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女兒離家到東部上大學,我想到去參加社區的森林走路活動,每星期一到兩次。有時是 UBC Campus Walk & Talk,有時是the Running Room Run Club。除了活動筋骨、曬曬太陽、出點兒汗,最大的好處是能結識新朋友 ,邊走邊聊天。女兒們誇我不那麽宅了,有進步!
走路的朋友們膚色各異,年齡不一。遇到的同胞多數比我小十來歲,和他們聊最多的話題是孩子。
有位台灣媽媽,是位小學老師,說話永遠輕聲細語。“停薪留職 ”陪上高中的女兒在溫哥華住了三年,常常專門跑到女兒的學校,送去剛剛做好,熱氣騰騰的中飯。
有位東北媽媽,瘦瘦的,總是戴一頂白色運動帽。她特別憂心女兒到加拿大英文上的劣勢,說的都是忙著給孩子找各種功課補習的事兒。她比女兒還積極地研究大學申請,專業選擇。女兒被多倫多大學錄取後說要跟著走,繼續陪讀下去。甚至對孩子畢業後找哪個行業的工作,到什麽地方發展,在北美或回中國更有前途都有一、二、三,若幹個計劃。
有位先生在高科技行業就職,終於可以提前退休從台灣來團聚。他覺得愧對小小年紀就隨媽媽輾轉多處讀書的兒子,在大學附近買了房子陪兒子。說兒子已經上大二了,將來想學醫。他怕兒子分心,在家裏實行“網絡控製”,限製兒子玩Game的時間,說孩子大了,可還是要管一管,還說以後“兒子到哪兒,我們就到哪兒”。
還有位從北京來的,很年輕的媽媽和我聊她的煩惱。一年前她把念初中的兒子送到溫哥華,托孩子姑姑代管。姑姑強勢,又曾是個“學霸”,對外甥全心全意照顧,盡職盡力培養,有很高的期望。可放出國的小男孩,如出籠的小鳥兒,享受了西方教育自由自在的快活;漸漸抵觸姑姑的嚴格,嚴重到堅決不要和姑姑住在一起。她這趟兒來兩麵為難,既不便指責姑姑的教育方式,更不敢傷了兒子的自尊心。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她問,是把兒子帶回北京(孩子不想)還是自己辭掉工作來溫哥華過一家分居的日子?
和他們聊得越多我越慚愧,但也有和他們不同的想法。回想那些年沒給孩子送過熱飯,沒太過問過她們從小的學習,她們姐倆上大學報專業,我一直是“放羊”。小姐倆還老記著我這個粗心媽辦過的一件糊塗事兒。
很多年前的一個夏日,周末我帶兩個孩子去逛yard sale。我開車,姐姐坐副駕,妹妹坐後邊。逛到一條街,忘了看了什麽,和姐姐說著話,上車到了下一個點兒,回頭忽然發現妹妹沒在車上!我的頭嗡的一聲,驚出了一身冷汗,趕快向回找,兩個點兒有三,五分鍾的路。快開到時就看見路邊人行道小妹妹抹著眼淚,甩著小胳膊,正自己往家的方向走呢。停車,跳下去趕快抱住她,說對不起。我差點丟了孩子!!! 她說她拍車門了,叫媽媽,也叫姐姐了,可我們誰都沒聽見,車就嗖的一聲開走了。問她幹嘛不站在原地等著?小丫頭說這條街離她的小學不遠,她認得回家的路。為這事,好脾氣的孩子爸把我狠罵了好幾天,也成了我一輩子的“短兒”。
小時候父母忙又常出差,我和我的妹妹是幼兒園全托長大,在很多叔叔阿姨家住過。從小脖子上掛鑰匙,踮著腳尖開家門,放學開爐門做粥,拎著大飯盒到食堂買飯。我9歲上寄宿前鋒小學,可不是現在人們眼裏的住宿學校。隻有營房改建的八排平房,一個操場,好多老師是部隊轉業複員的。吃飯排隊上食堂,八個人一桌,隻有中間一盆菜,幾張桌子有一桶稀得見影的湯。我記憶最深的菜是”熬“洋蔥,吃得從來不挑食的我,很長很長時間都不敢聞炒洋蔥的味道。那時分大禮拜小禮拜,小禮拜在學校不回家,學著洗衣服,打掃宿舍;跟著老師上山摘桑葚,摟酸棗,爬樹采桑葉養蠶,滿山瘋跑;逢大禮拜才回一次家。這樣長大的我,是個粗線條的性子。可能潛意識中覺得孩子們會自由自在長大,憑自己能力學好,不需要特別嗬護。
我和兩個孩子也是在衝突,爭吵,交流,理解中走過來的。大女兒抱怨我老拿她當“實驗品”,小時候幹涉多,讓她每天做國內課本習題,沒多長時間孩子反感就停了。本來想得挺好,希望孩子們能同時得到北美和東方教育中好的方麵,其實處在大環境下是行不通的。我們成年後出國和孩子們從小生長在這裏對教育理念的理解和適應很不同,太堅持我們從小習慣的那一套反而把孩子置於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夾縫中掙紮,不如順其自然。
看過萬維網上的一篇博客文章《海外華人子女教育經驗》,我相當認同。
文中說:“ …… 在海外教育小孩,我們要扮演好我們自己的角色。從小孩出生到四歲,我們是孩子的領導,我們可以行使權威,強迫孩子接受我們的行為規範。孩子的基本行為準則,應該在這個時期養成。孩子五歲到十歲,我們是孩子的老師。這時孩子已經開始上學,有機會接受老師和學校的規範。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跟學校基本保持一致,否則孩子就會無所適從。孩子十一歲到十八歲,我們是孩子的教練。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各種社會和學習活動,許多事我們可能還不如孩子們明白,這時我們僅是教練,給孩子們做後勤工作,主角是孩子。十八歲以後,孩子上大學了,我們是孩子的朋友。這時孩子已經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我們僅是孩子的朋友,跟他們交流我們的想法,做決定的是孩子。…… ”。
為我們相似的童年,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