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智庫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 受到中方重視
日本雜誌繪製的中國未來航母想象圖[資料圖片]
來源:新華網
“盡管我們希望中國成為成熟大國,但至少到2020年還比較困難”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郭一娜發自北京 “這個報告在中國引起很大反響確實出乎我們意料。”7月3日,在日本PHP研究所的會議室裏,《日本對華綜合戰略》研究會成員前田宏子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去年,中國前駐日大使王毅在和日本友人會見時,曾主動提及這份名為《日本對華綜合戰略最終報告》的研究成果。而在福田內閣的外交政策學習會上,這份報告也成了討論話題之一。這究竟是一份什麽樣的報告?
2020年的中國什麽樣?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這份長達70頁的報告中看到,其首頁就明確指出以2020年之前的對華綜合戰略為研究目的。“如果是2030年以後的中國太遙遠。如果隻是五六年後又太近,可能沒有太大變化。所以設定了‘2020年的中國’這個大方向。”前田解釋道。
在這個大方向之下,從2006年7月開始,在中日關係停滯不前時,PHP發起了這項對華戰略研究。去年12月這份報告首次公布,報告書中,對2020年的中國給出了五種可能的答案:“成熟大國”“霸權大國”“未成熟大國”“不安定大國”和“秩序崩潰大國”。
“可能性最大的是未成熟大國。盡管我們希望中國成為成熟大國,但至少到2020年還比較困難。從目前情況來看,2020年應該不會出現大的變動。”前田坦言,研究的最大困難是無法給出這五種情況出現的具體幾率。
對於“不成熟大國”的定義,前田說:“單從外交麵來看,中國比日本要成熟。但是中國的不成熟主要表現在貧富差距,環境和發展問題等方麵。”
此外,前田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在海外援助方麵的不成熟。“中國對非洲和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這無可厚非。但是援助方法上有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麽要援助這些國家?中方的解釋說明不足,這就導致好心好意援助,卻受到歐美等國的懷疑。日本今後可以和中國分享ODA大綱的一些經驗教訓。”
“非中國問題專家”任研究主力
此次研究囊括了安全保障、軍事交流、經濟發展和社會問題等各領域,而研究會成員隻有6人。這些成員平時就和中國學者來往密切,頻繁往返於中日之間,所以得到了很多第一手材料。
這份6人名單中,《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發現,日本外交特別是安保軍事方麵的專家占了一半。“這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經濟方麵即使政府不出麵,也是在不斷向前發展。但中日之間問題主要集中在政治、安保和曆史問題上。PHP研究所的強項也是在安保方麵。”
如前田所說,這項研究的座長(組長)渡邊昭夫現任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副會長,也是日本政府外交政策重要智囊。而選擇他任座長,另一個重要考慮是,他不是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
“日本的外交不隻對中國,當然還包括日美、日本和其他地區的關係。中日關係是整體外交係統的一環,如何定位中日關係在日本整體外交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決定邀請中國問題以外的日本外交專家加入的原因。”前田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如果他們隻邀請中國問題專家的話,就會被日本一些人認為“太親中”,“不客觀”。
防衛省對該報告不感冒
該報告共向日本政府提案16條,其中關於“促進中美日首腦會談的開展和定期化,讓中國加入日美、日美澳、日美韓軍事演習,努力向中國解釋日美同盟不是為了封鎖中國”的提案被列在最前麵。
前田等人拿著這份提案到了防衛省,但對方的反應似乎並不積極。“讚成反對各半。比如提案中涉及了中日美開展防衛交流,防衛省內部持‘看起來不錯試試看’和‘不太會進行這麽劇烈的變動’的態度的人都有。”
報告中還提到,民間的反華和反日情緒都是表象:“邦交正常化後中日關係的發展過於情緒化,還沒有相互理解就先喊出了‘友好’的口號。當中國出現‘反日’時,日本就以‘厭中’作為回擊。今後要努力摒除對中國的偏見,認真研究中國。”
前田說,日本在亞洲的優越感已經沒有以前那麽明顯了。“中國雖然問題多,但發展的可能性更大,這點讓日本羨慕。”報告書還建議日本政府恢複對華ODA,放開對中國商人的簽證審批製度等。
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看懂,提案部分還添加了中英文版。前田說,中方對這個報告的重視,促使日本政府更加關注這份報告了,因為日本政府很想了解“中方為什麽那麽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