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

莉雅 (女), 澳洲悉尼。
正文

查理的渴望

(2010-03-29 14:29:42) 下一個

查理在去年下半年悉尼的一次股票講座上認識了埃莉絲,並記下了她的電話號碼。

幾年前澳洲股市還在牛氣哄哄時,埃莉絲買過一些股票準備今後養老用,誰知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金融風暴一下子把這些股票變得不值錢了。去年三月當股市處於最低價位時,她又抄底買進一些,希望盡快為過去高價位時買的股票解套。三月以後的澳洲股市開始慢慢止跌回升,她的股票也漸漸轉虧為盈。不過這場金融風暴倒讓埃莉絲對股票產生了興趣,開始關注並研究起股市了。

查理比埃莉絲更早接觸股市。早在亞洲金融風暴前就賣下一大批科技股,隨後因為科技股的崩盤而幾乎成為一張廢紙,十多年過去了還是無法解套。經過那次打擊後的他一遇上熊市就恐慌害怕,他從一頭不怕虎的初生牛犢變成了一隻受過驚嚇的貓。特別看到這次全球性股災,股市以自由落體狀墜落時人們表現出的那種驚惶失措,讓他失去了方向,心理上的害怕讓他根本無視低迷的市場正是千載難逢的入市最佳時機。認識埃莉絲後,聽到她的股票都是借助經濟危機得以解套時,他又為自己坐失良機而感到萬分懊惱,也同時對埃莉絲敢於逢低買進的膽量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敬佩。

埃莉絲喜歡寫作,夜深人靜時也往往是她創作激情的高峰期。查理則是一名家庭醫生,家在悉尼,一周工作六天。他趁自己身體還健壯時把一半的工作時間選在開車需要近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的邊遠城鎮的醫療中心工作。人雖辛苦一些,但一想到雙倍工資,嘴角總會禁不住向上微微翹起,值。隻是股票被深度套牢一事如同喉嚨裏卡著一根取不出的魚刺,總讓他感到不舒服。渴望解套賺錢的心情就像一隻發情的小鹿不時地在他胸膛裏上串下跳。

當查理得知埃莉絲夜裏工作後,那種詢問或者說探討股票的電話從此不分早晚的打向她,也不管她喜不喜歡。從此,埃莉絲的早餐總會伴隨著股票內容的電話同時進行。夜深萬籟俱寂,一串串清脆的電話鈴聲常常把埃莉絲的思路打斷。他會理直氣壯地說才從邊遠城鎮醫療中心下班回來。其實澳洲人都知道,晚上9點以後沒事最好不要給別人打電話。也不知道查理那時中了什麽邪,根本不去顧及埃莉絲的個人感受。反正隻要他有時間一個電話打過來開口閉口就是股票。他天天都打,有時一天還打兩次電話。晚上打的時間特別長,即使無話可說了也不把電話放下。每次都是在埃莉絲的催促下才掛電話。一天天,一月月,埃莉絲沒轍了,隻好開玩笑的對他說這樣天天給她打電話,是不是把她當作股票情人了。麵對電話那頭次次都在詢問股票的他,埃莉絲終於煩到忍無可忍,請求他不要天天打電話來聊股票,自己又不是股票經紀人,再說兩人之間甚至連熟人都不算。再後來早晚的電話鈴一響,埃莉絲就會產生莫名的緊張和心累感,隻好裝作沒聽見,不去接。她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私人空間,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被這些煩人的電話剝奪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