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四個字:恬,淡,虛,無(3)
(2009-07-01 07:34:06)
下一個
(繼續湊熱鬧(軋鬧猛)。後悔沒把聽課筆記帶來。老師如果上網那就糟了,恐怕要收回我的畢業證書。但聽說他們也不上文學城,所以也就放心多了)
好了,還是再說說那個虛字吧。它一定有虛心,虛己,虛懷若穀等意思。這裏,我還想起了一句成語:深藏若虛。原話出自《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當年孔子到周政府所在地洛陽時,曾向老子請教關於周朝的禮樂典章製度方麵的問題。老子告訴孔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勝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意思是說,一個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象空無所有;一個有修養的君子,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你要去掉驕傲之氣和貪欲之心,如此才能成為聖人。這便是俗語所謂的“大智若愚”。
或許,有人會說,這為人處事和養生有什麽關係?如果你再繼續看下去就明白了。
我們一定還記得楊修的故事吧!三國時,有個叫楊修的, 字德祖, 為漢相曹操的主簿。才華橫溢,思維敏捷,有一次,曹操曾建造一園,造成後,曹操去看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隻揮筆在門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活”字,眾人不解,隻有楊修說:“門裏添個‘活’,這就是‘闊’了,丞相嫌這園門太闊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工匠趕緊翻修,曹操心裏非常高興。但是當他得知是楊修把他的意思“翻譯 ”出來的時候,嘴上不說,心裏卻已經開始妒忌楊修了。又有一次,塞北送給曹操一盒酥餅,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字便放在一邊。楊修看見後,竟招呼眾人把這一盒酥餅分吃了,曹操知道後便問為何這樣?楊修回答說,你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我們怎敢違抗你的命令。曹操心中更加妒忌楊修了。後來,劉備攻打漢中,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迎戰,於漢水對峙日久,曹軍進退兩難。一日,廚師端來雞湯,曹操正若有所思,見碗底雞肋,心有所感。這時夏侯惇入帳請教夜間號令,曹操順口說:“雞肋!”於是,“雞肋!雞肋!”的軍令便在軍中傳開了。楊修聽到這個號令後便命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撤退。夏侯惇聞訊一驚,忙把楊修請到自己帳中詢問。楊修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不舍。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夏侯惇仔細一想,覺得很有道理,也命令軍士打點行裝。曹操聞訊,不由暗歎楊修的心計,殺楊之心更甚,於是以擾亂軍心的罪名將楊修斬了。(當然,楊修的死, 按照《三國演義》小說的說法,是因為“恃才放曠”,又遭曹操忌才,所以在征漢中的時候為曹操借口“雞肋”一事被殺。其實不然,曆史上的楊修並沒有死於漢中,而且楊修的死更多的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並不是僅僅因為他所擁有的才華。這個我們就不去研究了,現在就按《三國演義》吧)你看,無論你天分多高,不講究謙虛的策略,總會遭到妒殺的下場。
所以中國有句古訓叫做“謙受益,滿招損”,不自謙會招人妒嫉。"嶢嶢者易折,佼佼者易汙。”“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曆史上有多少人因才華出眾,或遭貶,或送命的。當然現在遭貶和丟命是不會了。 但遭人嫉恨,暗裏遭損,還是大有可能的。所以,深藏若虛,少一些鋒芒往往可以使你少些煩惱。多些樂趣。對你的身心健康不是很有好處嗎?
你看: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就是這些意思了。 但這裏絕不是要我們遁世避世啊!你看諸葛亮就做的比較好,他那樣德高才敏卻又能夠虛心自謙,我想這也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素質。
到了結尾處,我想起有一件事還是蠻重要的。即虛字裏麵也許還包括了饑飽的問題。虛者何也?就是不滿;過飽就是滿了。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裏說:“飲食以時,饑飽得中”,“每食不重用”,講的就是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要過量。明代《修真秘要》更說得明確:“食欲少而不欲頓,常如饑中飽,飽中饑。”朋友們肯定要罵我:上次說要飲食清淡,現在還不讓吃飽飯了。其實真的,動物實驗已經證明,進食少的要比進食多的長壽。(有文獻為證。)
好,大家就努力一下吧!
前麵的三個字, 正在努力做到.其實, 真正做到也不難.
隻是這最後的"無"字,實話說, 還不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