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

莉雅 (女), 澳洲悉尼。
正文

澳洲的聖誕節

(2008-04-01 05:27:01) 下一個

澳洲的聖誕節其實跟中國的春節在某些方麵很像。雖然,一個是慶祝耶穌的誕生與宗教有關,另一個與宗教沒關而是歡慶新的一年的開始,準備新的一年的播種,但不管是西方的聖誕節,還是中國的春節,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天,西方人也好,中國人也好,隻要是家裏的一名成員,不管住的還是工作的地方離家有多遠,都會在聖誕之夜或除夕之夜千方百計地趕回家團聚的。就像每年中國的春節晚會一樣,悉尼每年的聖誕平安夜也都舉行大型的聖誕晚會,一般都是演唱有關慶祝聖誕的歌曲,並且現場直播。不同之處,每年的這場大型聖誕晚會都是在露天地方舉行,大家手裏都拿著點燃的蠟燭,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參加。

但是,澳洲的聖誕節比起中國的春節來,我認為那要冷清的多。中國的春節那才叫熱鬧,到處張燈結彩,人們相互拜年,節日的氣氛給渲染得特別濃烈。而澳洲的聖誕節卻恰恰相反,比平時更加冷清,所有的商店,飯店都關門放假,中午以前街上不見什麽人影,也沒多少車輛。可這一天卻忙壞了教堂。二十四號聖誕夜十二點的鍾聲一過,二十五號聖誕節來到。十二點鍾剛過,聖誕子夜彌撒就開始了。這個聖誕子夜彌撒主要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大約持續兩個小時。

喜歡去教堂的人們穿戴整齊,特別是參加過洗禮儀式的基督徒們連家帶口陸陸續續的來參加上午的聖誕彌撒。從早上六點聖誕彌撒開始,一小時一次,持續到中午十二點。澳洲的教堂很多,那一天除了教堂人多外,再就是城裏大教堂悠揚的鍾聲不時地在天空中飄蕩。那一天的電視從頭到尾播放的都是與聖誕有關的宗教節目,除了播放本地大教堂的盛況外,還有羅馬教皇在梵蒂岡主持聖誕夜彌撒和聖誕彌撒的實況,剩下的則是播放耶穌是怎樣被生在馬棚裏的故事。雖然每年參加表演的演員都不同可是故事的內容卻一樣。可今年的電視不知什麽原因,卻沒有播放耶穌在馬棚裏誕生的故事。總的來說,這一天的人們的確在休息,早上願上教堂的上教堂,不願去的要麽呆在家裏,要麽門一鎖全家出外旅遊。

聖誕前兩周起,各大商店人滿為患,人們喜氣洋洋的為自己或全家添衣選物,再就是為孩子和朋友購買聖誕禮物。早在一個月以前,大商場就開始營造聖誕氣氛,商店裏掛著聖誕襪子和聖誕老人的畫像,擺上聖誕樹,樹上麵掛著彩燈,彩球,小星星或小鈴鐺。很多人的頭上戴著聖誕帽子,頓時讓人感到一種節日的氣氛,給人一種節日的景象。最近當我路過一些居民房時,發現越來越多的住戶在自家的屋簷和房子的兩邊都掛上一排排一閃一閃的小燈,有的甚至連自己的院子裏也掛上各種小燈,還放上聖誕老人和小鹿,小兔等動物的彩色造型,這種布置和裝飾在十年以前還很少有人做到。

記得十年以前的一個聖誕前夕,有個朋友很神秘的樣子開車帶我去看一個地方,問他也不說,大概想給我一個驚喜吧。到了那裏才知道,靠海邊有倆戶人家的房前,窗戶上及院子裏都掛滿了一串串的小燈,院子裏放著鹿以及其它一些動物的造型,這隻鹿正拉著一輛車,駕車的恰是聖誕老人。澳洲很多人家的院子整理得相當漂亮,由於氣候溫和,一年四季鮮花不斷。這兩家的院子大而美麗,再加上院子裏掛的串串小燈及假鹿假動物什麽的,沒看過用燈做裝飾的人,這兒確實招人喜歡。可是在我眼裏這根本算不上什麽,因為我看過中國的節日裏把個辦公大樓的四周全掛上彩燈的樣子那才叫美麗壯觀。就是這點小兒科,方圓幾裏路的人一傳十十傳百的都過來欣賞參觀。話又說回來了,這都是些私人的庭院,能裝扮成這樣已經很不簡單。澳洲人就是這麽可愛,對你的每一個小小的成績都會給與肯定和讚美。每天都有一撥一撥的人前來參觀,他們站在院子外邊一邊評論,一邊讚歎,這些都讓兩家的主人感到非常地自豪和高興,澳洲人對別人的表揚和讚歎十分勇於接受,他們為你的樂而樂,為你的歎而歎。

與西歐各國在寒風凜冽中度過聖誕節的氣候完全相反,澳洲聖誕節正趕上大夏天,烈日炎炎下的人們,小夥子常常光著上身穿者長褲手裏提著鞋子赤著腳,姑娘們穿著袒露的上裝超短的裙子腳上踏著夾腳趾的那種平底人字拖鞋,有的甚至脫掉鞋子光腳走路,這與街道兩邊商店櫥窗上貼著的聖誕老人身穿紅皮襖紅皮褲紅短靴在白雪皚皚中扛著禮物的畫麵相映成趣,寒冬酷暑對比強烈,這在西方國家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獨特景觀。

聖誕期間天氣總是非常炎熱,五六年前,由於天氣熱加上幹燥,悉尼發生的一場森林大火那叫個大呀,一燒就燒了很多天,燒得個昏天昏地,並且持續了很長時間。那次好幾處地方都發生火災,好像那年墨爾本也發生了火災。大火從聖誕節前一直燒到聖誕節後的很久,把個藍山的國家公園幾乎燒完,還燒毀了很多房子。很多義工消防隊員連聖誕節也不過,自願參加撲滅山火的行列,有的受了傷,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最後還是一場大雨才把大火澆滅。那年的聖誕節我站在自家小小的陽台上,眺望遠處的滾滾濃煙,空氣也被汙染得厲害,連陽台上也飄落著一些隨風吹過來的被燒焦了的細小雜物,空氣再也不是那麽清新可人了,到處彌漫著燒焦樹木後濃煙的味道。但是今年的聖誕節天氣比較反常,好像這也是我來澳洲這麽多年後第一次品嚐到聖誕節期間所具有的這般涼爽天氣,那天我出去送朋友居然還得帶上一件外套。由於聖誕前和今年下半年的雨水都很多,今年的水果好像都不大甜,水唧唧的。 

每年聖誕節,悉尼各地的慈善機構都專門為那些弱勢群體,如貧困人士,無家可歸者和孤獨人士舉行聖誕節免費午餐。今年聖誕免費午餐是福利機構基金會在艾希菲萊德舉辦的,而且規模這次最大,那天大約有三千多人參加了午餐,艾希菲爾德聯合教會後麵的基金會總部還支起了一個大帳篷。聖誕午餐有火雞,火腿,炒菜,水果沙拉以及各種甜品,午餐時間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另外,每位參加者還獲得了一份聖誕老人商店捐贈的禮物,聽說這次全部費用都由知名人士等捐獻的。聖誕節本身是一種宗教的節日,聖誕節免費午餐大概就是上帝通過教會給予受苦受難大眾的一種關愛吧。

另外,澳洲除了肉的品種很多外,各類海產品如各種海魚各種大蝦,龍蝦,大生豪等也十分豐富,不過除了能在大的唐人餐館看到一些活魚活蝦外,魚店買得全是解凍的魚蝦。澳洲的聖誕節因為是夏天,聖誕節午餐越來越多的現代年青人開始用海鮮,沙拉,火腿等涼的食物代替熱的燒烤食物。由於澳洲人大多是英國移民,他們仍然保持著英國的傳統,大部分家庭依然采用傳統的英國習慣吃著烤整雞,整鴨,整火雞等配著烤南瓜,烤土豆,烤西紅柿等蔬菜這樣的聖誕大餐。除此之外,還有的家庭另外再加些海鮮。

我曾經走訪過一位名字叫彼爾的六十多歲的英國人,從他的衣著你一眼便可以看出他的背景。不管天氣有多麽炎熱,他永遠傳著西裝,打著領帶,西服上麵的小口袋還插著一條跟領帶顏色相同,疊成形狀的手帕,一副十足的傳統而保守的樣子。如果他跟現代派那種穿著袒肩露肚的人站在一起的話,猶如恍惚隔世的兩代人站在你麵前,看看新派再看看老派,仿佛時間隧道又退回到一個世紀以前。我問他是怎樣過聖誕節的。他說他父親去世後,他總是跟他叔叔一家一起過聖誕節。他跟我談起他叔叔一家過聖誕節的情景,那真是道地的保守又傳統的英國人之家所過的聖誕。

他叔叔是個大農場主,農場裏既種蔬菜又養牛羊,他叔叔和嬸嬸共生有二十四個孩子。他的話一下子把我的眼睛給撐大了半寸,我驚訝的反問道,“二十四個孩子?”。“是的,那時還有比這更多的,”他繼續說下去。他說聖誕節他叔叔的全家一起去教堂,參加上午十點鍾的聖誕彌撒,十二點回到家,然後孩子們 按照長幼 依次坐在巨大的客廳裏那張又大又長的桌子( trestle ) 旁,孩子們的母親負責全部的燒烤,父親專門負責切肉,父親手裏拿著那把又大又長的切肉刀總是最後一位進客廳的人。

他叔叔進來時,孩子們早已經安安靜靜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彼爾說“安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不像現在的孩子,哼!”,說到這兒他顯得特別陶醉和自豪,因為這說明了他們有嚴格的家教,同時,也表示出他對現在的家庭教育出的那些不尊敬父母的孩子們的一種不滿和輕視。他叔叔把肉切好裝盤,遞到坐在右手邊的大兒子手上,大兒子把盤子再傳給下一位,就這樣一直傳到最後一位,當每個人都拿到食物後,父親才最後切自己的那份肉。吃飯前大家把盤子放好,首先低頭祈禱,感謝上帝帶給他們這些豐盛的食物,帶給他們全家人的身體健康。禱告完之後,全家人才開始一起吃飯。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的信仰基督教的英國家庭如何吃聖誕大餐的情景。彼爾還說,他叔叔家每到星期天,聖誕節,還有複活節,全家人必須一起吃飯,這些日子實際上是他家團圓的日子,任何人不得找借口不來。

澳洲人把聖誕節看成家人團聚的日子,他們把這一天稱為 Family Day 。 其實,這一點跟中國春節全家人團聚完全一樣。

莉雅

Copyright 莉雅 2008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