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
2017 (1)
讀幾則俗語,發現原來不是這樣的,如: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這一俗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為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和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按: 在"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旗幟下,看來這句話的原意現在是行不通了.隻是生活習慣要隨先生或太太改罷了.
2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的意思.原意是三個副將的智慧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誤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按: 集思廣益可能是好事.但有時主意太多,反而會亂了套.
3. 不見棺材不掉淚.
原作"不見親棺不掉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掉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隻要見到就落淚,豈不是莫名其妙.
按: 但是我覺得有點同情心什麽的還是很好的.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初也.當然,觸景生情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問朋友們周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