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

莉雅 (女), 澳洲悉尼。
正文

逛悉尼皇家農展會

(2008-03-26 07:40:34) 下一個
每年一次的悉尼皇家農展會如果從1882年第一次在茂帕克舉辦開始算起的話,包括1998年又遷址奧運會址,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路程,至今仍然辦得轟轟烈烈。它總是在複活節前開始共持續兩周左右的時間,今年舉行在複活節的前一天。

說實在的,這項隆重的傳統節目在悉尼人的心裏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可以說悉尼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加過這個農展會。今年我一改以往的拖拉作風,不是等到快結束才去而在開幕的第二天就來到展覽會場。還沒走進農展會的大門,遠遠的地方就看到了那個坐滿了孩子正不停旋轉著的巨輪,還可以聽見孩子們傳來的陣陣笑聲,那是孩子們的娛樂場地。人們身穿休閑服裝全家出動興高采烈的來到了農展會場。農展會上到處可見拖兒帶女的家庭,很多孩子的臉上塗著彩色的圖騰,頭上戴著色彩鮮豔,樣式奇特剛剛買到的帽子。隻見大部分人的手裏都拿著大包小包,裏麵裝著各種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在農展會上買來的東西。人們的臉上露著輕鬆喜悅的神情,孩子們更是開心得一隻手被媽媽拽著另一隻手不停地拿著吃的東西往自己嘴裏塞,眼睛還一個勁的掃射著路兩邊花花綠綠的攤位,企圖再發現點什麽東西可以嚷著讓媽媽買。農展會前後不過十幾天的時間,那也樂壞了這群悉尼的孩子。

牲畜每年進城見世麵這種事聽起來似乎很新鮮,卻實實在在的發生在悉尼皇家農展會上。這個農展會在我看來除了展示農產品等之外,主要展示的是牲畜動物以及它們的加工產品。今年不知什麽原因,它不像以往那樣在開幕之前就早已深入人心,農展會不見提前報道,牛羊等動物也不見出現在各家的電視屏幕上。以往牛羊進城總被輿論界渲染得十分厲害,一種喜氣洋洋,節日似的氣氛早早就彌漫在悉尼的大街小巷。

農展會期間,牛,羊,豬,狗,馬等等牲畜根據自己的種類呆在農展會屬於自己的展廳。我還沒走進雞鴨鴿子館,就早被傳出的一片雞叫聲所吸引,也許廳太大的原故,館內雞叫鴨叫公雞打鳴的喧鬧聲震得我耳膜轟轟的響。隻見大廳裏擺放著一排排的籠子,籠裏展示著不同品種的雞,最後兩大排的籠子裏放著卻是不同品種的鴨。靠近大廳門口的斜角處放了一個大籠子,裏邊那十幾隻鴿子的羽毛都被塗成了不同色彩。正對著大廳的門口擺放著一個小排籠子,籠裏每個空格中都展放著那隻經過評委們從今年參賽的每個品種中評選出來獲得冠軍頭銜的雞鴨鴿。

原來悉尼很多人房子的後麵都還帶個後院,愛好養雞的人在自家的後院裏養上幾隻不同品種的雞,他們把好看的品種送來展覽。展廳裏放著的雞鴨鴿都是個人送來展覽的,如果哪個人的雞得了冠軍,這個人感到的是一種榮耀,滿足和高興。展廳的一名工作人員跟我說,送來的雞一般是七至十個月大小,這時候的雞最活躍,最健壯。這些被送來展覽的雞中很多品種我從來沒有見識過。比如有一種雞渾身淡駝色絨毛,一大篷深色絨毛頂在頭頂,蓋過眼睛,吃東西的時候頭頂的那一大堆蓬蓬的毛還會碰到地上。這種雞有的全身白毛而頭上頂了一大蓬黑毛,還有的全身披著黑色的羽毛可頭上頂的卻是大大的一蓬白毛,像一朵大大的白菊花,更像戴了一頂大大的厚厚的看起來又十分高貴的棉帽子。身上的羽毛甚至一路長到腳趾上,你看那雙腳爪上的毛高高地翹起,像穿了一雙奇特的大靴子。遺憾的是這種雞的眼睛被頭上的那一大撮毛擋著,隻能看見地上的東西,也不知能不能看見天和人的臉。還有一種跟我很有眼緣的雞,它的羽毛是橢圓形的,每根淡淡的銀灰色或黃色的羽毛上都鑲著一圈黑色的邊。另有一種也很好看,黑如緞子般的羽毛上灑滿了一個又一個白色的圓點。總之,好看的雞實在太多太多。

在豬和羊的展廳裏,那些高大美麗的各類羊按其品種被關在一個個用鐵欄杆圍起的地方。豬和羊都是安靜的牲畜,走進大廳你可聽不見一點它們的叫聲。這些羊有的是肉羊還有奶羊和產毛的羊。這些羊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淡咖啡色,還有黑色或混合色。一般羊的那對不大的耳朵總是向上立著,可有一種羊的耳朵卻與眾不同,十分的巨大並向下垂吊,它讓我想起了一種大耳朵的狗。靠近門口的圍欄裏你看有幾隻這樣的羊,它們既溫順又可愛,美麗。全身長滿了厚厚的卷卷的一縷一縷長長的毛,乳白顏色的毛色中還夾雜點淡淡的咖啡色。頭上那對秀氣的羊角向後稍微卷起。站在圍欄邊上的人,麵對這群可愛善良的動物時都會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去摸摸它們的臉,捋捋它們的毛。這種羊和凱希米羊都屬產毛的羊,隻是羊毛沒有凱希米羊毛那麽柔軟。今年雖然沒有展覽凱希米羊,卻有間小小的展室,專門介紹考珀先生帶來的白麗薩凱希米羊毛。為他工作的巴若特先生熱情地向我介紹了他們那裏產的凱希米從羊到毛的情況。原來這種羊每年隻剪一次羊毛,一隻可得350克毛,這種羊一般有十五年產毛期。他的介紹還真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

再來看看豬的這邊吧。一頭頭閉著眼或熟睡的大小肥豬們,個個膘肥體壯,渾身的毛錚亮,看起來既幹淨又漂亮。它們根本沒把大批的人群放在眼裏,我行我素的樣子確實招人喜愛。盡管它們都在睡覺,還是有不少人伸手晃晃它們那巨大的身體。最有意思的是那兩頭大母豬各自生的那兩窩胖乎乎的小豬崽,每窩都有十幾隻。一窩小豬依偎在媽媽的懷裏邊叼著奶頭邊睡覺,吃不上奶的就睡在媽媽或兄弟姐妹的旁邊;另一窩小豬全部睡在專門為它們增溫的那盞燈的下麵,整整齊齊一個方向靠在一起的樣子實在是可愛。被撇開的媽媽孤獨的躺在一邊自己睡覺。參觀者圍看它們,久久地不散。這些豬長得也好看,很多豬的黑毛裏帶上一圈或兩圈白色的毛。有個農場主告訴我,每年他們參加農展會是為了參加評比,如果評上個等級,別人就會找他的豬配種,他們就會賺很多錢。

下一個展廳展的是各種不同的牛,有不同品種和顏色的肉牛,顛著兩隻大奶子的奶牛。廳的一塊牆壁上掛著一快布,上麵有很多可以打開的小紙門,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輪流翻看每個紙門後麵的東西。我也好奇的翻開看看,原來,紙門的後麵有圖又有字,是牛身上每個部位的肉在肉店裏賣的時候叫什麽名字,圖文並茂一目了然。麵對一頭頭的活牛,對照牛身體的每個部位,用這種直觀的方法,孩子們一下子就會牢牢記住這些名字而且還知道這些肉來自牛身上的什麽部位。展廳的外邊有幾隻被套住的牛,它們的主人正忙著給自己的牛修剃毛發。每頭牛都被自己的主人修整得既幹淨又整齊。

接著我再往下走過去,隻見一個不太大的廳裏擠滿了參觀者,我走進去一看,原來是兩個表演者正在向坐滿觀眾席上的觀眾們表演剪羊毛的節目。他們都具有了得的技術,他倆各自按著一隻又肥又大的綿羊,不幾下就把自己手中羊的毛全部剪下,又快又利索。這個節目跟砍樹樁一樣都是比技術和技巧的節目,它們都是每年農展會上必不可少的傳統節目。

再看那展廳的外邊,有一個搭起的棚子裏正在表演兩隻牧羊的狗隨著牧羊人的口哨令機智靈巧的把一大群羊趕進羊欄的過程。真是一對又聽話又勤勞又智慧又忠誠的狗。在棚子的不遠處還有一大塊被圍了起來的地方,很多觀眾正座在那兒觀看著小狗們的賽跑比賽。今年因為參觀的太早,像馬狗貓兔等動物的展覽還沒開始呢,在這十幾天的展覽會上將會不斷增添新的節目。記得有一年在狗的展廳裏,我在狗主人的幫助下還用了很大的勇氣和力氣抱起了一隻獅子臉似的那種品種的寵物小狗,還跟它照了一張相片呢。那真是一條乖乖狗,沉甸甸的小狗溫順極了,就是長得實在太醜。

接下來我又參觀了羊駝館,隻見一頭頭又高又大的羊駝安安靜靜的站在那裏。它們總是驕傲的仰著那顆好奇的大大的腦袋,那對小小的耳朵支楞在上麵,看起來既老實又憨厚,好可愛呦。農場的主人告訴我這些羊駝的原產地是南美,他們還讓我感受了這種動物柔軟的毛。他們說這種毛比凱希米毛結實三倍,為此,我還專門到旁邊的時裝展廳買了一件羊駝毛織的外套。

話又說到時裝展廳,出售的產品都是自產的。比如用自家產的羊駝毛或凱希米毛織成的羊毛衫,毛衣等,用澳洲產的牛皮手工做成的各種皮帶,皮靴,皮包等,用帶毛的軟羊皮做成的各種靴子,鞋子等等。還有自創品牌的毛衣,襯衫和褲子什麽的,不在其它商店出售。另外展覽會上還能買到其它國家的手工製品和工藝品。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的質量都很好。還有,今年的農產品的展覽廳除了有自產的麥子做成的品牌麵包,還有自製果醬,自產蜂蜜,瓜果,酒等等,不過,展覽廳倒增添了幾處現場教大家如何用澳洲的農產品燒菜的節目。

總之,悉尼皇家農展會是一項具有百年以上曆史的傳統節目。不僅展示了農場裏的各種牲畜動物,各種農產品,而且還展示各種花卉,手工製品。同時還有特技表演,如剪羊毛,砍樹樁等等傳統節目。舉行這種大型的農展會對澳洲這個畜牧業為主的國家來說意義特別重大,通過比賽評比,把好的東西,優良的產品選出來,讓它們更加發揚光大。悉尼皇家農展會不僅對孩子們而且對新移民都如同提供了一種直觀學習的課堂,在這樣一個學習娛樂為一體的農展會上,人們對澳洲的畜牧業和農業一下子有了一種全麵的認識和了解。這種農展會開得活潑,熱鬧,喜慶。

在澳洲這麽多年,我也參加過好幾次農展會。當農展會還在茂帕克舉辦的時候我就去過那裏,現在雖然把舉辦地點從茂帕克遷到了奧運會址,盡管地方大了,更現代了,但是,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在茂帕克舉辦農展會。因為,那裏更帶種傳統的氣息。向現在這樣把濃濃的帶足農家鄉土氣息的傳統節目放進現代化的摩登大樓裏舉辦,讓那些牛馬羊豬狗走進高牆大廳裏,就好像劉姥姥住進大觀園,奔馳牌轎車放在田埂上展覽。傳統的份量好像也隨之被減輕,總讓我有種不協調的感覺。有些傳統的東西應該保留下來,最好不要被現代化全部取代。

莉雅
Copyright莉雅 20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莉雅 回複 悄悄話 也問你好,謝謝!
絳紫湮 回複 悄悄話 問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