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閻:陳炯明是粵軍司令,而不是鄂軍司令。鄂是湖北。你這個,應該是筆誤。
中國近代史的內戰,確實是從孫中山建立同盟會開始的。沒有孫大炮鼓吹革命,沒有同盟會的謀劃和策動,就沒有黃花崗等多次起事。後來的湖北新軍就不會發動武昌起義。孫中山確實是推翻清朝帝製的第一人。
但是,袁世凱,才是破壞民國初期民主製度的第一人。主要事件就是袁世凱稱帝。他一稱帝,別人就不幹了:剛剛推翻清朝,都共和了,為什麽還要稱帝?於是蔡鍔潛回雲南,率先討袁。各省紛紛響應,甚至宣布獨立或自治。大小軍閥乘機擁兵自重。袁世凱死後,鄂軍首領黎元洪(原來就是副總統)當了總統。但沒有人願意服他。政令軍令都不通了。所以,為了搶占地盤大大小小的軍閥開始混戰。當時,在南方,粵軍,閩軍,桂軍,川軍,滇軍,互相之間打成一團糟。陳炯明就是從桂軍控製的廣東軍政府手裏搶回的粵軍領導權。這一切,都是在建立黃埔軍校之前。大家可以看看李宗仁的回憶錄,和史沫特萊寫的朱德傳記,張學良的自敘,等等,就可明白當時的情況。
所以,破壞民初民主政體導致軍閥混戰的元凶,是袁世凱,而不是孫中山。如果袁世凱不稱帝,那就不會有他手下眾將領的眾叛親離,就不會有各省的宣布自治,就不會有大大小小軍閥的擁兵自重和相互混戰。袁世凱死後,孫中山要重振旗鼓,奪回領導權,蕩平群雄,一統天下。畢竟他本來就是臨時大總統。所以,他發動了二次革命和北伐。後來北伐的效果是好的,結束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將大大小小的軍閥收編到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旗下,建立了一個相對強有力的全國性政權。沒有北伐,中國早就是各自為政四分五裂,情況絕對會更糟。
不要以為,標新立異就是對的。民國史,當然不是俺們從小聽說的那樣。但也不是空穴來風。兼聽則明。看看各方麵的回憶錄和曆史資料,再加上自己的邏輯判斷,就可能會有比較準確的結論。
2.
現在的時髦是顛覆一切。但任何言論,要站得住腳。
孫文對於革命黨的作用,主要是締造者,創始人和精神領袖。作為黨魁,孫用不著親自去帶兵打仗。辛亥革命的起源武昌起義,確實不是孫或黃精心策劃的,但畢竟是受同盟會影響的。而且,武昌起義的領導權很快就交到了黃興的手中。早年的孫-黃關係,類似於後來的毛-朱關係。
當年,袁世凱認的談判對手是孫文,蘇聯人認的扶持對象還是孫文。孫中山的曆史地位是當時各方麵就承認的,不是後來才由國共兩黨捧起來的!有人現在不認同孫的曆史作用,豈不怪哉?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五權分立,耕者有其田,軍政、訓政、憲政等建國方略,都是比較切合中國實際的,很高明的理論。後來的領袖們沒有超越。馬列主義,影響中國數十年,現在已經被拋棄。曆史往往會轉回來。中國國內,目前還處於這個訓政階段。
孫中山當然也不是神。其實,任何大人物,如果你近距離來看,都是人!孫中山的同盟會,在清政府看來,早年就是一個受日本黑龍會資助的幫派組織和叛亂組織。為了獲得資助,孫大炮也對日本人有過許諾。但他出賣的期權,後來可能不算數。
如果要說孫是政治流氓,那請問哪一位開國皇帝不是?
謹小慎微者或道德模範們隻能夠做小人物。水至清則無魚。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裏。盡管政治家或領袖都是不擇手段的,還是沒有必要使用什麽政治流氓的詞語。對於創造曆史或推動曆史進程者,要有恭敬心。畢竟,他們是影響曆史至深的偉人!
老閻確實挺能寫。但你隻能夠寫寫野史。
3.
關於宋教仁
台灣政治大學政治係副教授孫善豪曾經評論宋教仁對國民革命與中國近代的意義,其大略如下:宋教仁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目標在於鼓吹湖廣新軍的覺醒,間接促成了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後,宋教仁將同盟會與其他小黨合並,成立中國國民黨。當時孫中山主張同盟會仍然為地下革命組織,隨時準備繼續革命。宋教仁則主張將同盟會公開化,以堂堂政黨之陣勢、用光明正大之手段,藉選舉取得政權。宋教仁路線不僅獲得了同盟會多數之支持,並且繼續與其他小黨合並,終於組成國民黨,而在國會大選中取得了多數。 這個“國民黨”,不同於一九二四年孫中山主導的聯俄容共後的中國國民黨,實乃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民主政黨。宋教仁倡導內閣製。袁世凱當上民國總統後,孫中山被選為國民黨的理事長,旋赴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而主導國內國民黨的宋教仁路線,則是在體製內,以內閣製來架空袁世凱。如果當時袁世凱能明察當代潮流、對帝製不抱期待,放手讓宋教仁組閣,則中國華盛頓或民國“國父”之名,無疑非他莫屬。而整個中華民國史,或就將此改寫。不幸的是:宋教仁的內閣製主張,站在袁世凱的立場而言,是強人所難,直接抵觸了袁世凱“一人天下”的期待,於是,宋教仁被刺,打破了民初在中國實行憲政民主的夢想,導致了中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憲政民主的嚐試徹底破產。他的死造成了以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南方革命黨人與袁世凱的徹底決裂,終於引發了二次革命和北伐。
老阿認為,宋教仁的主張,確實足夠民主,是在中國鼓吹憲政民主的第一人。但宋的主張太超前了,不切合當時中國的實際。他也太年輕了,對於袁世凱的獨裁本質缺乏認識。所以,宋教仁必然失敗。
國民黨的領導權,當然是在孫中山手中。要知道,在加入國民黨時,每一個人都要宣誓效忠領袖孫中山。孫中山的地位至高無上!宋教仁隻是孫不在時由孫任命的代理人。雖然宋教仁很能幹,但他在同盟會或國民黨中的威望和地位,和孫中山完全不可比擬。要知道,宋教仁曾經有兩次在公開場合由於一言不合就被人扇了耳光。 第一次是1912年年初,同盟會元老、廣西才子馬君武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得宋教仁左眼流血不止。馬動手兼動口,大罵宋教仁是在給袁世凱作說客,想出賣南京,出賣革命者。宋教仁第二次當眾挨打,係孫中山譽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的唐群英所為。1912年8月25日,由同盟會改組而成的國民黨在北京虎坊橋召開成立大會,有一項議程是宣布新黨章。當說到新黨章中規定不吸收女黨員時,坐在台下的唐群英衝上主席台,揪住主持改組工作的宋教仁,結結實實地打了宋一記耳光。宋教仁隻好捂著麵頰退避。
因此,宋教仁不可能有足夠的威望,資曆和能力來獨自掌握國民黨的大權。孫中山有什麽必要通過暗殺手段來除掉這個他手下的代理人和得力幹將?要稱帝的袁世凱又怎麽可能會讓宋教仁來實行憲政民主,通過內閣製來製約袁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說孫中山殺宋,完全說不通。
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啊!
------------------------------
附:潤濤閻的原文
潤濤閻
10-5-2012
孫中山靠他的暗殺組織暗殺掉了宋教仁後便掌握了同盟會的大權(此段詳細內容需要去讀蘆笛的文章),便想與袁世凱一爭高下。但民主體製的兩院選舉總統投票結果仍然是袁世凱當選,從此孫中山便開始了破壞民主政體的邪惡勾當。當時在廣州的陳炯明便是他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主政體的大本營。
袁世凱病逝後,黎元洪恢複了民主政體,當上了民國總統,這就惹惱了孫中山。本來孫中山以為袁世凱一死,這江山就是他的了,氣急敗壞的孫中山便到廣州找他的粉絲陳炯明。陳炯明可不是孫中山一樣的流氓,是一位有學問的儒將。年輕時趕上了慈禧下令終止科舉製,本是秀才的他不得不改學政法學院,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來陳炯明加入了同盟會,以孫中山為偶像,然後在廣州當上了鄂軍總司令和廣東省長。孫中山在陳炯明所轄的廣州醞釀滅掉民主政體自己當權的途徑。
孫中山這個被稱為孫大炮的流氓政客,竟然命令陳炯明發生兵變,以武力推翻共和民主體製。此時的陳炯明對孫中山自己任命自己為“非常總統”不滿,因為當時兩院議員在廣州的還不到四分之一,這些議員都是孫中山的人,他們投票選舉孫中山當總統是無效的。這就惹惱了孫大炮。陳炯明對此當然吃驚不已,自己的偶像是提倡民主製度的,怎麽會想到用人民軍隊的鮮血染紅自己的仕途?陳炯明便跟孫大炮談崩了,拒絕執行孫大炮的兵變命令。況且,黎元洪對陳炯明不薄,頒給他上將軍銜,憑什麽陳炯明要跟北洋政府翻臉?如果外敵入侵了去打外敵,或者吳佩孚投降了外敵,去伐漢奸,那當然值得幹一場。憑什麽為了你個人的總統權力就命令我去打內戰?
事實明擺著:你主張民主製度的先行者竟然開打內戰,這不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曆代專製獨裁政權所用的方法嗎?而民主是靠競選的。再說了,你孫大炮要我陳炯明北伐,我這點軍隊怎麽打得過?北伐要打的第一人便是當初沒有投票給孫中山便被孫大炮罵為直係“軍閥”的吳佩孚。在陳炯明看來,這不明擺著拿雞蛋往石頭上碰?敗了,你孫大炮腿快,不是跑到舊金山就是夏威夷,每次都這樣,可我陳炯明怎麽辦?這點軍隊都是自己的子弟兵,親弟弟表哥表弟都在裏邊,那命是能隨便丟的?
孫大炮當即撤銷了陳炯明的鄂軍總司令和廣東省長職務,陳炯明就下野了。軍隊的實權便到了葉舉手上。說陳炯明叛變,實際上是栽贓。攻打孫大炮軍艦的事不是陳炯明幹的,那是葉舉幹的。葉舉也不想殺掉孫大炮,而是想把他趕出廣州,然後廣州依然屬於民國政府領導下的省份。
那葉舉幹嘛也要轟走孫大炮?
因為孫中山揚言他在美國拿到了毒氣,要在廣州施放毒氣!葉舉這個土包子就嚇壞了,聽說過有毒氣戰細菌戰什麽的,屬於現在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再說了,那得殺死多少廣州市民啊。便想把孫大炮趕走。後來得知,孫大炮根本就沒有在美國拿到什麽毒氣彈,是忽悠人的。
回顧曆史,如果孫大炮真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他也不會在廣州用的,而會直接到京城,然後篡位成功。為了奪權到了喪心病狂地步了的孫大炮,絕對幹得出來這等事。今天再往前推論一步:當初孫大炮能想到用毒氣彈威脅葉舉和陳炯明,表明當初他到美國確實想得到這個東西,隻是美國不僅不給他,還把他當成恐怖分子給關了起來。這就是孫大炮被美國政府關押的最可能原因。這是潤濤閻的推論,但從心理學角度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這就是陳炯明對中國曆史所犯的“罪惡”:他明知道孫大炮破壞民主政體,竟然要用武力奪得總統大權,而非靠選舉,那就應該當即殺掉孫大炮,可慈悲心讓他錯過了為人民立功的機會。陳炯明臨死前感歎,民主共和完了!葉舉下令向孫大炮的軍艦開炮前還打電話給他,讓他逃跑。而且炮彈都是落在軍艦外麵,表明葉舉不想殺死孫大炮。殺掉孫大炮很容易,因為他就在陳炯明的地盤,可以說是關上門打狗。即使不想讓孫大炮在軍艦上的軍人受連累,那殺掉他也不難。連蔣介石都能跑到孫大炮的軍艦上會見他,要是派一個間諜殺手殺死他易如反掌。
如果把孫大炮殺掉了,就沒有了後來的黃埔軍校,因為蘇聯派去的馬林是幫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的,給了他兩萬盧布,兩萬條槍,才把黃埔軍校辦起來的。如果葉舉或者陳炯明殺掉了孫大炮,在廣州的馬林就得逃命。
不願意打內戰的陳炯明最終敗給了孫中山用錢收買的各路軍閥,尤其是後來的被蔣介石洗腦而崇拜孫中山的黃埔娃娃兵。這也開啟了孫中山死後蔣介石繼續北伐打內戰的曆史,蔣介石始終沒有真正統一過中國,連共匪的“中華蘇維埃政權”就滅不了,這讓日本鬼子有機會再次欺淩內戰不斷、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中國人。
如果沒有以民主為口號的政治騙子孫大炮為了個人權力而打內戰,或者陳炯明葉舉當即殺掉孫大炮這個禍國殃民的流氓政客,日本鬼子很難有機會入侵中國。一個內戰不止的國家,才是外敵入侵的極好機會。 因為孫中山開啟內戰,用戰爭手段毀掉民主選舉體製,給國民黨和共產黨都先後帶來了奪取政權的機會,孫中山便被國民黨吹捧為國父,也被共產黨篡改曆史地奉為革命先驅,而隱瞞了孫中山的革命其內容是打內戰,是破壞還沒有健全的民主政體。
事實上,孫中山才是禍國殃民的流氓政客,是他毀掉了剛剛起步的民主政體,最終導致日本的入侵、國共兩黨內戰和“武裝奪取政權”的當代秦始皇毛澤東建立了獨裁政權,把中國拉回到了人人自危的秦始皇時代,使得民主政體至今不能再次建立起來。
沒有人敢於小看袁世凱。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裏程碑。說他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也可以。
你的評價是:袁世凱是政治家,而孫中山是政治流氓。在你看來,袁世凱比孫中山更加光明磊落?
出賣光緒皇帝等,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是袁世凱。
以革命黨人要挾清廷,同時又以北洋軍要挾革命黨人,從而登上大總統位置的,是袁世凱。
民國之後還要稱帝的,是袁世凱,不是孫中山。
袁世凱是中華帝國皇帝,用不著搞暗殺。袁世凱也用不著親自下令殺宋教仁。他手下的人會看著辦。
廢除宋教仁的臨時憲法的,正是袁世凱。
將民國拉入內戰泥潭的,即袁世凱稱帝事件。
評價曆史人物,要看大節。如果袁世凱不稱帝,並實行憲政,袁世凱的曆史地位就是中華民國國父!但他居然就稱帝了。開了一個極端惡劣的頭!於是,眾叛親離。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有資格首先內戰的,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諸將領,即大大小小的北洋軍閥。爭來爭去,內閣象走馬燈似的變換。
如果沒有國民黨,沒有共產黨,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國早就四分五裂了。
袁世凱或者他的部下要殺宋教仁,才比較符合邏輯。
孫文與袁世凱,誰會更加獨裁?誰可能更講民主?
當時,隻有統領北洋虎狼之師的袁世凱可以力壓群雄。孫文,可以指揮得動誰呢?孫文當了三個月的臨時大總統,就不得不讓位給袁世凱。逼得他不得不讓位的,隻能夠是袁世凱。黃和宋隻能夠是勸說孫文認清形勢早點讓位。
袁世凱確實是一代梟雄,精明強幹,有謀略有機心有膽量。將滿清和革命黨人都玩弄於股掌之上。最後,滿清皇朝隻能夠退位,然後孫中山也隻能夠讓位。至於說後來受袁克定蒙蔽才導致他稱帝,就相當於說趙匡胤被部下逼迫黃袍加身。誰信,誰傻。
宋教仁的憲政民主和以內閣製製約大總統的想法,在當時太超前,也犯了袁世凱的大忌。剛剛推翻滿清皇帝,怎麽可能一步到位從封建製度直接到憲政民主?袁世凱還想著稱帝呢!袁世凱怎麽可能讓他來用內閣製製約?他手下的北洋諸將領又怎麽可能受內閣節製?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等,都還想著要陸續登台(後來也確確實實地先後登了台)。怎麽可能容得一個書生政客宋教仁來主張什麽民主政治,並且堵住他們上台的路?
所以,宋不得不被刺殺了。
袁世凱等不是不想殺孫文和黃興。隻是沒有機會。隻有將民主政治寄托在袁世凱身上的宋教仁,才對袁世凱等沒有警覺。
曆史看起來充滿著偶然性,其實是一種必然。
民智未開,何談憲政民主?
百年過去了。即使現在,如果立馬在中國實行憲政,會發生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