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 山姆大叔離衰落還有多遠?(上)

(2009-04-14 16:14:15) 下一個



山姆大叔離衰落還有多遠?(上)




(美)法利德·紮卡利亞  美《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   胡向春 編譯



 
大國的衰落在人類曆史上已經多次上演。曆史上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境況,與今天的美國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人們不禁要問,作為當代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是否也會重蹈大英帝國的覆轍?

1897年6月22日是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60周年紀念日。當時英聯邦的臣民已達到4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這一天他們全體放假,舉辦了有史以來最盛大的慶典活動——“鑽石狂歡”。狂歡持續了5天,從陸地延伸到海洋,慶典活動的場麵極其宏偉壯觀,曆史學家稱之為“羅馬時刻”。曾親曆此次活動的著名曆史學家湯因比後來說道:“那天的場麵實在太宏大了,仿佛連太陽都在天空中凝固了。現場的氣氛讓我們感到大英帝國正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並將永遠屹立在那裏。當然這也是曆史,曆史可能會拋棄一些人,但我確信我們大英帝國不會成為曆史的棄兒。”不過,英國最終還是無可奈何地被曆史拋棄了。麵對大英帝國的興衰史,人們不禁要問,作為當代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是否也會遭遇同樣的結局?這種情況是否已經發生?這種簡單的類推也許並不恰當,但曆史上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境況,與今天的美國確有許多相似之處。近年來美國在索馬裏、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幹涉行動,都是在重蹈幾十年前大英帝國的覆轍;如今的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獨孤求敗”,也與當年的大英帝國頗為相似。美國的地位是否也會受到曆史變革的影響?這種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我們從大英帝國的曆史興衰中或許可以得到某些啟示。《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大英帝國的衰落軌跡

今天人們已經很難想象當年大英帝國的強盛。在巔峰時期,英國的殖民地麵積達到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殖民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國的殖民地、基地和港口遍布全球。英國皇家海軍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英國還鋪設了17萬海裏長的海底電纜,以及66.2英裏長的空中和地下電纜。英國的航海業促進了全球電報通訊業的發展。鐵路和運河(最重要的莫過於蘇伊士運河)則進一步密切了英國勢力版圖的內部聯係。大英帝國的這些成就,使之在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真正的全球市場。

如今的美國人經常對本國文化和思想的影響力津津樂道,但“軟實力”的概念卻最先由英國人提出。早在17世紀,英國和西班牙這兩大帝國就已將本國的思想和慣例輸出到西方殖民地。西班牙在美洲竭力灌輸反宗教改革思想;英國則努力推廣宗教多元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曆史證明,英國的宣傳得到了更多的響應。事實上,英國人是人類曆史上最成功的文化傳播者。在“美國夢”之前,世界人民爭相企盼、讚美和效仿的,恰恰是“英國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得益於大英帝國的影響力,英語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從加勒比海到開普敦再到加爾各答,成為全球性通用語言。《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到1897年6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加冕60周年紀念的時候,英國的實力和影響力雖然還沒有得到完全展示,但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已是有目共睹。包括英國自己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將大英帝國與曆史上的古羅馬帝國相提並論。巴黎《費加羅報》稱,“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已擴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中國海、埃及、非洲中南部以及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統治當地的民眾,控製當地的命脈。如此強大的力量,即使沒有超越曆史上的古羅馬帝國,至少也可以與之相媲美”。柏林《十字報》稱大英帝國是“無懈可擊的王國”。美國《紐約時報》則感歎,“大英帝國似乎命中注定要主宰整個地球。”

不過,表麵上風光無限的大英帝國其實難負盛名。就在“鑽石狂歡”兩年之後,英國發動布爾戰爭,許多學者認為,大英帝國正是從這一刻起開始走下坡路的。
英國自負地認為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打贏這場戰爭。此前不久,英國軍隊在兵力不及對方一半的情況下就打敗了蘇丹的伊斯蘭教徒。在烏姆杜爾曼戰役中,英軍僅用了5個小時就消滅了4.8萬名敵軍,自己僅損失48人。因此,許多英國人認為布爾戰爭會更加輕鬆。一位英國議員甚至將布爾戰爭比作“大英帝國與3萬個農夫之間的戰爭”。表麵上看,英國發動布爾戰爭似乎是師出有名。英國聲稱,在布爾共和國,說英語的人被當地統治者視作“二等公民”,英國出兵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但事實上,自從1886年在布爾共和國發現黃金後,布爾的黃金產量已經達到世界黃金供應量的四分之一。不過,布爾人先發製人,戰爭於1899年打響。可戰爭爆發伊始,英國就處於不利地位。盡管英軍人數占優,武器更先進,並且任命了最優秀的指揮官,但保家衛國的布爾人同仇敵愾,熱情高漲。熟悉地形的布爾人成功地運用遊擊戰術,行動隱蔽而迅速,而英軍的軍事優勢卻沒有用武之地。英軍指揮官還實施了野蠻的焦土政策——他們燒毀了村莊,將民眾驅趕到集中營,並調遣了越來越多的部隊。為了對付4.5萬名布爾民兵,英國調集的總兵力竟達到45萬之巨。布爾人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英軍的進攻,於1902年宣布投降。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來看,失敗的卻是英國人。在布爾戰爭中,英軍傷亡4.5萬人,費用開支達5億英鎊。英國軍隊建設亦由此發生轉折,瀆職和腐敗事件層出不窮。野蠻的戰爭政策又讓英國在世界上名譽掃地。在國內,民眾開始質疑英國的國際角色;在國外,包括法國、德國和美國在內的其它大國紛紛譴責英軍的行為。曆史學家在描述1902年的英國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時的英國非常孤立。”

此後直至今天,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同樣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軍事力量,在兵不血刃地打贏了阿富汗戰爭之後,又將矛頭指向另一個戰場——孤立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結果是,在迅速取得軍事勝利之後,曠日持久的艱苦鬥爭卻又接踵而至,其間充滿了政治和軍事上的失誤,國際社會的譴責聲也不絕於耳。曆史的確是驚人地相似,今天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影響,不亞於當年布爾戰爭對大英帝國的影響。如此類推的話,美國的前景也將是一片黯淡。的確,不論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如何,美國都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線過長而疲於奔命,軍隊難堪重負,國際形象也受到損害。華盛頓的失誤和糟糕的運氣為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所謂“無賴國家”以及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提供了機會。大國的衰落在人類曆史上已經多次上演,如今這一幕似乎又在重演。

走下神壇前的頑強掙紮

從表麵上看,昔日的英國和今天的美國有諸多類似之處,但情況並不完全相同。英國能成為超級大國,情況比較特殊,它的外交策略能改變它的國際地位,曆史學家曾對此有過諸多論述。有人說,英國不應發動布爾戰爭;也有人說,英國不該幹預非洲事務。有曆史學家甚至認為,如果英國沒有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英國參戰恐怕也不能稱之為“世界大戰”),也許可以繼續維持超級大國的地位。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一戰的確讓英國元氣大傷),但從曆史的觀點客觀地分析,大英帝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其實是特定曆史條件的產物。令人不可思議的並不是它的衰落,而是它的主導地位竟然延續到了自身實力所能支撐的最大限度。對英國的曆史行為進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它在實力日漸衰落時的頑強掙紮,也有助於揭示美國的發展前景。《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幾個世紀以來,英國一直是一個富裕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大國),但它在經濟實力方麵的超強地位卻僅持續了一代人。戰略家們常常將“鑽石狂歡”視為大英帝國的鼎盛時刻,但這其實是一種誤導。事實上,到1897年時英國已經過了它的巔峰期,其真正的鼎盛時期是在1845~1870年間。那時英國人口僅占世界的2%,但其國內生產總值卻占世界的30%;能源消耗是美國的5倍,俄國的155倍;貿易額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製造業貿易占世界的五分之二。而到了19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在大多數工業領域已經和英國並駕齊驅;到了80年代早期,美國的經濟實力已超過了英國。15年之後,德國也趕超了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的生產力已經達到英國的兩倍,法國和俄國的經濟總量之和也超過了英國。英國鋼鐵產量在1860年時占世界的53%(這也是超級工業大國的重要標誌),而到1914年時卻隻占不到10%。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倫敦依然是世界的政治中心,仍可對全球許多地區發號施令。在民族主義還處在萌芽階段時,英國就已確立了廣泛的勢力範圍,在實施控製和統治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過多的抵抗。英國的海上軍事力量依然是無可匹敵,並且在銀行業、造船業、保險業和投資行業占據著主導地位。倫敦還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鎊仍是許多國家的儲備貨幣。即使是在1914年,英國的海外投資總額仍是最大競爭對手——法國的2倍,美國的5倍。這些投資的經濟收益以及其它“隱形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英國衰落的實際情況。但是,當時的英國經濟確實已在走下坡路。在一戰前20年,英國的經濟增長率已下滑至2%以下,而美國和德國的經濟卻以5%左右的速度在增長。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英國並不甘心退居次席。但是,英國的製造業卻因循守舊,不注重開拓創新。例如,1907年英國的自行車產量是美國的4倍,但美國的汽車產量卻是英國的12倍。

對大英帝國衰落的原因,學者們紛紛從地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社會政體等方麵進行探究,但也許所有這些都不是根本性、關鍵性的因素。在曆史學家保羅·肯尼迪看來,英國能夠在19世紀稱雄世界,要得益於極其特殊的曆史環境。如果從構成大國的基本要素——地理、人口和資源來分析,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正常情況下隻能達到世界的3~4%,可當時這個比重卻上升了10倍左右。隨著這種特殊的曆史環境趨於正常,西方其它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奮起直追,如德國實現了統一,美國也解決了南北分裂的問題,英國的國際地位不可避免地要下滑。早在1905年,英國政治家裏奧·艾默裏就清楚地認識到:“隨著美國和德國迅速強大起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遲早會落入他人之手。”他還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英國隻有4千萬國民,美國和德國的人口是我們的兩倍,我們怎麽可能是他們的對手?”如今,麵對著中國的崛起,許多美國人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慮。

但即使是在喪失了經濟主導地位之後的幾十年裏,英國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這要歸功於精明的戰略籌劃和高超的外交手段。在早些時候,英國人就已經意識到實力變化後將出現新的力量平衡,並且在美國崛起之時便作出了正確的決定——尋求合作而不是選擇對抗,從而得以繼續發揮國際影響。在1880年後的幾十年裏,麵對美國的強大和自負,英國在一係列問題上選擇了妥協。
曆史上,英國為了延續對美國的控製,已經打了兩場戰爭;在美國南北戰爭中,英國也選擇了支持南方分裂主義者。要讓英國徹底放棄對美國這個前殖民地的控製,實在是心有不甘。但從戰略層次上看,這無疑是一著妙棋。如果選擇遏製美國的崛起,英國的力量將消耗殆盡。在19世紀90年代以後的半個世紀裏,英國雖然犯了不少戰略性錯誤,但其對美政策始終保持不變,這也意味著英國的關注點集中在其它關鍵地區,例如,英國仍然是海洋的主宰,並通過“五把鑰匙”——新加坡、好望角、亞曆山大、直布羅陀和多佛,保持著對海洋航線和水道的控製。《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保持著對其勢力範圍的控製,在發揮國際影響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多少障礙(一戰結束後,英國又接管了1800萬平方英裏的殖民地和1300萬當地民眾,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然而,英國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之間的差距卻在不斷擴大。到了20世紀,大英帝國的財政資源幾近枯竭,經濟發展止步不前,再也無法支付高昂的開銷。英國曾是世界主要債權國,但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消耗了400億美元,英國所欠債務已達到國內產值的136%。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僅利息支付就消耗了政府財政預算的一半。而德國1936年的軍費開支竟然是英國的3倍。同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並在利比亞部署了5萬軍隊——這個兵力是英國駐蘇伊士運河守備部隊的10倍。如此巨大的差距,再加上一戰中喪生的70萬英國青年,使得英國政府在麵對法西斯勢力咄咄逼人的氣焰時,自然不得不瞻前顧後,步步退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徹底跌入穀底。194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英國的10倍。但即使是在那個時期,英國仍然具有非凡的影響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溫斯頓·丘吉爾這位雄心勃勃、才能卓越的政治家。由於美國承擔了盟軍的大部分經濟費用,蘇聯則承受了大部分人員傷亡,因此英國必須具有超強的意誌,才能夠在決定戰後世界命運的“三巨頭”中守住一席之地。但英國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價。為了獲得貸款,英國被迫讓美國接管了在加拿大、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數十個殖民地。一位英國議員傷感地說:“整個大英帝國都交給了美國。沒辦法,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稱《租借法案》是“養虎遺患”。而一些較為理智的戰略家則意識到這種曆史變遷是不可避免的。著名曆史學家湯因比這樣安慰自己的國民:“與其將這些殖民地交給蘇聯人、德國人或是日本人,還不如交給美國人。”


立國之本的美國經濟

英國失去了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問題並非出在政治上,而是出在經濟上。英國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的衰退,而今天美國的情況並非如此。英國的經濟領先地位僅僅維持了幾十年,而美國卻已持續了120多年。自19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經濟就領先於其它國家,並且一直保持至今。事實上,從那時起,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的比重一直非常可觀。20世紀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由於其它工業國家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的比重達到50%以上。在其它時期,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的比重也保持在25%左右(1913年達32%,1960年達26%,1980年達22%,2000年達27%,2007年達26%。)。在未來的20年裏,這個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幅度不會很大。根據多數人預測,到202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將是中國的2倍。《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美國和英國的這種差異在軍費預算方麵也有所體現。大英帝國長期控製著海洋,但從未控製大陸,英國陸軍的規模非常小。德意誌帝國第一任首相俾斯麥甚至誇下海口,如果連英國都能入侵德國,那他就要將丟失領土的警察全部投入監獄。英國海軍實力居世界首位,它的軍艦噸位比世界第二、第三大海軍軍艦噸位之和還要高。但是,英國為了保持海軍優勢,給國民經濟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而美國的軍事實力則具有全方位的優勢,囊括陸地、海洋、天空以及太空,它全部的軍費開支幾乎占世界軍費總額的50%,在軍事科研方麵的投入也超過了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最為關鍵的是,美國在保持軍事優勢的同時,並沒有給國家經濟造成過多的負擔。目前美國的軍費開支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比冷戰時期低得多(艾森豪威爾時期達到了10%。)。而隨著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不斷上升,一些原本難以承受的開支也能夠得到落實。伊拉克戰爭或許是一場災難,但絕不會讓美國經濟崩潰。美國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開銷總額也不過是每年125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還不到1%。相比之下,1970年美國在越南戰爭的開銷卻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6%。

如今美國確實麵臨著有史以來最艱巨、最深刻、最廣泛的挑戰,它的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不過,與英國在20世紀的衰退相比,美國的情況要好得多。當時英國在科技創新、能源供應和國際地位等方麵的領先地位逐漸喪失殆盡,而如今美國經濟卻依然保持著活力和創造力,在科學技術和工業革新方麵依然保持著領先地位。

如果想要了解美國在新的世界裏將有怎樣的作為,首先需要關注當今世界的發展。在過去的20年裏,全球化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迅猛發展。製造業得到了迅速推廣,通訊技術日新月異,資本在世界範圍內自由流通,美國從中得到了巨大的收益。通過投資,美國經濟獲得了上千億美元的利潤,美國公司得以進入許多國家和行業,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衡量國民經濟基準的國內生產總值方麵,美國25年來取得了3%以上的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歐洲和日本。在作為現代經濟重要標誌的生產力方麵,美國過去10年的增長率在2.5%以上,比歐洲平均水平整整高出了1個百分點。這種良好的增長勢頭也許會逐步減退,在未來幾年裏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也許隻能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但美國經濟仍將保持活力,這一點不會改變。

從工業發展的前景來看,納米技術可能將在未來50年裏推動人類工業取得重大突破,而美國在該領域中居於主導地位。美國的“納米中心”超過德國、英國和中國的總和,在納米技術方麵取得的專利比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還要多。這也體現了美國在將理論科學應用到生產實踐方麵具有超強的能力。在生物技術方麵,美國也處於領先地位。2005年,美國在該領域取得了近500億美元的收益,是歐洲的5倍,在整個世界的比重達到了76%。

在製造業方麵,發展中國家取得了迅猛發展,而美國經濟則以服務性行業為主。許多美國人對此感到恐慌,擔心由於“中國製造”的產品充斥美國市場所造成的後果。但是,我們應該在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對亞洲的製造業進行分析研究。《大西洋周刊》記者詹姆斯·費盧斯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對中國製造業的實力進行實地調研。在他看來,國外采購增強了美國的經濟競爭力。他的解釋頗具說服力:經濟利潤主要不是來自於商品生產,而是來源於產品設計和分配,在這方麵美國占據了主導地位。以美國加州的蘋果公司為例,公司的產品主要由美國以外的其它國家生產,但其大部分附加價值卻被蘋果公司獲得。《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美國經濟的一些統計數據並不樂觀,如儲蓄率為零,銀行、貿易和預算赤字過高等等,這也引發了許多專家學者甚至一些政治家的擔憂。但應注意的是,這些統計數據大多不夠精確,統計方式比較陳舊,許多統計還是以19世紀的工業經濟為基準,當時連跨國經濟活動都很少,與當今世界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全球化經濟就更沒有可比性了。例如,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的失業率就比經濟學家們估計的要低,通貨膨脹也沒有上升。不過,美國經濟的確也存在著嚴重問題。 從2000年到2008年,美國經濟從盈餘變為赤字,其中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由於知識經濟、科技和全球化的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為了消費,美國人已經借貸了全世界80%的盈餘儲蓄,這意味著他們正在將自己的財產廉價兜售給外國人。不過在關注這些問題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美國經濟在總體上仍然強大而富有活力。《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9年刊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