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2025 (2)
夜攬文淵,以參虛玄,
道者難悟,我心難言。
獨學清修,妙理何求?
幸甚識荊,相存同遊。
故兮諸子,徒誦其辭。
究兮其義,焉得其思?
大哉仲尼,德高行逸,
說不用時,留遺後侄。
狂哉莊周,坐忘銷愁,
蕩夫形骸,自享悠悠。
聖哉老聃,寥綴數筆,
羽化登仙,渺哉從習。
念轉於今,孤而幽吟,
道得當下,邀君共尋。
良禽擇木,良臣擇主,
伯牙琴斷,筆會墨舞!
謝謝小鶴考慮周到。多花時間精力是肯定的,千篇一律倒不至於,因為古今中外音樂素材太多了。當然如果有人能做一部分更好,如沒有,我會盡力完成。
我也同意你們的觀點,要有“文墨氣息”,比如,朗誦我們自己的作品就是特點之一。我當時隻是腦子裏稀裏嘩啦一轉就想出那麽一個場景來,並不表示這是最終的,隻想拋磚引玉。
整台朗誦會有很多的東西,並不是把寶押在一兩個人身上,我們盡量讓每一個節目都盡善盡美。當然,這要看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是不是值。再商榷。
土豆阿姨對不起,回複得如此之晚。
您的提議,我十分喜歡,也非常非常感謝您如此地為我這麽一個小輩著想,果能實現,那真是盡善盡美了。
但我覺得既然是筆會的朗誦會,就要辦出筆會的特點來,而不是我個人的,我隨願意如此,但是人不能太自私,您說對嗎?
筆會的特點就是文墨氣息,我覺得壓軸大戲應當放在這上麵,如若壓在我這麽一個爛詩上,則有些炮轟蒼蠅的意味了。
小鶴是我們筆會大步向著遠古走去的人,是最年輕的老學究,不像其他的叔叔阿姨們,加快步伐想跟上新時代,嗬嗬。所以小鶴的這首詩詞我想使它成為一個獨特的節目。我大致是這樣設想的:
舞台背景是古樓,然後由筆會能跳舞的端莊美麗的阿姨姐姐們穿上古服擺出造型;古樂想起,小鶴邁著小學究的方步款款上台,手捧一冊古書,吟誦出古詩;阿姨姐姐們隨著古樂偶爾改變造型。這還就的是年記要大一些,不然表達不出來那悠遠的韻味啊。整台顏色以淺棕色為基調,調劑深棕色和白色,營造出樸素莊重的風格。
我感到我的腦漿在腦殼裏稀裏嘩啦地響,那是在動腦筋呢,嗬嗬。
歡迎出謀劃策啊。
土豆
要我說,跳舞就免了吧!有瀟湘先生的樂曲就已經很足夠了。本詩走得是樸素路線,加上舞蹈反倒有些不太協調,而且練舞排舞勞神費力的。
以我觀曹操《短歌行》,每四句為一節,一節一韻。韻腳或在一二四,或在一四,或在一二三,或一三一韻、二四一韻。是以朗朗上口,也不知這般寫法是否正確。
會者吟,吟諸會詩之意者;亦筆會成員之意。小鶴自知才疏,然諸位不但不棄,反給予我極大的鼓勵與支持,小生感激涕零。
所以,特作此詩回謝筆會中每一位叔叔、阿姨、以及姐姐們。
再有,如若條件允許,願以此詩作為我朗誦會所朗誦之詩,因我其他的詩詞太短、古文太長,都不適宜朗誦,而對於現代詩沒有任何感覺,所以作出此詩,一是嚐試,二是表達謝意,三是完成朗誦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