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

莉雅 (女), 澳洲悉尼。
正文

洛陽紙貴

(2008-04-08 08:43:00) 下一個

悉尼有些廟宇很商業化,比如通過賣香,蠟燭及紙錢賺錢,還通過人們往捐款箱裏捐款而籌錢。這些廟裏既沒有和尚又沒有尼姑,僅僅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可以祈禱的平台而已。外型像廟的幾間房子裏被放上幾尊菩薩,關公,土地爺等等塑像,虔誠的人們便開始了他們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的祈拜。清明節我總想通過某種方式寄托一下對我父母和老阿姨的哀思,在國外隻能去廟裏為他們進上一炷香,插上一對蠟燭了。後來聽說有個關帝廟,雖然沒有和尚也沒有尼姑,但關帝廟比很多其它廟多了一個燒紙錢的爐子,這個爐子為它贏得了很多顧客,換句話,也就是為它掙了很多錢。特別在清明節和春節前後來廟裏祭拜去世的親人們和祖先的人不斷,大家一般用燒香燒紙錢的方式在心裏默默為自己的親人們一邊祝福一邊送上一份對他們的無限思念。

自從我找到關帝廟以後,十幾年來,每年的清明節我一準起個大早,趕到廟裏。買上香,蠟燭,還有紙錢等一套由廟裏配好的東西,在廟裏拜拜自己去世的親人們,為他們供上一炷香,點上一對燭蠟,燒點紙錢什麽的,祝福他們在天上平平安安,過得美滿快樂。通過心靈深處與他們的溝通,即表達出自己的哀思,每次祭拜過後我還會感到渾身輕鬆,內心感到非常平靜。

不管平日裏人們拜菩薩還是關公,祭拜祖先還是父母等,隻要祭拜中需要用的祭品,廟裏一般都會提供。香,蠟燭,黃表紙等等都被一捆捆紮得好好的,我每次都買最全也是最貴的被稱作“十全大寶”的那種。據介紹裏麵包括了所需的一切。哪種節裏麵應該放些什麽東西,廟裏的人都會換好。反正咱也不懂什麽規矩,每次都按廟裏說的去買。

“十全大寶”曆來九元澳幣一捆,價格當然比自己買貴上很多。是不是受了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每年價格不變,分量卻遞減,拿在手上感到越來越輕,裏麵的東西眼見越來越少。對我來說隻要不影響到祭拜的結果,我一般都不去過問。別人做生意讓人家賺點錢也是應該的,隻要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一般說來除了大陸人外,去那裏的人大多數是香港人,台灣人還有東南亞的華人們。他們比這兒大陸人更重視清明祭祀,他們很多人還在廟裏為自己的先人買了牌位供在那裏,廟裏負責每天為這些牌位供香。清明這天他們不僅去廟裏為自己去世的親人,先人們燒香,點蠟燭,而且為他們燒紙錢。他們往往自己帶個紮好的,裏麵放有各種東西的大大的紙袋作為要燒的紙錢。所以清明這天上廟的人特別多,燒香燒紙的人絡繹不絕。

今年的清明節跟以前不一樣,不是四月五日而是提前到四月四號這一天。當我趕到關帝廟時卻發現院子裏又蓋了一個小房子,裏麵專門賣祭祀用的香,蠟燭,還有各種祭父母,祭祖先用的不同紙衣,紙錢等等東西。我如同以往,點了一套祭父母用的祭品,當被告訴二十八元澳幣一袋時著實把我嚇了一跳。包括去年以前一直都是九元澳幣一捆祭品今年一下子提價到二十八。這套祭品包括三支比較粗一點的香,一對蠟燭和一個紙袋。這個紙袋裏的東西由賣東西的人當場裝好,有兩張男紙衣,兩張女紙衣,外加一些圓形紙錢,賣東西的這個人還把大約二十幾張小方形紙錢疊成元寶形狀放進這個紙袋裏,一封口這套祭品就完成了。看起來鼓鼓囊囊一大袋,實際上裏麵的東西很少,泡泡的空空的。當我聽到二十八元澳幣時心裏驚了一下,脫口而出“這麽貴呀”,賣祭品的那男人馬上拉下臉來,瞪起一雙大眼反駁我說“買祭品在於心誠而不在於價格”。他又指著桌上一疊中間帶有一塊金黃色顏色的方形紙錢接著說,“再說,那些元寶都是我拿這些紙錢一個個用手卷成的”。那就是說一經他動手這些價格從九澳元一下子提到了二十八。過去的廟被一老人常年承包,祭品賣九元一捆。今年換了幾個據他們自己說是做義工的人,我隻知道東西經他們手卷了一下,數量比九元一捆時少了很多,錢卻貴了幾倍。我也懶得跟他爭辯,反正,人都來了,隻好硬著頭皮買了一袋。

拿著這一袋輕飄飄的祭品,心裏感到直發怵。這年頭什麽都漲價,連廟裏這塊像似靜土的地方,也不甘落後,連死人的錢都賺。這時我腦子裏開始了澳幣和人民幣的轉換,印象中的黃表紙好像不值幾個錢,所以,我怎麽也無法把這幾張黃表紙和三百元人民幣聯係起來,隻是越發感到“洛陽紙貴”罷了。

最讓我心堵的是他們猛提價還不能讓你說,好像一提錢,你對去世的親人們的誠意就不存在似的。那人的話讓我一整天都不舒服,那個說話人的那對瞪起的大眼珠子和“買祭品在於心誠而不在於價格”的話一直在我腦子裏轉悠,他的話把我們的誠心也說成了不誠心,讓人感到非常委屈。後來我終於想通了,想賺錢是人的本性,這些為廟裏工作的人也是一般的人,他們不過也想在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上大撈一把,大賺一批罷了,於是他們把心誠和價格這兩個不同概念的東西混在一起嚇唬那些認為東西太貴而又誠心來祭拜的人而已。他們把價格定得高高的,弄得那些來祭拜的人很尷尬,不買又被一頂心不誠的大帽子扣在那,隻好買了。

其實每年我都要上廟幾次,每次或多或少都會為廟裏今後做善事捐點錢,而且持續了十幾年。這次清明節我在廟裏碰上的這種對祭品大幅度的漲價和那種不可抗拒的歪理的事給我留下了很壞的印象。而捐錢則完全出於自願,它可不是一種硬性的任務。既然廟裏通過買祭品向上廟的人賺取大錢,我也不打算每次再為廟裏捐獻一點自己的小錢了。

從廟裏出來以後我就開始告誡自己,今後勤快一點,清明前把掃墓用的東西在商店裏一並買齊帶到廟裏。切記:千萬千萬自己帶東西去呦。

 

莉雅 

Copyright莉雅 2008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