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蘇聯紅軍一舉擊敗關東軍之後,重占中東鐵路,在哈爾濱,大連建立了軍事基地,尋找在中國的代理人,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討價還價,勾心鬥角,開始了賴在東北的打算。
日本>蘇中美共同的敵人投降後,國際局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新的敵我關係和同盟在微妙的較量中形成。當時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與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成為新的敵我戰營。
國民黨一直與蘇聯保持緊密的聯係,但在共產主義的理念上有一定差距。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隔閡。美國在抗戰時期同樣對不同理念的中共十分關注,並與其中的很多人士比如劉少奇有緊密關係。這種多層次錯綜交叉關係在東北的四平戰局上表現出來,馬歇爾強令蔣介石停止追擊被擊敗的林彪部隊,以此為砝碼,開始與中共交接談判。
其中的具體內幕有待揭示,但結果是:國民黨因為占絕對優勢,高層的親美勢力強大,看重美國的力量,所以拒絕蘇聯的對領土的非分要求,而決定投靠美國;中共處於劣勢,內部美國派的力量不足,美國的純歐洲方式對亞洲人就連蔣介石都無法溝通,對共黨人士,尤其是毛澤東更是無法達成共識,共黨采取騙取美國的援助的手法,同時對兼備歐亞的氣質的蘇聯人出賣東北的主要權益,得到美國的默許和蘇聯的全力支持。其後蘇聯的顧問,日本的特種兵,偽滿的精壯部隊都站到林彪的麾下,一直打到海南島。
與此同時,就在林彪南下的同時,蘇聯也在東北與高崗達成默契,迅速建立勢力,可惜蔣介石失敗的太快,就在高崗與林彪的勢力大漸大的同時,毛澤東與劉少奇意識到這一點,在國內形勢逐漸優勢的情況下,開始策劃尋找機會從向蘇聯出賣東北權益的承諾退出,同時消除國內親蘇勢力。蔣介石逃到台灣後,朝鮮開始成為中國內戰結束後蘇美爭執的焦點.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時,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抵達莫斯科,開始了他對蘇聯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訪問。象蔣介石一樣,這次訪問也使他決心從蘇聯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北韓的局勢使他很快找到了方案。當時的可能性有三種,一讓蘇聯完全插手,這樣的話,東北當然會成為蘇聯的一部分;二不讓蘇聯插手,中國出兵,這樣的話在出兵的同時大量的增加並整頓東北的兵力部署,第一控製抵禦蘇聯的幹預,第二抗美援朝,但是兩麵對敵,不小心的話,會前功盡棄。第三是對美國聽之任之,關門自保,這也是絕大多數政治局常委的意見。但是這樣的話,很容易演變成第一種情況,美國在鴨綠江直接的對視,如果局勢加劇的話,蘇聯很容易直接插手,這樣中國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放棄東北。
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不動聲色的開始了保衛東北的布局,他一方麵假作軟弱,尋求蘇聯的空軍支持,一方麵派出四野的中的朝鮮族為主的原偽滿部隊進入朝鮮,加入朝鮮人民軍,直接加入韓戰,同時借機從全國調回四野的部隊,在東北囤聚,等待機會。
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毛澤東開始了第二步,就是對國內部隊的整頓,首先逼退高崗的盟友林彪,然後讓一野的彭德懷執掌四野,並派毛岸英監軍,進入朝鮮。中國軍隊韓戰的基本原則就是尋找平衡,而不是將美軍趕出朝鮮,平衡點就是三八線。所以到了三八線後,開始了經年的平衡戰爭,與美國一唱一和的談判,同時憑借抗美援朝的餘威開始不卑不亢的要求蘇聯撤除在中國的軍事基地,並調高崗入京,消除了國內的親蘇勢力。高崗在此時失勢緣於當時國際的大環境,毛還不能對親美的劉少奇下手,不然的話蘇美聯手,朝鮮戰爭還會延續,蘇聯人就會借機賴在東北。蘇聯原來打算著借著收拾中國軍隊的在朝鮮的殘局而進駐東北,不曾想毛澤東用太極術,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既然中國掌握了全局,東北的親蘇勢力被消除,蘇聯占領東北的計劃也就落空了。抗美援朝也成為毛澤東鞏固建國後國內政權的重要的一環。抗美援朝後,共產黨的政權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也得到大大的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