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漏鬥子:窮兵黷武不可取,縮頭烏龜更不可當!

(2008-10-15 09:26:07) 下一個


漏鬥子:窮兵黷武不可取,縮頭烏龜更不可當!



印度開放機場其實也隻是一種表態,表達對中國給巴大量“針對性”武器的不滿,而且中國給的形成戰鬥力很快,印度用的無論俄式、自研或者西方來的“萬國牌”,成軍都慢,真有點急了。

我軍在高原航空兵持續作戰問題,一直沒有根本解決。隻有短期駐訓,能否具備在高原的持續作戰能力,還是沒有經受過考驗。印度是一個被英國殖民者完全洗了腦的國家,很迷信空軍等高技術軍種,我們進駐了一個二炮導彈旅,他著實緊張了不少。

窮兵黷武不可取,縮頭烏龜更不可當。俄羅斯有些方麵還值得學一學的,畢竟當過超級大國,對外鬥爭經驗比我們豐富。

有些事情不要想的太複雜。

江南廠搬家後,軍品部很多人員都要重組這個還好說,企業基本還是那個企業。還有人不太關注,一條艦上設備的直接生產廠家就是數百家,協作就多了去了。這幾年軍工企業風雨飄搖、拆拆分分、合合並並,使得產品質量很難控製。例如影響新驅的建造很重要一個原因,東北的幾家企業(有生產重要電戰設備的企業)正在重組,有的還可能破產,軍品部去向還未定。即使這個階段勉強生產,軍品的產品質量也不穩定,例如425廠搞的那幾條登、艇質量問題最多,軍代表費勁也最多。所以,這次航空兩個集團合並,裝備部給出的意見第一條就是不能影響軍品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再趕上奧運,穩定第一,很多企業分合之事隻能先讓路,別弄出群體上訪就麻煩了,大家都不好過。

滬東胃口大著呢,現在艦越造越大,產值都不低,所以想“兩翼齊飛”。現在大盤基本定了,但往那幾家發單子、各家怎麽分盤子裏的蛋糕,東家還在斟酌,甚至還有圈外新勃起的造船企業提出“內部”招標,陽光化運作,想參乎進來。這話你也不能完全不理,畢竟是符合大道上的“改革”規則。市場經濟了,想不到的問題真是多。

飛機雖然能飛躍在天空,但航空業是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對於中國航空業,近期先把渦扇的幾座“山”搞出來,飛行時數能達到經濟性要求。把直升機各型好好梳理一下,集中有限的資源,搞出一個係列來,尤其中噸位以上的,像直八,不要再拖尾巴。戰鬥機如樓上說的,把生產能力、管理、質量控製搞的讓自己看得過去,像10號、11號這般磕磕碰碰的交付,客戶如何能滿意,也不能說能造出來了,就萬事大吉了。大飛機還是唯此為大,五年後先看到有大運輸機要試飛的信息了,咱就很滿意了。

這個要求,其實已不低了。

最早搞的模擬訓練,是蘇27的。因為27雙座教練機本來就少,培養新員不夠用,再者太昂貴。但也走過一段歪路,模擬訓練搞出來後,為了省錢、省事,很多必要的戰術訓練特別是新戰法依賴地麵模擬,上天一兩次沒好好驗證就“搞定”上報了,結果可想而知。現在逐漸明確了模擬和實飛的關係,開始走入正軌。三代機對空軍的影響,不僅是裝備提升,觀念上的提高作用也是巨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