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鄧小平告訴金庸:我為何不當國家主席 zt

(2008-09-03 18:52:23) 下一個

鄧小平告訴金庸:我為何不當國家主席



  1981年7月18日上午,鄧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會見香港《明報》社長查良鏞,即武俠小說家金庸。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單獨會見香港同胞,在當時引起了世界轟動,亦對“大俠”金庸產生了巨大影響。
 
  “文革”期間,鄧小平被流放到江西農村。金庸為鄧小平打抱不平,強烈抨擊“文革”的不合理,並且不斷地支持彭德懷等人,讚揚周恩來倡導的“四個現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幫”眼中香港的頭號“反動文人”。

  預言鄧一年後複出

  1976年春,鄧小平再次被逐出政壇。金庸在社評中預言鄧小平不久就會重返權力舞台中心。這一預測一年後即得到證實。對此,金庸曾對記者說:“我的想像實際代表了中國多數人的願望,既然是眾望,大概事情就可以做到。”在金庸看來,鄧小平是郭靖般的英雄人物。批鄧批得最激烈的時候,金庸聽說鄧小平對各種批判毫不理睬,對“四人幫”的圍攻不動聲色,使對方氣急敗壞。鄧小平如此剛強不屈,又有如此豐富的鬥爭駕馭能力,真令人敬佩!

  70年代後期,鄧小平複出,大力主張經濟建設。金庸支持鄧小平有魄力、有遠見,在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推翻了以前不合理的製度,令人佩服。

  鄧托人購武俠小說

  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第三次複出,使金庸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感慨地說:“幾十年啦,我最想見的就是鄧小平。我一直很欽佩他的風骨。他真像我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

  鄧小平曾托人從境外買過一套金庸小說,對其愛不釋手。對於金庸的社評,他也知曉。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把黨的工作中心調整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也成了正式議題。鄧小平會見金庸可以向海內外傳遞中共新的對台工作信息。
  
  兩岸極好傳話人

  為什麽一定要通過金庸?在鄧小平看來,金庸是兩岸極好的傳話人。因為他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底,在華人世界有號召力;同時,金庸多年來與林彪、“四人幫”筆鬥,在海外有忠厚正直的好名聲,台灣方麵對他有好感。1973年春,金庸曾應邀去過台灣,此行還走訪了金門“前線”。麵對海峽對岸大陸雄偉的海岸線,金庸感歎:“我這一生如能親眼看見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實在是畢生最大的願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