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背後的掌故(下)

(2005-04-09 07:37:05) 下一個
五、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麵埋伏》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
目,操幹戚以舞。” 後人說,“幹戚之舞,猛誌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曆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
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誌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曆史上留下
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項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誠如太史
公所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
‘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嚐有也”。做為暴秦的終結者,項羽創造了很多奇跡。例如巨鹿之
戰,麵對秦軍,諸侯皆懼。唯項羽率領楚軍迎戰強大的秦軍。從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任上將軍渡河北
上起,至這年七月章邯投降為止,曆時九個月,先後全殲王離軍,收降章邯軍,使秦軍的全部主力喪失
殆盡,為推翻秦皇朝創造了條件。又如彭城之戰,千裏奇兵突進,以三萬擊敗數十萬劉邦聯軍。

  然而,打碎了舊王朝後,他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長出身,與他的平
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勇猛之餘,項羽殘暴的一麵也相當驚人。早年攻襄城之戰中,由於秦軍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後項
羽將守城將士“皆坑之”。巨鹿之戰後,項羽下令將秦將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將士全部坑殺。漢高祖二
年,項羽還支使手下殺了“義帝”。手下謀士韓生勸項羽不成,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
被項羽烹殺。項羽還烹殺了劉邦的禦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殘暴並非項羽的致命傷。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
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後,諸
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徐州不到
才幾個月時間 ,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賈誼所說,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裏的仁誼當然是一
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劉邦最後與項羽決戰時,和韓信、彭越相約合力伐楚,當時韓信、彭越沒並有發兵。最終劉邦承諾
把齊地封給韓信,梁地封給彭越,兩人才引兵而來,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對等的資格
結下了分地之盟。所以,與其說楚被漢滅,項羽敗於劉邦之手,不如說項楚實際上為被諸侯的聯盟軍隊
所滅,漢高祖不過是聯軍領袖罷了。

  兩軍陣前,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
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雖在氣概上雖已略輸一籌,但他不以為意,大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
力。”最後的勝利總是屬於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權謀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
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
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
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大
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麵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歎
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後人根據這一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麵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麵埋
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寫的《湯琵
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一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一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
“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辟易聲”此起彼伏,然後一陣沉寂。勝負已見分曉,一片哀怨的 “楚歌
聲” 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
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楚漢》後來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版本,即《十麵埋伏》和《霸王卸甲》。雖然反映相同的曆史題
材,但兩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麵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麵埋伏”、“雞鳴
山小戰”、“九裏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出軍,重點
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淒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麵楚歌聲中與虞姬訣別的
場麵。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挽歌。

  杜牧《題烏江項羽廟》詩雲:“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豪俊,卷土重來未
可知。”杜牧很為項羽惋惜,他認為勝敗“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設項羽渡江,也許會象當年興兵
抗秦那樣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則反其意而行,他在《疊題烏江亭》中說:“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
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為史家正論。但杜詩表
現了一種死中求活的心誌,讀來更令人蕩氣回腸。

  以上無論是琴曲還是詩,都有兩種不同的立意。後世的觀點中有的揚劉抑項,為劉邦唱讚歌;也有
的抑劉揚項,為項羽獻挽歌。這種對立,折射出兩種不同的英雄史觀。即對曆史終結者和曆史建構者所
采取的不同態度。

  事實上,“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不過是文人的詠歎罷了。當年是天下人共反強
秦,楚霸王幾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國的軍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而如今,劉邦攜天下之眾,
而自己眾叛親離。戰亂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勢易時移,時局已非當年八百江東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項
羽已經徹底喪失了爭天下的資本。朱光潛說:“悲劇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堅強的意誌和不屈不撓
的精神,他們常常代表某種力量或理想,並以超人的堅決和毅力把它們堅持到底。”項羽至死不承認自
己的過錯,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許這才是項羽。

  在《十麵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六、江月何年初照人――《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
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潯陽琵
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事實上《夕陽簫鼓》
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張若
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弦樂曲,更是直接取名
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
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隻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裏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
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
與賀知章和張旭。《全唐詩》裏隻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
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
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裏占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
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
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
遠,氣勢雄渾。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
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
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曆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
的永恒前麵,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
感傷,仍不減大氣。

  奇怪的是,從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詩評很少關注此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一篇曠世傑作了。
自明代以後的唐詩選本裏才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說去,節節相
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
真化工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中說此詩“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
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闓運在《王誌·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評此詩
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極高。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認為,該詩一脫
宮廷空洞豔體之詩風,“清除了盛唐的路”,為雄奇壯美的一代盛唐詩風的到來,起到了重要的啟承作
用。因而,“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聞一多進而稱之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過渡的標誌性詩作,兼具初唐氣度和盛唐氣象。博大,進取,寬容,
唯美,已經成為唐朝的一種“時代氣質”。身處初唐與盛唐前期的張若虛,其作品不自覺流露出時代的
“脈象”,這是很自然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幾個盛世之一。近來“盛世”一詞
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正如本篇引言內指出,春節晚會舞台上的大對聯中的“上下五千年,繁榮盛世
慶今日”,即是一例。有人甚至撰文提出,中國曆史上共出現過三個盛世,即漢初盛世、唐初盛世和康
乾盛世,並暗示中國即將進入中國曆史上第四個盛世。

  大路看來,康乾盛世是不可以和漢唐盛世相提並論的。漢朝和唐朝的盛世,中國領先於同時代的世
界其他國家。而康乾時代,清朝雖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麵有值得稱道的表現,老百姓的生活也較為豐足,
但國家發展水平已落後於世界發展水平。另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與唐朝燦爛的文化相比,康乾盛世
卻是中國曆史上較為黑暗的時代之一。遍觀有清一代,人們的思想和文化變得極為僵化而守舊,不見半
點雄渾豪放的詩情,不見多少流傳後世的大作。清朝的悲劇性結局難道與康乾盛世時的自我封閉、文字
獄、思想禁錮毫無關聯麽?

  《春江花月夜》隻有一首,唐朝隻有一個。《夕陽簫鼓》的琴聲陣陣傳來,繪聲繪影,《春江花月
夜》所描述的那種畫韻詩境盡現於眼前,使人有如夢回唐朝,進而無限感懷大唐盛世之萬千氣象。


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漁樵問答》

  《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幾句“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可做古曲《漁樵問答》的妙解。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莊太音續譜》(1560年)。蕭鸞解
題為:“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近代《琴學初
津》說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
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話並非正解。雖然此曲有一定的隱逸色彩,能引起人們對漁樵
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內中深意,應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
話而已”。興亡得失這一千載厚重話題,被漁父、樵子的一席對話解購於無形,這才是樂曲的主旨所
在。那麽,他們的對話中到底蘊藏了什麽玄理呢?

  說到這裏,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書《漁樵問對》。琴曲《漁樵問答》與《漁樵問對》也許有一定的
內在關聯。前者通過漁樵對話來消解古今興亡等厚重話題,而後者則試圖通過簡潔的對話對世界做出根
本性的哲學解釋。《漁樵問對》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學貫易理,儒道兼通,他畢生
致力於將天與人統一於一心,從而試圖把儒家的人本與道家的天道貫通起來。

  《漁樵問對》著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奧妙和哲理。這本書通過樵子問、漁父答
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讓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備於人,
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漁樵問對》中的主角是漁父,所有的
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在書中,漁父已經成了“道”的化身。

  漁父做為“聖者”與“道”的化身,由來已久。《莊子·雜篇·漁父》中曾記述了孔子和一個漁父
的詳細對話,對話中漁父對孔子大段闡述了道家的無為之境,孔子歎服,尊稱漁父為“聖者”。

  屈原所著《楚辭》中的《漁父》一章講了這麽一則故事,屈原被放逐後,遊於江邊,看起來“顏色
憔悴,形容枯槁”。漁父問屈原為何流落於此。屈原回答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因而
被放逐到這裏。漁父勸屈原該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舉“。屈原不聽,執意欲“葬於江魚之腹
中”。漁父莞爾而笑,唱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子遠
去。漁父在這裏已成為一個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曆史上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
秀當了皇帝後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卻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李太白曾有
詩雲“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
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舉重若輕,輕描淡寫便繪就一幅漁人秋江獨釣的勝景。

  曆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
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有人說“樵”有禪意,這種說法待考。

  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說法。民間的屏風上常畫有漁樵耕讀四幅圖。漁圖和樵圖畫的分別是嚴
子陵和朱買臣的故事。耕圖和讀圖畫的分別是舜教民眾耕種的場景和戰國時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漁樵耕
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其中
漁為首,樵次之。如果說耕讀麵對的是現實,蘊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麽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
充滿了超脫的意味。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
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向往之,實不能
也。

  附: 《漁樵問答》之對話內容

  《漁樵問答》也是一首琴歌,由琴伴唱。這裏錄歌詞如下:

  漁問樵曰:“子何求?”

  樵答漁曰:“數椽茅屋,綠樹青山,時出時還;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雲中之巒。”

  漁又詰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為薪,生長莫達!”

  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與木,天下古今誰沒?況山木之為性也當生當枯;伐之而
後更夭喬,取之而後枝葉愈茂。”

  漁乃笑曰:“因木求財,心多嗜欲;因財發身,心必恒辱。”

  樵曰:“昔日朱買臣未遇富貴時,攜書挾卷行讀之,一且高車駟馬驅馳,芻蕘脫跡,於子豈有不
知?我今執柯以伐柯,雲龍風虎,終有會期;雲龍風虎,終有會期。”

  樵曰:“子亦何易?”

  漁顧而答曰:“一竿一釣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遊;得魚貫柳而歸,樂觥籌。”

  樵曰:“人在世,行樂好太平,魚在水,揚鰭鼓髡受不警;子垂陸具,過用許極心,傷生害命何
深!?”

  漁又曰:“不專取利拋綸餌,惟愛江山風景清。”

  樵曰:“誌不在漁垂直釣?心無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邊獺,何道忘私弄月明?”

  漁乃喜曰:“呂望當年渭水濱,絲綸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載上安車齎闕京;嘉言讜論為
時法,大展鷹揚敦太平。”

  樵擊擔而對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計來兩物一般般;息肩罷釣相逢話,莫把江山比等閑;我是子
非休再辯,我非子是莫虛談;不如得個紅鱗鯉,灼火新蒸共笑顏”。

   漁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還期異日得誌見龍顏,投卻雲峰煙水業,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
楫,衣錦而還;歎人生能有幾何歡。”


八、胡笳本自出胡中,響有餘兮思無窮――《胡笳十八拍》

  以文采武功來看,曹操應該是曆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一個連魏武都欣賞倍至的人物,雖是女
流,理應屬絕頂人物。此人就是蔡琰。

  做為通曉音律的天才,她給後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學方麵,她留下了
《東都賦》,《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傑作。郭沫若這樣稱讚《胡笳十八拍》, “那像滾滾不
盡的海濤,那像噴發著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個靈魂吐訴出來的絕叫。”郭沫若還稱《胡笳十八
拍》,“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而《悲憤詩》,近人以為這部作品的
文學價值可與建安七子的作品相提並論。

  蔡琰,字文姬,陳留人。蔡琰之父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蔡邕所著
《琴操》一書,曾對《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名曲在後世的廣為流傳貢獻甚巨。《後漢書·列女
傳》稱蔡琰“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在父親的熏陶下,蔡琰自幼愛好音樂,並有較深的造詣。
《後漢書》李賢注引劉昭《幼童傳》中說,“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
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慘。早年其父蔡邕因上書抨擊朝政獲罪而被流放。遇赦後,由於宦官仍然把持朝
政,蔡邕擔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陽。就這樣,蔡琰隨著父親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歲時嫁給河東衛
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隻好回到娘家居住。董卓被誅後,蔡邕由於t歎息董卓的命運,為司徒王允
所不容而被殺。興平年間(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亂。戰亂之中,蔡琰為匈奴所擄,身陷南匈奴,
為匈奴左賢王妻達十二年之久,並生有兩個小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將蔡琰贖回,
而兩個年幼的兒子卻不得不留在匈奴。這段史實,被後人稱為“文姬歸漢”。蔡琰歸漢後,悲歎自己命
運多舛,如今雖然安定,母子卻天各一方,畢生不得相見。在這種處境下,蔡琰寫下了流傳於世的《胡
笳十八拍》。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後來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死罪。時值嚴冬,蔡琰“蓬首徒行”
(即赤足),登門丞相府向曹操請罪。她言辭清辯而哀楚,當時滿堂公卿名士,無不為之動容。曹操
說:“我很同情你,可是判決文書已經發出,該如何是好?”蔡琰說:“明公有良馬萬匹,虎士成林,
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曹操聽了很受感動,派快馬把判書追回,免了董祀的死罪。並命人
取過頭巾鞋襪為蔡琰換上。

  後來曹操問蔡琰,“聽說夫人家早年藏書甚多,戰亂中都已丟失,不知還能回憶起來多少?”蔡琰
答道:“早年先父留下的典籍有四千餘卷,經過變亂,都已損失,現在能回憶起來的,大概隻有四百多
卷了。”蔡琰回家後把能記起來的各卷書親自寫出來,送去與曹操的藏書核對,結果基本沒有錯誤和遺
漏。可見蔡琰才情之高。

  同時代的丁廙寫了篇《蔡伯喈女賦》,其中內容為: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
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
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
期,庶盡歡於餘年。

  正如賦中最後兩句“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餘年”所述,蔡琰的晚年相對平和安定。曹丕曾為丁
廙這篇賦作《蔡伯喈女賦序》,序中描述簡略的提到了文姬歸漢,“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
者周近持玄玉璧於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生逢亂世,早年家門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運甚為坎坷。也許苦難是產生偉大藝術
作品的源泉,正是這些旁人不曾有過的經曆,使得蔡琰給後人留下了傳世傑作。她的成就,她的才情,
絲毫不弱於建安七子。介於幾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規,《後漢書》中蔡琰不被單獨列傳,這使得她無法與
同期其他曆史人物並列。她的事跡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傳,而是被列於《後漢書·列女
傳》,篇名為“董祀妻”。《後漢書·列女傳》中關於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評價極高,說她“端操有
蹤,幽閑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曉漢、胡音樂。《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據匈奴樂器胡笳的
特點而創作的樂曲。她在該曲中將漢、胡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胡箔十八拍》成為古代少有
的中外結合的結晶。

  南宋滅亡後,全中國的漢人都做了亡國奴。南宋遺民詩人汪元亮為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彈奏《胡笳十
八拍》,以抒山河破碎之“無窮之哀”。這一時期,《胡笳十八拍》在前南宋的舊臣逸民間很快流傳開
來。根據《琴書大全》的記載,此曲引起了空前的共鳴。有人說,“怊悵悲憤,思怨昵昵,多少情,盡
寄《胡笳十八拍》。”並出現了如“ 拍拍《胡笳》中音節,燕山孤壘心石鐵”和“蔡琰思歸臂欲飛,
援琴奏曲不勝悲”等感懷舊國的詩句。

  《胡笳十八拍》隻是一首琴曲,雖表達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後,也許正是有
這類流傳廣泛的“不勝悲”、充滿“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心石鐵”的堅持到底,從而使種族和
文化的血脈不絕於縷,不斷延續下去。八十多年後,當抗元的兵戈縱橫於江南江北的時候,種族與文化
終得以重生。


九、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本是一首琵琶曲,後改編為二胡曲。《漢宮秋月》雖列十大古曲之一,但樂曲的曆史
並不長。樂曲要表達的主題不是很具體。不少相關文章對此曲解題時都模糊地稱,此曲旨在表現古代受
壓迫宮女幽怨悲愁的情緒。有的文章稱,此曲細致地刻畫了宮女麵對秋夜明月,內心無限惆悵,流露出
對愛情的強烈渴望。

  《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
《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
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
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葛洪的《京西雜記》中介紹了一則在後世廣為流傳的故事。宮廷畫師毛延壽因向王昭君索賄不成,
就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隻憑借畫師呈
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裏了。此為野史,
不足為信。

  據《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
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
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
於失信,遂與匈奴。”

  從上麵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願遠嫁匈奴,是由於“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
怨”。與其在宮中過著冷清孤寂的生活,讓青春年華年複一年的老去,不如遠赴異域。所以聽說和親的
機會後,王昭君果斷的毛遂自薦。然而,皇宮內的生活雖然孤寂,倒也平靜,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
漠,未來如何,誰也不知。李白有詩雲:“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杜甫顯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寫下了“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的詩句。而做為政治家的王
安石卻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他認為昭君出塞不是件壞事,寫詩雲,“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
相知心”。

  王昭君出塞時,是否充滿了悲怨情緒,後人已無法得知。無論如何,這對她來說是一個並不輕鬆的
人生選擇。雖然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許並不複雜,並非抱有為“漢匈兩族世代團結友
好”的目的。這種說法顯然是意識形態對曆史的強行解讀了。

  後來昭君在匈奴生了兩個兒子。呼韓邪單於死後,他的兒子繼位,欲娶昭君。父死後,子可娶繼
母,兄死後,弟可娶其嫂,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覺得難以接受,於是上書漢成
帝求歸,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漢習從胡俗,昭君後來隻好服從。唐代吳兢在《樂府古題要解》中卻說,
昭君誓死不願改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兒子,於是,“昭君乃吞藥而死”。難道曆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
自這等訛傳?

  昭君的結局還算圓滿。前一段正在熱播的《漢武大帝》漢朝和親送去的宮女倩兒被匈奴燒死。雖然
是虛構的情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宮女命運的悲慘。

  宮女之怨是個傳統話題。漢樂府中有不少關於宮女之怨的題材,如《玉階怨》,《昭君怨》,《昭
君悲》等。後來甚至形成了專門描述後宮的詩體,名為宮詞。唐朝張祜的一首五言絕句《宮詞》:“故
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即是描述宮女的佳作,寫出宮女積鬱難遣的
深怨。唐朝詩人王建、五代時後蜀花蕊夫人都曾做過《宮詞》百首。

  宮女身居深宮,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另一方麵,西漢辭賦家鄒陽在《獄中上梁王書》中曾感
歎:“女無美惡,入宮見妒。”三千嬪妃和宮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爭寵,怎能不妒。然《漢
宮秋月》中的幽怨並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風的閨怨。漢代宮娥身材健碩,能陪皇帝騎馬、打獵,宮
內活動受到的限製也較後世皇宮為少。因而她們怨則怨矣,本身並不幽悶纖弱。

  漢代宮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講漢代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
她每天極為想念家裏的父母姊妹。她的誠心感動了皇帝,以後每年正月十五,漢武帝批準家家戶戶做湯
圓,點燈籠,允許娘娘宮女出宮與民同樂。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元宵”兩字,帶著自己
做的湯圓出宮,與家人團圓。

  且把遙遠年代裏的幽怨拋在一邊,聽《漢宮秋月》,品十五元宵,豈非快哉?


十、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陽春白雪》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陽
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
《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什麽隱藏的德行
麽?為何士民眾庶不怎麽稱譽你啊?宋玉說,有歌者客於楚國郢中,起初吟唱“下裏巴人”,國中和者
有數千人。當歌者唱“陽阿薤露”時,國中和者隻有數百人。當歌者唱“陽春白雪”時,國中和者不過
數十人。當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時候,國中和者不過三數人而
已。宋玉的結論是,“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陽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複雜,能唱和的人
自然越來越少,即曲高和寡。

  當然宋玉與楚王的這番討論的目的不是談論歌曲本身,而是強調雅與俗的巨大差距,並為自己的才
德不被世人承認而辯解。宋玉進而說“鳥有鳳而魚有鯤”,自然非凡間俗物可比。宋玉說,“非獨鳥有
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最後,宋玉引出了自己的結論,即“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
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宋玉的意思是,但凡世間偉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獨行,其思想和行為往往
不為普通人所理解。

  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五·樂律一》中指出,《宋玉答楚王問》中明明說,“客有歌於郢中
者”,即有客人在郢中唱歌。而不是郢人在唱歌,更不是郢人善唱歌。沈括認為,郢中為楚國舊都,
“人物猥盛”,之所以和者寥寥,是由於不知道或沒有聽過這首歌曲。宋玉以此自況,未免有些不講道
理。以郢人不熟悉陽春白雪這樣的曲子而指責他們,這不是很荒謬麽?沈括還指出,陽春白雪典故中的
一些細節後來被錯誤的解讀和傳播,例如,善歌者都被稱為“郢人”,而原文的意思是郢人不善歌。

  陽春白雪這個典故說明了不同的欣賞者之間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存在著的巨大差異。樂曲的藝術性
越高,能欣賞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認,這種差異又和欣賞者的主觀趣味有很大關係,有時很難得到一
個客觀公允的評價。正如西晉葛洪在《廣譬》一書中所指出的:“觀聽殊好,愛憎難同。” 對於聽慣
桑間濮上之曲、下裏巴人之聲的人,當然無法理解陽春白雪和黃鍾大呂的高貴雅致。從這點來說,古今
並無太大區別。今人欣賞音樂,大都是“入耳為佳,適心為快。”

  “雪唱與誰和,俗情多不通。”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是不能離開“雪唱”和“俗情”的。任何音樂似
乎越通俗,支持者也越眾。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會是一個道理。當然高雅的藝
術自有其價值,時代愈久,愈彌足珍貴。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毛 澤 東 試圖將高雅藝術和通俗文化統一起來。毛 澤 東 在《 延
安 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曾說,“就算你的是‘陽春白雪’吧,這暫時既然是少數人享用的東西,群
眾還是在那裏唱‘下裏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隻顧罵人,那就怎樣罵也是空的。現在是‘陽春
白雪’和‘下裏巴人’統一的問題,是提高和普及統一的問題。不統一,任何專門家的最高級的藝術也
不免成為最狹隘的功利主義;要說這也是清高,那隻是自封為清高,那隻是自封為清高,群眾是不會批
準的。”統一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在ji左的年代裏陽春白雪成了受 批 判 的 對 象,而下裏巴人也
成了政治的 附庸。

  陽春白雪雖然被指高雅藝術,但不少資料對古曲《陽春白雪》解題時時,都稱它以清新流暢的旋
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複蘇,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很顯然這
是在“陽春白雪”四個字的字麵上解題了。陽春白雪的典故和琴曲《陽春白雪》年代相隔太遠,已無音
樂上的關聯。

  《陽春白雪》曲倒是很有可能與元代的散曲有關。元代楊朝英的《陽春白雪》是一本著名元代散曲
集。元曲在曲韻及格律方麵都有一定的要求。《陽春白雪》中收錄的白仁甫的《駐馬聽》中有這樣的句
子,“白雪陽春,一曲西風幾斷腸。”可見元代已有陽春白雪這支曲子。

  至於元代令人“幾斷腸”的《陽春白雪》曲,如何演變為今日輕快流暢的樂曲,已非大路所能參
透。言猶未盡,此處且做“留白”,與眾友共賞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