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數年來“中國威脅論”的演變史

(2008-06-10 17:11:37) 下一個




數年來“中國威脅論”的演變史




近一段時期,西方一些媒體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的負麵報道,是近年來各種反華勢力針對中國的發展出現的一股新思潮,其背後仍然是反華情緒和“中國威脅”在作怪。在中西文明不同價值觀的博弈中,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總是帶著固有的傲慢與偏見看待中國問題,忽視了中國民族的尊嚴,傷害中國民眾的情感,加劇了中西文明不同價值觀的的衝突。

  一、“中國威脅論”抬頭

  近一段時期,“中國威脅論”和反華情緒在一些西方媒體又有所抬頭,其主要原因是,歐洲與美國媒體對中國處理西藏騷亂問題和中國外交的負麵報道,以及近年來中國對歐美廉價商品出口的競爭的指責。西方媒體在西藏問題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對中國的負麵報道,一方麵強化了一些西方民眾對中國的負麵看法,另一方麵加深了對不斷發展的中國的“恐懼”。此外,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被西方媒體和政客認為是中國已經成為潛在的經濟威脅,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對歐美出口不斷增加,歐美貿易赤字大幅度上升,以及美國和歐洲經濟出現衰退跡象,進一步加深了歐美對經濟的擔憂,也加深了中國對歐美出口競爭的擔心,這是當前“中國威脅論”和反華情緒在西方媒體和政客言論中抬頭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近年來,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的言論中,鼓吹“中國威脅論”不斷演變,其實都是圍繞在中國的發展展開的。近期,西方媒體在西藏等問題上對中國的一係列負報道,也是圍繞著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威脅論”而借題發揮。與此同時,在“中國威脅論”的渲染和誤導下,對中國帶有偏見或對中國並不了解的西方民眾反華情緒也隨之而來。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是一個被廣泛談論的話題,然爾“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媒體卻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由來已久,最早主要是文化意義上的“威脅”,爾後是經濟意義上的“威脅”,再後又延伸到軍事意義上的“威脅”,炒作“中國威脅論”始終沒有收斂。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所謂的“中國能源威脅論”等論調又不斷出現,甚至是最新流行的全球暖化議題也成為炒作“中國威脅論”新的版本。而近一段時期以“中國鎮壓藏人和平示威”不實之詞為由,炒作抵製北京奧運是部分西方媒體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又一新的“版本”。當前“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等西方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場”,這與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是分不開的。中國經濟的發展,讓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經濟上的不安全感必然導致政治上的恐慌,中國國力的提升和軍事現代化也自然導致美國等西方國家政治、軍事不安全感進一步加深,因此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政界和媒體也就應運而生。另外,上世紀 90年代前後,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民族主義成為一種席卷世界的浪潮。與此同時,西方也有人認為,民族主義也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曆來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今日崛起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威脅”。由此,在西方各種理論中出現了如“中國威脅論”、“製裁中國論”等反華情緒,反映了西方對中國的偏見,甚至是歧視。

  二、“中國威脅論”的演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鼓吹“中國威脅論”,體現了當前美國等西方對華政策的總體思路,既有對華政策的連續性,也有其他方麵的現實原因。

  從連續性方麵看,最初的“中國威脅論”來源於美國的“遏製”政策,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出於意識形態上的考慮以各種手段遏製中國的發展,威脅中國的安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麵對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力的增強,美國國內某些反華勢力又開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各種新版本的“中國威脅論”紛紛出現在西方媒體。諸如“中國能源威脅論”、“中國商品威脅論”、“中國科技威脅論”、“中國文化威脅論”、“中國軍事威脅論”以及“中國環境威脅論”等,“中國威脅論”的範圍不斷擴大,“遏製”中國的論調不絕於耳。早在 1990年8月,日本《諸君》雜誌發表過一篇《論中國這個潛在威脅》的文章,認定中國是一個“取代前蘇聯的潛在威脅”,盡管在西方有一定的影響,但美國是當今“中國威脅論”的發源和擴散主導國家。

  從現狀看,近年來,美國新保守派是“中國威脅論”和“製裁中國論”的主要代表之一,是當前美國對華政策各派別中反華情緒最突出的派別,始終試圖影響布什對華政策。最為典型的是,美國新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馬斯.唐納利2003年5 月在美國《國家安全展望》發表的一篇題為《下一步做什麽》的文章提出:“布什政府麵臨著兩個任務,一是打擊恐怖主義;二是遏製中國的崛起”。同時唐納利還表示,“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及其盟國能夠‘遏製’住中國的勃勃野心,能夠幫助它進行從共產主義到民主的轉變,從一個國際局外人到一個滿足於在自由的國際秩序中生活的國家的轉變”。2003年9月,美國新保守主義智囊庫的大本營“新美國世紀計劃”(PNAC) 常務主任加裏.斯密特,在《旗幟周刊》發表的題為《真正的帝國》的文章,從多方麵指責中國不是一個“正常”國家,認為大多數美國的“中國通”對中國戰略意圖的判斷有失公允,中國遲早將擴張成為一個真正的帝國。唐納利和斯密特的“中國威脅論”、“製裁中國論”論點,符合新保守主義一方麵積極推進美國的價值觀、民主、自由市場經濟,另一方麵采取單邊和軍事為主要的行事方式,偏重的是單邊主義和軍事實力來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和國家安全戰略,其中霸權體係包括美國的價值觀體係和文化體係。這在當前西方學術界和媒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在海外散布“中國威脅論”和“遏製中國論”以及有關對華的各種政策基本上都基於這種的思維。

  2007年美國媒體和研究機構對“中國軍事威脅論”的炒作不斷升溫。《簡氏防務周刊》是西方權威軍事期刊,多年來,《簡防》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具有極大的煽動性,是“中國軍事威脅論”炒作的重要工具。進入2007年,《簡氏防務周刊》對“中國軍事威脅論” 的炒作一改此前對以裝備動態為主的報道形式,增多了針對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的綜合報道,將中國正常的國防現代化稱之為“大躍進”式的擴軍,並聲稱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不安,各國強烈呼籲中國提高其軍事行動和戰略意圖的透明度。“中國軍事威脅論”炒作的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右翼學者譚慎格。 2007年譚慎格以“ 中國會是明天的超級軍事大國嗎?”為題撰文聲稱,近些年來中國軍事實力的增長速度和廣度都感到無比的吃驚,中國軍事實力的膨脹已經顯著改變了亞太地區的軍事平衡,其遠期發展趨勢對該地區其他現代化軍事力量構成了潛在的嚴重威脅,並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構成中,最具威懾力的是戰略火箭部隊,軍事現代化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三、美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

  2007年美國媒體和研究機構對“中國威脅論”的炒作進一步擴展到 “中國軍事威脅論”,由此“中國威脅論”的炒作幾乎達到了“狂熱”的程度。從年初的“反衛星武器試驗”、“中國軍費問題”到年底的“小鷹號航母”與“解放軍潛艇遭遇事件”,美國媒體和研究機構對中國國防現代化的關注成為 “中國威脅論”炒作的又一話題。2007年3 月4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2007年中國的軍費預算將會比上年提高17.8 %,總額為450億美元,並多次在各種場合向外界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既沒有資金也不同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中國不是也不會威脅任何國家”。而美國學者譚慎格卻對此表示質疑,撰文聲稱:“中國將成為下一個超級軍事大國”,譚慎格的言論是當前美國媒體和研究機構最為典型的、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國軍事威脅論”炒作。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軍事力量的增強,世界政治、經濟及軍事等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世界中的地位有可能也隨之發生變化,美國的單極世界受到多極世界的挑戰。為此,美國等西方國家拋出“中國軍事威脅論”,是為了維護其軍事的絕對優勢,打壓中國。2006年5月23日美國國防部公布的關於中國軍力情況的年度報告,繼續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報告中聲稱,中國與軍事有關的總開支是中國公布的軍事預算的“兩到三倍”,按目前中國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推算,“到2025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可能會增長三倍甚至更多”,中國軍力的增強已經威脅到地區軍力平衡,從長期而言可能會對該地區的美國等國的軍隊“構成切實有效的威脅”。2007年5月25日公布了的最新中國軍力情況的年度報告中又稱,“中國正在進行全麵軍事轉型,加強力量投送,反進入和地區拒止能力;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著眼點近期是應對潛在的台灣衝突,遠期是為了實現地區和全球目標;中國未來的軍力將成為改變東亞軍事力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中國戰略力量的影響甚至已超出亞太地區”。2008年 3月3日發表的2008年度“中國軍事力量年度報告”再度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嚴重歪曲事實,稱中國軍費的增長超過了中國整體經濟水平的增長。自 2000年以來,美國防部每年都向國會提交所謂中國軍力年度報告,報告從未擺脫以往的冷戰思維和主觀臆斷的模式,大肆渲染中國正常的軍事發展“對地區乃至美國構成了威脅”。2007年8月間,“和平使命— 2007”上合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政界和媒體中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炒作,與美國公布中國軍力情況報告渲染“中國威脅論”不無關係。其主要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對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力的不斷增強深感焦慮,擔心中國積極參與地區多邊機製,以及影響的不斷擴大會逐漸削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在一些地區的影響和作用,最終將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形成挑戰。因此,熱衷“中國威脅論”的人總要興風作浪,別有用心地中國在國際社會和地區事務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顯然,以軍事威脅為主打內容的新一輪“中國威脅論”,依然是西方傳統的“中國威脅論”和“遏製”政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