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買“獸首”就像拿錢去填曆史糞坑

(2009-03-05 16:56:58) 下一個


買“獸首”就像拿錢去填曆史糞坑




  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會峰頭急轉,中國人蔡銘超拍得圓明園鼠兔首,卻抱定一條心:我不會付款,硬要將此次拍賣弄流產。

  蔡銘超的“義舉”令很多國人歡欣鼓舞,手舞足蹈。不過細想,隻是一種以小人之道還治小人之身的行為——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這種公然的耍懶行為,隻會破壞社會信任機製,損人不利己,在文明社會,永遠難以為自己、為國家、為民族贏得尊嚴,不過是讓公眾吸了一口愛國的精神大麻罷了。

  在“義舉”式的“深度炒作”之中,文物可能會“身價暴漲”。就算這次拍賣流產,也達到了古董商人們所期望的——利用中國人的愛國心,完成一次成功的商業炒作,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實質損失,白進了一筆保證金,還給了別人一個法律上、商業上製裁的機會。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如若不是中國人把這幾個“水龍頭”跟皇帝老爺扯在一起,如若不是跟一段屈辱的曆史牽扯在一起,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會鬧得全球風雨嗎?會拍出人民幣2.8億元的天價嗎?

  不可能!因為是皇帝老爺用過的,成了“國寶”,因為跟一段屈辱的曆史牽在一起,就有民族情感在裏麵。即,這不僅是一件國寶,而且傾注了無限的民族情感。國寶已價值連城,民族感情更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別說區區兩個多億,就是拿一座城池去交換,也值得,對吧?

  王婆賣瓜還知道自賣自誇呢,古董商人更懂得如何引爆人們的購買欲——你們不是很愛國很講民族情感嗎?愛國就拿出你們的行動來吧,講感情就把你們的“國寶”買回去吧。

  因此,最好是把中國的“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的愛國熱情調動起來——關鍵時刻,賣家自己也火上澆油:我並不打算送中國人禮物。但是如果他們把人權……我就會把兩件古董送給中國。如此,把拍賣品炒得越火熱,價錢就會被抬得越高。於是,一個奢靡的皇帝請外國人設計製造的“水龍頭”(有專家說,真正價值也就是幾十萬元而已)竟能拍出天價。

  不管這次拍賣成功與否,古董商人都已經看得明明白白:天底下還真有一群把“愛國主義”看得比吃飯、上學、就業、看病、養老還重要的人。

  記得在前兩年討論圓明園要不要複建的時候,我曾經說過,圓明園是封建帝王的“享樂工程”,修建圓明園那150年,恰恰是西方文藝複興、工業化、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大步前進的時期。橫向比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時,中國正一步步落後於世界。透視曆史深處,縱觀中西發展,圓明園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經注定了最終會 淪為一片廢墟。


  當我們把廢墟上的幾個“水龍頭”視為至寶,並且對它的流失生出那麽深的屈辱和仇恨心理時,不過是認可了帝王生活驕奢淫逸,用度極盡奇巧,將自身所受的屈辱全部怪罪於列強頭上而非帝王身上。似乎忘卻了一點,中國之所以被列強侵略,根本上是因為資本主義製度與封建專製兩種製度碰撞時,愚蠢無能的後者隻有丟盔棄甲。這個製度連自己的人民都保護不了,更不要說保護幾個“水龍頭”。

  假設我們把幾個“水龍頭”買回來,那段屈辱的曆史就能修補好?或者說,被現在修補的曆史還是曆史的原貌嗎?一個文物,哪怕是多麽恢宏的工程,多麽精美的物件,如若不能體現人的尊嚴和價值,反而充滿了恥辱和痛苦,我隻能將這個文物視為苦難的展品。我不明白這樣的文物為何被冠為“民族的象征”、“國家的標記”,還把它拿來跟每個人的尊嚴貼在一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創造的真正體現人的尊嚴與價值的物質或文化瑰寶,無論放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都會為世人所銘記與景仰,並不會因為把它買回來,別人的尊敬就多一點。

  我們固然要主張流失文物的主權回歸,如若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內走不通,千萬別捧著破碗去鑲金牙,誰愛買誰買去。處在曆史的鏈條中,我們要無愧於將來,不重蹈曆史的覆轍,就要讓自己的社會製度真正優秀起來,讓人民生活富足、自由而有尊嚴,不受內外的淩辱,而不是拿緊缺的錢去填一個曆史的糞坑。(廖保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