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

我的語絲,綠了青山,醉了碧水...
個人資料
正文

托性於花,寄意於景——讀煙雨樓台《東風第一枝·獨愛孤高一萼紅》

(2013-02-25 18:08:34) 下一個
              

       托性於花,寄意於景
  --讀煙雨樓台《東風第一枝·獨愛孤高一萼紅》

  
煙雨樓台君《東風第一枝·獨愛孤高一萼紅》這詞立意甚高,且暢其旨趣。全詞用托物連類的方法,托性於花,寄意於景,以寓人未宣之思,發人難抑之情。
詞中一萼殷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是被人格化了的有一攬子溫柔,卻又凜然特立的人物形象。
詞上片運用移情入景手法取一萼殷紅的眼前寂寞之景和往日難耐之處境,注入主人公情思,以點出其耿耿檀心,為下片抒情張本。下片緊承檀心之不為人知不為人共,凸現其傲世、堅貞、獨立獨醒的情懷。與上片相依想成,相激相蕩。全詞造景造境造思,以深婉含蓄筆觸,抒題外之遠致
黃昏,疏枝淡月,檀心寂寞誰覓?”—詞以無庸置疑的詰問起筆,渲染了一萼殷紅處境的淒清。誰覓?”問的很巧。既引人警醒、振起全篇;又是以明退暗進的方法,暗示孤獨的花有著和他對視對問的人,從而引入了花和人的關係,並為爾後花和人的心靈相感、相通、碰撞埋下了伏筆。“檀心”,淺紅色花蕊,英姿楚楚,赤誠內斂,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花的形態;可他受到冷遇—有了人事色彩,便也有了倔強的心態和性格。她是活生生的花,也是有著鮮明的思想和個性的人。這一伏筆無疑為下文有伏必應拓展詞境、升華意蘊打下了基礎。
“偏於冷處清佳,霜溪凍岑寄跡。嚴凝萬裏,幾度夢、孤山聞笛?待故園、放鶴春回,解語隻留魂魄。” 詞人以深沉筆觸,時空交錯雜糅,由外而內由今而昔,由形而神由語而魂,細針密縷的,層層展一萼殷紅檀心之韌之貞和不為人看好之可悲可歎個是檀心一點向人開,光明磊落誰知曉?讀來不禁為之泣淚!詞中孤山聞笛和放鶴春回,化典入詞,宛若天成。其一,山陽怨笛,向秀聽到淒咽笛聲想到落梅春盡之斷腸,作《山陽賦》以沉痛念、懷念故友,以示其情誼之衷和人性之美。其二,以山鶴、孤山梅,林植梅蓄鶴梅鶴因緣吟詠隱逸之典和寓意,喻示她傲世、堅貞、獨立獨醒的情懷。既雅致,又貼切。孤山是詩人林逋隱居的地方,林逋又有寫梅的名篇《山園小梅》,故提起孤山,人們便容易聯想到梅花。像這樣用典有如信手拈來,是很見詞人功力的。
此外,詞人用詞準確、貼切。即使虛詞也不輕易放過。從“偏”“隻”用的精當傳神,可見一斑“偏”表“獨、特”之意,是強調語氣並帶有主觀色彩和能動性的副詞。“冷處清佳”前加“偏”,不僅顯示一萼殷紅明知自己丹心淩霜雪,依舊骨格清也反映了特立獨行,源於對自己和環境(世事)的清醒認識。可見即使一小小虛詞,隻要洽於語境,它對內秀內美的展示也會功不可沒。另外歇拍“解語隻留魂魄”中“隻”表範圍限製的意義,用的也很到位。既然所剩全無,不計生死的獻身精神就不言自明了。這也可見煙雨樓台君寫作之精之認真。她除費立意謀篇,就連一詞一字也不輕易放過。
再看詞下片,緊承上片的張本蓄勢,一氣流貫,且著力刻畫一萼殷紅的精神氣韻,以進一步開拓意境,深化主題。說它精神氣韻意脈貫通,從詞人取呼應頓挫之法,將上下片意蘊環環相扣便可略知一二:“塵脫盡、韻流墨客,肢瘦損、影橫野陌”,與上片“清佳”“寄跡”跗萼相銜;“任憑雨雪無情,但留暗香飄逸。三千弱水,都付與、玉機冰質。”與上片“解語隻留魂魄”圓合照應。而結句“獨癡愛,一萼殷紅,攪得周天寒碧”,更是直抒胸臆,回應全詞,致使全詞盛讚其骨力之意首尾關合,縈繞周回,渾然一體。再從詞的意境開拓方麵看——惟其脫盡塵埃,才有玉容清潤,惟其影橫野陌,無償付與,才更顯冰質亭亭。其形神互為因果、互為表裏,格調極為開闊和高雅。此處詞人取形似神傳、以神取勝之法,連用“流”“橫”“飄逸”“付予”“攪”這富神韻的詞匯,從流轉不息的動態中表現其真骨傲雪的生命氣節,以激發讀者視覺聽覺領會其越挺越強的梅格梅魂的深遠情味。再加上明白如話富有意味的語言,層層向裏,便可謂言成有聲,聲中有色,色成、格成,其味出矣!除此而外,意境的融徹是此詞意境拓展的更為重要的原因。即作者隱於其中的主觀意緒、情致的暗示,和她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虛實相生的自如的運用,讓我們看到的梅是兩重意義的梅,那也就是梅與人、梅格梅品與人格人品融揉為一的難解難分。誠然,自然景物自身無所謂喜怒哀樂,當然更談不上有什麽內在的意誌品格和情懷,它們的妍蚩好惡全是詩人詞人獨特的審美情思情趣的一種外化。也正因為這樣,詠物詩詞不易寫好,而詞尤難,“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張炎詞源·詠物》)我想,煙雨樓台君這詠物詞能之所以有出音聲以外的真味,與它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融徹意境應是分不開的。

(後記:這讀後感為月前寫就。因春節在即,且大年三十不慎摔傷,未能及時貼出。)


  敬錄
煙雨樓台君《東風第一枝·獨愛孤高一萼紅》原玉

歲暮黃昏,疏枝淡月檀心寂寞誰覓?於冷處清佳,霜溪凍岑寄跡。嚴凝萬裏,幾度夢、孤山聞笛?待故園、放鶴春回,解語隻留魂魄。    塵脫盡、韻流墨客,肢瘦損、影橫野陌。任憑雨雪無情,但留暗香飄逸三千弱水,都付予、玉肌冰質。獨癡愛、一萼殷紅,攪徹漫天寒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