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體嘲笑,印度國產航母開建儀式:這分明就是作秀據瑞士國際艦隊報道,近日,印度大張旗鼓地開工建造首艘國產航母,代號71號工程,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聲稱,這項工程將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建造大中型航空母艦的國家。然而許多西方軍事專家卻指出,印度一貫眼高手低,這次造航母也不
例外,看看建造航母的爛工廠,就知道印度人的水平了。國際艦隊雜誌專欄作者托馬斯介紹,按照國際慣例,要宣布一艘主力艦開工,必須相當於計劃船體重量百分之五十的鋼材到位,並開始進行船體結構加工。可是在印度的開工儀式上,科欽船廠卻隻是把模擬成龍骨的鋼板放置在船台上,國防部長安東尼一按電鈕,電焊火花飛濺,這樣的開工儀式並不能讓人覺得印度國產航母真的萬事俱備了。換句話說,這場開工儀式做秀的意味更大一些。
實際上,鋪設龍骨儀式隻是祝願工程能安全進行的典禮,與71號工程的進展沒有直接關係。真正影響航母建造的是後續步驟,大致需要經過分段船體建造,船體和動力舾裝,分段合攏,下水舾裝,武備工程,進塢重量重心檢驗和海試等等過程。外界高度懷疑科欽船廠能否解決這幾個工序的銜接與質量監控能力,因為該廠在2004年乘造一艘3萬噸級標準貨櫃船和兩艘雙層油輪時,就出現嚴重的管線鋪設誤差和焊接失誤,客戶抱怨印度工人燒製的焊接疙疙瘩瘩,有的地方甚至能伸進一根手指。
即便是印度媒體,對科欽船廠也頗多質疑。這家企業雖然造過萬噸民船,但在接手航母工程前根本沒碰過3000噸以上的軍用船舶,而且基礎設施陳舊。科欽造船廠現在用的龍門吊等設備還是30年前日本淘汰給印度的舊貨,而且科欽船廠區外的航道非常不理想,像航母這樣的大噸位船下水,非常費事。
科欽船廠用於建造航母的幹船塢設計落後,內部很少有焊接點,電源以及其他設備舾裝接口,為此船塢內各種管線纏繞,嚴重影響生產,一旦出現問題,必須等待國外技術人員解決,嚴重影響進度。
科欽造船廠是印度最大船廠,於1972年在日本三菱重工的協助下建立。現有2座大型船塢,最大的船塢長255米,寬43米,勉強夠建造一艘4萬噸的級的航空母艦。海軍是個靠錢砸出來的軍種,各國海軍都在努力控製建造成本。控製成本的刀口就落在船廠的建造周期和花費工時上。印度科欽船廠在這方麵完全居於下風,僅以一艘2500噸護衛艦為例,日本造船廠所需建造周期為1年,印度造船廠是6年,至於建造工時則更是天壤之別。按照印度的計劃來看,71號工程從2009年2月鋪設龍骨,到2011年完成所有工作,建造周期隻有兩年時間,這對有過建造航母發的達國家都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事實上,法國建造印度同等級別的航母,建造周期一般為3到5年。對印度這個首次研發航母的國家來講,兩年的周期也可能太緊張了。更重要的是,即便下水也不意味著完工,之後還有大量設備舾裝,舾裝周期也相當漫長。正是航母工程浩大繁瑣,當今世界上隻有屈指可數,而印度能否,尚須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