪承疇赴省參加鄉試,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次年,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總督三邊】洪承疇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曆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6年。天啟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學僉事,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為朝廷所器重,2年後升遷兩浙承宣布政左參議。天啟七年(1627年),升陝西督道參議。明末政治腐敗,農村破產,壓迫剝削日益加重,陝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楊六、不沾泥等在陝西府穀等地首舉義旗,全陝響應。從崇禎元年(1628年)至崇禎三年間,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義,陝境共有義軍100餘部。一部份官軍邊兵,因缺餉嘩變,亦加入義軍,並成為骨幹。明廷令三邊總督楊鶴“剿撫兼施、以撫為主”。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 1630年6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作為楊鶴手下幹將,本該支持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洪承疇沒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賊軍”多達數萬,這也是洪承疇出現在每本曆史書上都是“反動人物”的原因。其實如果讀過明末“賊軍”史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這種詐降。由此可見,洪承疇在這方麵是頗有先見之明的。明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就撫者,紛紛再起。1633年,三邊總督楊鶴為此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1632年春天,一股農民軍由於頂不住官軍的壓力,向慶陽突圍。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雙方在西澳激戰數十次,農民軍損失慘重,首領杜三、楊老柴被斬殺。此戰一掃多年官軍之頹氣,被朝廷稱為“西澳大捷”。各部義軍先後東進,1631年至1633年,活動中心移至山西。作戰亦由極度分散,各自為戰發展為相對集中,互相呼應。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等部20餘萬人,號稱36營,一度破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城。崇禎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24營10餘萬人突破官軍包圍,經澠池縣突破黃河防線,轉進至明軍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鄖陽為中心,分部來往穿插於豫楚川陝之間,利用官軍分兵守境,互不協同的弱點,進行遊擊性質的流動作戰。明軍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窮於追剿,陷入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的困境。洪承疇為改變被動局麵,以重兵包圍起義中心地區,實施重點進攻,高迎祥義軍接連敗於確山、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轉入西部山區。明廷為改變“事權不一、相互觀望”被動局麵,改用“集中兵力,全麵圍剿”方針。1634年,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統一指揮陝晉豫川及湖廣官軍,由四麵分進合擊,企圖一舉盡殲各部義軍。義軍相繼轉進漢中,圍剿落空。1634年12月,明思宗朱由檢撤陳奇瑜,洪承疇仍任陝西三邊總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當其調動官軍入陝,重新組織圍攻時,當時農民軍聚集在陝西的有20餘萬人,其中以闖王高迎祥,及其部屬李自成的力量最為強大。洪承疇命總兵賀人龍、左光先出兵夾擊,義軍突圍東走,轉進靈寶、汜水(均在河南)。 1635年1月,洪承疇率主力出潼關,在河南信陽大會諸將,準備對起義軍實行大規模的軍事圍剿。義軍於崇禎八年初,分三路分進:一部西返陝西,一部北進山西,一部東入鳳陽,焚毀皇陵。洪承疇軍三月間至河南時,義軍已大部又集中於陝西。洪承疇匆匆回軍關內。李自成在寧州、真寧兩殲官軍,破鹹陽,逼西安。高迎祥、張獻忠等乘官軍被牽製於陝之機,三度進入河南。明廷認識到在義軍流動作戰情況下,全麵圍剿,勢難成功,又改用分區負責,重點進攻的方針。1635年8月,以盧象升為五省總督,專治中原;洪承疇專治西北,各自負責,相互協同。當年冬及九年春,高迎祥、張獻忠在河南連續失敗,兵力損失過半,殘部再返陝西。此時,李自成在興平等地亦多次失利。明廷為加強陝西攻勢,令孫傳庭全力進攻漢中的高、張各部,令洪承疇專力進攻陝北的李自成等部。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疇率軍在臨潼大敗農民軍,起義軍被圍困在叢山之中長達3個月。高迎祥率部從陝西漢中突圍,遭陝西巡撫孫傳庭埋伏,在整厔(今陝西周至)被洪承疇俘虜,並將其解京磔死。高迎祥餘部走歸李自成,起義軍推戴李自成為闖王。此時,清軍入邊,破昌平等16城,朱由檢急調盧象升率軍馳援,中原壓力減輕。張獻忠乘機複起,聯合羅汝才等部20餘萬人,沿江東進,分散活動於蘄州、霍山一帶。 1637年,朱由檢再命熊文燦為五省總理,增派禁軍1200人,組織新的圍剿。李自成進軍四川,一度破城l0餘座,並攻克甘肅的寧州、羌州,入七盤關,但在1638年返陝時,在洮河一帶遭洪承疇及孫傳庭軍襲擊,敗走岷州。與此同時,張獻忠在南陽亦為左良玉軍擊敗,負傷退穀城。熊文燦遂改圍剿為招撫。劉國能、張天琳、張獻忠、羅汝才先後降明或就撫。李自成率殘部活動於川陝邊境山區。1639年十月,陝西最後一股“賊軍”——李自成部在流竄途中,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農民起義陷入低潮。洪承疇治軍有方,鎮壓農民起義連連勝利,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統治階級內部頌聲大起,稱洪承疇的軍隊為“洪軍”。在取得一定戰果之後,洪承疇向崇禎皇帝上書請求留餉銀20萬兩,一部份作軍費,一部份賑濟貧民。
  【鬆山之戰】 1638年9月,清軍兩路南下,陷真定、廣平、順德、大名(均在河北)等地,高陽失守,大學士孫承宗殉職,盧象升在巨鹿陣亡,京師戒嚴。兩麵受敵的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清太宗皇太極即位以後,清政權機構日臻完善,國力軍力都有很大增長。但是它的地盤,仍限山海關以東。而且在這個有限的地盤中,還有幾個明軍困守的據點,比如錦州、寧遠、鬆山、杏山、山海關等等,這些據點是清軍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為了統一東北並把勢力擴展到內地,必須拔除這些據點。為此,皇太極下決心要攻克山海關和錦州,打通去往關內的交通要道,為滅亡明朝、奪取北京創造條件。1938年秋,皇太極領兵攻占義州,以此為基地,展開對錦州的圍攻戰。崇禎帝也極力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 1639年初,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領陝西兵東來,與山海關馬科、寧遠吳三桂兩鎮合兵。錦州有鬆山、杏山、塔山三城,相為犄角。 1640年冬,清軍攻錦州及寧遠,洪承疇派兵出援,敗於塔山、杏山。1641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 1641年3月,皇太極發大兵圍攻錦州,采取長期圍困方針,勢在必克。清兵逼城列營圍困,明錦州守將祖大壽告急。對明朝來說,這些據點所形成的一條防線,是拱衛大門的生命線,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洪承疇是一位富有實戰經驗的統帥,他所率領的明軍,是分別由八個邊鎮臨時調集起來的。兵雖是精兵,但明末的將帥是驕橫出了名的,臨陣能否服從洪承疇的統一號令,這是洪承疇難以充分發揮指揮才能的最大障礙。因此,洪承疇主張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勿輕浪戰。洪承疇控製了鬆山至錦州的製高點,以淩曆攻勢重挫清軍,錦州局勢開始好轉。但明廷政治極端腐敗,崇禎皇帝又性多疑忌,用人不專,片麵聽信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的促戰意見,同時又密敕刻期進兵。陳新甲還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騏作監軍,到前線督促洪承疇速戰速決。張若騏雖是五品小官,但職權很大,使洪承疇以守為戰把清軍拖疲拖跨的作戰方略無法實施,迫不得已,即進師鬆山。這是洪承疇難以充分發揮指揮才能的又一障礙。七月,洪承疇領兵援錦州,與遼東巡撫邱民仰駐軍鬆山北。洪承疇將騎兵布置在鬆山東、南、西三麵駐紮,將步兵布置在離錦州隻有六七裏地的乳山崗,準備與清軍決戰。八月,皇太極得知明援兵已到,便親率大軍從盛京趕來赴援,駐紮在鬆山、杏山之間,部署在明軍的南麵,濟爾哈朗軍攻錦州外城,截斷鬆、杏間明軍的聯係,切斷明軍糧道,斷絕洪承疇歸路,在明軍的背後形成一種大包圍態勢。明錦州守將祖大壽不敢出戰。隨後,皇太極又派兵奪了塔山之糧。明軍的戰略意圖是在鬆錦之間與清軍決戰,現在卻被清軍切斷後方糧道供應,存糧隻剩三日,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欲戰,則力不支;欲守,則糧已竭,遂合謀退遁。”洪承疇主張決一死戰,而各部總兵官主張南撤,最後集議背山突圍。兩軍交戰後,洪承疇背鬆山列陣,派兵衝擊清營,一衝不破,便決定撤退。因軍中乏糧,諸將各懷去誌,遂不待軍令,大同總兵王樸乘天黑率部遁走,馬科、吳三桂兩鎮兵也爭相率軍逃奔杏山。清軍趁勢掩殺,前堵後追。當他們逃到杏山時,又決定撤奔寧遠,結果再次遭到伏擊,部卒傷亡慘重。洪承疇由於事先沒有決戰的決心,明兵兩鎮六總兵敗潰,十數萬人土崩瓦解,先後被斬殺者五萬三千多人,自相踐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無計其數。剩下自己帶領的殘兵萬餘人,被清軍團團圍困在鬆山,餉援皆絕。九月,皇太極回盛京,留多鐸攻城。洪承疇突圍失敗。十月,清軍豪格部駐鬆山。洪承疇戰敗,明兵不能回城,多半降清。 1642年1月,洪承疇聽說朝廷援軍趕到,又派6000人馬出城夜襲,被清軍戰敗。敗兵欲退入城內,但洪承疇見後有追兵,竟下令關閉城門,因而敗兵大部被殲,其餘的逃往杏山,後遭伏擊全被殲滅。洪承疇不敢再戰,而朝廷援軍也因害怕清軍不敢前來。就這樣,鬆山一直被圍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糧食殆盡,鬆山副將夏承德叩請清軍,願拿兒子夏舒做人質約降。三月,清軍應邀夜攻,鬆山城破,洪承疇、巡撫邱民仰被俘,總兵曹變蛟等被殺。洪承疇被俘後,久被圍困的錦州明軍已筋疲力盡,糧盡援絕,又見鬆山、杏山的明軍已敗,待援無望。四月,錦州守將祖大壽,便走出內城,率眾出降(這是他的第二次降清了)。 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明軍的錦寧防線,實際上已不複存在。鬆山失陷對明朝影響極大,從此明朝在關外已不能再戰,完全無力應付遼東局麵,除寧遠一地外,全部落入清軍手中。皇太極曾自負地說:“取北京如伐大樹,先從兩邊砍,則大樹自仆。現在明朝精兵已盡,我再四周縱掠,北京一定可得。”這年10月,他派貝勒阿爾泰率清軍入關,大擾河北、山東,攻破3府、18州、67縣,俘人口36萬,牲畜50萬頭。(再努把力就可以與李自成會師了)清軍中經北京時,明軍毫不阻擋,放其回盛京。 關內方麵,李自成農民軍迅速發展,明軍也失去了主動地位。在清軍與農民軍兩大勢力東西交攻之下,明朝已處於覆滅的前夕。

【降清】

  [洪承疇絕食數日],拒不肯降。皇太極得知洪承疇好色,每日派10多個美女陪伴,也沒效果。皇太極無計可施,特命最受寵信的吏部尚書範文程前去勸降,看他是否果有寧死不屈的決心。範文程至,洪承疇則大肆咆哮,而範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與他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察言觀色。談話之間,梁上落下來一塊燕泥,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麵說話,一麵“屢拂拭之”。範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太宗:“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皇太極接受了範文程、張存仁等的專業意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
  當夜,皇太極的妃子——小博爾濟吉特氏,攜人參湯到洪承疇的居所。見洪承疇閉目麵壁,毫不理睬。小博爾濟吉特氏嬌嗔地說道:“洪將軍,您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後就義嗎?將軍,您還是喝一口吧!”洪承疇望著這迷人秀色,聽著這溫柔勸話,聞著這誘人香味,頓時心神激蕩。美人不斷勸飲,同時以壺承其唇。洪承疇不知這“水”是人參湯,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麗人又如此再勸,洪承疇竟連飲了幾口。洪承疇隻覺下腹燥熱難當,忍不住便胡天胡地起來。
  ]]隔日(五月四日),[[戴了綠帽子的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清史稿》載:“上自臨視,解所禦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歎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隨即剃發易服,歸順清。皇太極大喜,說:“我今獲一導者(向導),安得不樂!”委以洪承疇重任。[[後來,當得知那天夜裏把壺勸飲的麗人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莊妃博爾濟吉特氏時,洪承疇不勝惶恐。可是皇太極和莊妃待他態度如常,好象根本沒有發生此事一般。洪承疇越發感激,死心踏地為清效勞。 ]]
  洪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權重,口碑也不錯,既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愛戴。鬆山兵敗,舉朝大震,都以為洪承疇必死無疑,崇禎皇帝極為痛悼,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七日一壇,於五月十日親自致祭,還禦製“悼洪經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壇時,消息傳來:洪承疇降清了,禦祭始罷。

【仕清】

  洪承疇降清後,清太宗命隸鑲黃旗漢軍,表麵上對他恩禮有加,實際上並未放鬆對他的防範,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終皇太極一朝,除谘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水昌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日,洪承疇從睿親王多爾袞率軍l0萬大舉南下攻明,十一日至遼河,得知大順軍已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縊,遂用洪承疇之謀,“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直趨北京。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自統領6萬兵馬,進攻吳三桂,企圖奪占山海關。十五日,多爾袞率清軍行至翁後所(今遼寧阜新境內),接吳三桂乞求合兵攻李自成書,立即改變進軍路線,日夜兼程,急馳山海關。二十一日晨,李自成軍抵山海關,以6萬對吳三桂 8萬兵力,在石河及東、北、西三麵全線發起進攻,吳軍瀕臨危殆。二十一日夜,多爾袞率清軍抵達關外的威遠城,擊敗大順軍唐通部。二十二日晨,吳三桂剃發稱臣,開關出迎清軍。中午,蓄勢伺機的清軍騎兵在英王阿濟格、豫王多鐸率領下,突然從吳軍陣右殺出,農民軍猝不及防,最終失利,由水平(今河北盧龍)退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順軍倉促西撤。多爾袞命吳三桂向西追擊,自統清軍直趨北京。
  洪承疇建議:“我兵之強,流寇可一戰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於滅賊,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諒財物之意。仍布告各府縣,開門歸降,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誅,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內應者,破格封賞。此要務也。”多爾袞采納他的建議,於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後,向明朝官民發布出師告示,結果大軍所過州縣及沿邊將吏皆開門款附,收到極大的政治效果。
  清兵入京後,順治帝對洪承疇十分器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 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洪承疇建議清延采納許多明朝的典章製度,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獻計甚多,大多被順治采納,加以推行。如恢複明代的內閣票擬製度,以便大學士對用人行政等要務能有所指陳,六科也可以據以摘參,從而達到杜漸防微的目的。他還建議九卿科道會推督撫提鎮官員實行保舉連坐法,慎重用人行政。
  為了鞏固清政府的統治,洪承疇建議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了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逐漸淡化滿漢之間的畛域。順治帝和洪承疇的一則對話:“上曰:‘朕試人之法,倍難宰( 相 )、 ( 督 ) 撫 ,何術方不受欺 ? ’對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立論最為宏通,可以為法。上曰:‘ 如此看來,豈《虞書》還是不可不熟讀。’對曰:‘豈《虞書》而已哉 ! 五經皆治天下之大寶也。’”
  此外,他還舉薦許多明朝官吏,倡興北方水利,對當時政局的安定,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豫親王多鐸率師攻占南京,福王被擒,南明弘光政權覆滅;隨即占領常州、蘇州、太倉、嘉興等地,址分順利。多爾袞被勝利衝昏頭腦,悍然下“剃頭令”:“反對者,殺無赦”。這一帶有強烈民族征服性質的命令,立即激起江南漢族人民的強列反抗,抗清浪潮風起雲湧。危難之中,多爾袞於閏六月忙派洪承疇取代多鐸,授予“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
  洪承疇采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策略,及一係列減輕百姓負擔、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盡量避免過多的武裝衝突和流血,為促使國家迅速統一和安定社會秩序起了積極作用。如招撫、 舉薦大批明朝降官,請求清政府蠲免錢糧、停征漕運稅等,緩和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促進形成安定局麵。他以“原官、司留任,不念舊故”為條件,用和平方式招撫寧國、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廣信等十三府,使這些地方免遭兵火洗劫。
  當然,洪承疇受命招撫江南,也鎮壓屠殺許多江南抗清義軍,斬殺了擁護明王室內的義士,如左僉都禦史金聲、大學士黃道周、明宗室長樂王朱誼石、瑞安王朱誼防、金華王朱由產、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誼貴等人領導的抗清武裝。洪承疇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罵和譴責,金聲、黃道周被俘時都痛斥他無恥變節,連他的母親和親弟弟洪承畯也麵責他不忠。
  順治四年(1647年),洪承疇因父喪,回鄉守製。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奉召返京,再次入內院佐理機務。攝政王多爾袞對其慰勞備至,寵信有加,一連數日召見垂詢各省應興應革之事,所有建議,無不采納。
  順治八年(1651年)閏二月,洪承疇兼管都察院左都禦史事,甄別諸禦史為六等,有的起升,有的外轉或外調,有的降黜,得罪一批朝官。禦史張宣等彈劾洪承疇與尚書陳之遴屢集議火神廟密謀反叛,又未請旨私送其母回閩。洪承疇辯白:火神廟集議即為甄別禦史差等,非有他故;送母未先請旨,自甘服罪。上諭:“以廟議事,不必懸揣;為親甘罪,情有可原。著仍留任,以觀後效。”
  順治九年(1652年)五月,洪承疇母喪,奉旨私居持服,照常入值。
  順治十年(1653年),孫可望、李定國所率領的幾十萬農民起義軍在雲、貴歸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現新高潮。五月,已任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佐理機務,兼任《大清太宗實錄》總裁官的洪承疇,又被任命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戶部不得稽遲”,事後報聞。此時洪承疇已61歲,臨行前,順治帝設宴餞行,賜寶馬、寶刀。
  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孫可望攻嶽州(今湖南嶽陽),為洪承疇設伏所敗,撤回貴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洪承疇經略湖南時,駐於長沙黃興北路又一村明代吉藩四將軍府(今青少年宮),並建集思堂。署之東有真武宮,明吉藩建。清初,真武宮成為關押“反清複明”人士的監獄,著名學者陶汝鼐即下獄於此。後又因“洞庭舉事”一案,株連湖湘名士300餘人,會審真武宮。俟洪承疇到長沙,才平釋此案。
  順治十四年(1657年),桂王的永曆政權內部發生矛盾,孫可望在與李定國的內戰中失敗,窮蹙請降。世祖一麵命洪承疇率所部相機進取,一麵命平西大將軍吳三桂自四川、征南將軍卓布泰自廣西分道進兵貴州。
  順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世祖又命信郡王多尼為安遠靖寇大將軍,統軍南征。九月,清兵各路會師入雲南。
  順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軍攻陷昆明,雲南平定。洪承疇上疏說,雲南地方險遠,少數民族眾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駐鎮,於是順治以吳三桂為平西王留駐昆明。他又看到雲貴地區地瘠民苦,疏請發內帑賑濟貧民,建議暫緩向逃亡緬甸的桂王餘部進軍,使戰亂之後的雲貴地區的社會秩序漸趨安定,生產開始恢複。
  順治十六年(1659年)八月,洪承疇因年老體衰、目疾加劇,請求回京;翌年正月,奉旨解任回京調理。但滿清統治者並沒有給他以應有的獎賞,其受到冷落。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死,子玄燁(康熙)嗣位。這時洪承疇業已69歲,仍任大學士,卻感孤獨,於五月疏乞休致。朝廷幾經爭論,康熙才授以三等阿達哈哈番母(輕車都尉)世襲。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疇死,73歲。洪承疇的墓地在北京海澱區車道溝。文物部門曾進行過挖掘;“文革”期間墓地被破壞殆盡,但仍殘留有石碑、龜趺、石人等雕塑,古木也很多;現僅存一對石獅子。
  洪承疇於明·崇禎年間,曾輯有《古今平定略》12冊。後人又輯有《洪承疇章奏文冊匯輯》及《經略紀要》24卷。
  
【後世評說】

  (一)“貳臣”說洪承疇為明朝大臣時,深受崇禎皇帝寵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廳堂掛出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後來洪承疇在鬆山戰役失敗後降清,於是有士人將他這副對聯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洪承疇破南京,要在石頭城搞一個大的悼祭清軍陣亡將士的法會。操辦時,他早年學生金正希望門投謁,說是“百篇文章請老師指點指點”。洪承疇多年兵戎,厭聽文事,托以目疾“看不清字”。金說:“不妨。學生讀給老師聽。”於是當眾展卷,亢聲朗誦,抑揚頓挫擲地有聲,卻是《崇禎皇帝禦製悼洪經略文》。同時還有一位被俘的老將軍囚在南京,洪承疇念及舊日情分勸他投清。這位將軍掩耳大叫:“你們別騙我,我根本不相信洪亨九會投降!這個洪承疇一定是冒牌貨、是假的!哪有像洪亨九那樣受恩深重的人會投降的!你們一定搞錯了!”這兩件掃興事出來,二人同日赴難。吳偉業(1609—1671),字駿公,晚號梅村,江南太倉人。崇禎四年進士,為翰林院編修,官至左庶子。後屈節事清,官國子監祭酒,不久,請假歸。吳偉業的詩有一些歌詠明清之際的時事,如《臨江參軍》、《琵琶行》、《鬆山哀》、《圓圓曲》等篇,都是他的代表作。《鬆山哀》寫洪承疇戰敗降清,甘心為敵效勞,消滅抗清力量,含有諷刺之意。詩中寫道:“出身憂勞致將相,征蠻建節重登壇,還憶往時舊部曲,喟然歎息摧心肝。” 錢泳《履園叢話》載,明未崇明有一個叫沈百五的,名廷揚,號五梅,家甚富。他曾在一個客舍碰到洪承疇,當時洪不過十二、三歲,相貌不凡,談吐不俗。沈認為當時洪雖然貧困不堪,將來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於是,就把洪邀到自己家中,供給衣食用項,還替他請了老師。洪對沈感恩戴德,稱沈為伯父。後來洪果然身居要職,沈也因獻糧有功而被封官。幾年後,洪承疇降清,又做了大官;而沈百五卻狹隘認為,大明臣子怎能投降異族!結果成了清朝階下囚。洪承疇到牢房看望,勸他投降,沈故意當作不認識,說:“我眼睛已瞎,你是誰?”洪說小侄是洪承疇,伯父難道忘了嗎?百五大聲斥責說“洪公受國家厚恩,早已殉節了,你是什麽人?想陷我於不義嗎?”就這樣,洪承疇被斥退了,而沈百五也就殉難於南京的淮清橋下。 順治四年,洪承疇從江南總督任上奉召回京後,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說是要好好盡一番孝思。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達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裝就道,一副真準備去接受兒子奉養的架勢。鄉裏鄉親,無不詫異:以洪母之為人,何以會一改素節?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車,看見跪迎的兒子,掄起棗木拐杖,夾頭夾腦就打,口中罵道:“你這個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歲了,你教我到旗下來當老媽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洪承疇成為鑲黃旗漢軍,按清朝定製,旗下命婦須輪番入侍太後。洪老太太二千裏迢迢征程,不辭跋涉,借題發揮,就是要為前明遺民出一口惡氣。洪承疇做了清廷高官後,一次在陰曆“穀雨”與客人對弈。其間丫鬟送茶,客人飲罷,隻覺清香撲鼻,便隨口道:“我道茶香這樣濃——原來是‘雨前茶’!”洪承疇張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幾乎忘穀雨。”洪客人續下聯,客人道:“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他高官厚祿,威勢顯赫,但親朋故舊卻視之為奇恥大辱。洪承疇任五省經略回鄉省親時,擇地於泉州市舊城區東部、東接菜巷、西至西邊巷處(在東街通天宮對麵的一條小巷)建造豪華府第,人們稱為洪衙,故取名洪衙埕巷。 他所建府第,當時竟沒有一個親人願意居住。 傳說洪府落成後,洪承疇曾到家鄉搬請母親。他母親深明大義,故意穿著出嫁時的衣裳,端坐堂上,就是不肯住洪承疇所建的府第。洪承疇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其弟痛於國亡兄降,發誓“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在家鄉英都造了一隻船,偕母坐在船裏,泛於江上隱居生。後人為紀念他的民族氣節,在他舶舟隱居的石壁上,刻下“素月孤舟”四個大字。洪承疇的妻子蓮心愧於丈夫的變節,憤然剃光頭發住進尼姑庵。 親故不齒,鄉裏難容。洪承疇隻好返回京都,在泉州古城留下了一座無人居住的府衙,同時也留下“洪衙埕巷”這個古街巷名。相傳泉州桂檀鋪有一“雙忠廟”,係洪承疇之弟洪承畯所建,祀唐朝的許遠、張巡。當時洪承疇已降清,其弟深惡痛絕,於是在該處建立此廟,而廟中的許遠兩個手指頭正指著洪承疇家的大門。乾隆帝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列入《清史8226;貳臣傳》,但因其功大,列於貳臣甲等。
  (二)肯定說 1. 明朝忠臣的產生,正如黃宗羲所說,最大衝動產生於東林黨運動的道德和精神英雄主義。但是同時,東林黨運動也引發激烈黨爭,一直持續到南明也沒有停止,導致了福王的南京朝廷和桂王的追隨者的分裂。黨爭對於明朝的危害是持續性的這些明朝忠臣強烈反對入清朝為官,他們蔑視“”,鄙夷這樣的叛國行為,在前一個版本的詞條中說他們“驚訝的發現,那些通過與清朝政府合作的叛臣正在進行一係列的政治、經濟、法律改革,並且逐漸取得了成就,國家得到了發展,老百姓得到了安定,大清政權越來越穩固,而這些改革,在明朝根本就無法進行。”
  明遺王邦畿 《耳鳴集》自序:“十年以前不複存,十年以後不敢存,其或托微辭以自見,亦自聽之,人不得已而聽之也,故曰耳鳴雲”的詩中也多有揭露清朝統治下的黑暗情形有詩雲“已知世界全無地,遂令波濤盡拍天” 戊子歌(揭露清軍罪惡) “鳩居雀巢,主人鼠竄。不能鼠竄,朝夕供餐。雖則供餐,猶怒不繁。束刀入市,奪民之食。駕言行邁,擄民供役,千裏不犯,中道絕息。嫦娥者妝,羅列成行。幾微失意,飲劍以亡。或撻未死,逐出路旁。見者飲泣,不敢匿藏。……民之憔悴,莫甚於此。” 癸巳歲 “天地已如此,人民豈複論?賣田供賦稅,得米鬻兒孫。辛苦將誰告?憂思隻自存。念予還有姐,饑餓在南村”
  “昔時鬼少今鬼多,昔時鬼子多白頭,今時鬼子多缺頭。缺頭持頭來,持頭續頭去。老僧麵向鬼子陳,眼前黑麵是仁人”
  然而有些人顛倒黑白,在這個詞條的前一個版本有這麽一段話“ 明末思想家迷茫於這種現象,在反省明亡的同時,也做出了思考。比如顧炎武就努力想將個人為王朝效力和為保存文明所區別開來。在《日知錄8226;論正始風俗》中,顧炎武寫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認為,如果清政府能延續中國的文明,比如儒學、禮儀,那就應該得到老百姓的擁護,為了腐敗無能的明朝政府盡忠的事應該隻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從另一方麵看,為了不“亡天下”,明朝的忠臣甚至應該和清朝政府合作。”
  然而這段話明顯是在歪曲乃至侮辱顧炎武的思想,顧炎武真實觀點是什麽?他恰恰是認為清朝的統治是“率獸食人”的亡天下看一下顧炎武的經曆,“昆山城陷,死難者四萬餘人,顧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兩個弟弟遭 殺害,好友吳其沆也被捕蒙難。顧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於常熟,王氏聞城陷,絕食十五天死節,臨終時給顧炎武留下遺言:‘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 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他一生為反清事業奔波勞碌,雖然沒有成功,但對清朝黑暗統治的厭惡,卻終生沒有改變 1680年,顧炎武夫人死於於昆山,他在妻子的靈位前痛哭祭拜,作詩說“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逢告父姥,遺民猶有一人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