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Peng的博客

美麗寒冷的加國,我的家,也是自由胡想的地方。愛你直到世界末日的那天
正文

月光下的胡想

(2008-02-04 08:50:02) 下一個
月光下的胡想今天是難得的休息日,早早吃過晚飯,兒子一如既往早已跑到三樓電腦前,繼續他的電遊瘋狂;夫人卻已打開法語電視頻道,躺在沙發上神情癡呆地盯著屏幕。我實在感到無聊,於是輕輕地打開門坐在門前的台階上,靜靜地望著前方。一縷分外柔和的月光照在身上,猛然抬頭,原來是月亮正靜靜地懸在尉藍的夜空上。用肉眼望去,這巨大的月亮幾乎占據了天空的五分之一,感覺月亮的邊緣似乎馬上就要碰到前麵樓房的屋頂。早就聽說過,西方的月亮與中國的不一樣,但還沒想到過在尺寸上還會有差別。等會,這絕對不可能!月亮隻有一個,不可能加拿大的月亮大些,中國的月亮就小些。也許蒙特利爾是高緯度地區(不過也才北緯45℃),地球偏斜的角度大點,所以蒙特利爾上空的月亮就離地麵更近些?這必須要谘詢天文學家才知道。不管天文學家將來會怎麽跟我解釋(如果有這麽一天的話),但我知道有一件事是真的:這是我有生以來看到的最大的月亮。月亮太大啦,感到她似乎正從天上掉下來,我似乎能清晰地看到月亮表麵的山脈。今天也不知為什麽,我忽然對著月亮胡思亂想起來。呆呆地望著天空,足有好幾分鍾保持著固定的姿態凝視著月亮。“發呆想什麽呢?”哦,差點把我嚇了一跳,一回頭才發現夫人神不知鬼不覺,早已坐在身旁石階上。“跑出來幹嗎?不看你那心愛的法語電視啦?”我笑著問。“一個人看有啥意思,又沒人陪我”。她有點怪怪地回答。“看電視還要人陪?”我有點奚落地說,“你知道吞噬現代人生命和健康的兩大惡魔嗎?”“歪理又來啦,”夫人知道我又要說電視的壞話啦,“看不懂法語就更應該好好學,電視是傳播知識和快樂的最佳途徑。”我沒理會她的話茬,繼續我的“歪理”:“那就是電視和電腦。現代人生理和心理疾病的50%都與過度依賴電視和電腦有關。”“所以你出來陪我一起看月亮是完全正確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決定。”夫人有點好笑地問:“看月亮?今天是八月十五?”我沉思了兩秒鍾,說:“大概不是。但每月農曆十五左右月亮都應該是圓的。”“你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的科學家相信世界乃至宇宙都是出自上帝之手嗎?”我的思維又回到了月亮上來,“還多少與這神奇的月亮有關。”“神奇的月亮?上帝?”夫人開始有了點驚奇,不過很快就不以為然:“你又在故弄玄虛,誰沒見過月亮?美國人還好幾次登上過月球。誰不知道月亮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亮上沒有生命,沒有水,也幾乎沒有大氣層。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月亮繞地球┅┅┅”“停,停!”我趕緊叫道:“看來你還是有不少科學知識的,不然也對不起你那個碩士文憑。”不等她再開口,我繼續說:“你知道月亮對地球的重要性嗎?”“什麽意思?”夫人有點莫名其妙地問道,言下之意月亮不就是地球的衛星吧,很正常的宇宙現象。“月亮與地球的距離與運行軌道設計的如此精確無誤,在引力的作用下才使得地球自轉時偏轉了一個角度;正由於有了這個偏轉,我們現在的地球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哦,就是說如果沒有了月亮,地球上就沒有了春夏秋冬的變化?”夫人的眼睛開始有點發亮。“可以這麽說。”我有點故弄玄虛地繼續道:“還有,月亮極其巧妙地調節著海平麵的變化。如果沒有月亮的存在,也許地球上很多沿海地區會經常淹沒在海水中。”“有這回事?”夫人她有點疑惑地問道。“還有,你看天上的月光多麽柔和,其實這月光也和我們地球的生命息息相關。”夫人已有點懷疑我在胡說八道,“你又想說什麽歪理啦?”我沒理會她的譏諷,繼續沉浸在對月亮的崇拜中,“你知道地球大氣層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溫度的調節作用,白天太陽直射時大氣層吸收了一部分熱量以防止地麵溫度過高;晚上大氣層中貯存的熱量散去以防止地麵溫度下降過低。”“是啊,這又跟月亮有什麽關係?”夫人歪著頭笑道。“別著急。 如果晚上真的完全漆黑一團,地球大氣層外圍的溫度會急劇下降,這樣一來大氣層白天所儲存的熱量也會很快散發,第二天天明前會出現過大的溫差。也就是說在最炎熱的夏天,淩晨天亮前的地表溫度也會降至0℃左右(如果沒有大氣層,大概會降至零下100℃以下吧),所有的夏季植物大概都得凍死,人類的食物來源就會成為大問題。”深呼吸一口氣,我繼續自言自語道:“而有了月亮後情況就完全不同。在地球的夜晚月亮總是把相當一部分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使得地球大氣層外側受到溫度適中的柔和的月光照射,大氣層的散熱速度會減緩。這樣地表晝夜溫差就限製在一個最適合所有植物生長的範圍內。”“所以”,我回頭望了望她一眼,“很多科學家寧肯相信,隻有無所不能的上帝才有如此高超的智慧,創造出如此精美的地球生命係統。還有人幹脆聲稱:月亮是外星人的傑作,特為人類設計的。”“好了好了,別胡說八道啦。”夫人忍不住笑了起來,顯然她對我後麵的話不太相信。她相不相信無關緊要,連我自己都不一定相信呢。“如果真是神創造了這美妙的世界,那自有他的理由”。我也笑著說。我已把眼光從天上的月亮轉到了月光下籠罩的地麵,凝視片刻。夫人望著我這副模樣,笑問:“還在想著上帝的傑作?”我一楞,若有所思地說:“你想想,神所創造的世界是多麽完美;想比之下,我們人類造出的東西實在是差的太遠啦。”“哦,又有什麽奇談怪論?”夫人略帶點冷笑地問道。“你錯了,這次我是百分之百的正理。”我笑著回應。“你看看眼前的景色。”我說。“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她不解地問,兩眼望著前方。我們家門口在社區的盡頭,所以從這裏看得到社區內大部分的房屋和街道。約40棟以醬紅色為基調的複式樓群,整齊排列成雙環行結構,中間也就自然形成了一條整齊潔淨的環形馬路。馬路兩旁停放著一輛接一輛望不到盡頭的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的大大小小的、我們稱之為汽車的東西。每家房前都有一小塊人造草坪和一些人工培育的鮮花;每個草坪前方都有一棵由政府負責培植的樹。夫人笑著說:“你看,月光下我們的社區多美啊!”“不著急。首先看看這一棟棟房屋。”我笑著說。她馬上接口道:“這正是體現我們人類的智慧,造出這麽美妙供我們居住的舒適住所,比我們祖先住的山洞強多啦。”我裝著沒聽見,開始了又一輪奇談怪論:“你仔細瞧,這一棟棟房屋從顏色、款式、大小到材質都完全一樣;還有這剪得整整齊齊的綠草坪,全是一種顏色一個品種。我們再看看上帝所造的一切,世界上你能找得到一條完全一樣的山脈、河流、平原、森林、瀑布嗎?每一朵鮮花、每一棵樹、每種生命乃至世上的每個人都是有差別的。”“這倒不假。”夫人首次給予正麵的評語。“我們把自己關在這樣千篇一律的籠子裏,整晚整晚地看那沒完沒了的電視節目,通宵達旦地玩著電腦遊戲,把自己與自然隔絕。”“上帝設計了夜晚是要讓我們日落而息,使生命得到完美的修複;而如今人類發明了電燈、電視、電腦,用來抗拒大自然的律法。”“你再看這人類發明的汽車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之盒,破壞了原本和諧的自然環境”。“你特別喜歡上綱上線,亂扣帽子。”夫人有點冷笑著說。我裝著沒聽見繼續自言自語:“製造汽車所需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都需要通過化學工藝人工提煉,這些過程會向土壤、河流和大氣排放大量的汙染。汽車的燃料現在還得靠石油提煉出的汽油、柴油、機油,它們在提煉和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有了汽車於是人們把住的地方、工作的地方、采購的地方之間的距離弄得越來越遠,於是每個人更離不開車。比如我們現在,家離唐人街有大約二十公裏,離工作的地方就更遠了,開車都要半小時以上;各種大超市離家都有一段距離。現代城市就是這麽設計的,越來越多的人都住在市郊而又在城裏上班。所有的人出門都得靠車代步。”“全世界有幾十億輛車,而且數量每天還在增加,所有的機動車從製造到使用都要對環境造成破壞。你想想,這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有多大?”“現在地球氣候正變得冷熱無常,我們人類發明的汽車可算立了頭功。”我還在念叨。夫人憋不住了:“那你為什麽要買車?還整天吵著要買第二輛。有本事你再去住山洞,有能耐就別用車,天天走路。”我咧嘴一笑:“可惜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人類拖回到過去,整個人類就和單個人體一樣,有著發生、發展到滅亡的過程。換句話說:人類發展到今天,是人類智慧走向成熟的過程,最後終究會走向滅亡,沒有人能改變,我算什麽?當然更無能為力,所以車照樣得買,房子照樣得住。”她也同樣咧嘴一笑:“典型的詭辯邏輯! 照你的意思,人類越現代化,就越快地走向滅亡?”我聳聳肩:“應該不能這麽說吧?準確地說,也許是人類的生活與大自然越貼切,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時間就越長。所以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使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次夫人罕見地站在了我一邊:“是啊,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在拚命發展自己的經濟,同時也在拚命汙染環境。照這樣下去,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真有可能出大問題。”“這還是未知數。”我有點神情凝重地說:“但願這是黎明前的黑暗。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說不定就能找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技術途徑。”“技術途徑?”她又開始笑了,“你很相信人類自身的科技發展能力,怎麽現在就不相信神會來拯救我們啦?”“人類科技的發展也許就是神所暗示和許可的。”我擠出一絲哭笑望著她,繼續胡思亂想道:“就說這汽車,人類很有可能找到一種清潔能源完全替代現有的石油;同樣電也有可能成為對環境比較友好的清潔能源,使用水力、風力甚至核力發電都不會汙染大氣。”“行了行了,這些都是那些科技精英們考慮的事。大道理誰不懂,關鍵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能為挽回人類的命運做些啥?”“祈禱,向神祈禱。”我微笑著回答,“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也許隻有他才能使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明白我們所犯下的罪,從政府到個體都能自覺保護環境,使我們每天都能欣賞到這蔚蘭的天空、明亮的月光。”我又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遠在中國的外婆家。那時外婆家沒有電,當然也就沒有與電有關的諸如:電視、電腦、電燈、電風扇等玩意。夏日的晴朗夜晚男女老少人人手裏握著把扇子都不約而同地聚在屋外的小坪裏,有的趟在竹床上,有的坐著小木凳,還有的擠在舒適的大躺椅上,大家嘰嘰喳喳嘮著家常。我們幾個八、九歲的男孩總喜歡圍著外公,欣賞著天上的月亮,數著天上的星星,聽外公講月亮的故事鬼的故事,最後就是猜字謎。外公是中學中文老師,似乎有猜不玩的字謎,遺憾的我天生就不是猜謎的料,每次都是我的表弟搶答成功,我真是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夫人笑著:“怎麽又發呆啦?是不是又在編造什麽月亮的故事?”“喔,我想起了過去,”我笑著說,“三十多年前的外婆家。”“哦,外婆家?那時候你大概很小吧?”她有點好奇的問。“大概隻有八、九歲吧,我在外婆家上了兩年小學。”我又開始自言自語。夫人沉默地望著我,她知道我還有進一步的奇談怪論,所以歪著頭繼續聽下去。我笑笑,繼續道:“同樣是月光下,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夏日的夜晚簡直就是置身於大自然交響樂中,無數隻蚊蟲、熒光蟲、田蛙在大自然的田園裏盡情自由地鳴唱著,特別是那田蛙的嘹亮歌聲很象這自然交響樂團的領唱。最奇特的是在淩晨前所有的自然交響樂噶然而止,大自然在太陽出來之前神奇的歸於平靜。它僅僅是屬於月亮的,因此可以稱之為夏日的月光交響樂。”“而現在我們所謂現代化生活社區,”我扭過頭來對夫人說:“你看,街上沒有人,當然更沒有外婆家的蚊蟲、熒光蟲、田蛙。你我坐在這多久啦?除了你我之外,這個世界似乎不會發聲。現代人似乎很喜歡超靜,連偶爾從我們麵前經過的汽車也是無聲無息。我們現在離大自然越來越遠。”“這也沒什麽不好啊,”夫人笑著說:“難道你喜歡享受那亂七八糟的城市噪音,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但現在靜得心裏不踏實,”我笑笑:“要不是有你陪著我說話,我一個人老是坐在這安靜的人造世界裏,非得變癡呆不可。”“那是你的問題。”夫人挖苦地回應:“你為什麽不去欣賞電視節目,回家聽聽美妙的音樂CD,還有網上衝浪……”“得,得,”我趕緊打斷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既然那麽喜歡所謂的電視、英特網、音樂CD,怎麽老是唉聲歎氣說沒意思,一打電話聊天常常把飯燒糊,你知道什麽原因?”“……”不等她回答,我搶白道:“是因為打電話聊天是與真實的人交往,可以緩解人的孤獨感和空虛感,就可以避免得抑鬱症。”“打電話可以防止抑鬱症?又是歪理。”夫人嘿嘿一笑:“能不能少戴大帽子?”“這叫事實求是,”我也咧嘴一笑:“發達國家青少年大約有10%的比例有現代抑鬱症症狀,主要原因就是過於依賴虛擬世界的緣故。虛擬世界的娛樂可以極大的實現個人的虛擬自由……”“等等,什麽叫虛擬自由?不是你發明的吧?”夫人笑著問。“用通俗的話說,”我胡亂解釋道:“就是想說什麽、想幹啥、想玩啥,都行,沒有多少約束。比如你在網上可以大談你的奇談怪論,暴力、邪惡和其他陰暗思想都可以在網上盡情表達,不用擔心別人的不滿或外界的懲罰,網絡並沒有受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電視也一樣,即使最正規的CBC台每天的電視劇大都是凶殺、暴力、性等話題,這些離我們實際生活其實有很大一段距離,主要是為了吸引觀眾故意弄得驚險刺激。”“長期沉溺於虛擬世界會習慣於自我行為準則,還使人感到心靈空虛,有一種不安全感。現實世界的交往卻是交互式的,可以學會如何尊重和關心他人,並能得到相同的回報。玩虛擬世界的人不需要為別人著想,隻要考慮自己就行了。他們會感到與現實世界打交道很累,但越逃避就越依賴虛擬世界,就越感空虛,最後就是現代抑鬱症或自閉症。”夫人聽了連連搖頭:“太危言聳聽!”我笑笑:“長話短說,每個人都需要從他人或社會的認同中獲得生活的意義和心靈的滿足。比如:今天你穿了一件裙子,如果我當麵告訴你,這件裙子很漂亮,穿在你身上更亮麗,你肯定會感到開心和滿足。在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人交往就能獲得這種精神滿足。”“你看看現在,”我指著前麵:“前麵馬路上見不到一個人影,很難再看到成群結隊的男孩女孩在街上嘻戲玩耍的情景,因為他們全躲在家用電器齊全的房子裏,無非是在玩那虛擬世界的遊戲(就像咱們兒子)。”“我問你,”我無可奈何地說:“他們能健康成長嗎?”“我怎麽知道,”夫人哭喪著臉:“你不是說,現代化是人類智慧走向成熟的必然嗎?”“哎,我怎麽還是流戀過去美好的童年,”我有點茫然若失:“在那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我們卻過得那樣快活,因為我們在自然中長大。我們整天在水庫裏遊泳,沒有教練,沒有救生圈,靠著天大的膽子我不到八歲就在有我三個人高的水庫裏稀裏糊塗學會了遊泳。我們一群男孩整天光著腳牙到處亂跑,去爬山摘栗子、去爬樹偷棗子。興趣來啦還跑到田裏幫大人幹點農活,當然主要是好玩。”“在外婆家的堂屋裏,我們把門板放倒,中間垛兩塊磚,再搭根棍子就是一個小型乒乓球桌。六分一局我們進行激烈的個人淘汰賽,隻可惜我球藝平平,不是我表弟表舅的對手。”“白天在外麵玩耍,晚上在屋外乘涼,整天無憂無慮,快樂似神仙。”我回過頭來衝她咧咧嘴:“至少沒有一個人得抑鬱症的。”夫人突然間來了個總結性發言:“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這正是我們現代人問題所在。” 我笑笑:“難道就不能同時享有發達的物質文明和快樂的精神生活嗎?”“那就信神吧。”夫人這回有了主意:“據說加拿大美國的基督徒大都既富有、又健康快樂。”“哈哈,”我有點樂啦:“可上帝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像我這種智商,肯怕要學習很長時間才能理解什麽是神,有很多功課要做。你長期鼓吹比我聰明,那你就先行一步吧,等學有所成了再傳授與我。這主意不錯吧?”夫人也樂了:“剛才還講得唾沫四濺,怎麽就突然變傻啦?我看還是你靈魂深處有待進一步改造。”“夫人所言極是。”我笑笑:“既然一時半會做不了快樂神仙,那也得做個正常健康的凡夫俗子吧。”“你看,”我手指著天空:“多美的月光。”我接著說:“好像今晚的碗還沒人洗。”夫人樂了:“你想洗碗太好啦,熱愛勞動也是人類的美德。”“等等,”我急了:“凡事要講個公平。我今天給你一個洗碗的機會。”“謝謝,我不要這個機會。”夫人回答。“別著急。”我笑著說:“蘇軾的水調歌頭,中國人都知道。我先說,隻要你跟得上任何一句,就算你贏,今晚我洗碗。”“這麽牛! 行。開始吧。”夫人毫不示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開始啦。“不知……”夫人沒接上。“哈哈,不行吧。”我很開心,心想可以報童年時老是輸給表弟之仇啦:“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她又沒開口。我很得意,繼續道:“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她繼續沉默。我已勝利在望。決定提前結束戰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突然夫人開口搶白:“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你輸了!”慘,三十多年前的悲劇還沒完。我總是錯誤地估計別人的實力。“行哪,看不出來。”我隻好認輸。“快洗碗去吧!”夫人開始催促。“你抬起頭向前看,”我笑笑手指著前方:“眼下的景色還是不錯的,至少這月亮比外婆家的還要美。夫人難道不想散散步,在運動中欣賞美妙的月光。然後再回去洗碗呢?”我不由分說一把拖她起來,倆人開始沿著那條整齊潔淨的環形馬路悠閑地往前走去。可謂:四周空曠不見人,再也難聞鳥語聲。唯有月亮映照我,還有夫人伴吾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