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介紹中國空軍試驗訓練基地
人民日報2008年12月3日頭版版麵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一個新的時代悄然來臨:在高起點上建設現代化中國空軍的夢想,飛躍藍天!
100年前,從空軍首次現身戰爭舞台的那一刻起,一道難題就出現了:為它提供一個基地,開展專門的試驗和訓練。
90年前,懷著空軍夢想的中國人就急不可待地行動起來。然而,當同盟會芝加哥分會籌資購買6架飛機運回中國時,政治混亂加上訓練和技術條件的限製,令它們毫無用武之地。
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澤東、鄧小平親自批準:在西北大戈壁建設航空武器試驗訓練基地。30年前,加大空軍試驗訓練基地建設力度的決策從軍委下達。一場飛躍“追夢”的大發展,加速前行。
2003年,根據軍委命令,碩果累累的空軍原三個試驗訓練基地以及訓練中心“華麗大轉身”,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空軍試訓基地橫空出世。
殲—10戰機及一大批新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都在這個基地,經過千錘百煉,向世人揭開神秘的麵紗。
如今,這個寄托了無數中國人期望的戈壁基地,已翻開嶄新的一頁。
飛躍,乘著科學決策的東風
西部浩瀚的戈壁深處,橙黃的沙海中,嵌印著一片神奇的綠洲,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就坐落在這裏。
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人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一望無盡的荒灘卻是空軍試驗訓練的理想場所。
建設空軍試驗和訓練基地,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重大決策。
1958年3月3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署命令,中國航空武器試驗訓練靶場正式組建。
一年半後,一個亞洲最大的特級機場、配套工程以及航區技術陣地建設完成。擔負建設任務的,是陳士榘將軍。他所帶領的建設者,是從抗美援朝前線回國的一支英雄隊伍。
自基地創建起,黨中央、中央軍委、空軍黨委和基地黨委就始終奉行一條決策原則:先調研、再決定。
從1965年6月到1966年6月,周恩來總理先後3次來到基地,接見官兵,了解情況,組織研究重大問題。1966年3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以及多位開國元勳和大將陸續來到基地視察。90年代,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先後兩次前來調研和視察,並為基地題詞:“攻科技難關,當試驗尖兵。”
2003年10月1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胡錦濤來到基地視察。就在這一年,中央軍委批準,在原有三個基地和一個中心的基礎上,建設大型綜合現代化試驗訓練基地。
一項項重大科學決策,有如浩蕩東風,引領和托舉了基地的科學發展:
一個信息源種類豐富的立體化綜合測控體係建成了。不論是光測、雷測、遙測、站架測量,還是電視以及衛星定位,都運用自如。
一個大容量、高速率的試訓信息網絡係統建成了。眾多指揮機構和裝備設備實現了互聯互通,試訓信息的采、傳、融、發、用,實現了數字化和網絡化。
一個實時集群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建成了。在全軍率先應用了分散式數據處理和控製技術,提高了試驗訓練數據處理的實時性和可靠性。
一個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試驗指揮控製和訓練導調指揮係統建成了。試驗與訓練達到了全過程、全時域、全空域、全要素指控導調。
一個電子戰綜合試驗訓練場建成了。武器裝備試驗和空軍部隊訓練從此有了近似實戰的綜合電磁環境。
一個較為完備的綜合保障體係建成了。大型機庫、導彈技術陣地、發射陣地,以及實驗室、機房、駐訓營房等,能夠滿足新型武器裝備發展試驗和大規模演習需要。
飛躍,從人才高地起跳
“人才,是建軍強軍之本,更是武器裝備試驗和訓練之本!”基地的曆屆黨委和曆任主官,無不強調這一點。
有人比喻:在新型武器裝備科研試驗中,基地是“醫官”;在武器裝備鑒定定型時,基地是“考官”;組織基地化訓練,基地是“導演”;實施訓練績效評定,基地是“裁判”;促進部隊戰法創新和改進,基地是“教練”。
責任和地位,要求這裏的官兵們,必須是一群綜合素質全麵發展的精英分子。
“幾十年來,我們始終求才若渴!” 基地陳貴春司令員說。
基地各級黨委在抓人才隊伍建設上,可以說鉚足了勁頭。建立人才梯隊培養機製,實施專家帶徒弟的方式“盯人培養”;打破常規,把看準的苗子立刻送到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造;結合科研試驗和訓練實踐,對骨幹人才進行定向磨煉;鼓勵年輕人才脫穎而出……
2006年,某型導彈定型試驗方案討論會在爭論中召開,會議討論決定成立某型導彈科研試驗課題小組,誰將成為這個課題小組的“掌門人”?
結果,大學畢業僅三年的助理工程師蔣大川走馬上任了。一年後,他又連續獲得提前晉升為工程師、擔任某技術室副主任的重任。
2007年8月,某型導彈首次批檢試驗。由研製方送來的一枚導彈正常遇靶,引信卻未正常啟動。蔣大川急了:“一定要找出問題!”他立刻組織進行參數、錄像、雷測數據和靶試殘骸分析,迅速還原了完整故障現象,並先於研製方完成故障分析報告。
專家、廠家一起給予他毫無保留的褒獎:“這是一個優秀的導彈‘考官’!”
黨委領導重視培養人才、老一代專家手把手幫帶人才、廣大官兵自覺發奮成才,“人才高地”在基地迅速形成:被譽為“中國無人機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趙煦;研製首台靶場測量設備“模擬訓練器”的助理工程師李凱;被稱為“問不倒”的電子戰專家張立軍;被外國同行交口稱讚的技術專家曹新國;先後駕機發射120多枚各型導彈,成功處理重大險情20多次的試飛員齊寶成……匯聚一堂,群星閃耀。
如今,令基地人引以自豪的“人才方陣”在不斷發展壯大。他們,構成了一支從戈壁飛躍藍天,衝擊空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新目標的優秀試訓團隊。
飛躍,踏著創新的雲梯
“創新、創新、還是創新!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一位剛分配到基地工作的年輕軍官,在給自己朋友的書信中這樣寫道。
的確,在基地,創新無處不在,創新關係重大。
殲—10戰機試驗定型前的一次重要試飛。“英雄試飛員”李中華自信地跨上戰機,驚險地完成了超低空大表速和顫振兩個課目的試驗任務。
定型試飛監控係統立下了大功!如今已是某試驗站參謀長的汪江波介紹說,為縮短殲—10戰機試驗定型周期,基地和地方科研部門曆盡坎坷聯合開發研製了這套係統,僅圍繞設計研製告警係統,就攻下了17個子項目。
不久,這套監控係統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進入新世紀,隨著空軍現代化建設的大發展,基地麵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國產和引進新機、新裝備需要進行綜合性能試飛、檢驗和靶試驗證;空軍諸兵機種部隊合同戰術訓練、戰法研練、戰法成果需要驗證考核;參戰部隊電子對抗訓練和精確製導武器實彈訓練需要展開……
全員上陣、全力以赴、全麵協調抓創新!一場科學攻堅仗,在基地各個方麵持續打響:
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靶機、超音速實體靶機,以及數十種仿真靶、電子靶、傘靶、航模靶、靶彈等研製成功,其中,某型無人機和無人偵察機還促成了我軍無人機部隊的誕生;
新型靶場試驗數據可視化實時顯示係統和某型電子靶標電磁環境監測係統研製成功,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新型訓練靶彈的研製,成為地麵防空兵部隊戰鬥力提升的倍增器;
……
基地組建以來,先後完成重大科研試驗任務近千項,取得科研成果數以千計,百餘項填補國家空白。40餘種武器係統試驗方法、10餘型信息化作戰係統和信息化作戰平台試驗方法取得重大軍事、經濟效益。
飛躍,向著戰鬥力的前沿
“當好戰鬥力‘孵化器’,把好戰鬥力生成關,是基地的中心任務和永恒的主題。”基地政治委員餘愛水說。
瞄著戰鬥力發展的最前沿,基地黨委明確思路:整合、轉型、提升。目標是,把基地建成檢驗評估空軍部隊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的權威機構,以及新技術、新戰法、新思想的“實驗室”。
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是基地的老傳統。
1959年11月,劉連樹、韓德彩等16名從空軍部隊挑選出來的戰鬥英雄和尖子飛行員,在這裏拉開了我國第一次空空導彈實戰訓練的序幕。
如今,這一傳統充實了新的內涵:一切向提高戰鬥力聚焦。
從俄羅斯學成歸國的高級工程師馮維海,被賦予某新型武器裝備試驗的重任。2005年,他參與完成的某型武器係統作戰使用研究與試驗驗證,獲得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
新型導彈列裝前,必須為部隊提供訓練大綱,否則難以組織訓練,無法形成戰鬥力。基地把編寫試驗訓練大綱的任務,當作關鍵性環節來抓。女幹部李鴻大膽運用新的技術規範編寫大綱,受到專家和部隊的讚揚。
為部隊帶訓高素質訓練骨幹,有利於加速戰鬥力轉化和生成。基地各站點就主動拍攝多媒體教學片,送到部隊。
全要素、一體化訓練是一道重大難題。基地以我為主,聯絡附近駐軍單位資源共享,協調完成了航空兵部隊200餘團次、地導和高炮部隊100餘營次、飛行員1600餘人次的各種演練任務。其中,有40餘項重大演習還受到軍委、總部和空軍首長的肯定。
向“攻防兼備”轉型,是空軍的戰略選擇。基地集中力量保重點,先後完成鷹擊係列、紅旗係列航空防空武器的設計定型試驗,使我軍具備了防區外空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形成了遠中近、高中低一體化防空體係。
飛躍,騰升的赤子豪情
“大江東去我向西,辭家萬裏赴戎機。”寫下如此豪情奔放詩句的,是1964年從北京航空學院畢業後來到這裏,原基地一區司令員王良旺。
幾十年來,像他一樣,從祖國各地、四麵八方來到大漠戈壁中這片天地的,成千上萬。一代代基地人埋頭苦幹、無怨無悔、奮勇前行。
“把一個強大的空軍奉獻給祖國,這就是我們的夢想!”激情的火焰,在這裏永恒燃燒;理想和忠誠,是最耀眼的光華!
一等功臣楊選春,在身患癌症、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的情況下,仍夜以繼日研究導彈定型中的技術難題,一舉攻克了“導彈癌症”,使國家投入巨資的某型導彈起死回生。
導彈試驗站站長陳勇男,經常麵對特殊的危險。有時是戰鬥部沒有爆炸的試驗彈,有時是飛機掛彈後出現異常信號,每一次,他都衝鋒在前,直到險情排除。
張吉鵬是戈壁軍營中公認的“軟件大王”。一次,北京某軟件公司想高薪聘請,無論對方怎麽勸導,他都一笑置之。如今,由他研製的導彈脫靶量精度測量係統等先後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
35歲的女高級工程師李靈香,1995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當時既可以進大城市,也可以爭取出國深造,而她卻選擇了西去的路程。如今她已成為基地武器係統可靠性試驗鑒定方麵的專家。每當看到飛騰而起、彪悍攻擊的導彈命中目標時,她都會為之自豪和振奮!
新型武器試驗、訓練,必須經曆極端環境的考驗。基地人的工作,要麽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最冷時刻,要麽是地表溫度四五十攝氏度的極熱天氣,要麽連續十天半月不停歇,要麽風大雨急時出動。隅居戈壁深處,常年苦、累、險。
有人問:“從電視裏看到外界繽紛的世界和變革的浪潮,你能熬下去嗎?”新一代基地人、高級工程師李宏斌這樣回答:“總要有人來幹這事兒,不是你,就是我。這就是我們軍人的奉獻吧!”
戰機掠過藍天,導彈發射騰飛,一座保衛華夏領空的豐碑,漸漸高大地矗立起來。而建設這一豐碑的人們,卻像大漠戈壁中樸實的石子和旺盛的紅柳一樣,沉靜而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