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早晨醒來第一件事,撥通了給小阿姨的越洋電話,告訴她,我八月初回國,先去上海探她,然後再回北京。
她的嗓音聽上去有些沙啞,但很高興。她告訴我,她的中篇小說《弄堂舊事》出版了,給我的拷貝一周前已經寄出。我掐指一算,從上海到華盛頓,寄航空需要大約十天左右,估計這一兩天就可以收到了。對這本小說,我已經期待很久,希望先睹為快。
小阿姨
小阿姨,本名方瑞英,退休前從事臨床核醫學技術和研究工作,發表過數十篇專業論文,著有《實用核醫學顯像技術》一書。
一向熱情積極的她,退休後,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聲有色,烹飪、養生、美容、旅遊、帶孫子、學鋼琴,後來又拾起年輕時的興趣,投入文學寫作。她根據自己退休後的親身體驗和心路曆程,為離退休老年人,寫了一本生活指南:《退休一健康新旅程》,全國發行。
她的雜記散文也常見於諸多報刊雜誌,一篇影評《<護士日記>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曾榮獲中國電影“百年百名經典銀幕形象”全國征文比賽一等獎。
這兩年,孫子長大了,她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潛心創作,終於完成了一部十幾萬字的中篇小說《弄堂舊事》,這部書中主人公的生活經曆穿越大半個世紀,小說描寫了老上海裏弄居民百姓生活的甜酸苦辣,愛恨情仇。她筆下的人物原形,多數來自過去上海外婆家裏的遠親近鄰、親朋好友。許多故事是從她的母親——我的外婆嘴裏聽到的。說起外婆,她本人就有很多故事,容我開篇另表。
小阿姨積極入世,樂觀進取。因小時候家境一般,她們上麵還有五個同父異母的兄姊,所以,在小阿姨出生後,外公曾幾次想把她送給別人撫養。
最初,外公在上海謀生,留下外婆一人在浙江海鹽鄉下,艱難地拉扯著五個前妻的孩子和自己的三個幼子。一次,為躲避日本人的掃蕩,外婆領全家大小隨著鄉親們逃入幹涸的蘆葦塘內避難。外婆一隻手抱著兩歲的舅舅,一隻手牽著五歲的母親,實在無力顧及繈褓中的小阿姨,隻好忍痛將她放在床上,用被子胡亂遮掩一下,聽天由命去吧。幸好小阿姨命大,未被鬼子發現,躲過此一劫。
曾不止一次聽小阿姨說起這段往事,每次觀之,眼中有淚,麵帶幽怨,調侃自己是被遺棄的孩子。這也難怪,被父母遺棄是很難讓人釋懷的,盡管事出有因。
當然,小阿姨隻是說說而已,她和母親對外婆一直非常孝順。結婚前,她們把每月的薪水津貼如數交給外婆,全家統一使用。外公去世的早,外婆一人拉扯八個孩子,姐妹倆高中畢業之後都上了護校,後來分到醫院工作。最終,一個成為京城軍隊腫瘤醫院出色的醫生,一個成為上海著名醫院的同位素專家。
有時,小阿姨會和我聊她小時候的事情,“你媽媽小時候長得清秀可人,是外公的掌上明珠,經常穿著定製的旗袍,由外公帶著出去吃飯。而我長得臉大粗氣,隻有被冷落在家裏。”
七十年代,上海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是時尚之都,衣服,是上海的樣式最新潮;糖果,是上海的大白兔最好;泡泡糖,隻有上海的最正宗,。。。。女人,也是上海的最經典。也許是童年的磨難,也許是天也見憐,反正,自我懂事起,記憶中的小阿姨一直都是一個穿戴有品、說話到位、辦事利落的經典小女人。
叔叔
聽媽媽說,小阿姨和姨夫的婚姻是爸爸給撮合的。
第一次戀愛失敗後,恰逢醫院派小阿姨到爸媽所在單位來進修。所以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小阿姨在北京和我們住在一起。
媽媽看到心情低落的妹妹,心裏十分著急。如何才能讓她從失戀的陰影中快點解脫出來?思前想後,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再給她找一位合適的對象,媽和爸商量,在大院的青年才俊中擇優為小阿姨挑選一位。爸爸忽然想到,所裏最近剛好分來一批大學生,其中有一位沈陽籍的北方青年,身材勻稱,相貌俊朗,談吐文雅。我媽一聽就樂了,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那就趕緊行動吧。
正趕上炎炎夏日,午飯時間,悶熱無風,爸爸急急地跑到大院食堂,把這個正在埋頭吃飯、滿頭大汗的年輕人從食堂裏叫出來,沒怎麽寒暄,單刀直入地挑明了來意,年輕人本來就對父母印象不錯,聽說又是自家妹妹,再一看照片,好個容貌姣好、風姿綽約的女孩,天賜良緣,心裏比三伏天吃下一塊冰鎮西瓜還清涼。
後來聽媽媽說,約會進行地十分順利,交談甚歡。小阿姨回到上海後,兩人鴻雁往來,兩地書頻,日漸情深,過了年,就談婚論嫁了。
從姨夫約會小阿姨伊始,就常來家裏走動,那時我們姊兄妹稱呼他為“叔叔”,懵懂的年紀,根本不知道“叔叔”和小阿姨正在拍拖,但打心眼裏喜歡這個“叔叔”,常常糾結一幫小孩兒到他的單人宿舍去胡鬧、玩耍,後來水到渠成,“叔叔”變成我們的姨夫後,我和姐姐哥哥對他的稱謂再難改口,一直沿襲至今還是叫他“叔叔”,哈哈,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記得小時候,還曾為“叔叔”的所屬權問題和小朋友們發生過衝突。小阿姨和叔叔結婚後,我習慣地和小朋友們說“我叔叔”如何如何,有人出來糾正說,叔叔是大家的叔叔,不是你一個人的叔叔,我反對,不是,他就是我的“叔叔”,後來哭著跑去問“叔叔”,“你是我的叔叔,還是大家的叔叔?”叔叔笑了,拍著我的頭,“傻丫頭,我是大家的叔叔,但我更是你的‘姨夫叔叔’”。哈,我說嘛,就是不一樣。
叔叔性情溫和,中規中矩,小阿姨行事利索,靈活變通,兩人同行,珠聯璧合。
結婚後,叔叔向大院打報告,主動要求轉業到地方,幾經周折,終於把戶口落在上海,在一家生產心髒起搏器的工廠裏擔任高級工程師,和小阿姨雙宿雙飛。
年輕時,看他們夫妻衝突最有意思,小阿姨生氣的時候,嬌嗔慍怒,直呼叔叔大名;叔叔總是不緊不慢地抵擋著小阿姨的小性子,最後投降繳械,他們像是一對乒乓選手,一個敏捷近台快攻,一個沉著拉弧旋球。
有一次,不知為什麽,小阿姨氣得把叔叔的手表狠狠地扔出去,叔叔急忙跑過去,撿起摔在地上的手表,小心翼翼地擦試著表殼麵,操著洋涇浜上海話,不緊不慢地講“哪能嘎,生氣歸生氣,手表怎麽好用來摔呢,”然後把臉轉向我,一個八歲,半大不點兒的小孩兒說,“喏,讓小妹來評評理嘛,。。” 最後,他哄著小阿姨,息事寧人,討好地說,“好嘞好嘞,都是我的錯。”趁小阿姨抹眼淚的功夫,他扭過頭來,對著我詭秘地眨眨眼。
老伴兒
小阿姨和叔叔當年住在上海徐家匯,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我每次去,都見收拾得井井有條,物歸其所。
小阿姨燒得一手好菜,在吃上很講究,家居裝飾也很小資。隨著這些年經濟發展,他們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飛躍,搬了新居,買了一架鋼琴作為退休後的娛樂消遣。
夫妻出遊,叔叔負責拎包,照相;
閑居在家,小阿姨做飯,安排家務;
小阿姨寫文章,叔叔謄寫,校稿;
小阿姨著書,叔叔為她寫序;
叔叔有高血壓,他的起居飲食、吃藥保健都由小阿姨親自監督。
老倆口常常相互調侃,小阿姨在電話裏托著長音,嗲嗲地說,“小妹,你不知道,叔叔到現在還在緊張小阿姨呢。我出去剪個頭發,時間稍長一點,他在家裏就會擔心,血壓還要升高。”,叔叔笑盈盈接過電話,對我說:“小妹,不要聽你那小阿姨瞎講,哪裏有? 她自己上街忘了帶手機,我是怕她路上萬一有事.....”,我這裏默默地聽著他倆那邊一來一去地爭辯著,從心底湧出一股暖意, 無聲地笑了。好溫馨的一對老伴兒,我希望自己的未來能像他們一樣,有個和諧、愜意、相濡以沫的晚年生活。
小阿姨說,本來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今生寫三本書,現在她的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但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停下來,新的目標又在前麵。現在,一部新小說的構思基本完成,是一個關於幾代護士的愛情傳奇故事。
一如既往地期待著他們的新作問世。
遙祝小阿姨和叔叔身體健康,生活越來越精彩!
目 錄
阿福弄堂口
二房東
迎娶與出嫁
寧波人家
一家有難鄰裏相助
弄堂房子過街樓
小裁縫
老皮匠
離奇姻緣
煙紙店
張太太
兩個舞女的命運
過年
洋女婿
矮婆婆
五十年代的接生車
腰鼓隊
早戀
小大姐愛花
弄堂裏來了電影放映隊
吳家官官祖孫的希望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