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BBC觀察:中國緬甸對救災態度天壤之別

(2008-05-14 10:59:31) 下一個
觀察:中國緬甸對救災態度天壤之別
BBC新聞網外交事務記者肯德爾

中國四川大地震繼緬甸風災大約一個星期之後出現,兩國政府的應對態度同能力有極大差異。

兩次巨大的天災,破壞了大片地區。

兩個亞洲國家傷亡枕籍,數以十萬計的災民頓失家園。

兩個政府,一個是軍事政權,一個是共產政權,兩者傳統上都對外部勢力介入本國事務甚為猜疑。

但是這兩次天災,兩國政府的處理手法卻大相徑庭。

強烈對比

緬甸在5月3日受暴風侵襲,緬甸政府拒絕讓外國人進入本國救災,本身的反應遲緩,又不願意考慮靈活處理。

從一開始,緬甸軍政府隻容許極少數援助專家入境來評估風災的破壞程度,及製定援助災民的供應線。

記者,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受到歡迎,以便讓全世界知道災情。但是現在他們卻要偷偷地潛入緬甸。

遠至美國都即時提出空投物資及海軍支援,但是都遭受冷待。

即使後來勉強接受外來物資,緬甸政府發言人還是堅持隻歡迎援助物資,不歡迎援助人員,緬甸軍隊可以自行處理。

不過,災情的重大程度顯然並非緬甸憑自己力量可以妥善解決的。

在某些地區, 幸運的災民似乎得到政府分發的帳幕。

但是,在其他地區,被洪水淹沒的稻田浮屍處處;在仰光機場卸下的救援物資需要士兵徒手運送,這些影像顯示這個不開放的政權缺乏裝備來應付這場巨災。

顯然,人命不是首要考慮。緬甸憲法公投如期在上星期六舉行,除了受淹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

對緬甸軍頭來說,抓緊政權顯然比滿足部分國民迫切的需要來得重要。

相對於此,本星期麵對大地震的中國共產政府的反應給人一個迅速、靈活及異常開放的印象。

中國反應迅速

地震發生後幾個小時,中國總理溫家寶已經飛往受災地區,中國國營電視台對災情作出從未有過的快速反應,推出地震災情特輯。

倒塌樓宇及被困生還者的照片迅即發遍全世界。

一些外國記者可以抵達該地區發出目擊報道。

相對於緬甸死硬要舉行公民投票,中國迅速決定降低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規模,並且傳遞前默哀,悼念死難者。

在接受外來援助方麵,中國政府歡迎援助物資。即使中國政府像緬甸政府一樣,不接受外國援助人員,但是卻能迅速調集本身大量資源,進行令人印象深刻的拯救行動。

數以萬計的中國警察和士兵乘坐卡車、飛機,使用降傘甚至徒步趕往災區。

他們的救災行動是否收效,在事發後幾天,最多幾個星期就可以看到。

不同動機

究竟外國記者同救援人員是否可以繼續獲準接近災區還是個問題。中國外交部已經警告說,外國記者將不準進入地震區,原因是為了他們的安全。

但是至少,中國政府明確地希望向本國人民,以至向國外顯示,中國能夠應付,並且關心本國國民的福祉。

平心而論,雖然兩場大災難的強烈程度頗堪對比,但是暴風及洪水造成救災的困難,同人口密集地區的重大地震造成的災難難以劃上等號。

即使可以劃上等號,但是以中國的人力物力及基礎建設的穩健,對比緬甸,自然是更能挑起救援的重擔。

但是令人更為驚訝的事,中國這個星期的反應同過去反應遲緩,試圖隱藏敏感的政治訊息的災後反應截然不同。

本年初,中國爆發嚴重雪災,中國政府迅速及妥善處理,調派成千上萬軍人,以紓解危機為第一要務。

無論這是因為是奧運年的原故,還是因為中國越來越富裕的城市中等收入人士對政府的要求增加,今日的中國看來已經對於向人民負責這個觀念有越來越深的體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