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小橋

歲月如流水,記下點滴
正文

鮮為人知的西北聯合大學

(2020-05-24 21:47:27) 下一個

《文史精華》2007年 第3期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在雲南昆明有所著名的西南聯合大學,卻很少有人知道當時在中國的西北部,還曾有過一所與之並立的短暫高等學府——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

  

  過渡性的西安臨時大學

  

  1937年7月,全麵抗日戰爭爆發,神州大地國難深重。根據國民政府的命令,華北、上海、江浙等地的70多所高等學校,紛紛向西部內地遷移,繼續“教育救國”的學業,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空前規模的學府長征。最後,遷往“大後方”的主要是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也有少數高校遷往西北的陝西和甘肅,並曾一度組成了西安臨時大學。

  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華北地區首當其衝。1937年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第16696號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隨後,除北平研究院遷往昆明外,平津地區的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3所國立高等院校,奉命遷往西安,組建“西安臨時大學”,其目的是“為收容北方學生,並建立西北高教良好基礎”。

  北平大學是留法學者李石曾在1928年實行法蘭西式大學區製度時,合並了北平、天津、河北等地的多所大學創建的。後因所並各校持續反對,許多院校宣布退出,隻剩下醫、農、工、法、女子文理5個學院。但在20年代中期到全麵抗戰爆發前,北平大學依然屬於全國一流高等院校。北平師範大學的曆史可追溯到1902年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是清政府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師範學院。後幾經變遷更名,於1931年與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合並,定名國立北平師範大學,下設教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及研究院。北洋工學院為近代中國第一所新式大學。1895年,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奏請光緒皇帝批準,在天津創建北洋西學學堂,後改稱國立北洋大學。1917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係調整,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改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為盡快籌備組成西安臨時大學,1937年10月11日,教育部長王世傑以第17728號訓令頒發了《西安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臨時大學不設校長,以籌備委員會代行校長職權。“本委員會設主席1人,由教育部部長兼任,設委員7至11人,由教育部聘任之。”據此,教育部決定聘任北平研究院院長李書華(未到任)、北平大學校長徐誦明、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李蒸、北洋工學院院長李書田、教育部特派員陳劍修、陝西省教育廳廳長周伯敏、國立東北大學校長臧啟芳、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辛樹幟等為籌備委員。隨後,又指定徐誦明、李蒸、李書田和陳劍修4人為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校務主持“由常務會議商決,係共同負責之合議製度”。全校設立文理、商法、教育、工、農、醫6個學院,共23個係。

西安臨時大學倉促籌建,規模雖大,但存在諸多問題。臨大籌備伊始,教育部規定三校學生自願前往報到。但由於華北陸路交通被日寇封鎖斷絕,他們不得不先向南、再向西向北繞道而行:冒著被日軍搜捕的危險,先進入天津英、法租界,然後搭乘英國客輪經大沽入渤海,抵達山東的龍口或青島上岸,繞一個大彎,再奔赴西安。平津3所高校先後到達西安臨大的學生共1553人,教師159人。雖然臨大規定各院開學日期為1937年11月1日,15日正式上課,但由於學生赴陝頗費周折,最早報到的同學在臨大上課不足一學期,晚到者僅一月有餘,可見西安臨大時期隻是一個過渡性的收容時期。西安臨時大學作為一所臨時聯合性質的大學,西遷各校無論在名義上或實質上仍均存在。因此,開學之初,學校既發給入校學生西安臨時大學的校徽,同時又發給原平津3校各自的校徽。

 

西北聯合大學的組建

 

  1938年3月,日寇兵臨風陵渡,陝西門戶潼關告急,西安不斷遭到日本飛機的轟炸掃射,臨時大學已很難在西安長期辦下去。於是,教育部決定臨大向南遷往漢中。為了做好千餘名師生的南遷工作,西安臨大常務委員會決定成立以徐誦明等17人為首的“準備遷移事務委員會”,下設布置、運輸及膳食3個委員會。在遷校前,全校進行編隊,按軍訓隊原有大隊編製,下分3個中隊,再分為若幹區隊、若幹分隊。其中,每中隊500—600人,設中隊部,為行軍單位。當時,體壇耆宿王耀東率領著200名師生,作為全校的先遣隊,從寶雞沿川陝公路進發,渡過渭河,進入秦嶺山區,一路上翻山越嶺,曉行夜宿。出發前,學校按人配發幹糧,乃陝西特產“大鍋盔”(似餅的麵食)和鹹菜。每人必需隨身攜帶的衣物行李由學校雇用大車裝運隨行,其餘文具書籍等則交給學校派專人直接運到目的地。學生和年輕的教職員工大多數徒步出發,遷移所經地區大多人煙稀少,土地貧瘠,秦嶺更是峭壁陡立,高聳入雲。師生們曆盡艱難困苦,行軍250多公裏,經過半個月的時間,終於到達目的地。由於在漢中找房設校很困難,經校常務委員會決定,將全校分置在3縣6處,即城固縣、南鄭縣、勉縣。校本部和文理學院設在城固縣城內考院,教育學院設在文廟,法商學院設在小西關外,工學院設在距城固縣城南20公裏的古路壩,醫學院設在南鄭縣,農學院設在勉縣。

  1938年4月3日,學校師生南遷後剛剛安頓下來,教育部即下發了國民政府行政院第350次會議通過的《平津滬地區專科以上學校整理方案》,令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方案》規定:“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及國立北洋工學院,現為發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邊省文化起見,擬令該校院逐漸向西北陝甘一帶移布,並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院係仍舊,經費自民國二十七年一月份起由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各原校院經費各支四成為國立西北聯大經費。”5月2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正式開學。

  西北聯大仍按西安臨大舊製,為臨時性的聯合大學,“聯而不合”。聯大本部設在城固縣城內的考院和文廟,在考院的大影壁上白底黑字書有“國立西北聯合大學”8個大字,在考院入門的門樓裏高懸著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和國立北洋工學院3校校牌。西北聯大仍不設校長,領導體製為校務委員會製,由徐誦明、李蒸、李書田、陳劍修等組成校常務委員會,負責管理校政。西北聯大仍設6個學院,23個係,教學開始步入正規,學製一般為4年,醫學院為5年。此外,聯大還附設大學先修班,招收高中畢業生,學習一年,成績優良者,可保送上大學。其他中學畢業生則需經過國家大學統一考試才能入學。

  西北聯大雲集了全國大批著名的學者教授。他們中有黎錦熙(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許壽裳(文學家、教育家)、李達(哲學家、教育家)、許德珩(政治活動家、教育家)、馬師儒(教育家)、羅根澤(文學家)、曹靖華(翻譯家)、侯外廬(曆史學家)、傅種孫(數學家、教育家)、王耀東(體壇耆宿)、徐誦明(病理學家、教育家)、李季穀(曆史學家)、羅章龍、謝似顏、楊若愚等人。他們輾轉於遷校之途,授業於茅草之室。當時,一些淪陷區的中等學校也遷來漢中,有師生4000餘人,這些中等學校教師多為西北聯大畢業生擔任。漢中地區一時學校林立,名師雲集,一躍而成為抗日大後方三大教育重地(昆明、重慶、漢中)之一。

  

  西北聯合大學的教學和生活

  

  在戰亂中成立的西北聯大,首先麵臨的是教學條件的簡陋。學校一遷再遷,顛沛不堪。當時,許多圖書和教學儀器未能順利內遷,或損壞散失,卻又無力及時補充和添置。例如,圖書館剛開館時隻有2000多冊圖書,師生平均每人隻有一本書。當時在西北聯大上學的西北大學教授陳寶琦這樣回憶:“書太貴了,每晚要到圖書館去搶看參考書,許多人在門口等著開門,門一開大家就拚命擠,人小力小的就這麽被擠出擠進後才被人推了進去。一進門又得眼快腿快地搶座位,放好書包又得擠到台前搶書。聽課則人多座少,也得搶……”由於很少能看到全國性的報刊,消息十分閉塞。因此,學生們學習主要靠課堂筆記,課後參加讀書會等社團組織來充實學習內容。為克服困難,體育主任和訓導長王耀東曾領導師生自製教具,因陋就簡,繼續堅持體育教育。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教授則利用漢中地處巴山漢水之間,秦漢三國時期的名勝古跡眾多的曆史優勢,帶領師生成功地發掘了張騫墓,將發掘的經過及墓內情況立碑予以記載。黎錦熙還被聘為城固續修縣誌委員會總纂,受命草擬續修工作方案。該方案後單獨刊出,即著名的方誌學理論專著《方誌今議》。此外,學校師生還成立了各種戲劇組織,自發自創自演。話劇團、京劇團、秦腔劇團都有,人才濟濟,水平不低,經常排練演出。這在戰時環境下,為活躍極為貧乏的山區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西北聯大師生的生活條件也極為艱苦。學生多數來自華北、東北、華中等淪陷區,主要靠微薄的貸金和公費來維持極低的學習生活。為了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1938年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了《公立專科以上學校戰區學生貸金暫行辦法》11條,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家在戰區,費用來源斷絕,經確切證明必須接濟者,可向政府申請貸金。貸金分全額、半額兩種。全額依據當地生活費用及實際需要決定。學生畢業後,再將服務所得繳還學校,其償還期不能超過戰事終了3年以後。當時,教育部規定貸金數額為“全額每月八元或十元”。1938年上半年,西北聯大千餘名學生中,享受公費待遇者僅54人(平大26人,師大17人,北洋工學院11人),約占全校學生比例4%,可見公費比例是極低的,絕大多數學生是靠貸金維持學習生活,艱難完成學業的。

  西北聯大的規模比西南聯大還要大,但西南聯大是學者治校,而西北聯大則有許多國民黨的“黨混子”,勾心鬥角十分嚴重。例如,著名文學家和教育家許壽裳在七七事變後赴西安,入漢中,對教學工作始終孜孜不倦。正如他的學生所說,在那外侮與內爭並列的年代,“許師是一座進步自由的燈塔,使在暗夜海上的船舶有所歸往,不致汩沒於風濤。”但由於他堅持宣傳魯迅思想,積極參加救亡座談會,因此深受排擠。本來,西北聯大已任命其兼任法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陳立夫卻密令“主法商院長須超然而接近中央者”,遂指定親信擔任。翻譯家曹靖華,曾在西北聯大教俄語,但掌握教育部的國民黨人認為他不可靠,就把他給解雇了。國民黨的這種以黨治校的惡劣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製約了西北聯大的健康發展。

  

  西北聯合大學的解散

  

  由於當時正值抗戰最艱難的時期,西北聯大師生“位卑未敢忘憂國”,曾積極參加社會各界抗日群眾大會,舉行抗日形勢報告會、專題座談會,宣傳全民抗戰的重要性,反對“亡國論”等妥協投降傾向。特別是自193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國民黨政府對日寇侵華逐漸采取消極抵抗政策,引起廣大愛國師生的強烈不滿和抗議,西北聯大學潮迭起。麵對抗日救亡的正義呼聲,國民黨政府竟以國防委員會的名義,宣布解散西北聯合大學。

  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為西北工學院;農學院則被強令遷往陝西武功,與當地原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並,改組成立西北農學院。隨之,西北聯合大學改稱國立西北大學,共有4個院:文理學院、法商學院、師範學院、醫學院。不久,師範學院和醫學院又相繼獨立,稱西北師範學院和西北醫學院。文理、法商兩個學院組成西北大學。1940年,西北師範學院決定遷往蘭州(搬遷過程長達4年),成為現今西北師範大學的前身。1946年,西北大學遷往西安。西北工學院則在抗戰勝利後遷至鹹陽,即現在的西北工業大學。這樣一來,在西北聯大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西北大學、西北師範學院、西北工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農學院等5個獨立的、由教育部直接領導的國立院校,並由此奠定了西北地區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和在全國的重要地位。抗戰勝利後,原平津地區的部分師生東返,重建了北平師範大學和北洋工學院,但北平大學並未複校。

  西北聯大的形成和發展雖然短暫,但是它與遠在昆明的西南聯大遙相呼應,為舉步維艱的中國高等教育保存了珍貴的火種,對西北地區文教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者 穀雪豔

 

有家中前輩1943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航空係,特留存有關西北工學院曆史沿革的文章及圖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流水小橋 回複 悄悄話 補充又查:
西工大的前身為1938年由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陝西漢中組建的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遷至鹹陽,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係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並組建西北工業大學;197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工程係整體並入。

信息來自百度和維基百科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
“西北工學院則在抗戰勝利後遷至鹹陽,即現在的西北工業大學。”
但西北工業大學在西安,和西北大學“對門”,走路5到10分鍾。 似乎和北大清華一樣,對門,一個文理,一個工程。
另: 王耀東(體壇耆宿)老師1978,1979曾在我們的體育課典禮上講話。聲如洪鍾,活了104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