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五次中東戰爭
(2009-01-05 21:13:37)
下一個
曆史上的五次中東戰爭
解放軍報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5月15日淩晨,為爭奪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
巴勒斯坦問題的曆史背景和中東戰爭的起因
一、曆史上的巴勒斯坦
中東地區是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而提出的一個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個國家和地區,麵積740萬平方公裏,它銜接亞、非、歐三大洲,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則位於中東的中心地帶,西瀕地中海,南鄰西奈半島,扼亞、非、歐三洲要衝,是聯結東西部阿拉伯國家的紐帶。長期以來,巴勒斯坦一直強鄰和大國爭奪的主要目標,在曆史上也出現過部族的遷徙和後來者征服先來者。
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們在公元前約4000年從阿拉伯半島東部沿阿拉伯海一帶到這裏定居。公元前13世紀,克裏特島和愛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將該地稱為“巴勒斯坦”,意為“腓力斯人的土地”。這個名稱沿用至今。此外,巴勒斯坦早期還有阿穆爾人和亞蘭人等部落居民。
猶太人古時稱為希伯萊人,他們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亞古代閃族的後裔,他們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5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以後分裂為兩個國家,北部稱以色列王國,南部稱猶太王國。公元前722年,亞述亞帝國消滅以色列王國。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占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曆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從而結束了猶太人巴勒斯坦立國的曆史。
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之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希臘、羅馬、土耳其等外族輪番占領。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曆山大征服西亞大片土地,並攻占耶路撒冷。亞曆山大的統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國之間的隔絕狀態,各被征服國家的民族開始雜居交往。猶太人從此也逐漸疏散到南歐、北非、和中亞等地區,這可說是猶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
猶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羅馬帝國期間。公元前二世紀初,羅馬帝國不斷強盛,並向東大力擴張,於公元前63年先後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為反抗羅馬人的入侵,曾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史稱“猶太戰爭”。特別是公元115年的最後一次起義,曾給羅馬帝國以沉重的打擊,把羅馬駐軍趕出了巴勒斯坦南部,並占領耶路撒冷。但起義於公元135年失敗。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幸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曆史。直到20世紀初,猶太人在政治、經濟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沒有什麽聯係了。
公元7世紀,出生在阿拉伯半島的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並統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後又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公元637年,巴勒斯坦並入帝國後,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漸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來,他們在這一地區勞動生息,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
16世紀50年代,新興的奧斯曼帝國不斷向外擴張。巴勒斯坦從1518年起納入帝國版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400多年。由於奧斯曼帝國鼓勵傳播伊斯教和阿拉伯文化,因此,這裏的阿拉伯民族特征始終沒有改變。
可以說,公元一世紀以來,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為數很少,1880年隻有兩萬多人,1918年也隻有5、6萬人,僅占當地居民的8%。
二、猶太複國主義的興起
猶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紀起離開巴勒斯坦之後,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慢長歲月中,他們的處境很悲慘。中世紀歐洲各國,基督教居於統治地位,而猶太教被視為異端邪說,它們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從13世紀到15世紀,歐洲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特別是19世紀末發生在沙皇俄國的排猶運動,十分猖獗,它是猶太複國主義產生的催化劑,使猶太人從一般的複國願望發展成具體的政治性運動。1881年3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被刺殺後,沙俄為掩蓋階級矛盾,轉移視線,煽起屠殺猶太人的狂潮,被屠殺的猶太人不計其數。1842年5月,沙皇俄國還頒布法令,將猶太人趕出鄉村和居民區。這樣,猶太人開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並建立了一些猶太複國主義的移民點,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初步興起。
猶太資產階級也乘機打出“猶太民族主義”的旗幟,為猶太複國主義運動推波助瀾,從而把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願望發展成為係統的猶太複國主義理論和有組織的政治運動。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猶太作家西奧多.赫茨爾。1896年,他寫了《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嚐試》一書,宣稱猶太人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提出建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並建議設立“猶太社團”和“猶太公司”兩個機構,分別負責猶太國組織的籌備和經濟上的策劃工作。
赫茨爾建立猶太國的主張得到了歐美猶太人的大力支持。1897年,在赫茨爾的領導下,歐美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在瑞士巴塞爾舉行了首次全世界猶太人大會,決定成立全世界統一的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赫茨爾當小選主席。這次大會在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史上揭開了新的一葉,標誌著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從分散的地區性運動進入世界性的有組織的政治運動。
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得到了英美等國的支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為打敗德國,瓦解奧斯曼帝國,稱霸中東,以承認和支持奧斯曼帝國境內阿拉伯人在戰後建立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獨立國家為條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國又背著阿拉伯人同法國簽定了處理戰後奧斯曼領土的《塞克斯——皮科爾協定》。協定除劃分兩國的勢力範圍之外,規定巴勒斯坦由“國際共管”。爾後,在1917年11月,英國發表了支持猶太複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
1917年11月6日,英國軍隊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領全境。1920年國際聯盟給予英國以管轄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1921年,英國政府以執行《貝福爾宣言》為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約旦河為界,將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西部仍為巴勒斯坦,由英國委任總督直接統治。
在英國的支持下,猶太人開始大規模遷入巴勒斯坦,特別是在《貝福爾宣言》發表和英國委任統治之後,巴勒斯坦猶太移民成倍增長。據統計,1917年4月,《貝福爾宣言》發表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超過5萬,1939年猛增到44.5萬多人,已占巴勒斯坦居民總數的三分之一。
猶太移民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和技術,以及英國委任統治當局的庇護,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許多城市和工業,使阿拉伯人的工商業受到很大的打擊。猶太人還建立了“哈加納”、“伊爾貢”、“斯特恩集團”等秘密武裝組織。從而使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矛盾和衝突日益加劇。
美國有幾百萬猶太人,它從一開始就支持猶太複國主義。早在1917年10月,美國總統威爾遜就向英國政府表示他對《貝福爾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國在巴黎和會是提出“關於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的建議”,“猶太國一旦成為事實,國聯就立刻承認巴勒斯坦為猶太人的國家”。1922年6月30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一項支持《貝福爾宣言》的決議。同時,在經濟是開始滲入巴勒斯坦。
為擴大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力扶持猶太複國主義,排擠英國。1943——1945年間,美國國會通過了讚成在巴勒斯坦無限製移民和建立猶太國家的決議和宣言,但同時,也加深了阿猶矛盾。
三、“聯大”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
1942年2月,英國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聯大”根據英國的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巴勒斯坦問題。1947年9月16日,聯合國第二屆大會成立了專門委員會進一步研究巴勒斯坦問題,美蘇代表主張在委任統治結束後立即進行分治,他們的主張獲得通過。
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於1948年8月結束,其後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麵積11000多平方公裏,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約旦河以西地區和加沙地區;猶太國麵積14000多平方公裏;使耶路撒冷市成為一個在國際政權下的獨立主體,有聯合國管理。(猶太人當時人口接近巴勒斯坦總人口的1/3,擁有當地當地6%的土地。)
聯合國分治決議一通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行示威,反對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維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運動,而猶太複國主義者認為,“聯大”分治決議的通過是個大好的時機,決定采用武力建立猶太國。在美國的餓支持下,猶太建國協會征集17—25歲的猶太青年入伍,同時,美國以優惠的價格向猶太複國主義者提供價值千萬美元的製造軍火的機器和武器裝備。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激烈武裝衝突,這被稱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之後,在1948年1月—3月,雙方不斷發生衝突。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同日,猶太複國主義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國。15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
戰爭的過程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國家軍隊在數量上比以色列部隊略占優勢。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約旦“阿拉伯軍團”7500人,敘利亞5000人,伊拉克1萬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軍”和“阿拉伯拯救軍”1萬餘人,合計4萬多人。空軍裝備有各類飛機131架,艦船12艘,坦克裝甲車240輛,各種野戰炮140門,而以色列總兵力隻有3.4萬人,各類飛機33架,艦船3艘,幾乎沒有什麽大炮、裝甲車。戰爭的進程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阿軍發起進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
阿拉伯國家軍隊發起進攻之後,埃及軍隊從阿裏什分兩路開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過加沙向特拉維夫進發。由於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麵拚命抵抗,夜間襲擊了埃及軍隊先頭部隊的後方,從而使埃軍慌亂不堪,接著以色列人有召開記者招待會聲稱埃軍供應線已被切斷。消息傳到開羅,埃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擊特拉維夫,這一挫折,成為埃軍在這次戰爭中的轉折點,特拉維夫再沒受到埃軍攻擊。埃軍攻擊改變目標,轉而占領內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幹線。南路第4旅經過比爾謝巴、希布倫,向耶路撒冷進發。
敘利亞軍隊以2個機械化旅從庫奈特拉出發後,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擊,他們陸續攻克了約旦河兩岸的三個猶太居民點,接著向尼加亞居民點出擊。此後,他們在太巴列湖南端這一地區同以軍激戰。
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軍團”的精銳部隊,他一心想奪取這個城市,成為“耶路撒冷之王”。所以,戰爭開始後,阿拉伯軍團就直搗這一城市。5月18人,阿軍占領耶路撒冷舊城阿拉伯人區,同時,包圍了舊城的猶太區。接著,阿拉伯軍團向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發動進攻,占領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倫,切斷了以色列人的增援。5月28日,舊城猶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猶太人也彈盡糧絕,飲水困難。然而,軍團不了解這些情況,沒有抓住這一機會,他們隻滿足於打一些小仗,發動一些有限的進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戰鬥出現僵局。
伊拉克軍隊先是向北部的蓋謝爾和貝桑進攻,進展不大,轉而進攻納布盧斯,伊拉克軍隊投入了1個裝甲車團、一個步兵團以及一個有三個航空中隊支援的機械化旅。相繼占領了納布盧斯、傑寧和離地中海隻有11英裏的圖勒卡姆,並威脅著猶太城赫德拉,幾乎達到海邊,眼看將以色列軍隊攔腰切斷。但伊軍為能繼續進行攻擊,喪失了戰機,以軍乘機向傑寧反撲,但被伊軍擊退。
黎巴嫩軍隊在北部的進攻規模較小,它先是攻占了馬勒基亞邊防哨所,後被以色列奪回。6月5日,黎軍再次攻占此地,並固守到戰爭結束。
綜觀戰爭初期的形勢,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軍的將領驚呼,以色列軍隊無法抵擋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進攻,全軍已處於崩潰邊緣。為扭轉戰局,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開戰的第三天,美國代表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代表也要求安理會立即表決,並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要求它們停止行動。英國最初反對美國的建議,並聲稱繼續給予阿拉伯國家援助。但不久,英國又同意了美國的建議,並撤走了阿拉伯軍團的英國軍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約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給以色列啜息之機,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為爾後的戰爭作準備。
首先是擴充兵員。經過三周的戰鬥,以色列軍隊傷亡慘重,到6月處,總兵力隻有4萬人,其中戰鬥人員2.3萬人。為此,以色列當局下達了命令:1.征集17歲的男女青年接受兩個月的訓練;2.召集36—38歲的男女服現役,動員42歲以下的男子構築工事;3.35歲以下的男子即使有兩個以上的撫養者也要服兵役。同時,把大量猶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采購武器。以色列從美國、英國進口了轟炸機,從法國運來了坦克和大口徑火炮。尤其是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以色列還從國外購買了小型艦船和巡邏艇。這樣,以色列陸海空三軍已初具規模。
第三是進行軍事改組。國防軍編成4個軍區,明確了個軍區所分擔的作戰地域。經過周密的準備,以色列軍隊已由開戰時的3萬多人發展到6—10萬人。而阿拉伯軍隊在停火期間僅僅進行了駐軍地域內的調整,埃及野戰軍增加到1.8萬人,伊拉克軍隊增加到1.5萬人,敘利亞和黎巴嫩募兵後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拉伯國家正規軍不過4.5萬人。
第二階段,以色列軍隊的第一次進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
1948年7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向阿拉伯軍隊發動攻擊,這次進攻名為“十天進攻”,至7月18日結束。阿拉伯國家由於內部分歧,沒有統一的軍事計劃,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地位。相反,以軍作了充分準備,他們在全境確立了統一的軍事領導和指揮機構。戰爭重起後,以軍的進攻方向重點放在中部戰線。以軍集中4個旅的兵力,向特拉維夫東南12英裏的盧德和臘姆拉城實施突擊。該兩城由“阿拉伯軍團”占領,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東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樞紐,對以色列威脅較大。當以色列兩個旅向兩地發動進攻時,“阿拉伯軍團”司令格拉布借口後勤供應困難,需要縮短戰線,放棄兩城,使以色列軍隊於7月11、12日就占領了兩地。打開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線,以色列部隊向敘利亞軍隊發動進攻,企圖奪回米什馬爾哈耶丁居民點,把敘利亞軍隊趕往約旦河東岸,但被敘軍擊退。於是,以軍改變進攻方向,主力西移,向拿撒勒地區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軍和阿拉伯解放軍發動進攻。7月15日—16日,以軍2個營利用夜間實施突襲,占領了沙德阿姆爾和拿撒勒,並進而奪取了整個加利利地區。
以色列軍隊的另一條進攻路線是進攻耶路撒冷。首先進攻馬納哈和艾因卡裏姆穀地,接著進攻舊城並占領耶拉赫賈拉,切斷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經過反複爭奪,7月15日,以軍攻占了馬納哈穀地,但對耶路撒冷舊城的進攻在錫安門附近被擊退。7月18日,聯合國關於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戰鬥,以色列奪取了阿拉伯約1000平方公裏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戰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間,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計劃,不斷擴充軍隊和武器裝備。到10月初,以軍總數為9萬多人,有100多架飛機和16艘艦船。相反,阿拉伯國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間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戰局每況愈下,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
第三階段,以色列軍隊的第二次進攻至戰爭結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
10月15日,以色列軍隊破壞停火令,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這次進攻,以軍主要目標是加利利地區和內格夫。為此,以軍成功地發動了幾次戰役。
(1)“約夫”戰役
戰役發動前,埃及軍隊在內格夫的部署,缺乏縱深,他們的陣地隻分布在幾條狹窄的防禦陣地內。10月15日—21日,以色列軍隊針對埃軍的弱點,發動了“約夫”戰役。15日下午,以色列空軍首先襲擊了加沙、馬傑達勒、拉法和阿裏什等城鎮,破壞了埃軍的通信體係和指揮機關,同時,通過襲擊阿裏什等地的機場,使埃及軍隊喪失了製空權。隨後,以軍在夜間發動進攻,在西線搶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倫。與此同時,以軍在東線埃爾曼西亞以東實施突破,切斷了埃軍由馬傑達耶到貝特賈夫林的橫穿公路。接著,以軍向埃爾曼西亞、法盧賈、伊拉克蘇維丹要塞發動進攻,沒有得手,轉而向另一重要據點胡萊卡特發起進攻,並於19日夜間攻占次地。從而打通了通向內格夫的通道。21日,以軍攻占內格夫首府比爾謝巴,這樣,以軍控製了除法盧賈和加沙地帶以外的整個內格夫北部地區。
(2)“希拉姆”戰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區一直由法齊.卡伍吉所指揮的“阿拉伯解放軍”所控製。10月中旬,卡伍吉軍隊利用以色列軍隊同埃及軍隊作戰之機,對夏吉克——阿貝德地域內的以軍發起進攻,奪得了能控製胡拉湖穀地的控製權。於是,以色列軍隊實施了“希拉姆戰役”,企圖把卡伍吉的軍隊全部消滅或完全趕出巴勒斯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軍隊展開了“希拉姆戰役”。以軍派遣兩支部隊,分別從南麵和西麵實行佯攻,然後以東西兩路兵力夾擊。30日,以軍攻占加利利,並有少數部隊進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兩岸,奪取了黎巴嫩境內15個村莊。以軍在“希拉姆戰役”中幾乎沒有什麽損失。
(3)“霍雷夫“戰役
在“約夫”戰役中,內格夫北部的埃軍雖被擊退,但以南的內格夫沙漠與西奈半島的埃軍依然占據了一些地區。11月19日埃軍從加沙地區進入內格夫沙漠,12月7日,對以軍陣地發起佯攻,但被以軍擊退。12月22日,以軍出動5個旅,向埃軍發動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即“霍雷夫”戰役。
戰役從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進行。由伊加爾.阿隆上校指揮。以軍先以戈蘭尼旅對加沙地區實行牽製性進攻,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方向進攻奧賈,企圖占領阿裏什,以色列空軍轟炸了加沙和阿裏什機場,從而掌握了製空權。戈蘭尼旅在寬大的正麵是沿海岸公路挺進,22日奪取了加沙南側8公裏製高點。12月23日,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裏什方向進攻。進攻的路線選擇了一條由比爾謝巴至奧賈的一條被殺湮沒的羅馬時代的古道。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軍沒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古道修成可通行輕型裝甲車輛的道路。因為埃軍判斷,以軍將沿海岸公路進攻,因而對奧賈方向戒備不嚴,使得阿隆主力部隊奇襲獲得成功,27日占領了奧賈。並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機動部隊,28日攻占了阿布奧格,轉而進攻阿裏什。
正當以軍準備給埃軍進行決定性打擊時,英國要求以色列從埃及領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戰,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雙方停止了戰鬥。
以色列通過“霍雷夫”戰役,除了加沙狹長地帶外,把埃及軍隊完全趕出了巴勒斯坦。
阿以簽定停戰協定
埃及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於1949年2月24日在希臘的羅得島簽定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加沙地帶外,以色列占有整個內格夫地區。邊界重鎮奧賈非軍事化,埃及在離奧賈14至17英裏內不得設立陣地。
外約旦和以色列的停戰談判3月2日也在落得島開始,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阿拉伯軍團”在中部55英裏長的戰線上平均後撤2英裏,以色列承認外約旦與約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並。通過協定,以色列控製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穀的戰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伊拉克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表示遵守以約協定。以約停戰後,伊拉克軍隊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村莊。
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與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舉行,7月20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
巴勒斯坦戰爭從阿拉伯出兵開始到以色列、敘利亞、簽訂停戰協定為止,共曆時15個月,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獲勝而告終。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裏,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麵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裏。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始終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1957)
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製權,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對埃及發動了突然襲擊,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戰爭爆發的背景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裏,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製,1882年,英國派兵占領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巴勒斯坦正在後,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製,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製。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英法為重新控製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製”的會議。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議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協議。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國再次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議。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製度提案。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采取武力來解決問題。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法國首先提出邀請以色列加入。爾對以色列來說,它早已對埃及不準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不滿,早在1955年11月就製定了一個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所以,兩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戰計劃,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鄉村舉行了秘密會議,製定了作戰計劃。決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起進攻,吸引埃軍的主力部隊支援;接著,英法從塞浦路斯、馬耳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占領運河區,全殲埃軍。
開戰前,以軍共有軍隊10萬人、坦克400輛、火炮150門、作戰飛機155架。而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坦克530輛、火炮500門、作戰飛機255架,但僅100餘架能完成作戰任務,當時,許多飛行員和坦克手還在蘇聯受訓,多數先進和重型裝備不能在實戰中發揮作用。況且,埃及的防禦重點是尼羅河三角洲及運河地區,所以,在西奈半島僅有3萬人左右。
戰爭進程
埃、以兩軍在西奈半島的戰鬥
1、米特拉山口戰鬥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時許,由阿裏爾.沙龍上校指揮的以軍第202傘兵旅在法國空軍的支援下,利用埃軍在西奈中部地區兵力稀少,防禦單薄的弱點,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餘人和部分武器裝備。同時,該旅的主力3000人,與米特拉山口的傘兵會合,向米特拉山口突進。
埃軍司令部接到前線報告後,東部軍區司令部於當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營立即開過運河,迎戰米特拉山口的以軍部隊。同時,埃軍總參謀部派遣第4裝甲師的主力由運河西岸進入比爾.吉夫賈法地區,兩個國民警衛旅尾隨前進。第2偵察團向東南運動,企圖切斷以色列空降部隊的退路,對米特拉山口的以軍構成包圍之勢。
米特拉山口全長30公裏,兩旁懸崖峭壁,十分險峻。10月31日中午時分,以軍兩個連,包括坦克支隊和重迫擊炮隊組成的偵察分隊進擊米特拉山口。以軍一進入海坦穀地,即遭到埃軍5個連伏兵的襲擊。埃軍占據了東南兩地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充分發揮火力優勢。以軍進退兩難,隻得利用臨時工事進行抵抗,雙方激戰至黃昏,以軍才占領穀地東部。
2、阿布奧格拉戰鬥
以軍為實現“中間突破”戰術,威脅西奈北部埃軍主力,配合202傘兵旅在南線的進攻,決定以第38特遣部隊突擊阿布奧格拉。阿布奧格拉位於西奈半島東北部,東距埃以邊境30公裏,向西可通運河重鎮伊斯梅利亞,從阿裏什到庫賽馬的公路也通過這裏,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軍在阿布奧格馬的前方魯阿法水壩等地有堅固據點,形成了完整的防衛體係。
10月30日中午,以軍第7旅進至烏姆卡特父南線600米處遭到埃軍反坦克火炮的襲擊,損失不小。以軍正麵進攻失敗後,第7旅奉命采取迂回戰術,於31日拂曉越過埃軍防守薄弱的達卡山口,進逼阿布奧格拉和魯阿法水壩。同時,以軍南部軍區司令部為配合第7旅行動,命令第10步兵旅提前於30日下午行動,由東向西正麵進攻,於當完抵達烏姆希漢和烏姆卡特夫的東線,第7旅由烏姆卡特夫南麵進攻。埃軍也從阿裏什和運河方向調集部隊增援阿布奧格拉。
10月31日,以軍以第7旅對阿布奧格拉發起進攻,受到埃軍頑強抵抗和正確的炮火轟擊。中午埃軍兩個步兵營夾擊以軍。以軍在空軍火力增援下,占領阿布奧格拉後,該旅立即分兵兩路,一路向西推進,一路向東圍攻魯阿法水壩的埃軍據點。埃軍憑借20多個反坦克掩體組成的防禦工事進行頑強抵抗,但未能抵擋以軍的推進。以軍於當夜占領該地,爾後轉入防禦。烏姆希漢和烏姆卡夫特的戰鬥也十分激烈,埃軍兩個營的兵力頂住了以軍兩個旅的進攻。10月31日,達揚總參謀長親自督促第10步兵旅進攻烏姆卡夫特,但遭到埃軍炮火猛烈襲擊,進攻屢屢受挫,旅長古迪爾被撤換。同時,以軍命令第37機械化旅烏姆卡夫特,11月1日淩晨,第37旅先頭部隊發起進攻,遭到埃軍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擊,後續部隊也誤入雷場,旅長戈林達陣亡,大部分官兵受傷,進攻失敗,以軍總參謀部不得不命令停止進攻烏姆卡夫特陣地。但這時阿布奧格拉已落入以軍之手。
英法空襲埃及和埃軍撤出西奈
正當埃及軍隊在西奈抵擋以軍,大批埃軍由運河開進西奈並準備大規模反擊的時候,英法兩國借口保護運河航運,向埃及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埃以雙方停火,並允許英法軍隊進駐運河區,否則派兵幹涉。遭埃及拒絕後,英法空軍在10月31日下午對埃及的15個機場、一些兵營和開羅、亞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經濟、交通設施,進行了瘋狂的轟炸,同時轟炸西奈的埃及部隊,企圖將埃軍攔截在西奈半島。埃及識破了英法的這一戰略企圖,在英法空襲後,埃及總統納塞爾為防止英法占領運河區,而使西奈不隊受到夾擊的危險,命令增援部隊停止進入西奈,在西奈的守軍迅速撤至運河區。這樣,埃軍開始有組織、有計劃的撤出西奈半島。駐守在烏姆希漢和烏姆卡夫特的埃軍,雖受以軍三麵包圍,仍然利用夜色掩護,向阿裏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軍在英法空襲埃及後向開始準備撤退的埃軍進攻。但沿途遭到埃軍頑強阻擊,至11月2日淩晨以軍進至阿裏什時,埃軍主力已撤退。
打破對蒂朗海峽的封鎖是以色列發動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峽西岸重鎮,11月2日,以軍第9旅可是進攻沙姆沙伊赫地區。該地的埃軍兩營守軍在接到埃總部的撤退命令後,鑒於海上有英國海軍的封鎖,陸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隻能固守陣地。以軍多次發動進攻,仍未得手。5日,埃軍在多麵夾擊、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喪失陣地。但此時,埃軍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島,從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軍同英法軍隊在運河區的戰鬥
埃軍同英法軍隊的戰鬥主要在塞得港進行。從11月1日起,英法空軍對塞得港進行連續轟炸。11月5日拂曉,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傘兵,英軍傘兵約600人在加密爾機場周圍著陸,並迅速占領了機場。法軍傘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並很快占領了供水廠。下午1時45分,英法第二批傘兵又在上述兩地著陸。
11月6日上午,英法軍隊首先用猛烈炮火襲擊塞得港防禦陣地,然後,2.2萬名海軍陸戰隊隊員開始陸。英海軍第三突擊旅在塞得港登陸作戰,法軍海軍陸戰隊在富阿德港登陸。6日深夜,英法登陸部隊沿蘇伊士運河南下,企圖一舉占領運河區,但遭到埃軍抵抗。
埃及軍民奮起保衛塞得港。英法第一批傘兵著陸後,埃及當局通過設在各重要地點的廣播,迅速告訴居民敵軍降落的地點,群眾立即集合起來,協助守軍消滅敵人。使英法軍隊始終沒能完全占領塞得港,先頭部隊隻進到塞得港以南27公裏的卡卜。英法的行為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後,於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軍也撤出埃及。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英法對埃及的轟炸持續6天,地麵戰鬥40餘小時,傷亡300—400人,損失飛機50餘架;以色列傷亡約1000人。埃及方麵死亡1000多人,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
以色列雖撤離西奈半島,但解除了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亞喀巴灣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麵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
戰爭爆發的背景
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蘇聯則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蘇聯向埃及、敘利亞等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以色列也從美國得到先進的武器裝備。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又取消聯合),使以色列感到了來自南北夾擊的威脅。1964年,阿拉伯國家出現了團結合作的局麵,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利用約旦河的問題上達成協議,並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方計劃改變約旦河上遊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動空軍對約旦河上遊的阿方工程進行轟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計劃。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把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五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
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
戰爭經過
1、空中偷襲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這是一個星期一早晨,當開羅時鍾的指針指向8點45分的時候(以色列時間7點45分),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上空雲霧剛剛消失。埃及空軍基地裏,一切象往常一樣,軍官們正在上班途中,許多雷達值班室正在進行交接班。突然,空中響聲四起,以軍飛機閃電般襲來,打得埃及空軍措手不及,大批飛機還未起飛,就被摧毀在地麵。
這一天,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甚至連教練機也投入了戰鬥,對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從早晨到下午18時,以色列空軍對阿拉伯各國進行了四波突襲,第一波襲擊了埃及10個機場。第二波主要襲擊埃及的轟炸機基地和混合機種的8個機場。第三波攻擊了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最後,在完成了對阿拉伯空軍25個基地的攻擊之後,17時15分到18時,開羅國際機場和另一個空軍基地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就這樣,在開戰後60個小時,以色列共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其中埃及就損失飛機336架,敘利亞損失60架,約旦損失29架,伊拉克損失25架,黎巴嫩損失1架。埃及作戰飛機損失了95%,整個埃及空軍陷於癱瘓,而以色列隻損失了26架飛機。
為實施這次空襲,以色列進行了長時間的偵察、準備。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國軍隊的情況,尤其對空軍的情況十分清楚,如空軍基地的位置,跑道狀況,雷達設施等,甚至連埃及軍官的活動規律也了如指掌。
以色列飛機從特拉維夫和以色列中部機場起飛以後,保持四機編隊,向西麵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飛行員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擋,奪過了約旦雷達網的搜索。隨後,飛機在離海麵不到10米的高度飛行,進入陸地後,升至20米,又奪過了埃及雷達的探測。他們沒有直飛所要攻擊的目標,而是尼羅河三角洲北麵,突然折轉向南,從埃及後方發起進攻,攻擊高度隻有100—150米。攻擊中,以軍飛行員都遵循“先打跑道,後打飛機”的原則。
在這次空襲中,以軍選擇在星期一早上7點45分(開羅時間8點45分),也是煞費苦心。
以往戰爭中幾次成功的偷襲,多選擇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卻打破常規,選擇在星期一。埃及軍隊總以為以色列在拂曉發動進攻,因此,在進行戰爭動員以來,每天拂曉,埃及空軍都派出兩架飛機進行巡邏。每天5點,有5分鍾警報時間,這時雷達全部打開,到7點半左右解除警報。按埃軍慣例,開羅時間9點正式上班,8點45分,正是交接班的時間,也是巡邏機著陸的時間,大多數軍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約有15分鍾的間隙可以利用。從氣象情況看,開羅時間8點45分正是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霧氣消散的時刻,能見度好,便於對地麵實施攻擊。
2、西奈半島的戰鬥
1967年6月5日,在以色列實施空襲後的半小時,其地麵部隊5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沙、阿裏什和阿布奧格拉大舉進攻。當時,埃軍在西奈半島有5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共約12萬人,分別據守在各個戰略要點上。以軍在反複攻擊後,占領了加沙地帶,進入了西奈半島的阿裏什、阿布奧格拉等地。接著,以軍兵分三路,向蘇伊士運河地區進犯:北路攻打坎塔臘,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亞,南路對準陶菲克港和蘇伊士城。
為了挽回敗局,埃軍頑強抵抗,反動了兩次反攻,終因沒有空軍支援而失敗。7日,北路以軍攻抵坎塔臘附近;中路以軍越過比爾吉夫賈法;南路以軍進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軍退路。於是,埃軍不得不封鎖蘇伊士運河。到6月8日,以軍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5個師,一直進犯到蘇伊士運河東岸。僅僅三天時間,西奈半島就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3、進攻約旦
在對埃及進攻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約旦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南北兩個主要地段設置了防禦陣地,北部防區以納布盧斯、圖姆卡爾姆和傑寧等城為主要依托,南部防區沿丘陵的山脊從臘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倫一線布置。約軍在以上陣地部署了8個步兵旅和2個裝甲旅。以軍向約旦河西岸發動進攻的部隊有9個旅兵力,其中有3個裝甲旅。進攻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占領傑寧地區,解除約旦炮火對以色列馬特戴維居民點和空軍基地的威脅,攻占拉特倫到臘馬拉的公路,第二階段目標是占領包括耶路撒冷舊城在內的整個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中部軍區司令員烏齊.納爾斯基少將負責指揮進攻耶路撒冷及周圍地區。他派米.阿裏的第10機械化旅控製耶路撒冷走廊,切斷該城與臘馬拉之間的公路,古爾上校指揮的傘兵旅負責占領舊城。5日夜,以軍開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晨,古爾傘兵旅越過曼德爾鮑姆門和警察學校之間的地區。6日上午,以軍奪取了耶路撒冷舊城至以色列占領的斯科普斯山之間的地區,古爾傘兵旅在山下占領陣地,並與山上取得了聯係。7日,古爾傘兵旅開始向耶路撒冷城內進攻,很快占領該城。
在北部的納布盧斯和傑寧方向,5日,以軍在空軍的配合下,首先進攻傑寧以西約軍炮兵陣地。接著,巴爾.庫奇瓦指揮的以軍裝甲旅卡巴蒂亞,切斷了傑寧與納布盧斯和約旦河西岸其他大部分地區的聯係。約軍裝甲部隊進行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坦克戰。庫奇瓦部隊突破約軍防線後與一個步兵旅匯合,然後分兩路進擊傑寧,並占領該地。6日,以軍向東西兩翼進攻納布盧斯,並於當晚占領該城。7日,以軍占領了耶路撒冷東區和約旦河西岸約旦管轄的全部地區。當日20時,約旦和以色列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
4、以色列占領敘利亞戈蘭高地
安理會通過了“立即實現停火”和“限期停火”的決議,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開始向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進攻方向指向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內一條狹長山地,海拔600—1000米。從北部的謝克山到南麵的雅穆克河,長60公裏,中部最寬處約20多公裏,麵積1.15萬平方公裏,這裏有公路通往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對以色列威脅甚大。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原駐有三個步兵旅,到戰爭爆發前,敘利亞為防禦以色列進攻,又增派了4個旅,其中有兩個步兵步兵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炮兵旅。
以軍進攻戈蘭高地的部隊有6個旅,其中3個旅從北進攻,2個旅從南進攻,1個旅機動作戰。
9日11時30分,以軍從南北兩麵向戈蘭高地進攻。北路由北部軍區的艾伯特.曼得勒裝甲旅、約納.埃夫拉指揮的“戈蘭尼”步兵旅和巴爾.科奇瓦的裝甲旅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蘭尼”旅則分兵兩路,一路向巴尼亞斯出擊,另一路指向特勒阿紮奇高地,並於當晚占領了該高地,接著“戈蘭尼”旅又向這裏的山上推進,於午夜占領了山上的敘軍陣地。
10日,以軍科奇瓦旅協同“戈蘭尼”旅一部進攻巴尼亞斯,並向艾因菲特和馮馬達推進。曼得勒旅此時從卡拉德東進擊庫奈特拉,未經戰鬥就占領了庫奈特拉。
從南部進攻戈蘭高地的以軍由古爾傘兵旅和阿夫農步兵旅組成,他們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穀發起進攻,在奪取塔瓦菲克後,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爾,並沿太巴拉湖東岸開進。到6月10日晚為止,以軍奪取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主要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
6月11日,敘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議。至此六.五戰爭宣告結束。
在六天的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個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占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戰爭中有100萬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第四次中東戰爭--十月戰爭
又稱十月戰爭,阿拉伯國家稱齋月戰爭,以色列稱贖罪日戰爭或十八天戰爭。1973年10月,埃及、敘利亞為收複失地和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被動局麵,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派部隊或飛機參戰。埃及總統M.A.el-薩達特和國防部長A.伊斯梅爾、總參謀長S.M.H.沙茲利等精心製訂作戰計劃,企圖以突然襲擊強渡運河,收複西奈半島部分失地,為爾後通過政治談判收複全部失地創造條件。戰前,埃軍兵力約32萬人,坦克2000輛,
作戰飛機約600架,另有大量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以及海軍艦艇約100艘。埃軍在運河西岸展開5個步兵師、2個機械化師、2個裝甲師和若幹獨立旅,並部署有薩姆防空導彈等武器,在運河區組成高、中、低和超低空防空體係。敘利亞在總統H.阿薩德和國防部長M.塔拉斯領導下,也為戰爭進行了大量準備,企圖一舉收複戈蘭高地。戰前,敘軍兵力約15萬人,坦克約1300輛,作戰飛機280架,另有大量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以及海軍艦艇約30艘。敘軍在戈蘭高地東側展開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和若幹獨立旅,並以防空導彈為主組成對空火力網,為地麵進攻提供掩護。埃、敘為達成進攻突然性,采取了一係列戰略、戰術偽裝欺騙措施:開戰前幾個月對預備役人員多次征召和複員;埃軍反複前調和後撤,前調一個旅,後撤一個營,逐次向運河集結兵力;頻繁舉行軍事演習,隱蔽作戰企圖;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作戰文件不準打印和無線電傳遞;開戰當日讓士兵在運河遊泳,顯示平靜假象;把開戰日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和猶太教贖罪日,以隱蔽進攻時機。
以色列國小人少(1973年總人口為318萬人),戰前編有常備軍11.5萬人,預備役20餘萬人,坦克1700輛,作戰飛機360架和霍克防空導彈發射架75部,海軍艦艇約40艘。1967年侵占埃、敘部分領土後,以軍戰略縱深增大,並在運河東岸構築了由高20米的沙堤和31個支撐點組成的巴列夫防線,在戈蘭高地1967年停火線西側構築了由若幹支撐點和防禦陣地組成的防線。以色列自信巴列夫防線是銅牆鐵壁,其情報係統具有24小時預警能力,預備役為主的全國皆兵動員體製能為最終戰勝對方提供保證,故在戰略指導上改變過去先發製人、深入對方領土縱深作戰的方針,由攻勢戰略改為守勢戰略。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色列總理G.梅厄和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展開兵力是進行演習。開戰前,以軍在西奈半島僅部署1個步兵旅、3個裝甲旅,近300輛坦克和48門野戰火炮;駐守運河東岸前沿各支撐點的步兵不到500人,淺近縱深內隻有1個裝甲旅的兵力;戈蘭高地也隻部署3個步兵旅、2個裝甲旅,近200輛坦克和44門野戰火炮。
10月6日,埃、敘分別在西線和北線同時向以軍突然發起進攻,給以軍沉重打擊。西線:6日14時,埃軍在防空兵和炮兵火力掩護下,陸海空三軍密切協同強渡運河,並出動200餘架飛機突襲運河東岸以軍巴列夫防線及其縱深,摧毀若幹霍克防空導彈陣地和大部分機場;數百名突擊隊員搭乘直升機在西奈半島機降,襲擾以軍後方;部署在西岸的約2000門大口徑火炮和坦克炮等重火器,對以軍各支撐點及淺近縱深目標實施猛烈的火力打擊;海軍艦艇則在近海配合地麵作戰。與此同時,埃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由8000名官兵組成先頭部隊搭乘上千隻橡皮舟迅速渡河;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的步兵反坦克小組,穿過以軍各支撐點的接合部,在其後方布置反坦克地段,同野戰火炮、坦克炮火力組成遠近結合的寬正麵反坦克火力網,擊毀大量以軍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架橋,9小時內打開60個通道,清除約9萬立方米沙土,架好浮橋12座,保障後續部隊和坦克渡河;防空部隊由各型薩姆防空導彈為主組成防空火力網,開戰頭兩小時擊落以軍飛機10餘架,在戰爭初期掌握運河上空製空權,使以機不敢進入運河區空域。至7日,埃軍6萬人、600餘輛坦克渡過運河,各部隊陸續在東岸集結。以軍倉促應戰,指揮混亂,極為被動。8日,以軍3個裝甲旅遠距離增援,在既無空中掩護又無步、炮協同的情況下實施反擊,被埃軍粉碎,幾乎被全殲。9日,埃軍按照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西線出現四天戰鬥間歇。北線:6日14時,敘軍3個步兵師由配屬的坦克部隊為先導,在空軍、防空部隊和炮兵火力掩護下,向戈蘭高地進攻,當日突破以軍防線,並以空降兵占領赫爾蒙山哨所(以色列稱之為國家的眼睛,其電子偵察範圍覆蓋敘利亞大部地區),進逼戰略要地庫奈特拉。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直逼以軍前線指揮部駐地奈法赫村,並進抵距約旦河東岸以本土約數公裏的地區。以軍1個步兵旅和2個裝甲旅大部被殲,極為被動。以軍在兩線作戰、處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采取先北後西、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方針,努力化被動為主動。7日晚,以軍在局部地區製止敘軍進攻,隨後實施局部反攻,兵力陸續增至3個師約11個旅;同時集中使用空軍包括從西線調來的飛機,向敘軍地麵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強大攻擊。9日,以軍向敘後方大城市實施戰略空襲,同時抓住西線戰鬥間歇實施反攻;11日轉入進攻,越過1967年停火線,進抵要地薩薩,占領重鎮納西季村,直接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從而掌握北線戰場主動權。16日前後,以軍給予援敘的伊拉克和約旦裝甲部隊以沉重打擊,22日出動空降兵奪回赫爾蒙山哨所。至此,以軍經緊急動員,總兵力已增至近40萬人。敘利亞對西線埃軍的戰鬥間歇異常不滿,要求埃軍加強攻勢,緩解敘軍的被動態勢。埃軍自11日起將2個裝甲師調至運河東岸,14日投入坦克1000輛在脫離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再次發起進攻,企圖占領米特拉山口。
此時,以軍作戰重點由北線轉向西線,西奈兵力由3個師增至5個師約18個旅,空軍主力已調往西線,使用響尾蛇、蜻蜓空空導彈對付埃及飛機,並以加布裏埃爾艦艦導彈打擊埃、敘艦艇,取得局部製空製海權。14日,雙方1800輛坦克進行決戰,為世界戰爭史上所罕見。以軍坦克與步、炮協同作戰,使用直升機發射小牛、百舌鳥空地導彈和白星眼電視製導炸彈,擊毀埃軍坦克約250輛(以軍損失約50輛),迫使埃軍撤回進攻出發地。15日晚,以軍沙龍師利用夜暗從運河和大苦湖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實施大縱深穿插突擊。
16日淩晨,其先頭部隊約2000人在大苦湖以北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幹埃軍防空導彈陣地,撕裂埃軍防空保護傘,為以空軍飛機進入運河以西空域創造了條件。以軍架好浮橋後,2個師渡河,向西轉南快速突擊,23日進抵蘇伊士灣,占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構成合圍態勢,從而控製了西線戰場主動權。埃及依靠軍民聯防保衛蘇伊士城,多次堵截以軍在西岸的進攻,但均未達到目的。
24日,埃、以雙方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停戰。
埃、敘和以色列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一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埃及控製了運河東岸兩段縱深約10公裏的狹長地帶(後經政治談判,埃、以於1979年3月簽署和約規定,以軍於1982年4月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則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此次戰爭,雙方損失重大。死亡人數大致為:以色列2800人、埃及5000人、敘利亞3000人、其他阿拉伯國家500人;坦克損失:以軍850輛、埃軍1000輛、敘軍1000輛、其他阿拉伯國家200輛;飛機損失:以軍110架、埃軍260架、敘軍130餘架、其他阿拉伯國家50餘架;艦艇損失:以色列1艘、埃敘共10艘。由於在短時間內消耗巨大,雙方不得不在戰爭期間分別請求蘇、美供應武器裝備。蘇聯和美國先後從10月10日和13日向阿、以實施戰略空運。蘇聯在29天中出動大型運輸機930餘架次,給埃、敘空運約1.5萬噸軍用物資(海運23萬噸物資於停戰後到達)。美國出動566架次,給以色列空運約2.3萬噸物資(不含以色列民航空運的5000噸)。其間,阿拉伯國家使用石油武器,采取提高油價、限製輸出等手段,力圖遏製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從經濟上給以色列和美國等親以國家以一定打擊。
此次戰爭,埃、敘經周密準備對以實施戰略突襲,通過兩線夾擊首戰告捷,振奮了阿拉伯國家的民心士氣;埃軍強渡運河成功,顯示出陸海空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雖然埃軍在戰場上逐步陷入被動,但停戰時終於在運河東岸占據兩段狹長的灘頭陣地,達到了為爾後通過政治談判收複全部失地創造條件的戰略目的。以色列麵對兩線作戰的嚴峻局麵,堅持先北後西、重點用兵的方針,動員迅速、指揮靈活,終於化被動為主動,轉敗為勝;但戰前對開戰情報判斷有誤,從而導致早期預警落空,初戰失利,空軍和坦克部隊未能阻滯阿方進攻。此次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現代化特點的戰爭之一,雙方分別使用蘇、美先進的武器裝備,並通過蘇、美戰略空運及時得到補充,同時利用蘇、美偵察衛星獲取對方軍事情報,使廣泛的戰場成為蘇、美新式武器的實驗場。雙方均大量使用新式飛機和對空導彈爭奪製空權,使用艦對艦導彈爭奪製海權,使用新式坦克和反坦克導彈以及武裝直升機發射空地導彈和製導炸彈對付坦克,並通過電子對抗等手段爭奪地麵戰場的主動權。導彈在戰爭中充分發揮了作用,雙方損失的飛機60%以上,艦艇80%和大部分坦克是被導彈擊毀的。戰爭以突襲方式迅猛展開,作戰行動快速多變;火力空前增強,消耗快速而又巨大;地麵、空中、海上作戰與電磁戰場相互滲透,電子技術得到廣泛運用並取得顯著效果。這些都對戰略籌劃、作戰指揮、部隊素質、後勤保障與動員體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課題,從而推動了各國對軍事學術和未來戰爭的研究。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遊擊隊刺殺,而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遊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隻用了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繼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
戰爭背景
黎以戰爭的起因,總的說來,仍是巴勒斯坦問題爭端的繼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謀求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一個親以政權,擠走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
巴勒斯坦人為了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於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展開了同以色列的戰爭。巴解遊擊隊的基地設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設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1970年,巴解總部和所領導的遊擊隊主力由約旦進駐黎巴嫩,後來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國內鬥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製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貝魯特地區,成為“國中之國”。並構築軍事設施,不時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區出擊和炮轟,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遊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遊擊戰,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覺得時機以到:首先,英阿馬島戰爭爆發,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焦點;其次,兩伊戰爭繼續進行,兩國無暇他顧,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內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戰爭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敘利亞國內形勢不穩定,且巴、敘間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內的親以勢力——基督教武裝;第五,歸還西奈半島後,埃、以已達成和解,埃及不會介入戰爭。
戰前各方軍事力量
一、黎巴嫩境內的武裝力量
1、巴解武裝力量
巴解武裝力量主要是巴解遊擊隊,共約2.5萬人(其中野戰部隊6000人),編為50個營,坦克300輛,裝甲車300輛及各種火炮1100門。
主要兵力分布:貝魯特西區約6000人,南部各據點共約8000人,貝卡穀地約5000人,其餘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遊擊隊在黎南部有400餘座倉庫,儲備了大量武器、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
2、駐黎巴嫩的敘利亞軍隊
2個裝甲旅、2個機械化步兵旅和1個突擊營及防空部隊,共計30000人。戰爭爆發後,又投入4個旅,使總兵力達到46000人,坦克900輛,裝甲車600輛,飛機350架。
主力部隊部屬在貝卡穀地、傑津地區和舒夫山區。部分兵力駐在貝魯特西區、特裏波利和貝魯特至大馬士革戰略公路沿線主要城鎮。
3、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由法國、荷蘭、挪威、斐濟、尼泊爾的軍隊組成,共7000人,駐守在黎以共同邊界。
4、黎政府軍和各武裝力量
黎政府軍共23700多人,編有1個機械化步兵旅、1個武裝偵察營、9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各種裝甲車輛200餘輛、火炮230門。此外,還裝備有“米蘭”、“陶”式反坦克導彈。主要駐守在貝魯特東區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區。
黎國內除政府軍外,還有40餘支武裝力量,主要有:
(1)、穆斯林派武裝什葉派、德魯茲派、遜尼派,共有脫產武裝人員20000人左右,它們與基督教長槍黨對立。
(2)、哈達德民兵一支親以力量,約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邊界的黎方8—10公裏地帶。
(3)、基督教長槍黨民兵由貝希爾.傑馬耶勒領導,有40000餘人,駐在貝魯特東區,貝魯特至大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區。
二、以色列軍隊
參戰部隊15個旅,10萬餘人,坦克1500輛,裝甲車1500輛,飛機400架,艦船20餘艘。
戰爭經過
第一階段(6月4日—13日),以色列發動全麵進攻,巴解、敘軍遭沉重打擊,以軍包圍貝魯特西區。
6月4日,以色列出動飛機空襲貝魯特和黎南部巴解遊擊隊基地。
6月6日11時,以軍出動4個旅約2萬餘人,經過長達5小時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準備後,在武裝直升機和海、空軍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寬達53公裏的正麵上,分西、中、東三路向巴解遊擊隊發動突然進攻。
1、地麵部隊的進攻
西路是以軍的主攻方向,先後投入了5個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隊以兩個裝甲旅,有坦克和裝甲車各200輛,從納哈裏亞、魯什哈尼克拉地區出發,在納庫臘、賓特朱拜勒通過哈達德民兵和聯合國部隊控製區,於6日下午包圍了蘇爾,在空降兵和登陸部隊協同下以及黎巴嫩哈達德民兵配合下發起攻城戰鬥,當夜進行巷戰,遭到巴解遊擊隊的頑強抵抗。第二梯隊兩個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機械化旅)於18時進入戰鬥,其中一個旅向東開進,配合中路行動;一個旅向北開進,圍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遊擊隊。8日,以軍第三梯隊進入戰鬥,繼續向北進攻,包圍達穆爾,但在該市以南,距離貝魯特僅19公裏的薩阿迪亞地區遭到巴解遊擊隊的頑強抵抗,北進受阻。9日,西路以軍占領西頓、達穆爾,並以一個營的兵力在哈爾達登陸。巴解武裝在從達穆爾撤退知炸毀了橋梁。10日,以軍共6個旅,3.5萬人,300餘輛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從北麵配合下,對貝魯特實施大包圍,並輪番轟炸貝魯特西區和南郊國際機場,以軍的艦艇從海上封鎖了貝魯特。巴解大力加強貝魯特西區的防禦,並在國際機場、哈爾達地區擊退以軍進攻,巴解武裝在達穆爾附近擊斃以軍前線總指揮、副總參謀長耶庫蒂爾.亞當少將。11日,以軍主力進抵貝魯特國際機場附近,另一部分與敘利亞軍隊戰鬥,敘利亞為與巴解協商,在巴解處於極端困難時,按以色列的條件宣布與以停火,於當地時間12時停火生效。此後,敘、以停停打打,12日,以軍繼續向貝魯特南郊巴解陣地進攻,遭到巴解武裝的頑強抵抗,格林威治時間19時,以、巴停火生效。7個小時後,雙方又開火。13日,以軍進入貝魯特東區,隨即,以軍在長槍黨民兵配合下,把巴解遊擊隊約8000人包圍在貝魯特西區和南部。
中路為助攻方向,以軍第一個梯隊一個旅於6日上午從謝莫拉地區出發,越過哈爾達利,包圍了沙吉夫堡,主力納巴提亞進攻,當日下午,以軍開始強攻沙吉夫堡,於7日拂曉攻克。第二梯隊一個裝甲旅進入戰鬥,在傘兵配合下圍攻納巴提亞,7日9時攻入市內,小股兵力與巴解遊擊隊展開巷戰,主力繼續向北推進,當日前出至傑津地區。在東路以軍配合下,攻占傑津城後,又兵分兩路,一路向西,參加圍攻紮赫拉尼和賽伊達;一路向北,進攻舒夫地區敘利亞裝甲部隊,在該地與敘利亞軍隊展開一場坦克戰。敘軍損失坦克150輛。9日,以軍在阿因達拉附近空降。地麵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達拉,進而控製了貝魯特——大馬士革的公路。
東路為牽製方向,以軍第一梯隊一個裝甲旅,向謝巴發起進攻,爾後,向貝卡穀地發展進攻,牽製和監視該方向,並切斷巴解遊擊隊和敘軍的聯係。7日,第一梯隊攻占謝巴後,第二梯隊進入交戰,向哈斯亞巴發起進攻,得手後,在拉西亞、考卡巴等地向敘利亞防禦陣地發起進攻。8日,攻占拉西亞、考卡巴城鎮後,沿貝卡穀地西側北進,直指貝魯特——大馬士革公路末段,企圖切斷敘軍退路和阻擊增援。10日,以軍同敘軍在卡魯恩湖以東地區激戰,殲滅敘軍一個裝甲旅。9—11日,敘利亞在戰鬥中有損失了坦克約150輛。
2、貝卡穀地的空戰
以色列為奪取製空權,決定對敘利亞設在貝卡穀地的導彈基地進行襲擊,以消滅其防空能力。這也是以軍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貝卡穀地位於黎巴嫩東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是一塊由南向北的狹長地帶,穀地兩側高山連綿,地勢險要,駐黎敘軍的地麵部隊主力部署在這裏。為保護這支部隊免受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從1981年5月開始,在貝卡穀地部署了以薩姆—6導彈為主要裝備的防空部隊。
6月9日下午2時左右,以軍出動96架F—15、F—16戰鬥機進行高空掩護,在E—2C預警機的指揮下,用F—4、A—4攻擊機對貝卡穀地的導彈基地進行了猛烈轟炸。
敘軍得知以軍空襲,從國內各地緊急出動了60餘架米格—21和米格—23戰鬥機,雲集貝卡,同以軍展開空戰,由於以軍實施了電子幹擾,使敘軍飛機起飛後與地麵失去聯絡,防空導彈發射後也失去控製,以軍飛行員素質和裝備都比敘利亞空軍好,在空中處與主動。而敘空軍戰術呆板,且過分依賴地麵指揮所指揮,結果在空中被動挨打。第一天空戰結果,以軍摧毀敘利亞防空導彈連陣地19個,擊落敘機29架。10日,以軍又出動92架各型飛機空襲敘軍黎巴嫩指揮所及附近的防空導彈基地,敘軍起飛52架飛機迎戰,結果又被擊落25架,7個防空導彈連被毀。使敘利亞在貝卡穀地經營10餘年,耗資20億美圓的防空體係毀於一旦,而以色列僅損失飛機10架,其中無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6架。
以軍僅用了8天時間(6月6日—13日),向前推進了90餘公裏,占領黎巴嫩領土約3000千平方公裏,摧毀了巴解遊擊隊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滅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繳獲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倉庫,並將巴解總部機關2000人和武裝人員5000人包圍在貝魯特西區及南部,同時,給敘軍以沉重的打擊。
第二階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貝魯特西區,以軍獲勝。
6月14日,以軍經過激戰,控製了國際機場的跑道,16日,以軍在長槍黨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製機場的重要據點——理學院大樓。17日,以軍炮擊國際機場和附近地區,控製了哈迪勒國際機場,進一步壓縮了對巴解總部的包圍。18日,以軍宣布對被圍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貝魯特,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絕。22日,以軍又對敘軍發起進攻,並占領了哈姆敦,迫使敘軍後撤,從而嚴密地控製了貝魯特西區。
從6月26日起,以軍繼續加強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和對敘軍的防禦,至7月18日,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增加到7個旅約3.5萬人,坦克約700輛,大口徑火炮約710門。試圖以軍事壓力配合政治談判,迫使巴解組織撤離貝魯特西區。
6月27日,聯大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無條件從黎巴嫩撤軍。這時,巴解組織為保存實力,同意撤離貝魯特西區。28日,巴解組織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個條件:(1)、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裏;(2)、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軍事單位;(3)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以色列拒絕了這三個條件,要求巴解組織有關團體必須向黎軍繳械,所有巴解成員撤出貝魯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組織拒絕由美軍護送撤離,要求在貝魯特部署多國和平部隊護送巴解武裝安全撤離。8月1日,以軍攻占了國際機場,4日進至貝魯特西區博物館地區,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6日空襲了巴解總部大樓,此間,以軍還空襲了貝卡穀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願意撤出貝魯特西區,從8月21日——9月1日,巴解總部和遊擊隊12000餘人,先後由貝魯特西區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斯、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也門和北也門8個阿拉伯國家;駐貝魯特西區的25000名敘軍士兵也於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貝卡穀地。21——25日,多國部隊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達貝魯特,執行監護巴解和敘軍撤出貝魯特西區的任務。9月10——13日,多國部隊也相繼撤離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軍以黎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遇害為由,進駐貝魯特西區。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9月29日,以軍撤離,有多國和平部隊返回貝魯特西區維持秩序。但大批以軍仍占據在此。經過長達5個月的談判後,黎以簽定了撤軍協議。但敘利亞、巴解都反對這一協議,協議被廢止。此後,以軍單方麵分批從黎撤軍。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鹽堿地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秘密倉庫被占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損失坦克400餘輛,飛機5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