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下)完

(2009-03-07 11:38:12) 下一個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甲)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乙)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丙)

(五)美國實力的消退

三年前,YST 在論述美元問題的時候就覺得美消中長的時候應該就快來了。但是2008年當它真正發生的時候 YST還是嚇了一跳,總覺得來得快了一點。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個訊號非常明確。

1. 金融海嘯暴露美國最基本的問題

2008年的金融海嘯毫無疑問暴露美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超過自身能力的過度消費和錯誤的金融製度。換句話說,美國沒有她表麵看起來的那麽強大。

金融海嘯強迫美國麵對現實,她必須作出艱難的選擇∶是大量印鈔票維持消費?還是作戰略收縮?
不論美國做出那一種選擇,美國實力的消退已經來到,國際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也已經來到。

2. 歐巴馬總統的就職演說

歐巴馬總統在他0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一開始就把問題點明,他說∶

“種種資料和統計顯示危機已經來臨。比較不容易度量但絕非比較不重要的,是全國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恐懼,恐懼美國的衰退已經不可避免,同時也恐懼美國的下一代眼界不得不放低。
今天我告訴你們,我們麵臨的挑戰是真實的,這些挑戰不但嚴重而且是多方麵,它們既不容易被克服、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克服的。但是我要讓美國知道,它們一定會被克服。”

歐巴馬總統這兩小段演說詞非常精致和技巧。

第一段是精致。
前半段美國麵臨的危機是真實而且嚴重的,因為危機有清楚的統計資料作為這個論點的支持。這正是本篇文章第三個子標題「西方實質體係的崩潰」所做的論述。
後半段全國恐懼美國的衰退已經不可避免,這正是本篇文章第四個子標題「西方價值基礎的崩潰」所做的論述。

第二段是技巧。
經濟危機有可以度量的統計資料,不能否認,也不容易耍花樣來討好聽眾。但是「恐懼」是一種不能度量的精神狀態,所以可以做文章,也很容易做文章。所有的工作都在如何發揮文章的技巧,歐巴馬總統說得非常好,他號召美國人民用精神的力量來克服實際的挑戰。做為總統,歐巴馬必須這麽說,他也隻能這麽說。至於他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回事。

歐巴馬總統沒有說他如何做到。YST 認為他做不到,原因都寫在本文第三和第四個子標題。是的,精神力量來自信心,而信心來自論述,但是美國已經喪失論述的能力。

3. 歐巴馬總統的國會演說

事實上,YST更喜歡歐巴馬總統在今年02月24日的國會演說,因為它的內容更具體。

YST 最喜歡歐巴馬總統這次演說的開場白。他開門見山地說∶
≤帳的日子已經來臨了。美國人經曆了一個非常時代,一個揮霍無度地購買、拋棄金融規範和缺乏長期金融計畫的時代。現在我們終於要為自己過去的行為作一次總清算。”

歐巴馬總統接著對美國過去的十年做出冷靜的評估。然後他明確表示,積極掌握未來的時候已經到了,就是現在,不能再拖。他說∶
“雖然我們處在困難和不確定的時期,今晚我要每一個美國人清楚地了解∶我們要重建,我們會複蘇,美國將以前所未有的強盛重新出現在國際上。”

然後歐巴馬總統描繪出他的重建與複蘇計畫包括三方麵∶能源、醫療和教育。詳細內容本文就不細說了。

4. YST 的快評

A.歐巴馬總統的「改變美國」在方向上是正確的,但是細節和執行力是有問題的。
B.歐巴馬總統的「 改變美國」在程度上太小,在時間上太遲,在速度上太慢(too little, too late, and too slow)。
C.歐巴馬總統的「改變美國」麵臨最大的困難正是他號召和強調的團結。一方麵,金融界的領袖吞不下50萬美元年薪的上限,他們已經開始暗中抵製歐巴馬;另一方麵,對年薪25萬以上的人加稅已經引發有錢人的反彈。普遍反彈的聲音是∶美國需要有人付出更多,是的,但為什麽是我?這是美國文化,歐巴馬總統擺不平。歐巴馬不是甘乃迪,時代也不同了。

YST 必須把評論中最重要的一點單獨挑出來敘述。
歐巴馬總統的「改變美國」不足以維持美國目前享受的全球霸權。
為什麽?因為世界上不是隻有美國在變,中國的改變更快、更全麵、更靈活、而且在這個方向上中國奔跑多年已經儲備了相當的動能(momentum)。

(六)金融海嘯對世界各國的初始影響

1. 金融海嘯受傷最重的國家

金融海嘯發生在2008年的夏天。我們以2008年第四季度 GDP作為評判的標準。

根據各國公布的資料,下麵是金融海嘯發生後經濟衰退最嚴重的6個國家∶

名次 國家 衰退%(2008年第四季度 GDP)
1 韓國 -20
2 新加坡 -16
3 日本 -12.7
4 德國 -8
5 美國 -6.2 (修正先前的 -3.8%)
6 泰國 -4.3

美國受傷重當然不在話下,禍本來就是她闖的。有趣的是,另外這五個經濟受傷最重的國家,韓國、新加坡、日本、德國、泰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美軍重兵駐紮。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巧合。

2. 金融海嘯對中國的影響

A. 中國受傷最輕

毫無疑問,中國大陸是這次金融海嘯受創最輕的國家。經濟是比較的,受創最輕換句話說就是進一步拉近與先進國家的距離。更何況在去年第四季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呈現經濟負成長的時候,中國卻有全球所有國家中最大的正成長,不容易。中國沒有衰退,隻是成長減緩。

B. 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嚴重但可以克服

金融海嘯初始的影響是中國2008年第四季的增長降到6.8%,是多年來第一次沒有達到兩位數增長,但是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龐大基數而言這個增長率並不壞。

再看遠一點,金融海嘯後續的影響對中國雖然嚴峻但不會加深,因為中國的輸出多半是中、低端的產品而且是民生必需品,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它們的需求量不會降低。這也就是為什麽美國很多商店倒閉,但是沃爾瑪(Wal-Mart)的生意照樣興隆。原因是什麽你隻要到沃爾瑪的停車場觀看一下就知道了,除了原來的豐田汽車,奔馳與寶馬的汽車變多了。

C. 金融海嘯對中國而言是件好事

金融海嘯給中國帶來的好處包括∶強迫中國加強研發、工業升級、促進內銷。其中第三項尤其重要,中國的崛起必須以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前提。

金融海嘯帶來全球的經濟蕭條,使得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下跌,因此價格也大跌。對手中握有太多外匯的中國而言,這是絕佳買進原材料的時候。中國在這個時候加緊基礎建設不但緩解失業壓力和改善了環境,而且還能帶動其他國家的經濟,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D. 金融海嘯刺激中國大量投資

為了應對全球的經濟蕭條,中國大陸迅速提出龐大的投資計畫。大陸中央政府刺激經濟的投資額是4兆人民幣(5882億美元),而且是立即執行、兩年內用掉,力度非常大。大陸地方的投資額就更大了,中央加地方刺激經濟的總投資額至少是20兆人民幣(2兆9411億美元),遠大於美國的重建計劃。
在如此大龐大的投資下,YST 個人認為大陸今年「保8」的目標可以達到。

美國的重建計劃把錢主要用在填補由金融衍生產品所造成的金融黑洞,對經濟複蘇的直接幫助不大。
中國的刺激經濟方案把錢主要用在基礎建設、醫療服務、科技研發和商品開發,所以一旦全球經濟複蘇中國立刻就有新的產品進入市場。

(未完待續)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丁)


(七)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

1. 中國人要有自信,不卑不亢

這篇文章的甲部貼出後,【天下縱橫談】一位大陸市民善意地為 YST打預防針,他希望我不要像論述東南亞戰略時把中國大陸的實力過分高估,引起大陸一些網友的譏諷。

YST 認為大陸的網友各色各樣的言論都有,我們本著自己的資料、分析和主觀判斷寫文章,隻要言之有物就行,是否得到認同不是重點,也不能是重點,否則就成了鄉願。取悅所有的讀者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大陸很多網友的想法是不平衡的,他們在台灣和日本的議題上喊打、喊殺、喊核平對方;但是在碰到與美國有關的議題上他們就變得非常退縮,喪失自信,連分析能力都打了折扣。

中國過去在不該輸出革命的時候為了意識形態而輸出革命,所以慘遭失敗。
中國現在為了本身的利益應該輸出革命的時候卻畏縮不前,導致坐失良機。

「輸出革命」是國際政治鬥爭經常使用的手段,美國沒有少幹。這些年來東歐那麽多「顏色革命」就是美國輸出革命的成果。

中國人要有自信,要能夠不卑不亢才能把握機遇、做出正確的決定。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報導,是大陸的【理財一周報】訪問經濟學家謝國忠。謝國忠批評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態度過分低調,不像一個有作為的大國。他說∶“全球正巴望中國作主,但是我們還是丫鬟心態。”

謝國忠的形象比喻非常有趣。事實也的確如此。中國的丫鬟心態不僅表現在金融上,也更明顯地表現在政治、軍事與外交上。現在的領導人仍然奉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不敢邁出一步有所作為。

2. 生產力決定一切

人類自從有文明開始,生產力就決定一切。這就是為什麽遊牧民族無論多麽驍勇善哉終歸會被打敗,因為生產力無法提高。在今天這個現代化的社會更是如此。

我們用200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前10名做例子來說明。

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農工GDP與總GDP(包括服務業),單位是兆美元。

排名 國家 農工GDP 美國% 總GDP 農工GDP/總GDP
1 美國 2.9 100 13.98 20.7%
2 中國大陸 2.4 82.8 3.37 71.2%
3 日本 1.6 55.2 5.29 30.2%
4 德國 0.9 31.0 3.28 27.4%
5 英國 0.648 22.3 2.57 25.2%
6 法國 0.6 20.7 2.52 23.8%
7 義大利 0.5 17.2 2.09 23.9%
8 加拿大 0.35 12.1 1.36 25.7%
9 西班牙 0.33 11.4 1.41 23.4%
10 俄羅斯 0.32 11.0 1.14 28.1%

3. 中國的經濟實體成份高

上麵這個表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中國的經濟絕大部分是實際產業,而所有其他經濟大國的主要經濟成份是服務業。由於民族性的不同,中國的 GDP一向偏重農業與工業的生產,是實體經濟。我們看中國的領導人幾乎都是工程出身就知道了。

中國的經濟實體成份最高,占71.2%;
美國的經濟實體成份最低,占20.7%;
其他國家的經濟實體成份也很低,占20-30%。

中國的 GDP排名第三,在美國與日本之後,總量大約是美國的四分之一。
但是如果隻考慮農業與工業的生產值,中國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且產值非常接近美國。

一個國家的實力主要是看生產力,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服務業相對而言不是那麽重要,譬如律師多對國家的幫助不大。

中國的實體生產力已經到達美國的八成,以目前這種追趕速度,五年之內一定超過美國。

4. 中國平均個人所得偏低的問題

是的,中國大陸的平均個人所得太低,隻有2520美元,這是政府應該努力的方向。這次的金融海嘯帶給中國刺激內銷的機會,正好改進這個問題。想想看,製造冰箱的工人買不起自己生產的冰箱,這像話嗎?

但是有兩點我們必須注意,個人所得是一個數字,跟購買力沒有絕對的關係,大陸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像平均個人所得的數字顯示的這麽差。譬如韓國人的平均所得是 20240美元,是中國人的八倍,但是韓國人的生活質量很差,一點都不值得羨慕。我也搞不懂為什麽韓國人如此高的平均所得不能表現在真實生活上,韓國人每天吃泡菜過日子比中國人豐富的菜肴差多了。

另一點是國家的實力主要還是看看她的經濟總量而不是看個人平均。中國政府的采購團一出國不論走到哪裏都是當地國家的頭條新聞,因為購買的金額實在太大,動不動就超過一百億美元。這就是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想想看,挪威的平均個人所得大於八萬美元,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但是隻有3760億美元的挪威經濟(小於台灣)能對世界有什麽影響?

5. 中國走向高端工業

中國走向高端工業是必然的趨勢,這是令所有先進國家害怕的地方,因為中國人太聰明,任何高端科技隻要中國決心投入一定會成為難以抵擋的競爭者。

中國的研發是全方位的,覆蓋所有的重要領域,就像一百年前的美國。在這篇文章我們隻隨便舉幾個例子作為說明。

為了比較中美的消長,我們不得不指出美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快玩完了,電腦相關產品也岌岌可危。美國目前的民用工業隻剩下兩大堡壘,一個是航太工業,另一個是醫藥。

A. 汽車工業

中國汽車工業的潛力主要在為環保要求發展出來的電動汽車,因為中國在電池方麵的研發非常先進,走在美國前麵。

B. 計算機工業

中國的計算機工業將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中國新研發的 CPU和操作軟體都非常有競爭力。龍芯2E是四核的 CPU性能至少相當於中檔的奔騰4,若說落後美國也不過就是3年左右,在絕大部分的應用範圍龍芯2E都夠用了。

中國正在研發16核的高性能 CPU。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表示,這個16核的 CPU有望領先世界。

擁有知識產權的 CPU一出來,相應的軟體就可以發展了。Linux操作係統是一個穩定、安全和免費的係統。「中國16核的高性能CPU+Linux操作係統」非常可能打敗「英特爾的CPU+微軟視窗」。YST 不是電腦專家,但是對微軟視窗非常不滿意,因為它的穩定性太差。

YST 的估計微軟是下一個倒下的美國大公司,因為微軟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而中國人在軟體上非常厲害。去年的世界軟體競賽,第一名就是上海交大。一般來說,窮國家的人沒錢買昂貴的真實硬體來玩,所以傾向動腦不動手,特別會動腦子想抽象的東西。軟體是中國人的長項。

前幾天看到新聞報導,大陸的「中微半導體」成功研發出45納米光刻機,這是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科技含量高,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就是靠這個賺大錢。「中微半導體」的45納米光刻機已經打入中芯和台積電的12英寸晶圓廠。「中微」的下一步,是研發32納米光刻機。

想想看,6年前蔡英文做陸委會主委,她否決了台灣12英寸晶圓廠進入大陸,也否決了 280納米的晶圓廠進入大陸,其蠢無比,因為台灣隻是代工,這些技術都不是台灣的,台灣根本沒有技術封鎖大陸的能力。YST 為此曾經在【天下縱橫談】痛批民進黨政府的無能與無知。但是也隻能說說罷了,還能怎樣?

如今不過短短6年,大陸的晶圓廠(中芯)已經壯大,大陸的半導體設備(中微)的研發能力已經可以和美國著名的「應用材料」相抗衡。大陸的半導體工業已有了獨立自主的技術形成產業鏈,而台灣還是隻能做技術含量很低的代工。要知道,大陸的晶片需求占全世界一半以上,中芯要打敗台積電輕而易舉。民進黨的短視和無能從這件小事就看得很清楚。

C. 航空與航天

中國在航天(台灣稱太空)領域有紮實的基礎,這要感謝老一輩的科學家錢學森等人。錢學森的係列文章隻發表了一半,YST 一直牽掛著。
除了大家看到的載人航天,中國的衛星技術也突飛猛進。譬如商業通訊衛星,中國從自旋穩定進步到三軸穩定,運行的時間從早期的5、6年進步到15年以上,這是控製技術的進步。中國衛星的酬載(payload)從C波段進步到K波段,運載的信息量增加很多倍。基本上,中國商業通訊衛星的技術跟美國已經沒有什麽差別。

中國落後西方是在航空技術上,中國的航空界找不到像錢學森這樣層級的科學家。雖然發展慢一點,中國的航空技術還是穩步前進。中國研發大飛機的項目已經啟動,預計二十年後中國設計的大飛機就會加入世界航運。波音和空中巴士都將遭遇強勁的競爭。

D. 電子工業

人民解放軍正在轉型,由機械化進入信息化,中國大陸的電子工業在軍方的強力支援下一定全力發展變成可怕的競爭者。軍事需求帶動的電子工業是不得了的,譬如作戰飛機三分之一的成本在航電設備(avionics)。像「華為」這種尖端科技公司在中國不同的電子領域會一家一家地冒出來。

今天「華為」已經成為美國「思科」(Cisco)的強勁對手,「思科」的每一樣產品「華為」都有對應產品。「華為」如果落後「思科」,時間上也隻有半年到一年,不是某些大陸人胡說的什麽80年或一百年。

E. 中國人不可妄自菲薄

中國的航天發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YST 記得在所有國家的運載火箭中長征係列有最高的發射成功率。中國航天器的入軌非常準確,尤其航天器的回收技術是領先世界的。無論是返回式偵查衛星還是神舟的返回艙,落點之準確美國與俄國都做不到。
幾年前曾經有一顆俄國報廢的(失去動力)核發電偵察衛星要落回地球引發全球緊張,因為不確定會掉到那裏。結果以中國的預測最準確,美國與俄國差遠了。

讀者應該看過神舟7號的現場實時發射,在控製大廳前麵有一個電視大螢幕顯示神舟飛行的軌道、神舟航天器和宇航員(台灣稱太空人)的活動,有一個主要指揮員在前台,後麵坐著一排排百來位科學家和工程師,每位前麵都有一個電腦螢幕,他(她)們在做什麽?答案是∶他(她)們是子係統的專家,負責監控和匯報某一個子係統。航天工業的複雜性和整合工作的艱钜在這個大廳中具體地呈現出來。世界上最大型的工業體係也就是這個規模了。所以用什麽“工業體係”這種新名詞把中國的科技和工業貶為落後歐美先進國家80年純粹是嘩眾取寵的瞎扯。

更何況即使中國是做同一件任務,但是中國的起點高,所以技術差距不是執行任務的年代差距。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個太空人是蘇聯的加加林(Yuri Gagarin),時間是1961年。但是讀者知道嗎?加加林是在極高的高空跳傘回到地球的。加加林能活著回來全靠極佳的身體素質,這能跟2003年中國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神舟5號和楊利偉,在科技上相提並論嗎?能說中國與俄國太空科技的差距是42年嗎?

任何主要工業,無論是指單一產品或是工業體係,中國落後西方都非常有限,不可能是80年,有些領域中國甚至領先。中國人不可妄自菲薄。

(未完待續)



牛年新春談世界大局∶中美的消長(戊)

經濟和政治都是隨著外界因素在不斷地演變。未來國際的變化有兩件事特別值得我們的注意,第一件是在經濟上,第二件是在政治上。

(八)第二波金融海嘯

2008年7月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危機迅速擴大,形成衝擊全球的金融海嘯。

這個金融海嘯會不會就此漸漸平息呢?
答案是∶不會。第二波的金融海嘯幾乎確定會在2009年夏天以前發生。

第二波金融海嘯形成的原因有兩個∶

1. 美國的商業建築貸款違約潮

根據 YST一位在美國銀行界工作的高級經理所作的分析評估,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由家庭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的貸款違約引發的。同樣的原因,由商業建築(Commercial Buildings)的貸款違約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將在2009年的夏天發生,其規模要大於第一波金融海嘯。

商業建築的貸款本來就有問題。由於大批人失去工作,大量公司倒閉和工廠關閉,更加刺激商業建築的貸款違約,這是雪上加霜。第二波海嘯準確的數字很難預測,但是大於第一波是肯定的。

2. 美國的公司債券違約

美國的公司債券(Corporation Bond)借貸所定的條件不同,所以被分為不同的等級。還債能力越高的債券等級就越高。等級最低的公司債券被歸類為「垃圾債券」(Junk Bond),違約的風險最高,也是最早出現問題的債券。

第二波金融海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將有大量的「垃圾債券」違約,發生時間比商業建築貸款的違約潮更早,大約是今年春天。

因準確預測第一波金融海嘯而一舉成名的宋鴻兵在去年11月就預測了第二波的金融海嘯。今年2月宋鴻兵修正了三個月前的預測,把第二波金融海嘯的規模增加了一倍,把時間點從今年的夏天提前到春天。

宋鴻兵的數據和分析是這樣的∶

經過第一波金融海嘯的衝擊後,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在2008年11月是2.68%仍然屬於偏低,但是與2007年08月的 1.4%曆史最低點相比,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上漲了將近一倍。

到了2009年2月,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已經上升到 4.5%,短短三個月內幾乎又漲了一倍。於是(YST 猜想)宋鴻兵根據過去的資料對未來的違約率做出預測(數學上,這種預測稱為“extrapolation”,方法很多)。

2009年美國經濟正式步入衰退,在實體經濟下滑的衝擊下,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將急速爬升。宋鴻兵估計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在2009年4月至9月這段期間將上升五倍,從現在(2月)的 4.5%上升到超過20%。

美國垃圾債券的總值大約是3兆美元。這已經是天文數字,但是經濟學家估計從垃圾債券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超過20兆美元。

3. 第二波金融海嘯不可避免

無論是從商業建築貸款的違約來觀察,還是由垃圾債券的違約來觀察,第二波的金融海嘯都不可避免,全球進入第二波的經濟衰退也不可避免。發生的時間點就在今年的4月到9月,規模會大於第一波。

台灣很多經濟學家和企業家都樂觀地認為經濟會在2009年開始反彈。YST 個人認為不可能,2010年也許有可能,但是希望不大。最實際的估計是全球經濟的蕭條將持續到2011年才會好轉。

不過經濟不是科學,心理的因素和人為的因素非常重要,經濟複蘇的時間是說不準的,因為隨時中途有變。

今天的中國不但外匯太多,國內的儲蓄率高達51%導致銀行存款過多,中央與地方都太有錢了,現在正是發揮功效的時候。由於中國在基礎建設和科技研發上進行曆史從未有過的龐大投資(至少 2兆9411億美元),必定帶動相關的外國產業,有可能使全球經濟提前複蘇。

(九) 美國用戰爭化解經濟危機

前麵說過,未來的變化有兩件事特別值得我們的注意,我們已經討論了第一件(經濟上)。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大事是在政治上,那就是美國有可能通過戰爭來化解她的經濟危機。

1. 美國超級強國的地位建築在美元地位上

從純粹政治的觀點來看,美國並不怕金融海嘯,也不怕經濟蕭條,尤其海嘯衝擊的是全球、蕭條也是全球性的。美國真正擔心的是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不保。

2. 歐元與日圓都不足以威脅美元

我們看得很清楚,在這波金融海嘯的衝擊下,美國經濟的衰退(-6.2%)比歐洲區(-1.5%)大的多,但是美元對歐元與日圓的匯率都逆勢上升。為什麽?答案很簡單∶歐元是由二十幾個中、小型的國家所組建的貨幣,這些國家打了幾百年的仗,種族、語言、文化、風俗都不同,各自尋求的利益也不同,怎麽可能團結?日本是美國管轄的附庸國,基本上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尤其欠缺外交自主權,一切要看美國臉色。這兩個貨幣平時還可以充數,一到國際關係緊張的時候做就不管用了。錢永遠是流向最穩定的地方,目前這個地方就是美國。

隻要美元是主宰性的世界貨幣,美國就什麽都不怕。

3. 美元的唯一威脅是人民幣

在金融衝擊下唯一對美元堅挺不跌的貨幣就是人民幣。為什麽?
答案也很簡單∶中國除了有強大的生產力,還有強大的武力,足以自衛,不怕任何國家訛詐和威脅。後者非常重要,曆史上,經濟問題最後的攤牌都是武力解決。

我們仔細看美國,不論政府的赤字多麽嚴重,軍費卻年年上升,而且是成攻擊態勢地上升。為什麽?

YST 說過,美國沒有國防部(Defense Department),隻有進攻部(Offence Department)。有了強大的武力就不怕外國來逼債。說穿了,我美國就不還錢你能怎樣?

譬如美國如果真的翻臉,命令日本注銷(write-off)美國所有的借款,日本能不答應嗎?

國際間就是這麽回事。近代曆史上中國這麽多不平等條約都是這麽簽的。想想看,當年日本逼迫中國賠償天文數字的銀子時會心慈手軟嗎?如今不過角色變了,老大換成美國,日本是板上的肉。美國是笑麵虎,航空母艦就停靠在東京灣,日本政要一個都跑不掉。美國想個花樣叫日本人把錢掏出來還不容易麽?六十幾年的保護和技術轉移,日本全國人民賣身也賠不起。

中國目前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向美國逼債的地步,但是拒絕借錢的能力是有的。這就足夠讓美國頭痛了。

事實上,這件事已經發生了。2008年12月17日法新社報導,中國對美國提出警告,如果美國不抓住時機進行必要的經濟改革,中國可能會停止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你想想,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被中國指著鼻子教訓,這是多麽不堪,美國能不懊惱嗎?

4. 用軍事手段解決經濟困境

更進一步說,美元潛在的威脅是人民幣,而且隻有人民幣。打擊人民幣是美國念茲在茲的。

打擊人民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實際戰爭來弱化中國。美國不必自己出手,隻要鼓動中國的周邊國家引起軍事衝突就足夠了,譬如印度、日本、韓國、越南、甚至菲律賓。美國隻需要躲在後麵支援這個代理人的戰爭就行了。

隻要中國不斷被周遭的小國在武力衝突中纏住,中國吸引外資的能力就遭受打擊,人民幣就很難穩定。

問題是中國的胡錦濤主席正在全球上演「和諧世界」的大戲,所有周邊小國的挑釁都被「和諧」掉了。美國想打代理人的戰爭,這個主意恐怕不能實現。

5. 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提出的報告

美國想藉戰爭來化解它的經濟危機在曆史上曾多次上演過,並不是理論的空談,今天又傳出消息也不是空穴來風。

2008年10月法國媒體 發布新聞,美國著名的智囊(Think Tank)蘭德公司已經向美國國防部提交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評估發動一場戰爭來轉嫁目前經濟危機的可行性。此前美國政府已經通過了七千億美元的紓困計劃和兩千五百億美元向銀行投注資金的方案。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用七千億美元救援證券市場的效果很可能不如用七千億美元發動一場戰爭。美國鷹派的主流觀點甚至認為,美國要擺脫衰退,目前剩下的唯一方法就是軍事掠奪。

6. 解決經濟衰退問題的三個招數

綜觀過去數百年的曆史,一個國家麵對嚴重的經濟衰退隻有三個招數∶
A.政府主導擴大基礎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刺激內需;
B.研發科技,用革命性的技術帶動新一輪的經濟起飛;
C.發動戰爭,通過戰爭來帶動生產和消費並且獲得新的資源。

第一招對美國而言已經不太管用,因為美國是一個高度開發的先進國家,基礎建設已經相當完善,而且美國的消費已經過度了,並不是不足,根本不需要刺激。
第二招美國10年前曾經用過,就是把軍事上已開發的網路技術商業化,當年這一招獲得高度成功。目前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降溫,顯然新技術尚未成熟,遠水救不了近火。

所以第三招,發動戰爭,是美國目前避免衰退唯一可行的選擇。

7. 美國的政治宣傳已經開始

除了蘭德公司這種帶有一點點“學術”性質的研究報告,美國實際的政治宣傳已經開始。

2008年10月09日,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評估中心」副主任裏查.費舍在一份報告中說,美國的衰退與中國的崛起形成的鮮明的對比,而遏止這種對比持續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戰爭。

看到沒有?美國民間的智囊已經把話挑明。於是美國政府機構也開始回應這些鷹派言論。

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顧問委員會在去年11月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分報告草案,該草案誇大中國的軍事威脅,建議美國研發新型武器係統來遏止中國穩步發展的核武力和常規軍事力量。
美國國防部在最近公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說∶“在崛起的大國之中,中國最有潛力與美國軍事競爭和使用破壞性武器。美國如果不采取應對戰略,傳統的軍事優勢將在一定時間內消失。”

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務國,也是被認為唯一可以獨立破壞美國經濟的國家。如果美國要通過戰爭來解決自己的經濟危機的話,中國應該是首選目標。不論是直接或間接與中國的戰爭(譬如台海統一戰爭)一旦發生,美國會立即宣布所有欠中國的钜額國債全部作廢,中國在美資產全部沒收或凍結,還可以通過種種不正常手段避免中國對美元的拋售。

大約兩年多前,YST 就曾經跟一位美國科學家在聊天時論及台海戰爭。那位美國科學家立即就說如果戰爭發生,美國一定沒收所有中國購買的國債,說得斬釘截鐵和理直氣壯。
看到沒有?欠錢的的比債主還神氣。普通善良的美國百姓都如此,何況政客。這是美國文化。

YST 奉勸北京政府一句話∶借錢給比你強壯的人要千萬小心。

(十)結論∶2008年是美消中長的分水嶺

2008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發生了太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其中又以「金融海嘯」影響最為深遠。

2008年的「金融海嘯」提早催生了中國的崛起。

2008年毫無疑問是國家實力美消中長的分水嶺。

不管美國人民怎麽想,也不管歐巴馬總統怎麽說,美國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的衰退並不表示(imply)美國的崩潰。
美國的衰退不過表示(imply)美國戰略的收縮、霸權變成強權、國際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而已。

自願也好,不自願也罷,中國韜光養晦的時代已經結束。
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中國已經被推到國際政治舞台的第一線接受考驗。
既然躲不掉,中國就要坦然麵對這個挑戰,不要悶頭繼續做丫鬟。

中國人要用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迎接這個新時代的來臨。
記住,我們中國人等待這一刻已經等了一千年了。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