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阻擋世界變成清一色的“西方特征”

(2009-01-14 21:00:43) 下一個



中國阻擋世界變成清一色的“西方特征”


新華網


  中國怎麽想?美國人不擅長國際世故,尤其是在涉及複雜的外交問題時,而最複雜的問題莫過於所謂的中國崛起。

  中國這個古老而迷人的國度帶著蓬勃生機加入國際社會,誰也不知道中國的所謂崛起會走向何方。但毫無疑間,本世紀末的麵貌將與本世紀初迥異,而大部分差異所反映出的即使不是中國主宰地位也是其影響力的增強,包括文化、財富、外交政策和軍事能力。

  馬克·倫納德的這本書不厚,卻意義深遠。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人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崛起?他發現,著名知識分子眾說紛紀。他對各種錯綜複雜的觀點進行了比較簡略的回顧。

  他的作品提出兩個重要論斷。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比西方所認為的多一些開放而少一些教條。

  第二點是,西方在揣測中國會走向何方,中國內部則在爭論它應當走向何方。這場爭論的結果同樣未必會合美國的心意,尤其是新保守派,他們以為美國會在世界各地、包括東亞永遠掌握霸權。

  倫納德認為,真正的大腕、潛在的可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國家是“中國,它幅員遼闊、經濟充滿活力、領導人富有政治技巧,從長遠來看是全球領袖的最有力競爭者”。中國作為一個國家仍麵對很多隱患。但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從前是偉大的。

  該書前半部分淪述了第一個主題,即中國人絕非全體一致認同西式和美式全球化。倫納德寫道:“越來越多的中國思想家認為,他們的國家在好不容易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混亂之後隻不過用另一種正統用想取代了毛澤東主義的陰影,那就是崇拜美國。”

  這在美國人看來也許匪夷所思,他們批評中國人權狀況,擔憂中國經濟帶來的競爭,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北京加強軍備的舉措。但倫納德與之交談過的一些民族主義者宣揚一種被他稱為“有城牆的世界”的思想。

  《中國在想什麽》最後一章談到中國可能會推行什麽樣的外交政策。

  倫納德寫道,中國“想必是有史以來最自知自覺的崛起中的力量”。或許正因為如此,他們竭力淡化其影響力,有時聽起來簡直有點卑躬屈膝地強調中國是“和平崛起”。

  此外,北京關注著美國並從它的經曆中吸取經驗教訓。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美國新保守派對“軟實力”嗤之以鼻之際,中國正加緊通過文化與經濟手段擴大影響力。

  這並不意味著軍事力量對中國無關緊要。遠非如此。但是,美國新保守派希望不惜一切、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維持美國統治全球的能力,中國則栗取了一種花費小得多的策略來阻止美國永保霸權。

  倫納德寫道:“雖然(海軍少將)楊毅利用一切機會主張中國增加軍費,但他並不希望中國與美國展開軍備競賽。中國各界都明白,前蘇聯正是因為花費巨資爭奪軍事優勢地位而灰飛煙滅的。因此,中國不跟美國軍隊進行飛機對飛機、炮彈對炮彈的比賽,它奉行‘不對稱’策略,設法找出並利用敵人的弱點。‘不對稱戰爭’在西方軍界盛行了很長時間,通常用來描述恐怖分子是如何與正規軍較量並取勝的,就像大衛戰勝歌利亞。然而中國的這場辯論遠遠超出了反恐的範圍。中國知識分子和軍事規劃者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專門研究如何打敗‘在技術上占優勢的對手’(他們喜歡用這個詞指代美國)。”

  這就使美國進退兩難。按照新保守派的建議大把大把地花錢維持壓倒性軍事優勢以便能夠在中國邊境沿線成功地進行幹預嗎?還是承認華盛頓已經無法再對北京發號施令?中國可能會是一個格外強勁的競爭對手,因為它精明世故,而且有長遠眼光。

  倫納德稱,正如西方想“掌控”中國的崛起,北京也想“掌控”西方的衰落。雖然我們不知道形勢會如何發展,但中國作為一個替代模式發揮著日益強大的作用,這阻擋了世界變成清一色的西方特征。關鍵不僅僅在於全世男工分之一的人口可能會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而且,用倫納德的話說,“今後三十年裏,一個更加自信的中國將走出國門、塑造世界”。

  “北京的冉冉升起已經改變了經濟和軍事力量對比,如今正改變著全世界關幹政治、經濟和秩序的看法,”倫納德寫道。它這樣做的途徑就是提供另外一種地緣政治模式。

  這個中國不是人們想像中效仿西方資本主的中國,它的崛起將對現有秩序構成巨大主賊。結局難以預料,而且未必是有利的。但和平的包容是有可能的,隻要各國、尤其是美國認識到,所謂的單極時代正迅速成為過去,也許不久後就會有兩個必不可少的”(原題:帝國時代的讀物——評馬克·倫納德的《中國在想什麽》一書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