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產AAAV橫空出世:透視中國新型兩棲突擊車[組圖]

(2008-11-26 12:20:29) 下一個





國產AAAV橫空出世:透視中國新型兩棲突擊車
























解放軍新型兩棲突擊車和從前的舊型兩棲坦克、兩棲裝甲車完全不同,並分為裝備105毫米炮和30毫米炮的兩種用途不同的型號。


由於 “國產AAAV”(坊間對新型兩棲裝甲突擊車的流行稱謂)的具體技術細節尚未公開,筆者隻能通過外型識別展開推測。首先,從車體外型上來看,國產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體的體積明顯小於EFV遠征戰車。另外,國產兩棲突擊車滑板展開後的外型與EFV有所不同,並非如前者一樣的弓形 (首滑板前後兩部分傾角差較大),而是成較大傾角的平直狀態。對於國產兩棲突擊車來說,最大的技術簡化就是放棄了全收放結構履帶,高速航行時很可能僅通過後移誘導輪張緊履帶來減小阻力。因為車體較小且不能形成封閉式車底,國產兩棲突擊車將更加依賴輔助滑板的抬升作用,因此才采用了與車體相對麵積較EFV大很多的首尾輔助滑板 (特別是尾滑板)。

EFV從平衡性方麵著眼,采用了動力艙中置的布局結構,戰鬥室位於動力艙前,車載陸戰隊員則成U形環坐於發動機周圍,顯然動力艙和載員艙的空間發生了幹涉,影響了戰車的承載效率。國產兩棲突擊車戰鬥艙因為要連接帶有105毫米坦克炮的大型炮塔以強化火力,顯然不能采用與EFV一樣的動力結構布局,和63式水陸坦克一樣的動力艙後置布局從載員角度考慮也不可取,最終采用的是輕型裝甲車通用的前置偏置動力艙結構布局。

國產兩棲裝甲突擊車從自身技術實力出發,更多強調過渡航行狀態到半滑水航行狀態下的良好水上性能。雖然和EFV相比明顯降低了技術難度,但是在保證全車族研製進度按時順利服役的同時,卻依然可以得到30公裏/時以上的高航速。

火力配置

國產兩棲突擊車族包括兩種主戰車輛,分別裝備105毫米低後坐線膛坦克炮和30毫米機關炮。國產兩棲裝甲突擊車使用的105毫米線膛坦克炮是在63A水陸坦克的同口徑火炮上改進而來的。這種火炮和陸軍105毫米坦克炮相比,通過增加炮口製退器、改進反後坐裝置降低了火炮後坐力,使輕型兩棲突擊車能夠承載並在水中安全發射。中國的105毫米坦克炮自80年代從西方引進以來,經過20餘年的消化吸收,性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近年來最新研製的彈芯長徑比接近30:1的新型脫殼穿甲彈2000米距離垂直穿深達到500毫米水平,足以橫掃M60A3和M48H坦克。

用於運載步兵上陸的國產兩棲裝甲戰車裝備一門30毫米機關炮,該炮原型是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使用的2A72型30毫米自動炮,90年代隨同BMP-3步兵戰車炮塔引進項目來到國內。這種火炮和國產25毫米車載自動炮相比結構更加緊湊,體積和重量均隻有後者的2/3不到,火炮總體可靠性極高。火炮采用單向雙路自動供彈,射速380發/分鍾,榴彈初速960米/秒。

兩棲裝甲戰車除了30毫米機炮外還可以在炮塔兩側各攜帶一枚 “紅箭”73C反坦克導彈,這種老式導彈改用串聯破甲戰鬥部後威力尚可,而且將有線製導改為無線製導。(據《現代兵器》big-blue/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