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林彪對平型關大捷的總結,大家都看出了些什麽?

(2009-01-20 13:56:22) 下一個



林彪對平型關大捷的總結,大家都看出了些什麽?



林彪

原文發表於1937年11月

第八路軍終於在九月中旬開到了晉北的前線,它開始執行它在抗日戰爭中的神聖任務了!

在全國同胞熱烈的期望下,我們於9月25日在平型關與日軍接觸了。不負全國民眾與友軍的期望,不負第八路軍十年來的榮譽,我們這次的第一次交戰獲得了偉大的勝利!這一仗的確給了日軍以重創,提高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的信心,特別是更加提高了第八路軍的威信!

在這次初步與日寇交鋒的戰鬥中,我們更獲得了不少抗戰的經驗。這不但值得第八路軍全體指戰員與戰鬥員學習,我也願意把它貢獻於全國的抗戰的“友軍”與一切抗日的民眾,作為對今後抗戰的認識。據我個人在這次戰鬥中所感覺到的是:

一、一到山地戰,敵人的戰鬥力與特長均要大大降低,甚至於沒有。步兵穿著皮鞋爬山,簡直不行,雖然他們已爬到半山,我們還在山腳,但結果我們還是先搶上去,給他一陣猛烈的手榴彈,他們隻好像滾羅卜一樣地滾下去了,炮兵則難於運動與找陣地。坦克車呢,有些地方簡直使它英雄無用武之地。飛機的作用也不大。

二、敵人輕視中國軍隊,成了習慣,便由驕矜而疏忽,不注意偵察警戒,不愛做工事,打起仗來,先讓飛機和大炮顯神通,等到猛攻時,他們的步兵連陣地也不愛占領,隻蔭蔽在溝內休息。這樣的敵人,當然便利我們襲擊,所以我們這次一切布置得妥妥當當,向他們開槍了,衝鋒了,他們才知道。

三、敵人不僅是彈藥要靠後方輸送,連糧食都要靠日本送來。他們的後方線已扯長有千裏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把他們後方線一切斷,他們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們進退維穀。所以發展遊擊戰在敵人後方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關戰鬥,我們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敵後路上阻滯其增援部隊及糧食供給,最近又占了渾源、廣靈等縣。

四、利用敵人攻擊友軍陣地時,襲擊敵人側後方,這是最好的戰法,比在其中和剛到陣地而未站住腳時去襲擊還要好些。這次就是利用敵以全副兵力注意對付友軍時,突然在他們的後方大打起來。

五、為了避免他們的炮兵和飛機,戰鬥開始後要迅速接近敵人,投入肉搏,連續衝鋒,使敵人的炮不好放,要放就連自己的隊伍也遭了殃。

六、友軍在戰鬥中的配合,實在太差了。他們自定的出擊計劃,他們自己卻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觀,他們時常吹牛說要決戰,但卻決而不戰;或向敵人打而又不堅決打,他們的部隊本來既不充實,在一個突擊中,卻以區區的八個團兵力分成三大路,還留了總預備隊,而每路又相隔十多裏或二十多裏,這樣不僅缺乏出擊力,而且連被我們打敗了而退下的敵人他們碰著了,竟不但不能消滅之,反而被這些突圍的敵人衝坍了,他們的指揮真笨極了,特別不能真正了解與運用在戰役上與決戰的地點與時機集中絕對優於敵人的步兵、炮兵、飛機以猛攻敵人。

七、敵人實在有許多弱點可為我乘,但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也可以說,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鬥中還不曾碰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鬥力,能個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後隻見戰場上敵人屍體遍野,卻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蔭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做戰,如稍存輕敵觀念,做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我們的部隊仍不善做疏散隊形之做戰,特別是把敵人打坍後,大家攏在一團,喧嚷“老鄉!繳槍呀!”----其實對日本人喊“老鄉繳槍”,不但他們不懂,而且他們也不是老鄉----這種時候,傷亡往往很多。在“抗大”的軍事教育中,特別要教育幹部了解正規戰鬥中的戰鬥隊形之運用。

八、日兵之死不肯繳械,一來因日本之武士道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怕中國人報複,但最主要的,是過去“華北軍隊”對日軍俘虜政策之不正確,采用野蠻的活埋、火燒、剖肚等辦法。故我們今後須加緊對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語的政策宣傳與優待俘虜。

九、夜襲是戰勝日寇的重要作戰手段。敵怕夜襲,他們的技術威力一到夜間有的竟至全無作用。我們要努力,非常努力地去學習夜戰,以此為特長以戰勝日寇。

十、我八路軍在目前兵力與技術條件下,基本上應以在敵後襲擊其後路為主。斷敵後方是我們阻敵前進爭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經常集中大的兵力與敵作運動戰,是不適宜的。

十一、“中央軍隊”如果還是守著挨打戰術,便真糟糕透了。他們對主要點應堅工固守,而不應到處守,應行決戰防禦與運動戰,應集中優勢兵力、飛機、大炮於決戰點。至於他們軍官的調動,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對群眾關係的改善,都是他們很重要的問題。

十二、我們的軍事技術,特別是戰鬥員與班排連長的技術與戰術教育,實在還須大大的努力。過去大半年,部隊雖然得到了休息整頓的機會,在風紀、禮節與正規化上進步很多,但對戰術訓練還很差。今後應努力加強這方麵的教育。

經過這次的戰鬥,部隊中的一般情形更加活躍了,戰鬥的情緒高漲萬分。戰地群眾對我軍與友軍完全是兩個態度。見友軍就逃,見我軍到了又轉回。八路軍所到之處,受群眾熱烈的歡迎與誇揚,不是無因的。

這一切經驗與教訓都值得我們虛心地學習,運用在今後的抗戰中,這些都是我們爭取抗戰勝利的必要條件!
----------------------------------------------------------------------------------------------------------------------------------------
從第六條可以看出,國軍隻說不做,望風而逃絕對不是共 0軍對他們的汙蔑,當時的林彪還不會想到那麽遠,更何況這是給軍隊內部的總結,應該全是幹貨,沒有水分。

從第七條的“老鄉,繳槍呀”可以看出,內戰期間,雙方還是多有忍讓的,是“老鄉”之間的戰鬥,但日本人不是我們的“老鄉”。這讓我想起了老父親給我講過的經曆:當時我們那個敵軍八路和七路(應該是國民黨,但老人就這麽叫)的拉鋸區,當時雙方都到下麵征糧,結果八路和七路遇到一起了,就是一頓好打。八路人少,裝備也不好,打了幾下就跑了,七路這邊帶著一挺機關槍,他們把機關槍架在墳頭上掃射,後麵的一個對機槍手說:“大哥,讓我過過癮”,機槍手說:“行了,早都跑遠了”,後麵那人問“打著了個嗎?”,機槍手說:“打什麽打呀,都是鄉裏鄉親的,我來天上打的,把他們嚇跑就行了”。後來家鄉的其他老年人回憶也說,七路就是沒有規矩,好搶老百姓的好吃的,每次來了不但要派飯(就是住戶給當兵的做飯),還非要蔥花油餅,八路好,有什麽吃什麽,不挑挑揀揀的,還幫著掃院子挑水;但七路不禍害人,都是前後莊上的,為了口飯吃當兵罷了(那個時候當兵一個月收入是45斤麥子,45j高粱)。但日本人來了就不行了,稍微有點不順,就把人給殺了,大家都很害怕。

從第八條可以看出,對待日軍俘虜的優待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曾經用我們的方式來宣泄我們的憤怒,但為了抗日大局,我們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優待俘虜對瓦解國軍的部隊非常有用,有的甚至是直接從敵人變成自己人了,但對日軍,我總是感覺好像效果不是太好。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