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子兵法十三篇?

(2009-04-19 12:28:53) 下一個



老子兵法十三篇




推薦理由:該文繼承了唐代王真、明清王夫之、現代毛澤東關於“老子是一

本兵書”的觀點,難能可貴的是仿《孫子》體例,值得一讀!



行正 一

老子關於道的論述是治理天下的政治主張。政即正,治即行。

老子說“以正治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就是正道,天下為公就是行正道。就是公正清明,眾生平等,百姓安居樂業,非以獨裁而專利。

所以,國家政治公平質實,拙樸無為,則通行天下,萬民依護。反之若貪腐不平,投機取巧之徒攝政專權;或好大喜功,漠視民命,苦徭役而擅攻伐,則民病而國亡。

始計之初,戒貪功求大,戒使智弄巧。天下事厚積薄發,以細微之功而成大業。故樸拙勝於智巧。行政治,修人生,皆依此理。

行正者,務實也。

道化 二

老子說:“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

國家的強大,首先是思想上的強大。思想有教化之功。政治理念的強大,是製度上的戰無不勝。

內政之不修,則外交不利。保護自己的,首先是思想。攻擊敵人的最有效武器也是思想武器,而非兵器。

先進的思想不是天生的,而是應運依時,生於人心的。是利人的而非利己的。用今天的話講,就是真理來源於實際;用真理去戰勝敵人,教育人民。

所以,執政要應天順人,經商要濟世救民,用兵要去惡除暴。

尚武 三

止戈為武。武的本意就是製止戰爭,以有道止無道,以天理之正克人心之邪。道的思想樸拙無為,處事涵虛而守弱,不恃強。守弱者非弱,不恃強者非不強。

老子說:“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天之道,不戰而善勝”。意思是說,強大而充滿勇氣的人不逞強,就會活得好,否則必死;自然的天道,反對戰爭的常常是勝利的一方。

為什麽反對戰爭?因為人民反對屠殺,反對掠奪和壓迫。怎樣反戰?就是摧毀無道者的戰爭機器,用戰爭打敗發動戰爭的人。所以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麵對入侵、掠奪、奴役、壓迫和屠殺而奮起反抗,就是尚武的精神。

反抗的戰爭是被迫的戰爭,是不得已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正義的戰爭才是取得最後勝利的戰爭。

征伐 四

天下失道,故有征伐。聖人之兵,不得已而用之。邦國無道,非民之罪,首惡之罪也。故聖人之兵,吊民而伐罪。

天下的兵禍起於首惡者之貪欲。所以戰爭的目的就是鏟惡除暴,殄滅首惡。戰爭的目的絕對不能是亡國滅族,肆意掠奪。對首惡之徒,不僅要從物質上消滅其肉體,而且要從精神上徹底摧毀其靈魂。所以戰爭首先是輿論上的戰爭,一紙檄文,即勝十萬雄兵。其次才是軍事上的戰爭,而且是對少數暴虐獨裁者的戰爭。

大惡之徒,必多扈從。敵眾冥頑不化,故多殺伐。“殺人眾,以悲哀立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對敵方士兵攻心為上,不得已而大量殺死,要心懷悲憫,勝利後要打掃戰場,妥善安葬。勝利了要追念死者,要解放人民。而且要解放敵方的人民,而不能有驕橫暴虐的征服者心態。

弄清了戰爭的目的,就會有了相應的戰爭方法或手段。了解戰爭雙方的目的和手段,就會知道誰是正義或邪惡。就會判定誰將最後勝利或者失敗。

應天 五

天,就是天道,是自然規律,是環境條件。或稱之為天時。

武力不可以隨便亂用,兵起於不得已之時。老子說:“有甲兵而無所陳之”。意思是說要經常保持強大的武備,以取得威懾的作用。軍隊不一定非要在戰場上去使用。

勝利以後就必須立即停止使用武力,所謂“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

使用武力要在受到侵犯以後,所謂“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進寸而退尺...執無兵...哀者勝”。

應天就是要順應天下的民心所向,要掌握好動武的時機,一擊而勝,不可隨意殺伐。進行戰爭必須詳察戰爭的環境條件,掌握敵我雙方的各種情報,越多越好,越細越好,以利進行相應的鬥爭。

戰爭的合法性是必須的,戰爭的合理性也是必須的。要遵從戰爭的規律。要說出戰爭的理由。

無為 六

無為者無所求,無所取,無所欲也。無欲則剛。沒有過分的貪欲,就不會違背自然規律;不侵犯他人就會占有天下的人心;不謀求功績,百姓就會富有,國家就會強大。

所以,無為其實就是追求無所不為,尋求戰無不勝。無為是放任天下事物自然而然的發展,就是自由,解放。

戰爭的開始不是謀取勝利,而是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試圖一下子消滅敵人,而必須是保存自己。要在戰爭中讓自己逐步強大起來,同時一步步的削弱敵人的力量。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不要為了戰爭而進行戰爭,更不能以戰爭立國。即使在戰爭狀態下,發展生產也是必須十分注重的。保存自己才是第一的,消滅敵人隻是第二重要的東西。永遠不要把消滅敵人放在最前麵。這就是戰爭的哲學。其他事情也能運用這一原理。

守弱 七

老子的思想是對立統一的。老子認為:新生者弱,近死者強。強大是死亡的開始。所以要追求勝利,追求永存,就必須守弱。

在戰爭中,麵對強大的敵人,必須知道怎樣去保存自己。必須放棄一切可以放棄的東西。包括財產,領土,主權,甚至犧牲自己的士兵。要讓敵人取得其應有的勝利。要用敵人的勝利,我們的“失敗”去麻痹敵人,讓敵人背上包袱。

勝利的積累可能導致最後的失敗,失敗的積累也可能導致最後的勝利。

不能為了失敗而去勝利,但一定要懂得,為了勝利,必須容忍暫時的失敗。隻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得也會導致有失。戰爭的法則一定是這樣的。守弱就是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弱小的一方。不要逞強,不要倚恃自己的強大而在戰場上為所欲為。

守弱不是一味的忍讓,不是逃跑、放棄,更不是投降。而是認識和避免自己的弱點,同時認識和避免敵人強大的方麵。要知道敵人可能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強大,而我們的弱點和困難也許是十分嚴重的。守弱是戰術上重視敵人。是進攻和防守的統一。要看到防守也許是最好的進攻,而進攻也可能是最好的防守。

要守弱必須認識事物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道理。要全麵認識事物的方方麵麵,了解什麽是新生的力量。要站在新生的一方。

謀敗 八

戰爭的勝敗是不由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戰爭的過程是十分複雜甚至漫長的,無須計算勝利以後怎樣,勝利以後戰爭應該立即停止。所以重要的是有失敗的可能,要謀伐失敗以後怎樣繼續戰鬥的問題。百戰百勝不見得最好,在弱勢和困難的時保護自己不被消滅,百敗百戰才是最重要的。

戰爭不是賭博。要了解自己的全部力量。要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不能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攻擊強大的敵人,要用更多的力量去防守。要在受到進攻的時候有充分的退路,有躲避的方法。要把保存自己放在首要的位置。

敵我形勢不明,不能暴露自己。為了打擊敵人而進攻強敵,就會有犧牲,會有失敗的風險。所以勝利也許是建立在無數的犧牲和失敗的基礎上的。

不怕失敗,勇於犧牲,是偉大的。找不到戰勝敵人的方法,就要不怕失敗和犧牲。沒有智慧的計策,就用愚笨的方法。戰場上躲也是死,拚也是死,就拚,就亮劍。

戰爭沒有必勝的一方。輕視敵人是驕兵的敗因。總是看到敵人強大的地方而拚死決戰,是哀兵必勝的理由。老子說弱勝強,柔克剛,不是表象的東西,是長期的過程。過程,是需要有努力有準備的。

伐微 九

戰爭的勝利源於戰役的勝利,戰役的勝利源於對敵人一兵一卒的消滅。

強大的敵人總有弱小的地方,嚴密的防守總會有漏洞。天文地理,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物資補給,武器裝備,等方麵總會存在對敵人不利的時候。或者,完備本身就是錯誤,就是弱點。

能夠找到敵人細微的弱點,就能夠有效的打擊敵人;能夠一點點的消滅敵人,積累起來就是巨大的勝利。打擊敵人不要一次打擊敵人的全部,隻要打擊敵人的一小部分,敵人就會非常難受,所謂斷其十指,不如傷其一指。當然對於敵人的局部力量,如果可以一次消滅,就不能丟失戰機了。

掌握了伐微的方法,作戰就會心明眼亮,就會有無窮的辦法,就會看到強大的敵人其實質是多麽的渺小。敵強我弱,使用遊擊戰術等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敵弱我強,盡量圍困並引誘敵人出動,使之失去其賴以依靠的優勢環境,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現代戰爭範圍更廣技術更高,進攻和防守的目標也就更多。根據伐微的原理,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就會把握戰爭的主動權----殺傷敵軍和摧毀敵人的物質條件同等重要。大小、強弱和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不變的。

老子以水德為至善。認為看似柔而無力的水,具備了無比強大的力量。戰場上若能象水一樣讓敵人逃避不開、攻擊不到,就具備了水的力量。水的力量就是浸潤,柔弱而緩慢,匯合則洶湧。總之,戰爭和任何事情,從小事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

伐交 十

伐交就是破壞敵人的相互聯係,製造敵人的內部矛盾。當然團結自己的力量防止敵人的破壞同樣重要。

兵勢不祥。由於戰爭的原因往往極其複雜,參戰的各方目的、手段和心態各不象同,失敗、受損的風險不同,最後的戰果也會不同。戰爭中有敵人、有朋友、有搖擺不定的中間派,敵人中也有凶頑、猶豫和畏縮之分。所以對不同的敵人采取不同的對策分化瓦解,就明確了打擊對象。

老子說,善於戰勝敵人的並非與敵人對陣,而是善於利用敵人的矛盾,強大和完善自己,具有與人無爭的美德。戰爭中誠信不爭,能爭取朋友和力量;利用非己方勢力,可以弱化敵人。

老子謂國與國之間應該謙下,要象水一樣將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才能聚集力量。所以戰爭中伐交,就是要用誠摯的心態或豐厚的利益去爭取朋友、化敵為友。老子認為事物總是向著相反的方向運動的,戰爭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敵友關係也是一樣。爭取敵人的力量,是強大自己的最有效方法。

打擊敵人的同盟關係,分化敵人的內部勢力;製造敵人的內部矛盾,使之互相猜忌、防備、互不信任,敵人的力量就會產生分解。敵軍內部將帥士兵之間同樣有矛盾衝突,有信息傳遞誤差。利用這些矛盾,可以做到不戰而勝。

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戰爭。通信、指揮係統的運行是軍事力量運動的保障。所以對信息係統的進攻和防守,成為戰爭的第一步。軍事同盟的形成,就是戰爭的準備。

策反 十一

戰爭是人的戰爭,人是唯一主觀能動的因素,武器是戰爭的工具。決定戰爭的是人不是物。人在戰爭中的行為受思想的支配。是拚命進攻,還是畏縮投降,決定人的意誌的是戰爭的目的和手段。反動的戰爭不受人民的擁護,也不會受到將士 的真心擁護。所以能夠從敵人內部尋求力量來打擊敵人,是最好的辦法。

敵人投降的官兵最了解其內部情況,就最能有針對性的打擊敵人。對投降或起義的人員要給予優厚的待遇,不能將他們看成是俘虜,更不能虐待,要轉化他們,為我所用。將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讓他們立功。虐待俘虜隻能使敵人反抗的意誌更加堅定。屠殺隻能得到仇恨。

在敵人的陣營裏找到間諜或搖擺分子,就會打亂敵人的全盤計劃。覺悟的敵人是最好的朋友。是自己人的骨幹,是依靠的重點。策反敵人戰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策反需要用事實、道義和利益。或者給予巨大的壓力,給予沉重的打擊,摧毀敵人的意誌。策反和進攻是同時進行的兩條戰線。

策反是滲透,是間諜戰爭,是顏色革命,是思想進攻。在策反敵人的時候,要牢記敵人在用同樣的手段攻擊我們。要時刻警惕、打擊敵人的隱形的戰爭。

老子對敵我關係的認識和其他東西一樣是相反相成的,但是是不主動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老子的方法,而避免老子的錯誤。

製衡 十二

天下事物,生而不息,亂而不止,相反相成,相抗衡而存。國家之間互相衝突而並存。如果本國政治合乎“天道”“上德”,就具備了強大的力量,敵人就不敢侵犯。矛盾的解決可以是戰爭,也可以是其他很多的辦法。無形的戰爭是時刻存在著的。敵對雙方實力的較量,表現在所有的方麵,戰場以外發生的事情,往往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時刻準備、警惕看不見的戰爭。強大自己和削弱敵人同時進行。無形的戰爭才是威力巨大的戰爭。政治攻擊,經濟製裁,文化滲透,軍事諜報,組織破壞,許多手段都可以擊敗敵人,而不需要進行軍事打擊。或者,當炮火鋪天蓋地、刀已落在頭上的時候,有形的戰爭其實已經不再重要。決戰以後再來分析成敗得失,沒有任何意義。戰前的預測、分析、謀伐、執行才是需要慎重的。

戰爭是短時的,而敵對是長期的。敵對是隱性的戰爭,是互相製衡的過程,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進攻,是沒有戰爭的戰爭。這其實就是老子的戰爭觀點。

亂戰 十三

亂戰就是無限戰,無所不戰。

戰爭是被迫的,也總是不道的。以不道止無道,所以戰爭者無理,無理則無法。是以亂戰。亂戰者無法無象,無形無名,無天無地,無時無刻。無不可以戰,無不可以不戰。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無成法。敵欲戰則不戰,敵不欲戰則戰。戰於兵陣而非勝於兵陣。戰於天,戰於地,戰於萬象。不攻弱而摧堅,無仁慈、無法則、無信義,遇敵則滅,逢利而廢。此對敵之道。

戰,以有道擊無道。有道心實,無道心虛。虛生怯,怯生疑,疑生鬼。所以,有道者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無道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什麽地方都是戰場,什麽時候都有戰爭,什麽東西都是武器,什麽人都是戰士,什麽方法都可以戰勝敵人。這就是無限戰。是道家的真正哲學----無為,也可以無所不為。

天道循環,聖主慈悲。戰勝而止,功成則退。勝者心哀,恃功貽禍。所以孫武成名而歸隱,子胥功高而受誅。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