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外交》雜誌2009年一月刊 阿爾特曼:西方衰落 中國模式崛起

(2008-12-28 19:34:00) 下一個


阿爾特曼:西方衰落 中國模式崛起



 核心提示:世界已進入一個曆史性時刻,在新的曆史時期中,政府變得越來越大,私人企業的空間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美國模式的吸引力將越來越小。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是過去75年來,對美國以及歐洲國家衝擊最大的一次金融災難。從中期看,華盛頓和歐洲國家的政府將不再具有領導世界的信譽以及資源。雖然這些不利因素最終將被克服,但在眼下,世界中心已經從美國快速的轉移出來。

  劇烈的衰退目前正在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發生,這次衰退比1981、1982年的那次衰退要可怕得多。目前的經濟危機深刻地打擊著這些國家的消費者以及生產者們,他們的消費和生產活動都在劇烈的收縮。除此之外,政府往常運用的政策工具——貨幣以及財政刺激——這次也不像往常那樣有效。

  衰退讓美國的自由市場模式的資本主義陷入陰雲,金融體係被看作已經崩潰,政府管理框架也不能夠抑製濫用職權以及腐敗。為了尋求穩定,美國政府以及其他歐洲國家政府已經將其金融機構國有化,這樣做的後果是現在資本主義的信條已遭到嚴重破壞。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一個曆史時期,在這個新的曆史時期,政府變得越來越大,私人企業的空間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美國的世界影響力以及美國民主模式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小。雖然美國很幸運,這次危機與奧巴馬的總統大選融合在一起。但是曆史的力量會使世界開始遠離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

  事實上,一些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國家正在獲得新的影響力。在未來的一年中,沒有國家可以從經濟危機中受益,但是少數國家,如中國,可以變得更為強大。中國正在經曆房地產行業的衰退,它的資本市場還很羸弱,經濟總體增長速度也會下降。但是這個國家與經濟危機相對隔絕。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已經接近兩萬億元,以流動性衡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的金融體係並未遭到金融危機的嚴重侵襲,這個國家的增長現在都是以國內經濟活動驅動,這種增長模式將得到繼續穩固。

  在美國與歐洲掙紮著複蘇的時候,相對隔絕的環境使得中國擁有機會穩固它的戰略優勢。中國可以在金融上幫助其他國家同時進行關鍵性的投資,比如,投資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與此同時,危機還將拉近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由於貿易關係導致的緊張關係已經減弱,這將使得美國國會對於貿易的保護主義態度有所緩和。隨著華盛頓對伊拉克戰爭的注意力越來越少,奧巴馬政府很有可能比他的前任更能看清中美關係的雙邊關係。奧巴馬政府很可能讓中國進入G8成員國組織並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股份。反過來說,中國則可以擴大在IMF中的資產額。

  還在底部

  一般人都把這場經濟危機歸咎於房價以及美國的次貸市場的崩盤。這是不正確的。這次危機的較為深刻的原因是低利率與過度泛濫的流動性。低利率反映了美國政府在“911”之後過分寬容的利率政策。2001年下半年,美聯儲將聯邦利率降到了1%並在之後三年都維持在這一水平。流動性則反映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所謂的“世界儲蓄過剩”:極大的金融過剩,這在如中國、新加坡、波斯灣等國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事實上,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多數新興國家還因為需要引進大量資本,一直維持貿易赤字。但是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現狀。從那以後,資本在整個地區快速積累,並持續以投資的形式向西方國家流入。

  流動性自然是要追逐高收益的。金融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借出方的信譽越高,收益越低,相反也是這樣。因此大量的資本流入次級貸款部門以及美國、歐洲國家中較為“劣質”的貸款者。次級債以及其他的證券抵押品在美國的年規模從此前的平均1000億美元增長到2005、2006年的6000億美元。曆史上各種各樣的金融泡沫崩潰的教訓全都被金融玩家置之腦後。

  抵押貸款的洪水使得居住以及商業房地產部門價格史無前例的激增。2000年之前的三十年中,美國房屋價格每年平均升值1.4%,而從2000至2006年,這一數字變成了7.6%。從2005年中期到2006年中期,隨著投機的增加,美國房屋市場升值了11%。

  但是這種上漲趨勢最終發生了逆轉,並且伴隨著某種報複性。美國房屋價格在過去兩年急劇下跌,並且至今也沒有走出底部的征兆。期貨市場是一種標誌,從頂峰一路下來,房地產股票的價格已經下跌近30%~35%。這對於價值13萬億的資產池來說,這種下跌是驚人的。

  房屋價格的下跌侵蝕了從2003-2006年被創造出來的價值數萬億的抵押貸款。除此之外,不計其數的次級抵押貸款變得昂貴,而這些貸款在被設計之初是非常便宜的。不計其數的購買者不能支付他們的貸款,不良拖欠行為變得愈發頻繁。到了2007年中期,這些貸款的損失開始浮現並增長至危險的水平。隨著房地產價格和其他資產價格的下跌,這些貸款的價值開始惡化,規模較大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報告損失。它們開始對於這些貸款以及類似資產的評級降低。這種自我加強的惡性循環使得全世界的市場開始下跌。

  損失在家庭的範圍內更為直觀。美國從2007年的7月30日起的一年半之內損失了淨資產的1/4,這種趨勢仍在持續。美國最大的標誌性資產是他們的家庭資產。美國所有的家庭資產在2006年從頂峰期的13萬億美元下跌到了2008年中期的8.8萬億美元。美國第二大的家庭資產——退休金從 2006年的10.3萬億美元下跌到了2006年的8萬億美元。在同一時期,儲蓄與投資資產(除去退休金資產)損失了1.2萬億美元。這些加在一起,總共的損失達到8.3萬億。

  這次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已經深入至幾乎所有美國家庭。由於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家庭財產損失以及大量的政府緊急的財政救助在報紙頭條頻頻出現,美國居民擔心他們的儲蓄賬戶的安全性。這是為什麽美國在今年9月兩天之內從貨幣市場基金中收回了1500億美元(一般情況下,每周平均流入僅為50億)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麽美聯儲成立了規模為5400萬億的機構去幫助這些基金滿足接下來的贖回的原因。

  病急亂投醫

  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這場金融海嘯將引發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發生在美國和歐洲的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的GDP在2008年第三季度已經有所下降,分析人士預測,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將繼續下調,下調幅度接近4%。去年《華爾街日報》對52個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將至少連續收縮三個季度,這在美國是50年內所未見的。至少從中期來看,美國和歐洲在世界中的地位將隨著經濟的收縮一並下降。

  美國以及世界的股票市場已經在經濟衰退之前有所反應。截至2008年11月上旬,美國S&P標準普爾指數已經從2007年高點下降 45%。這種下調比1981-1982年的下調更為劇烈,而80年代的那次下調是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對於這次股價跳水最符合邏輯的解釋是,市場預計到2009年公司利潤將劇烈下降。

  公司利潤下降是因為美國的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已經大幅下降。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擔心銀行以及存款的安全,美國的消費者通過減少消費以及盡量少負債,快速的增加著他們的儲蓄。這樣做的結果是,去年9月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降到曆史新低。那個月,消費者花費也創造1980年以來的月度最低——10月這一數據下降更甚。美國卡特彼勒公司CEO以及其他商業領袖表示,這種情況是他們以前從來沒見到過的,基於此,他們未來將縮減資本投入。

  正如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所不久前所評論的那樣,由於金融海嘯的連鎖反應,這次經濟衰退的時間將大大延長。隨著金融資產價格的下降,利潤將會降低,這使得其他資產的銷售的利潤會降低。這意味著家庭和金融機構更大的損失,反過來,這種損失又將影響消費和借貸。

  最終的結果將是更為衰弱的經濟,這種經濟的標誌是更少的消費、更低的收入以及更多的失業。

  另外,這次衰退將因為政府運用政策工具刺激經濟而被延長,因為這些工具的運用很可能都是無效的。重振經濟的最基本的方式是放鬆貨幣政策,正如美聯儲一直在做的那樣。但是美國和歐洲的利率已經非常低,中央銀行已經注入信貸市場史無前例的大量的貨幣。這意味著未來進一步放鬆貨幣的空間將變小。

  美國、歐洲以及日本還將使用另外一項工具刺激經濟——財政政策,但是僅將適度使用。目前美國政府正在商榷3000億美元的消費刺激政策以及退稅政策。與美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相比,美國國會的這一計劃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另外一輪刺激計劃效果將相當有限:去年2月份美國政府批準的16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僅有一半刺激了GDP的增長。

  歐洲經濟的衰退也已經十分嚴重。歐洲消費者同美國消費者一樣,消費得越來越少了。歐洲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這些國家的GDP一樣,遭受了比美國更為嚴重的損失。英國政府最近報告稱,秋天起國家經濟開始收縮,歐元區國家已經正式陷入衰退。

  國際金融體係已經遭受重創。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金融機構的貸款損失最終將達到1.5萬億。截至去年11月,這些損失為7500萬億。這些損失使得銀行內部大部分資產化為烏有,並使得貸款停止流出。從2007年末開始,由於擔心借貸者的信譽,銀行變得惜貸。這從三個月期美國國債以及三個月期 LIBOR借款的盛行可以略窺一二。2008年9月,隨著雷曼兄弟的倒閉,銀行間貸款基準利率一個月翻了四倍。

  信貸的鬆動使得世界金融體係接近崩潰邊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管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在10月曾用係統崩潰來形容目前的狀況。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以及其他中央銀行經濟相繼向信貸市場共注入了2.5萬億的流動性。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政府對貨幣幹預力度最大的一次救市。

  通往複蘇之路

  西方國家的經濟回歸正常軌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考慮到持續的損失,西方的金融機構必須大幅降低他們的杠杆以保證資產平衡表的健康。換句話說,三到四年之內,他們將不得不從世界體係內減少貸款。

  經典的市場滑出軌道的模式是,市場人士迅速從狂喜滑向絕望。現在,金融市場的心理變得極端保守。他們徹底地修整他們的風險控製係統以及貸款與流動性比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更為嚴格的貸款標準將變得極為普遍。

  未來,貸款將被嚴格地監管。現在廣為承認的是,這場危機反映了人類現代史上最嚴重的管製失靈——從銀行監管、證券交易監管到信息披露的監管失靈。這種指責,不用說指控,現在才剛剛開始。大家一致認為,廣泛的監管改革十分必要。毫無疑問,奧巴馬以及美國新國會將運用法律執行這種改革。歐洲的政治家們也將采取類似的步驟,資金流動性標準很可能將被收緊。

  然而,遵照曆史經驗,金融改革或將走得很遠。在安然、世通事件之後出台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就是這種過度反應的最好見證。如果這種事情還會發生,對於美國和歐洲銀行係統的更為嚴格的限製將延緩他們重歸活力十足的金融市場。

  美國政府將被巨大的財政赤字所限製。為了抵製金融危機的影響,政府花費將大幅增加。現在看來,2008年美國財政赤字將接近1萬億,比2007 年的4500億多一倍有餘。這將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最大的名義赤字,規模接近美國GDP的7.5%。這樣的規模隻在過去世界戰爭的時候出現過。

  對於美國和歐洲來說,未來將麵臨很多困難。第一,隨著國內居民要求政府將資源集中到國內經濟的複蘇上,衰退將促使各國政府將注意力集中到國內事務。正如在選舉中宣稱的那樣,奧巴馬的第一任務是適應這種轉變。如果這一問題沒有在2008年解決的話,奧巴馬的第一項重大行動將在經濟刺激立法上產生。同樣可能的是,他也將采取行動緩解金融危機,強調美國汽車業所麵臨的困境,開始著手進行醫療和能源方麵的改革。

  歐洲的領導人也將視線轉移至國內,他們也將施行刺激項目並試圖彌補金融損失。去年秋天,法國總統薩科齊和意大利首相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已經為了保護國內公司此發表了激烈的演講。

  第二,史無前例的財政赤字和金融係統中遇到的困難也將阻止西方更多地幹預國際事務。如果奧巴馬將麵臨1萬億的赤字,美國政府就不會增加在國外的消費支出。事實上,這些國家或許進入了一個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來所未曾有過的一個新時代。如果類似1994年的墨西哥經濟危機再次發生,美國很可能不會再進行幹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成為美國的替代者進行幹預。

  在私人領域,西方的資本市場長達數年不能回歸正常。麵對不確定的未來,隨著損失的增加以及去杠杆化過程的到來,大型金融機構將縮水。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市場將更加厭惡風險和杠杆。

  曆史上,美國資本市場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流動性都要強,也更為深廣。長年以來,美國的地位都無人能比,直到過去10-15年間,歐洲市場也開始發展自己的金融機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依賴他們的資本,這強化了美國的世界影響力。然而,在未來幾年,美國將不能提供與以前相比的資金。

  第三,西方世界的經濟信譽已經被危機侵蝕。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幾十年來美國的影響力和軟實力反映了盎格魯撒克遜式資本主義的力量。但是現在,這種曾經讓社會主義製度黯然失色並促使管製放鬆的模式變得備受質疑。美國的金融模式正在被視為失敗。

  另外,美國以及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政府正在大力度地幹預資本市場。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美國政府在超過20個金融機構中持有股份,並將最終投資上千家企業。除此之外,它還將暫時擔保銀行係統中的關鍵貸款。法國、德國以及英國政府比美國政府更甚。美國國家幹預的方式略有不同。比如,德國政府已經支持了所有私有部門的存款。以本國GDP規模計算,英國政府的銀行幹預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本國GDP的規模,這比美國政府幹預得程度更深。

  所有這些幹預都將組織世界經濟放鬆管製的進程。正如法國總統薩科齊所說的那樣,“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模式已經結束。”或者像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所說的那樣,“資本主義國家老師們現在出了一些問題。”20年前柏林牆倒塌預示的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現在已經結束。

  中國的收獲

  這次危機同樣帶來了其他國家的快速的崛起,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美國在世界GDP中的份額已經下降了7年。未來的25-30 年,中國的GDP在某些方麵超過美國的可能性看起來越來越大。隨著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它們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越來越強。發展中國家崛起帶來的影響是,世界格局將走向多極。

  中國在這次世界金融危機中遭受的損失就比較小,雖然它在經受一些危機帶來的苦痛。中國的出口市場正在急劇地萎縮,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在不斷下跌。 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縮減至9%——這是個令世界其他國家嫉妒,但是中國五年來最低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些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麽中國領導人正在實施一項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相當於其GDP的15%以抵禦經濟危機。不過,雖然有上述不利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預測,中國2009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8.5%。

  從金融的角度看,中國很少受到西方金融危機的影響。它的整個金融體係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還相對較小,它也幾乎沒有購買美國以及歐洲銀行體係中的有毒資產。中國經常賬戶仍是盈餘,它的政府貸款比例也很小。中國家庭儲蓄的資產占他們所有收入的40%。中國去年的外貿順差為2萬億美元。

  上述各項指標均以為中國雖然也在危機中遭受損失,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它的經濟和金融力量在增強。因此,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是在增加的。中國政府也將並能夠進行推進政治和經濟方麵的改革。中國東南亞國家聯盟正在商議簽署一項協議,組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意味著中國將在亞洲地區獨立的進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為了深化其資本模式,中國可能增加它在發展中國家的外交影響力。在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它或許將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渡過危機。中國還可能通過主權財富基金進行戰略性投資。考慮到中國對於自然資源的興趣,它們也可能增加在自然資源中的投入。它相對發展不健全的金融服務機構將可能是另外一個可以發掘的地方。

  印度也可能在此次危機中幸存,並相對不受影響。正如中國一樣,金融機構在印度經濟中也僅扮演相對次要的角色。從國外投資方麵看,印度的經濟還相對封閉,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性也較小。觀察人士預測,印度的經濟增長將持續,可能每年的增長速度在6.5%-7%。但是印度沒有中國這麽大規模的財富。

  除去中國與印度之外,世界其他國家都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過去一直向發展中國家輸出信貸的西方銀行,現在已經停止輸出。隨著國外資本的出去,發展中國家的現金、銀行係統以及股票市場都劇烈地衰退。擁有大量經常賬戶赤字的東歐國家在這次危機中遭受的痛苦最大。匈牙利、拉脫維亞、烏克蘭就是典型的例子。現在匈牙利和烏克蘭已經開始向IMF求助。

  在俄羅斯,原油以及其他商品價格的跳水已經使得當地股價嚴重縮水。梅德韋傑夫內閣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接近2000億美元的資金注入本國貨幣體係、銀行係統以及國有企業。由於擁有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俄羅斯在全力救市之後,仍然維持較為強健的金融係統。(作者為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本文來自《外交》雜誌2009年一月二月刊王誠誠翻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