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是南方人家都會做的一種甜食,也叫“醪糟”。特別是家裏有坐月子的人家更少不了它,據說乳母吃了它,就能下奶。媽媽做的酒釀特別香甜,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媽媽當年是跟奶奶學會的。每逢新年前,為了年三十晚上爸爸要做的酒釀湯圓,媽媽總要做一瓷盆香甜的酒釀。每次媽媽做的時候,我都要在旁邊看著,基本步驟都知道,但在媽媽身邊的時候我從沒實踐過,直到後來出了國,才開始自己學著做。
記得大概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家還住在三家同住一單元的房子裏。媽媽那次做酒釀,我和弟弟看著媽媽把用小棉被把瓷盆包好,放到溫暖的被子裏的時候,就問:媽媽,什麽時候能吃了?媽媽說別著急,等聞見香味就好了。過了一天,終於聞到了那濃濃的醇香味,媽媽把裹在外麵的那層小棉被打開,哎呀,不好!隻聽媽媽叫了一聲,發現那酒釀出的酒已溢出了盆外,灑在了小棉被上,頓時滿屋酒香四溢。媽媽做的太好了,酒釀出了很多的酒,連鄰居都說你們家做什麽了,滿走廊飄著那麽濃醇的香味。然後媽媽給我和弟弟每人盛了一小碗吃,又盛了兩大碗說,你們吃完後,去給玲玲和小文家各送一碗去。每次媽媽做好,都要給鄰居送一碗嚐嚐的。
後來結婚後,老公也愛上了酒釀,因為他喜歡這帶有濃濃的醇酒香味的酒釀蛋花羹。我生女兒做月子那會兒,媽媽每天早上給我做一碗酒釀蛋花羹,同時也給老公做一碗,老公沒少跟著沾了光。人家說我做月子沒長肉,老公卻胖了不少。每天除了洗洗尿布(那時還沒一次性尿布呢),回家就跟著我吃現成飯,那都是營養豐富的飯菜,他能不增肥?到我生兒子時,媽媽不在身邊,本想給自己提前做好酒釀,但實在是懶得做,再加上國外又不流行做月子,就沒做,生完後,想起媽媽做的酒釀蛋花羹和那些好喝的湯湯水水,就饞得直掉眼淚(有點沒出息)。
出了國,再也吃不到媽媽做的酒釀,老公讓我做著試試,因為他想吃了。為了這個,爸爸專門給我寄了酒藥。我憑著那時媽媽做時的記憶,想著媽媽說過,所有要用的東西一點油都不能沾,否則要長毛的。居然一次成功,做出來的酒釀雖然也不錯,但比不上媽媽做的香,出的酒也不多。清晨起床後給老公做了一碗熱騰騰的酒釀蛋花羹,老公邊吃邊高興地連聲說,太好吃了!在這遠離家鄉的異鄉能吃到這久違的酒釀蛋花羹,真是不容易啊,謝謝老婆大人!而後又做過好幾次,但每次都不一樣,我知道是因為我做的時候不仔細,有兩次做酸了,隻好做酒釀蛋花羹時,放些糖將就著吃,好在老公一直情有獨鍾,從來不嫌,總說味道不錯。有一次做的酒釀出酒很多,我就用瓶子把酒倒出來,放在冰箱裏,每逢做菜要用黃酒時,就用它代替,也不用再放糖了,做出來的菜真得比黃酒還香。
以前看媽媽做時,覺得挺好做的。輪到自己做時,就覺得麻煩了。哪個關鍵沒掌握好,就出問題,做出來的酒釀要不長毛,要不發酸。步驟如下:
1。首先把糯米洗淨(最好用那種圓頭糯米)泡4—8小時(我一般是頭天晚上睡覺前泡上,第二天早上做),為的是多出酒。
2。將泡漲的糯米放到蒸鍋上用旺火蒸熟(約二十分鍾)。蒸好的米飯倒入淘籮,用涼開水把米粒衝散衝涼,瀝幹水分。
3。取一隻合適的容器(最好砂鍋,我家沒有,就用那種微波用的玻璃或塑料容器),將衝涼的米飯倒入容器內,加入碾細的甜酒藥拌勻。把米飯撳平實,中間留個杯口大的通氣洞。
4。蓋上容器蓋,再用小毯子包嚴(人穿多少,它就包多少),使其升溫發酵。待飄出酒香(一般需要24—36小時),通氣洞中酒釀汁溢出時即可吃了。
甜酒釀的做法很講究,吃法也分為兩種。涼吃: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涼;熱吃:則在冬天將酒釀與金絲琥珀蜜棗或雞蛋一起煮沸,吃起來又香又甜,令人寒意頓消。酒釀加水適量,微波2分鍾左右,或做成酒釀蛋、酒釀湯圓,據說有豐胸的功效。因為酒釀中含有能促進女性胸部細胞豐滿的天然荷爾蒙,其酒精成分也有助於改善胸部血液循環。月經來潮前早晚食用一次,效果更佳。
老公通常喜歡早餐吃,而我卻喜歡在晚上睡覺前,來一小碗原汁原味的酒釀,坐在陽台門前的椅子上,看著窗外明亮的圓月,一點一點把味醇汁濃的酒釀放進嘴裏,細細地品味,人醉心醉,仿佛回到了從前小時候,所有的煩惱拋到腦後。在這靜靜的夜晚,月朦朧,鳥朦朧,人也朦朧啦!
PS:這是前年寫的,今天看到,就貼出來了。
最好能保持米的溫度在37-40度左右(用洗幹淨的手試一下,比手溫度稍熱就好),我有兩次也是用的涼水,也可以,但要保證無油,否則要長毛的.
一日不食一日不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