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費者與零售業】

(2009-02-01 14:47:29) 下一個

《理財》消費者與零售業

去年整個美國失去了260萬的工作機會,是自1945年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年。1年多前當經濟正式進入衰退時,失業率是4.9%,今日失業率已達7.2%,為16年來最高。根據高盛證券幾個月前悲觀的估計,失業率可能推升至9%,現在看來8%是難以避免。失業率是今日的實際情況,消費者信心指數是消費者對未來樂觀或悲觀的指標。去年12月該指數隻有38,是1967年以來最低者。

消費者信心指數對經濟為何重要?根據主持該指數的會議局的定義:「消費者信心」指消費者的態度與購買企圖心。指數低表示他們購買意願低,而經濟有三分之二以上來自消費者。評估各國經濟的國民生產毛額GDP,主要是包括消費者消費及企業投資,沒有消費者,經濟就萎縮。消費者消費最直接的反應就在零售業,因此,零售業績就成了看經濟前景的重要數據,零售業整年的表現就看感恩節後到聖誕節期間的銷售額。

■經濟終將複蘇

去年12月至聖誕節止,銷售額跌了4%;11、12兩個月總額也跌了2.2%,為1969年以來最差的購物季。2008整年的銷售額總共隻比前年成長1%,為38年來最慘。華爾市場去年整年至年節前銷售一直都不錯,原因是消費者隻集中在折價商店購買必需品,景氣差它反而受益,成為去年主要零售店唯一漲的股票。可是它第四季購物季的銷售竟令人失望,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新的一年將更看緊荷包,零售業將繼續吹寒風。

經濟會走出衰退而複蘇並迎向繁榮是確定的,投資在零售業是穩贏的賭注。現在的問題是經濟何時觸底﹖然而等到你知道底部時再買股票又已慢了一步。通常股市走在經濟前3至6個月,會比經濟提前觸底,當經濟麵壞消息層出不窮而股市忽視它們不跌或隻顧著往上爬時是訊號。

■可買進績優股

我們不願意說零售業股現已觸底,是買股的好時機,但在1月14日股市因商業部零售業12月業績出爐大跌後,零售業黯淡的前景部分已消化在股價中。現在該把零售業股放在雷達幕上觀察,慢慢逢低累積一些,也許早一些比晚一點買好。

零售業銷售轉好的趨勢當然重要,現在投資人還要注意的是一些業者可能根本無法撐過這次衰退,這全看公司財務狀況與財力及融資能力。今年許多大連鎖已計畫關閉一些店,還有少數公司我們認為終將走入破產程序。消費者未來將有更少的店好購物,投資人投入零售業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功課。

除了華爾市場(WMT)、亞瑪遜(AMZN)與Coach(COH)外,所有零售業今年盈餘大概都會比去年低。亞瑪遜這網絡商店去年年節銷售一枝獨秀,創14年來曆史新高,最高峰期的12月15日賣了630萬樣東西,平均每秒鍾73樣。這幾家公司體質算是最優良的。今年盈餘未能有成長的公司並不一定差,乃景氣使然。Abercrombie(ANF)、Bed Bath Beyond(BBBY)與Costco(COST)皆屬績優股。

一分錢一分貨,Best Buy(BBY)整體評估不算特優,價格還不錯,Kohls(KSS)與TJX亦是。至於梅西百貨(M)與Nordstrom(JWN)算是尚可而已。零售業的投資就看你怎麽選購了。(作者為投資顧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大漠漂女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華爾是沃爾瑪吧。

其實也不要隻看零售業,健康醫療業也是可圈可點的,但是美國的經濟學家對經濟開始複蘇的預計時間是2009年年底,所以股市還有可能走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