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張召忠: 俄格之戰的誘因及遺產——格俄武裝衝突述評

(2008-08-30 14:29:55) 下一個


張召忠:俄格之戰的誘因及遺產——格魯吉亞與俄羅斯武裝衝突述評


俄格之戰的誘因及遺產




張召忠



格魯吉亞國土麵積是俄羅斯的0.41%,人口總數是俄羅斯的3.1%,武裝力量隻有21000人。其中陸軍17767人,海軍495人,空軍1310人,國民衛隊1578人,準軍事部隊11700人。僅有128輛坦克,9架戰鬥機和幾艘快艇。俄羅斯武裝力量103萬人。其中陸軍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14.2萬人,核威懾部隊8萬人,指揮和後勤支援部隊25萬人,空降部隊3.5萬人,還有準軍事部隊41.8萬人,並具有動員2000萬預備役人員的潛力。俄羅斯陸軍擁有2.3萬輛坦克,空軍擁有1736架戰鬥機,海軍黑海艦隊常駐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正好堵在格魯吉亞的家門口。

雙方對比,相差懸殊,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分析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和作戰問題是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像格魯吉亞這樣一個小國,為什麽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挑起武裝衝突,並不顧一切地向俄羅斯開戰,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麽?這場武裝衝突之後會留下哪些遺產?本文僅就這樣一些戰略問題進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地區問題國際化的複雜背景

阿布哈茲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在民族、宗教、曆史傳統和地緣政治方麵等方麵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格魯吉亞建國後不久,阿布哈茲就於1992年7月宣布獨立,格魯吉亞中央當局隨即派兵鎮壓,由此引發武裝衝突,造成上萬人傷亡,一半居民逃離家鄉。在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的調停下,衝突雙方於1994年5月在莫斯科簽署了停火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俄羅斯軍隊以“獨聯體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了阿布哈茲地區,並對阿布哈茲的居民予以人道主義的援助。格魯吉亞對此耿耿於懷,反而加緊了對阿布哈茲的經濟封鎖、禁運和製裁,致使矛盾進一步加深。

奧塞梯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麵一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叫北奧塞梯,是俄羅斯的一個共和國;南麵一部分在格魯吉亞境內,叫南奧塞梯,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格魯吉亞獨立前,1989年,南奧塞梯就與當時的格魯吉亞政府發生衝突,1990年1月通過全民公決宣布獨立,提出要與俄羅斯的北奧塞梯共和國合並。1991年4月9日格魯吉亞正式宣布獨立後,南奧塞梯雖然成為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但始終謀求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平起平坐的獨立地位,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南奧塞梯與中央政府的武裝衝突從1989年一直持續到1992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1992年6月,俄羅斯、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北奧塞梯四方就和平解決武裝衝突舉行會談,達成了停火、成立維和部隊和監督委員會的協議。7月,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三方聯合組成的1500人的維和部隊在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邊界建立了安全走廊,實際上是把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分離了出來。俄羅斯既沒承認南奧塞梯的獨立,也沒支持它同北奧塞梯合並。

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希望脫離格魯吉亞中央政府的統治,建立獨立的國家。格魯吉亞中央政府認為這是民族分裂行為,所以出兵鎮壓。由於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與俄羅斯有著曆史的淵源,兩國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麵能夠相互融合,所以三方走得比較近。俄羅斯考慮到複雜的政治和國際因素,沒有貿然支持任何一方獨立,隻是根據相關各方協議派遣維和部隊維持地區和平。至此,矛盾和衝突仍然被控製在地區範圍之內。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南聯盟出現“人道主義危機”、“人權高於主權”為借口,出兵幹預,爆發了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之後,歐盟和北約派遣維和部隊駐紮在科索沃進行維和,促使科索沃順利走向獨立。科索沃獨立以後,歐盟和北約彈冠相慶,但沒有想到,這是使用武力肢解一個主權國家從主權和領土完整走向民族分裂的一個先例。科索沃的獨立,為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樹立了一個典範,於是效仿科索沃又開始鋌而走險,尋求獨立,從而再次引發格魯吉亞中央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武裝鎮壓。這是地區問題國際化的第一個重要事件。

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薩卡什維利2004年通過“顏色革命”上台之後,徹底割斷了原蘇聯體製培養的謝瓦爾德納澤等政治領導人與俄羅斯的血脈聯係,一頭紮入西方的懷抱,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投桃報李,與俄羅斯關係日趨緊張。今年4月的北約峰會上,美國準備吸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最終未能如願,但此事對於俄羅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從1999年開始,北約已經進行了三輪東擴,從原來的16個國家擴充到28個國家,前華沙條約國家基本上全都加入了北約,前蘇聯國家中獨立出來的波羅地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也已經加入了北約,如果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再加入北約,俄羅斯的翼側將與北約國家接壤,將不再有戰略緩衝的空間,這無疑嚴重影響到俄羅斯的安全與穩定。剛剛崛起的俄羅斯突然發現在自己經濟實力增強之後,反而在政治上、軍事上、國家安全上處於危險和危機之中,就連格魯吉亞這樣的小國居然也敢“挾天子以令諸侯”,公然依仗美國和西方的勢力與俄羅斯分庭抗禮,所以感覺十分窩火。這是地區問題國際化的第二個重要事件。

國際社會的軟弱無力和綏靖政策,國際法在強權麵前的不作為,“人權高於主權”的錯誤理念,構成地區問題國際化的第三個要件。在現代國際法製度確立以前,世界上的戰爭通常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基於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分。現代國際法將戰爭分為侵略戰爭和自衛戰爭,其中侵略戰爭定義為非法戰爭。聯合國安理會是定義戰爭性質的最高權威機構,如果定義為侵略戰爭,那就是非法的,不人道的,應該受到國際譴責和製裁的,比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戰爭。為了對侵略者進行懲罰,聯合國通過了678號決議,授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以武力方式把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趕出來,所以那場海灣戰爭是合法的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也是聯合國授權的戰爭,那是一場合法的國際反恐戰爭。

1998年12月美英聯合對伊拉克發動的“沙漠之狐”空襲行動,未經聯合國授權,是一場非法的軍事行動,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可惜,聯合國聽之任之,得過且過。結果,三個月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於主權”的旗號,拋開聯合國,糾集了13個北約國家,擅自對南聯盟這樣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78天的戰爭。這場戰爭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破壞了國際法準則,損害了聯合國的權威,混淆了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的界限。戰爭留下了兩大後遺症:一個是讓人們感到,隻要美國和北約想幹的事情,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都沒有辦法,“刑不上大夫”,國際法也隻不過是強權政治的工具而已。另一個是戰爭促使南聯盟被進一步肢解為多個國家,科索沃實現獨立,使人們錯誤地認為,任何一個民族隻要敢於與中央政府鬧獨立,最終就一定能夠在國際社會的幹涉下獨立為一個國家。



格魯吉亞自不量力,鑄成大錯

薩卡什維利以為,當前全世界輿論的焦點都在奧運會,如果利用這個時機使用武力解決長期的民族紛爭,不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於是,8月8日晨,第29屆奧運會的聖火還沒有點燃,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歡聚在五環旗下,準備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下舉行體育比賽的時候,格魯吉亞軍隊卻悍然進入南奧塞梯控製區,並炮擊該區首府茨欣瓦利市及其他一些具有軍事意義的地區,致使1000餘名當地居民和12名俄羅斯維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傷。俄羅斯迅速調遣駐北高加索部隊進入該區,並與格軍激烈交火,從而引發了這場持續四天之久的俄格之戰。奧運休戰是奧林匹克的曆史傳統,在此次奧運會之前,世界上有180多個國家在北京提出的《奧運休戰協定》上簽了字。格魯吉亞恰恰利用這樣一個時機開戰,不僅有違國際法規,而且也幹擾了奧運會和平友好的氣氛,毀壞了自己的國際形象。這是格魯吉亞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時機判斷失誤。

格魯吉亞犯下的第二個錯誤是對俄羅斯的反應判斷失誤。科索沃戰爭期間,南聯盟麵臨北約軍事威脅,十萬火急,多次催促俄羅斯派兵支援。葉利欽雖然左右為難,但考慮到與南聯盟的關係,還是決定出動海軍艦隊從亞得裏亞海方向實施支援。但沒想到美國對此反應強烈。葉利欽總統被迫收回成命,按兵不動,南聯盟孤立無援,隻好孤軍奮戰。有鑒於此,薩卡什維利也認為俄羅斯會采取類似的行動,漠然置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沒有想到,今天的梅德韋傑夫和普京已經不再是葉利欽,強硬的俄羅斯迅速出動陸海空三軍,對格魯吉亞大打出手,毫不留情,並進行了戰略反擊。

格魯吉亞犯下的第三個錯誤是過於相信西方。薩卡什維利雖然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但卻沒有從本質上去認識西方,沒有站在美國和西方的立場上從戰略的高度去分析形勢,沒有看到他們那種唯利是圖的本性。薩卡什維利以為格魯吉亞目前是“北約成員國計劃”中的成員,即將加入北約的行列,與美國和北約國家有著很好的關係,背靠美國和北約這兩棵大樹就可以向俄羅斯叫板,萬一有什麽不測風雲,美國和北約肯定會向科索沃戰爭時期那樣,出動軍隊來支援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和格魯吉亞人民萬萬沒有想到,美國和北約是那麽的讓他們失望,美國總統布什隻是輕描淡寫地表了表態,不僅沒有在軍事上支持,在經濟上也沒有給予支持。總統布什任期馬上就快到了,現在是一腦門子官司:伊拉克駐軍14萬人,花了6000多億美元,死了4000多人,現在沒有個結果,民主黨控製的國會還逼著撤軍。阿富汗戰場上亂作一團,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卷土重來,美國和北約部隊忙得不亦樂乎。伊朗戰爭箭在弦上,美國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美國自己現在是苦不堪言,哪有閑工夫打理格魯吉亞這點事兒啊。當然,如果這場衝突發展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也不排除美國借機介入的可能性,但就目前形勢而言,美國直接介入的可能性很小。

至於北約就更沒有什麽表示了,因為目前格魯吉亞還不是正式的北約國家,北約根本不可能啟動盟約第五款出兵進行保護。再說了,整個東歐國家以及部分西歐國家,包括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在石油、天然氣和經濟方麵嚴重依賴俄羅斯,如果真把俄羅斯惹急了,根本不必使用武裝力量,光斷油、斷氣就會把這些國家給折騰死。自己的命門掌握在俄羅斯人的手裏,怎麽可以為了一個小小的格魯吉亞去冒那麽大的風險呢?



俄羅斯反擊作戰,成果豐碩

俄羅斯後發製人,取得戰略主動。在格魯吉亞發動軍事進攻並造成南奧塞梯人員和財產的嚴重損失後,俄羅斯反而師出有名了。從國際法角度來看,俄羅斯是1992年格魯吉亞與南奧塞梯停火協議的當事方之一,並負有在衝突地區執行維和任務的使命。從國際人道主義角度來看,由於南奧塞梯絕大多數居民擁有俄羅斯國籍,在戰火中他們流離失所,淪為難民,俄羅斯派兵保護自己的公民,也是俄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從目前形勢來看,無論最終采取什麽解決方案,兩個自治共和國最終脫離格魯吉亞的可能性在增大。如果真能獲得獨立,格魯吉亞的損失是慘重的,代價是巨大的。在這樣一種亂局之下,加入北約的夢想很可能在短期內會破滅。

俄羅斯這一仗打的有理、有利、有節,打出了威風,在世界麵前亮了劍,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屈不撓、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俄羅斯。俄羅斯這種超乎異常的舉動,不僅讓格魯吉亞感到意外,也讓美國、北約感到吃驚,有可能會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應。一方麵,讓西方國家明白,昔日的超級大國又回來了,俄羅斯這頭睡獅已經醒來了,北約東擴的步伐、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的行動可能會因此而逐漸收斂一些。另一方麵,對烏克蘭等企圖脫離獨聯體、加入北約的國家也是一個教訓,讓他們自己檢點些,不要輕易在太歲頭上動土,不要認為俄羅斯是軟弱可欺的。

8月12日,在法國總統薩科齊的調解下,戰火逐漸熄滅,形勢走向好轉,我們盼望著交戰雙方盡快停戰,利用和平談判的方式去解決爭端,為奧運會創造一個和平和諧的友好氣氛。

2008年8月13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