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中國借國防白皮書警告競爭對手
(2009-01-23 15:56:19)
下一個
美國智庫:中國借國防白皮書警告競爭對手
美國“戰略預測網”1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奧巴馬和北京的新國防白皮書
1月20日中國發表了它的第六份國防白皮書。因為它是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同一天發表的,所以這份白皮書至少有部分信息似乎是針對美國新一屆政府的。
簡言之,這份白皮書描述了一個作為新興軍事強國和技術不斷進步的中國,一個加強全球防務角色的中國,以及一個既可以成為保持全球和平安全的合作力量,也可以成為有實力的競爭對手的中國。就像白皮書所言,“中國不可能孤立於世界的發展,世界也不可能離開中國而安享繁榮和穩定。”盡管這未必是一種威脅,但很顯然中國不會忽視全球問題,世界——或者說美國——也不應忽視中國的作用。
過去十年間,中國調整了自己的關注對象,從國內政策轉向了國際參與。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不僅使之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更大的實力,也使它在同其它地區和國家的經濟聯係日益緊密的同時變得更加脆弱。為了處理好自己影響力上升和危險增加之間的關係,中國試探性地扮演了一個國際“選手”角色。它先是在經濟合作上著力,之後便在政治影響上下功夫(通常通過跨國機構),並推廣“多極化”,最近更嚐試了包括文化、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在內的綜合性外交手段。這樣,人民解放軍也就重新回到了權力和決策總部。
從很多方麵來說,9/11事件都給中國將自身描述為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打開了大門。對於北京來說,這不僅緩和了它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它還可以把重心放到國內問題上。北京麵對的外部壓力越小,它越能夠集中於國內政策的製定和問題的解決。大約是2003年,中國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和平崛起”戰略。而幾乎在同時,北京又開始讓軍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到2005年,華盛頓又給北京提供了增加合作的機會。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呼籲北京成為國際舞台上“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從本質上說,佐利克為了換取北京在一些美國未必比其更有影響力的地區的合作而承認了中國夢寐以求的大國身份。
與此同時,中國開始全麵意識到它不能夠再僅僅通過批評或政治方式確保其國際經濟和安全利益了。中國不僅增加了自己對聯合國行動和國際外交的參與,還加強了同其它國家的軍事交流,並同它們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中國還加速了本國軍事的調整以更好的應對外部緊急事態。
中國2008年國防白皮書強調北京對其所麵臨的威脅的反應,即“非戰爭軍事行動(MOOTW)”。MOOTW是維和行動、海上安全、打擊海盜等一切行動的委婉說法。中國已開始調整自己的軍隊,以使之變得更加靈活和具有機動性,並能投放到遠方。不過,2008年國防白皮書清楚地表明,這一能力不僅僅將用於中國國內,也將應付外部緊急事態。中國向索馬裏海域派遣軍艦便是明證,同時它也表明中國將進一步通過在行動中獲得的經驗增強自身的能力。
這樣,白皮書就向美國新政府提供了一些積極因素。中國已經暗示它可能對在阿富汗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感興趣。中國同阿富汗接壤,它不僅認為那裏的問題同國內的潛在恐怖主義有關聯,還認為它們不利於自己周邊地區的穩定。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的均勢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阿富汗對中國的利益非常關鍵,它也是一個北京可以讓自己的軍隊真實試驗自己能力的地方。
但是,白皮書也包括一些美國新政府會發現不夠積極的方麵。北京在白皮書中提到了即使不是未來的對抗,但也是競爭的可能——如果華盛頓大幅調整它的現時對華政策的話。北京一直對奧巴馬政府感到擔憂,無論是在貿易方麵還是在人權方麵。當前的經濟危機讓中國領導人感覺到,美國新的民主黨政府和國會可能會讓中國當“替罪羊”,並對中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人民解放軍遠離中國海岸去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僅僅是北京在白皮書中警告潛在競爭可能的一部分。白皮書還公開地表述中國的潛艇部隊已經擁有了核反擊能力,並表示中國的軍隊已經把重點放到了信息戰和電子戰上,並加速了第三代技術的引進。
盡管白皮書沒有直接威脅說中國軍隊會更加具有進攻性和對抗性,但它表明了人民解放軍既有合作的能力,也有對抗的實力。白皮書在奧巴馬就職當天發表,這清楚地表明中國想在一開始就塑造美國新政府對中國的看法。而中國發出的信息是清晰的:“世界不能離開中國而安享繁榮和穩定。”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