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抗日民族英雄趙尚誌顱骨找到安葬遼寧朝陽

(2008-10-25 21:29:54) 下一個



抗日民族英雄趙尚誌顱骨找到安葬遼寧朝陽








  著名抗日將領趙尚誌一九四二年被敵人殺害,六十餘年後他的顱骨在長春護國寺被發現。在趙尚誌百年誕辰之際,其顱骨安葬儀式於二十五日在烈士家鄉遼寧省朝陽市“趙尚誌烈士陵園”隆重舉行,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張文嶽出席了安葬儀式。

  新近落成的趙尚誌烈士陵園建在朝陽縣尚誌鄉尚誌村,“趙尚誌烈士陵園”七字由原軍委副主席張萬年題寫,紀念碑題字“趙尚誌烈士永垂不朽”由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

  陵園由墓室、塑像、紀念碑、廣場、陵園門、環境綠化區等構成。陵園門口六十二步台階,寓意趙尚誌顱骨六十二年後被發現;紀念廣場長寬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時二十分找到趙尚誌顱骨;紀念碑高十四米,寓意東北十四年抗戰勝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邊長十米,同底邊相加為三十四米,寓意趙尚誌三十四歲犧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麵,寓意趙尚誌一生戰鬥在黑山白水之間。

  百年前,趙尚誌出生於今朝陽縣尚誌鄉尚誌村,幼年隨母親流亡哈爾濱,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武裝鬥爭,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是中國著名的抗日將領、東北抗聯創建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

  在地圖上,人們可以看到黑龍江省有一個地方叫尚誌市。這個市原為珠河縣,一九三三年十月,趙尚誌在這裏創建了珠河抗日遊擊隊。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一九四七年珠河縣農工代表大會決定將該縣改名為尚誌縣(今尚誌市)。

  抗日不洗臉表明心誌

  尚誌市現已八十一歲的老人王鳳賢,一九三三年的時候才九歲。當年趙尚誌帶領遊擊隊在珠河抗日的時候,王鳳賢曾經給遊擊隊送過兩年的飯。

  憶起那段曆史,王鳳賢對趙尚誌不洗臉的印象特別深刻。趙尚誌的不洗臉是出了名的,“連小日本鬼子都打不出去,還有什麽臉啊!”這是他不洗臉的理由。趙尚誌說,一定要等到打跑了日本鬼子以後,才會把臉洗幹淨。

  一次,趙尚誌迷迷糊糊地燒了兩天,被抬到了王家的炕上躺下。王鳳賢就在一旁幫他敷毛巾,當她看到趙尚誌臉上積著厚厚的汙漬,就隨手幫他把臉給擦了。趙尚誌醒來發現自己的臉被洗幹淨時,惱怒而又無奈地瞪著小王,說了一句“這次洗臉不算,等打跑了日本鬼子我再真正洗一次臉。”

  除了不洗臉以外,趙尚誌還說過,不打跑日本鬼子不結婚。

  抗日不改名威震敵膽

  趙尚誌三個字,曾讓侵華日軍聞風喪膽,“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誌”,是日軍發出的無奈而又欽佩的感慨。

  當年東北流傳一種說法,叫“南楊北趙”。“南楊”指的是楊靖宇,“北趙”就是趙尚誌,他十七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就讀黃埔軍校第四期,曆經艱難困苦,抗日決心毫不動搖,即使最後負傷被俘,依然寧死不屈。

  一位專家說,東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趙尚誌一直用原來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趙尚誌也曾用過另外一個名字。

  據尚誌市烈士紀念館館長劉莉介紹,趙尚誌曾擔任一九四0年創刊的《東北紅星壁報》主筆。“向之”的主筆筆名,後來發現的手稿原跡證實,是在“尚誌”兩字基礎上修改而來的。

  據劉莉館長介紹,趙尚誌除了寫過報紙上這些文章詩歌之外,還曾為《白山黑水》這首抗日歌曲寫過歌詞,並寫下兩篇關於抗日戰爭的論文。

  身高一米六抗日大英雄

  印象中,趙尚誌應和抗日英雄楊靖宇一樣身材高大,氣宇軒昂,可事實上趙尚誌身高隻有一米六二。

  目前發現的惟一一張趙尚誌生前的照片,是一九三二年八月趙尚誌擔任巴彥抗日遊擊隊政委時與遊擊隊指揮部成員的合影,趙尚誌手拿馬鞭坐在中間前排,二十四歲的他明顯比兩邊的人矮半頭。

  巴彥遊擊隊失敗以後,趙尚誌加入抗日義勇軍孫朝楊部,後率六人赴珠河創建抗日遊擊隊。到一九三四年,這支抗日武裝不斷壯大,達到數千人。後來趙尚誌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

  據抗聯老戰士孫亞山回憶,一次打仗的時候,兩邊槍都響了,趙尚誌把匣子槍往後一背,騎在馬上講話。有人說,“槍子兒可不聽你的呀!”他不理。過後有人問他為啥不開槍,他說,“槍子兒能打著幾個?可是,一講就是一大群啊!”

  趙尚誌嗓門很大,常常在大會上向戰士們講述抗日救國的道理,描繪鬼子打跑以後國家未來的模樣。一九四二年二月,年僅三十四歲的趙尚誌負傷被俘後被日軍殘忍殺害。隨後日軍將其遺體肢解成兩部分,身體沉入鬆花江,頭顱送偽滿“首都”新京(今長春)請功,而後下落不明,直到六十多年後才被一位解放軍軍官發現。

  趙尚誌簡介:(1908-1942)遼寧省朝陽縣人。1919年,隨父母來哈爾濱,幼年時當過學徒,做過雜役和信差,1925年2月,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1925年“五卅”運動後,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組織了許公學校學生會,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久被派往黃埔軍官學校第五期學習,1926年5月,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加緊迫害共產黨人,他毅然退出黃埔,重返哈爾濱,先後在哈爾濱、雙城、長春、沈陽等地從事黨的地下活動,1927年和1930年,兩次遭到奉係軍閥的逮捕,度過了三年多的獄中生活,經受了嚴俊的考驗。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被營救出獄,1932年春,曾先後任全滿反日總會黨團書記,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其間曾與共產黨員範廷桂在香坊城高子車站附近炸毀日本軍用車一列,給敵人以沉重打擊,5月,被派往巴彥,協助張甲洲整顧巴彥遊擊隊,該隊於1933年初被日寇瓦解。省委把責任全部加在他身上,並以“右傾”錯誤,開除了他的黨籍。這一挫折並未影響其抗日決心。後隻身投入義勇軍孫朝陽部,當了一名馬夫。由於積極獻策,得到孫朝陽的重用,被任命為參謀長,後率該義勇軍骨幹隊員脫離孫部,去珠河。

  1933年10月,創建了珠河反日遊擊隊,1934年6月,珠河反日遊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任司令,1935年1月,滿洲省委決定,正式恢複他的黨籍,充分肯定了他在開除黨籍期間,繼續堅持抗日鬥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後,曆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兼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行主席等職,其間,率部西征,開辟小興安嶺和黑嫩平原的抗日遊擊戰爭,1938年1月,北滿臨時省委派他赴蘇尋找中共中央關係。

  蘇方懷疑他為冒充代表,關押審查一年半。1939年6月,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主持東北工作,1940年1月,指控反對“王康指示信”而被永遠開除黨籍。但他沒有動搖對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仍堅持武裝抗日鬥爭。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日,趙尚誌在戰鬥中受傷被俘,敵人割下他的頭顱慶功,將他的軀體扔進鬆花江冰窟。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龍江省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提議,給予趙尚誌完全平反並恢複黨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