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喬良將軍:金融殖民強權下的中國安全何在?

(2008-12-02 01:54:21) 下一個



喬良將軍:金融殖民強權下的中國安全何在?





——在第五屆北大“中國經濟發展與經濟安全論壇”上的演講
  
   
我們下一位演講的嘉賓是喬良將軍。喬良將軍是中國政策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主要作品《超限戰》、《靈旗》、《大冰河》、《軍官素質論》、《世界軍事列強博覽》、《全球軍力排行榜》等,多次獲全國全軍大獎,並應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特邀主講《三十六計》。  

  
喬良:  

我把給我的掌聲送給前麵的兩位演講嘉賓!我有幸在幾年前就聽過 王建 先生關於美國的預言,他在2002年就講到了美國經濟的下滑,提出了美國經濟的“L”曲線模式,並認為美國將會利用戰爭去解決問題.他的預言已被今天的現實證實,所以我要借此論壇向他致意!  

此前我參加過二、三、四屆論壇,這次是第五屆,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屆。這顯然跟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有很大的關聯。金融海嘯是當前全世界的行情,怎樣認識它的本質?到目前為止,從普通人到專家各執一詞。我不想扮演預言家的角色。剛才主持人介紹我是是戰略學教授,還是一個作家,對於金融和經濟問題,我原本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我一直在從自己的角度觀察這個問題,並且得出了自己的觀察結果。  
我發現,很多專家(當然不包括在座的專家)在麵對這次金融危機時都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更多的專家喜歡從技術角度分析這次金融危機。有很多東西隻從技術層麵去解讀是不行的。有人把這次的金融危機歸罪於為美國的次貸,這讓我覺得很可笑。有些專家甚至分不清楚次貸和次債,經常把二者混為一談。其實,一句話就能把這既相關又不同的二者區分開:次貸是美國人給自己惹得麻煩,而次債則是美國人給全世界製造的麻煩。如果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能弄清楚,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怎麽有資格來談論經濟問題。有人則稍微深入了一點,把這次危機歸結為華爾街過度開發和利用金融資源,金融衍生品惹得禍。還有人進一步認為是美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背離的結果。我還看到一位很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把危機歸結為美國的儲息率太低,美國政府隻好濫發美元,造成流動性過剩、泛濫。這些結論對不對?我覺得都對,但可惜盲人摸象,都沒說到根兒上。  

我想換個角度看問題。我不想僅從金融技術的層麵來分析這次危機,我想從金融大戰略的角度,從國家大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表麵上看,這次金融危機是華爾街惹的禍,大家沒有異議。實質上如何呢?實質上如果不是美國政府和統治階層設計並推行了它的全球金融大戰略,不客氣地說,這次金融危機是美國國家金融大戰略在全球推行近40年的必然結果。因此,如果太技術化地分析這次危機,就可能會忽略最重要最要害的責任者的責任。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有人拿著手槍進到一家手表店,用手槍指著手表店老板說:你看,我這塊表就是從你這兒借80美元買的,現在我沒錢了,需要你再借我50美元,你先別說No,你必須借!你也不用緊張,我不會傷害你。但是如果你不借給我,我會開槍把我的腦袋打開花。這樣你就要清洗地毯,這筆費用將超過50美元,更重要的是你手表店的信譽將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誰還敢上你這兒來買手表呢?老板趕緊乖乖把錢借給了他。這個故事就是影射華爾街自己演砸了還要挾美國政府救市。美國政府為救市拿出了7000億美元,給了兩房3000多億美元,向AIG提供了850億美元貸款,誰都看得出來,美國政府這次被迫救市差不多就是被華爾街勒索和綁架的。這是不是整個金融危機的原因?我認為當然不是。  

華爾街綁架了美國,也綁架了美國政府,這不假。但是事情並沒有到這一步為止,進一步是什麽?美國打噴嚏,全世界患感冒,原因就在於美國和美國政府又綁架了全世界。現在的事實就是這樣。我們現在很多金融專家、經濟學家僅僅認識到華爾街綁架了美國政府,認為華爾街給美國和全世界帶來了麻煩,實際上真正的麻煩是美國和美國政府帶給全世界的。華爾街綁架了美國和美國政府,美國和美國政府綁架了全世界,這才真正是這次金融危機的根源和實質。  
這個綁架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1971年8月15日尼克鬆總統單方麵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這個體係的解體當時對美國和全世界影響並不大,美國人當時也不清楚會有多大的影響。到了1973年美國政府還不知道美元和黃金脫鉤以後,美國的經濟將向何處去?這時候有一位年輕人(現在早已是60多歲的花甲老人)邁克爾·赫德森,他寫了一篇研究報告:《黃金非貨幣化的影響》。這個報告認為,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對美國沒有壞處,相反會有短期的好處。因為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可以隨意地印發美元。然後通過赤字經濟的方式,廉價消費全世界的商品,這樣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對美國是有好處的。但是長時間看,無論對美國還是對全世界都沒有好處。按照他的話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美國政府看到這樣的報告是什麽態度?欣喜若狂!美國政府認為,既然短期對美國有好處,為什麽不能把它變成長期對美國有好處呢?於是美國政府真的就這麽做了。這成了美國的基本國策,也成了一種刻意的製度安排,美元霸權體係在與黃金脫鉤後,不但沒有動搖,反而繼續維係並得到了加強。為什麽?因為當時美國超強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這三根支柱支撐住了美國政府和美元的信用。在此之後美國已經輪換過五、六任總統,每一屆都對這一基本國策心領神會,心照不宣。  

有人講在金融衍生產品這方麵我們永遠鬥不過美國,為什麽?因為美國強大的金融力量背後站著強大的美國政府,因為隱在這背後的美國的金融國策你永遠看不到。你不可能在任何一本書裏看到美國的金融國策。美國的這些戰略,在美國的現任總統和下任總統交接的時候,當現任總統把控製核按鈕的手提箱交給下任總統的時候,他同時會把美國的金融國策告訴繼任者。美國政府就是這樣開始了最基本的經濟轉型,轉向了什麽?轉向美國隻生產美元,而全世界生產用美元購買的產品。世界經濟也被迫開始進入這個轉型的過程,由此開始了真正的國際大分工,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全球化始於古羅馬帝國時代,連絲綢之路也是最早的全球化等等。真正的全球化從1971年開始,從美國這次國際經濟大分工開始。由此開始,美國逐漸地放棄了實體經濟,其他國家則繼續保持實體經濟,讓美國人用發展虛擬經濟賺到的錢來購買實體經濟國家的產品。這樣的過程實際上是美國政府通過濫發美元隱性財富來攫取現實的物質財富的過程。這就是美國的基本國策。邁克爾·赫德森35年前就揭示了這一點,因為他是一位有良知的學者。他揭露真相並呼籲美國不要再這樣走下去。美國政府把他一腳踢開。結果,他的著作不但在美國不能出版,連在日本出都受到美國政府幹預。最近這本書已經在中國出版了,我建議大家有興趣最好看看,這是一本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美國金融霸權體係實質的書。  
進入虛擬經濟時代之後,美國就可以處於世界經濟的高端,通過高杠杆化來撬開世界的財富大門。一開始隻是美國,後來歐洲也想跟上來。但現在還主要是美國,它可以不動聲色地,合理合法地通過體製、規則來掠奪全球的財富。國際金融體係和遊戲規則成了巨大的經濟黑洞,貪婪地吸吮著我們的財富,剝削著體製上處於下風的國家。哪怕你擁有強大的軍事機器,仍然可能在不失一寸國土的情況下,盡失你的財富。前蘇聯就幾乎被西方和美國不動聲色地剝奪了大量的資源和財產,讓美國人洗劫得非產慘。  
我在前幾次論壇上都講到日本是怎樣被美國洗劫的。這從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元被迫對美元升值,導致日本經濟陷入二十年衰退的曆史就可看得清清楚楚了。接下來就輪到中國了。現在的中國和美國是一種什麽關係?從一個小小的笑話,可以看出個大概。有一個美國人向一個中國人吹牛,說我們美國的科技非常發達,發達到美國人吃的口香糖嚼過以後都不扔掉,可以再拿來製造避孕套讓中國人用。而那個中國人也不示弱,回敬道:我們中國的科技也很發達,我們中國人使用過的避孕套也不扔掉,可以重新製造成口香糖再讓美國人去嚼。這個笑話很貼切地反映出中國和美國現在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你來我往。但中國和美國的經濟關係是不對等的,美國非常聰明,他已把跟中國的關係變成一個循環水係統:美國人早晨起來刷牙、洗臉,做飯,衝馬桶,用過的水順著下水道流到中國,中國再用美國人使用過的水繼續刷牙、洗臉,做飯,衝馬桶,這水然後又流回美國,美國經過淨化池淨化後使用,這個過程就是美國人生產美元購買中國人生產的商品,然後再把中國人掙到的美元借回去再次購買中國產品,如此循環往複。  
金融危機之前,美國人即使在美元不斷貶值的情況下,他們的物質生活依舊過得很好,為什麽?就因為有中國提供的廉價產品。中國用非常低廉的工資和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供給美國人消費,美國人使用之後是什麽態度?美國人怎麽看中國人?美國人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對美國傾銷產品,造成了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還指責中國為美國人的廉價消費進行的生產破壞生態環境,美國人還指責中國人用低工資搶了美國勞工的飯碗,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裏外裏的好處全占了。有部反法西斯影片裏有句經典台詞:墨索裏尼總是有理。現在是:美國人總是有理。其實美國政府非常明白,中美貿易,美國為什麽會出現如此大的逆差,因為中國人想買的美國產品他們不會賣給中國,而他願意賣給中國的也就是微軟和大飛機頂多加上大豆。中國真正需要的產品美國人不會賣給我們,美國人需要的產品中國人卻會搶著賣給他,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美國會有貿易逆差。但這隻是美中貿易逆差的表層原因,深層的原因我前麵已講過:那就是美國政府有意通過逆差經濟和赤字經濟在隱形沒收別人的財富。  

打一個比方,中國生產一件襯衣,賣兩美元,賣200萬件,掙400萬美元,這400萬你卻拿不回來。你掙了400萬美元他給你一張票據,就是這張票據,交到中國商務部官員手裏還沒捂熱,又迅速回到美國去購買了美國債券,這個時候我們中國的財政部才會拿到一張真正的票據,就是美國債券。美國人基本上就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和我們玩。我們壓根就看不到自己掙到的美元。這些名義上的中國外匯儲備,有一半都變成了美國政府的國庫券和各種美國債券,而我們反過來還要根據我們的外匯儲量,去大量地印刷人民幣,最後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們的人民幣流動性過剩。這也是我們麵對的通脹原因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原因。這些麻煩可以說都是美國人給我們製造的。而當我們把從美國掙到的美元又放回美國的銀行借給美國人之後,美國人的好日子就開始了,稍微追蹤一下不難發現我們購買美國債券的美元流到四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供美國老百姓消費過日子。這就包括剛才我們談到的次貸危機。次貸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次貸隻可能在美國發生,次貸就是讓那些信用不良的次級客戶們從銀行貸到錢,最終貸出了大麻煩。而美國人為了分散風險,又把這些次級貸款打包成債券,,變成次債向全球發行,結果美國人花錢,全世界埋單,美國人出錯,也是全世界埋單。  
第二個方向,是通過銀行低息貸款方式,給了美國的跨國公司。美國的跨國公司總是拿著利率很低的貸款,也就是拿著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掙的美元,轉手到這些國家去投資,於是情況就變成了這些跨國公司從我們手裏賺取的是大把的利潤,而我們從美國人的手裏隻分到可憐的利息。  

第三個方向,是變成了美國政府和軍隊用來打仗的軍費,我們看到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裏頭大量的軍費開支也是中國人埋的單,因為我們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你借錢給了美國人,他把它拿來用於戰爭,你管得著嗎?  
第四個方向,是美國政府龐大的行政開支。聯邦政府大量的行政開支,我們不必去談,但其中一部分錢通過中央情報局去了達賴那幫人手裏。去了“東突”分子手裏,還有“法**”的手裏。支持這些家夥跟祖國作對,給中國搗亂。這真讓你打掉門牙還得和血吞!中國人的錢就是這樣被美國人花掉的。最後你還什麽好處也落不到。

  
為什麽形成這樣的局麵?絕不僅僅是因為華爾街。在華爾街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美國政府在追求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他們使勁的方向、努力的方向、推進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於這樣的方向一致,形成合力,才一步步把世界也把中國推到了今天。  
為什麽說這是美國政府的刻意所為?美國政府從 1971年8月15日 之後,就明白了大量印刷美元可以輕鬆換取全球財富的奧秘,就開始刻意這麽幹了。與這一招配合,美國政府通過大肆發行國庫券和各類債券讓資本源源不斷地回流到美國。  
為此,美國就需要製造出全球對美元的需求,美國有很多方式來製造這種需求。例如,打高油價。打高油價對美國有什麽好處?美國人也要用同樣的價格去購買石油,似乎對美國沒有好處。但打高油價就會造成美元的需求,需要更多的美元去購買石油。美元貶值對美國有什麽好處?會把油價逼高,造成全世界都需要美元。這就是美國的一種戰略。為了讓全世界各個國家有更多的美元需求,美國還鼓勵和默許對衝基金向全世界的金融貨幣領域發起攻擊,使各國產生金融恐慌,不得不為了預防金融風險而大量儲備美元,這樣就造成更多的美元需求。最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美國的虛擬經濟能夠更快更多更便當地吞食各國實體經濟的財富。  
為什麽美國這次在金融監管上出現這麽大的漏洞?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銀行業監管是很嚴密的,有一個中國女孩寫過《我在美聯儲監管銀行》,介紹過這方麵的情況。可是美聯儲並不監管投資銀行,隻監管商業銀行。這就使投資銀行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自由發展,可以用高杠杆化的金融衍生產品去投機斂財。  

我建議大家有空去讀讀《誠信的背後》。這是一個美國投行的經紀人用他的親身經曆對我們現身說法。在這本書中作者講到自己設計了一個複雜的債券模型,就是一種複雜的衍生產品。複雜到什麽程度呢?別的不多說了,光是到後來計算本息時,他請了6位數學博士來計算,居然能得出四種結果!這麽複雜的模型哪個投資人弄得明白?而作者向我們透露的是,隻有先把水攪混了,魚才會上鉤,所以,看完他的書,我的結論是,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除了市場交易部分,凡是場外和櫃台交易的,都存在欺詐行為和成分!而美國的金融監管又是怎樣缺失的?書裏也寫得非常清楚。櫃台交易的債券大部分是垃圾產品,很少有真正夠得上三個A級的。這樣的垃圾債券如果沒有評估機構給出很好的評級,債券的信譽上不去,就不可能賣出好價錢。於是投資銀行就必須去說服評估機構。過去,美國的評估公司是不拿錢的,免費公正地對各種產品、各個上市公司進行評估。現在不是這樣,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拿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當評估機構拿了申請評估的客戶的錢之後,可想而知,評估機構自然就會相應給申請評估的客戶一個滿意的、信用高的等級。  
當一個垃圾債券這樣的金融產品設計出來,過不了關怎麽辦?評估公司會給他出主意,告訴他怎樣拿到最高的等級。美國政府的債券等級最高可以評“AAA”甚至還有一個加號,怎麽讓垃圾債券也能達到3個A?就用“巧克力蛋糕”方式,本來隻是一個普通蛋糕,在上麵抹上一層巧克力,就可以被評上“巧克力蛋糕”。同樣道理,把垃圾債券與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多少沾上點邊兒,垃圾債券頓時身價百倍變成了“巧克力蛋糕”。實際上美國評級機構對於美國政府的債券無一例外都打 “AAA”的最高分。而任何垃圾債券,哪怕隻要沾上十分之一的美國債券,都立馬點石成金。這樣的債券,中國金融機構和銀行買了不少,從這次美國金融海嘯的現狀看,吃了多少虧,個中人想必心裏清楚。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為美國場外交易也就是櫃台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掩飾,說好話。不知是想為華爾街遮掩,還是要為自己的失誤遮掩?這些複雜的衍生產品總的來講對經濟有什麽好處?對於對衝金融風險起到了什麽作用?我們看到的情況是,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特別是美國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到今天為止,幾乎沒有一種債券沒有出問題。這說明什麽?隻能說明這其中百分之百的存在欺詐,起碼百分之百有貓膩。但所有這一切,我認為不全是華爾街的責任,因為這是美國政府的基本國策,是美國金融大戰略的一部分。美國有位著名學者亨廷頓寫過一本書,叫《全球秩序的重建與文明的衝突》,他在書裏麵給美國政府出主意,出了十幾條,其中有兩條都強調了美國要占領全球金融製高點。  

占領金融製高點是美國國家大戰略的基石,正是美國政府的有意默許和縱容,才激發了華爾街的為所欲為。大量高杠杆化的金融衍生產品以金融創新的名義掃蕩全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美國的金融霸權體係。事實上,這也催生了“金融殖民時代的經濟”。我這個演講題目也許會讓大家覺得有點聳人聽聞。因為迄今沒有人給當代全球金融體係下一個結論,做一個定位。我認為今天的全球金融體係正麵臨金融殖民的時代,美國的金融大戰略和金融霸權催生了這個金融殖民時代。  
我看到郎鹹平先生多次在各個地方談到金融超限戰,雖然金融超限戰是我和王湘穗先生在九年前提出的概念,但我並不認為今天我們麵臨的這場危機就是金融超限戰。因為我認為金融戰爭從來就沒有發生。雖然金融可以成為戰爭手段,並有可能在將來成為一個現實,但不是今天。我認為今天沒有發生金融戰爭。因為是戰爭就一定要有對抗雙方。而我們今天沒有看到對抗雙方,我們看到的隻是美國金融力量的長驅直入,幾乎沒有抵抗,隻有最後的結局。150年前,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敲開中國的大門,把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今天我們的論壇叫做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安全的戰略論壇。但今天的中國的經濟幾乎已無安全可言,唯一的安全就在於我們金融體係的滯後性,支撐著最後的安全。就是說由於中國金融體係的發展慢半拍,結果使我們幸運地還能剩下一點安全。美國金融入侵攫取走了我們大量的財富。中投公司今年年初剛成立的時候,真是壯誌豪情,放言每天都要有數十億美元的進出才能維係運轉。結果怎樣?大家有目共睹,更不消說我們的各家銀行和金融投資機構了。  
不過,一味地讓別人吃虧栽跟頭的華爾街也有玩火把自己的袍角燒著的時候,今天華爾街玩大了,玩過頭了,其實主要是美國政府玩大了,玩過頭了。結果我們終於見到了這場從華爾街開始,迅速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但美國就是美國,即使自己倒下,也要在自己身子底下壓倒一堆墊背的,這裏麵有沒有中國?但願沒有。  

馬克思說過,當被統治者不能忍受舊的統治方式,統治者也不能照舊的方式統治下去時,這時候革命就會到來。全球金融體係同樣如此。中國和全世界都不能再容忍美國人用這樣的方式洗劫全球的財富。可惜這個大好的時機我們肯定將會錯過,依我看,中國這次能躲過災難就不錯了,因為我們事先沒有做好應對這次金融大危機的準備,中國不是沒有錢,隻是既沒有更好的金融戰略,更成熟的金融體製,也沒有相應的金融人才。包括我們的專家們,沒有人真正懂得自由市場經濟這把雙刃劍的厲害,更沒有仔細地研究過這次率先闖禍的金融衍生產品及其危害。這樣,當時機到來的時候,我們隻能看到歐元區那些國家的領導人在出頭領舞。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就是我們中國政府正在做的,做好我們中國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最後,讓我們反思一下新自由主義。很多中國的金融專家和經濟學家,雖不是全部,但有不少人是被美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洗過腦的,很多人認為新自由主義是現代經濟的發展方向。新自由主義確實給世界帶來了20多年的繁榮,但我想指出的是,既然我們喜歡談論自由和民主,那麽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再好的經濟理論也不能脫離民主的基本原則。民主的基本原則是什麽?就是監督和製衡。自由經濟理論追求不受監管的市場行為,這符合民主的精神嗎?但反過來,我也不讚成金融危機一來,又開始無限製地加強政府監管。權衡之下,我們今天有可能抓住一個機會,就是既不走西方的路,也不走中國文革前的路。我們有可能走出一條中國人自己的道路。但我認為中國需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步步摸索,並且是頭腦清醒地摸索,起碼要認清楚今天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僅是華爾街的老板們在操控一切,在其背後是美國政府實施的全球金融大戰略,是美國30多年占領全球金融製高點造成的必然惡果。  

  
聽眾提問:  

 喬 老師講了很多美國的戰略動向,論壇的主題是國際動向與中國方略,那麽中國的方略應該是怎樣的?  
喬良:  

中國未來的方略我現在沒法給出一個確切的良方,我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麵的。但我認為有兩點:  

1.全世界現在還沒有做好迎接和應對中國興起的準備。全世界從心理上和體製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所以說,今天中國人遇到的麻煩,包括中國人買什麽什麽漲價,賣什麽什麽跌價,所有這些都和全世界沒有做好應對中國興起的準備有關係。同時也和美歐等發達國家眼紅中國的興起進而企圖遏製中國的興起有關係。  

2.中國今天非常無奈,可以說在經濟問題上,在自主發展道路的選擇上,包括這次的中國政府4萬億的緊急刺激計劃。如果說到今天為止中國的應對措施還不對,則不對也是無奈,隻能這樣做。中國經濟隻要有一天不從投資拉動逐轉向消費拉動,隻要投資快於消費,中國經濟就永遠隻會繼續熱的越熱,冷的越冷,就會一直走不出美國政府和華爾街給我們設計的金融圈套。我們必須擺脫這一點,我們要與狼共舞,也就是必須與美國共舞。包括用可能的方式去幫助美國。必須要給美國人一些希望,如果美國垮掉,就意味著美國比我們早死一天。所以我認為中國現在不能夠看著美國倒下,也不能看著歐洲在這個時候擴張。我們要等待時機,在此期間我們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好被動權。在當今世界金融大舞台上,中國沒有主動權,那就隻有被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裏,如果連被動權都抓不住,中國就什麽機會也沒有了。所以我自己製造了一個新提法——中國要把握好被動權。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w=%C7%C7%C1%BC%BD%AB%BE%F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