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曆史方麵 “天主教”原名Catholic Church,即大公教會,是初期基督教會的泛稱. 可惜大公教會領導階層漸漸偏離聖經的真理,宗教領袖們建立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威,及許多不合乎聖經規條及傳統,甚至宣揚人的得救,不僅隻靠耶穌基督的恩典,還要加上很多攻克己身的行為,加上要向聖徒認罪,及要買贖罪券等等. 在16世紀,許多基督徒看到當日的羅馬天主教會愈走愈歪,決心從傳統的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建立所謂 “更正教” (Protestant,又稱新教),也就是今日的基督教. 他們重新高舉聖經為信仰的最高原則,強調基督教的信仰立場是 “唯獨聖經” “唯獨基督” “唯獨恩典” “唯獨信心”. 自此,曆史上出現了天主教(原來的大公教會)和基督教. 可以說,天主教是漸漸偏離了聖經的真理, 基督教是力求正本清源,歸回聖經的真理. 2.兩者在信仰上的主要分別 第一, 信仰的權威: 基督教強調聖經是神默示人寫成的,是神親自向人說的話,故也是信仰唯一的權威,故謂之“唯獨聖經”. 天主教則認為除聖經的權威外,一些由聖人寫成的次經,玫瑰經等也是信仰的權威. 然而這些次經及玫瑰經與聖經是有抵觸的道理. 另外,天主教也太強調教皇在信仰的解釋及執行上權威. 第二, 人的得救: 基督教認為人的得救,完全是靠耶穌基督十字架舍命的救恩,故謂之“唯獨恩典”, 而人是靠信心來領受這個救恩,故謂之”唯獨信心.” 天主教認為,人的得救,除了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外,還要加上很多人為的條件,例如僅守規條及傳統. 第三, 人與神的關係: 基督教認為,人與神有直接的關係. 雖然人因罪而不配來到聖潔的神麵前, 但靠著耶穌基督的贖罪恩典,人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施恩寶座前,故謂之”唯獨基督”. 天主教認為,人與神中間,要有一個中間人,就是神父.所以信徒應向神父作 “告解”,才可以得到神的赦免. 另外重要的中間人,就是死去的聖徒及聖母馬利亞.天主教認為,信徒若要向神祈禱,便要先借著這些聖人轉達. 這樣的道理也與聖經的教訓相違背的. 第四, 把馬利亞偶像化了: 天主教尊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把她與耶穌一樣,受信徒的敬拜與讚美,也把玫瑰經等同了聖經的地位,更因馬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而無形中把她比耶穌的地位更高. 基督教認為,聖母雖被神揀選生養耶穌,但她也是本性有罪的人,敬拜馬利亞,就是犯了十誡中的第二誡,就是膜拜偶像. 補充: 以上提到天主教的偏離聖經的情況,主要是發生在中世紀以後以致16世紀更正運動改教的時候. 近幾個世紀,天主教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有部分的天主教會已摒棄很多曆史上的錯誤. 以上所說的,是一般觀察到的現象 東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會從這裏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 此一基督教支派占去基督教世界的六分一,擁有悠久的基督教傳統。他們沒有好像西方教會般,有宗教改革的分裂情況。實際上,他們一直相信自己才是地上真正的“基督身體”。倘若西方基督教人士宣稱東方教會將自己分隔出來,那麽,東方教會就會反駁西方教會,認為西方教會才是與“正統”教會分離。曆史事實乃是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不是十六世紀的複原派改革,而是東西方教會分裂。這次分裂事件在1054年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東西方教會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要了解這段曆史,就須要由政治及神學思想兩方麵去探討。 一、遷往君士坦丁的行動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將帝國的首都遷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康士坦丁堡的位置,此處位於商業貿易的通道上,除了在商業上有價值外,在軍事上,亦是非常有利的位置,擁有防範異族入侵的屏障。但卻在宗教上使得教會分裂更加確定,同時也因為政治權力減縮,不再輕易受到管轄。 羅馬當然失去身為首都的政治重要性,不過另一方麵,遷移政府帶來的權力真空,卻令羅馬主教有機會增加他在世俗和屬靈事物上的影響力。羅馬的主教和後來的教皇逐漸奪得政治上強大的權力。由330年君士坦丁遷都,至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的期間,教會麵對兩個互相對抗的中心。特別是當查理曼在800年被加冕,實質上成為另一個羅馬帝國後,東西方的紛爭更趨明顯,兩者的關係幾乎到達分裂的程度。至此,在政治舞台上,出現了兩個皇帝互相爭競。而在宗教方麵,羅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亦互相爭奪權力。 二、國王兼教宗製度的統治 在東方,大主教與統治者之間,並沒有如羅馬教皇與帝王間出現的相爭情況。起初,東方教會就與治理君士坦丁堡的領導人保持一段密切的合作關係。這種關係非常密切,被西方教會人士和曆史學家稱為“國王兼教宗製度”,意思是指教會事務完全順從皇帝的管理,教會實際上成為政府的一個部門。不過拜占庭的曆史學家駁斥這項指摘,指出皇帝不是教士,而且大主教有權革除他的教籍。支持東正教的神學家寧願用“和諧”(symphon)來代替“國王兼教宗製度”。和諧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權力互相支持,教會讓信奉基督的領袖管理國家;但整個社會是由神眷顧的,國王是由神膏立的。“國王兼教宗製度”的指控,是東西方教會裂縫越來越大的過程中一個重要事件。而當時的西方教會在數百年來,正努力爭取教權高過政權的地位。 一般來說,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神學上的創新往往帶來質疑;如果一個意見真的和最初的教會所教導的不同的話,那麽這意見很可能被視為異端邪說。然而進一步的詳細解說傳統神學是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教會從不堅持要禁止圖像敬拜,而東方教會最後都放棄圖像敬拜。事實上,雙方為圖像敬拜都設立界線,並且訂立了規條。然而當這個問題引致教會與政府發生磨擦時,東西方教會的關係就受到嚴重傷害。726年,皇帝利奧三世頒發反圖像崇拜的命令,羅馬主教因而指斥他,導致皇帝報複,撤消羅馬對很多地方的管治權。羅馬在失去了寶貴的土地的同時,另外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影響到羅馬的地位,矛頭因而重新指向東方教會,指出其傾向國王兼教宗製度。皇帝幹涉很多宗教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