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才
(2009-10-19 12:32:36)
下一個
喜歡博友丁香寫的關於孩子成長點滴的文章,讓人有感同深受的溫馨。喜歡她把這些文章歸類為“與兒同長”,伴隨著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為人父母的我們,也一步步在磨練著、成長著。
一直對自己說,要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給他無憂無慮的童年,培養他堅強樂觀的心態。他捧起厚厚的CHAPTER BOOK自己讀,我高興之餘,卻不忘提醒自己,平常心平常心,每個孩子都讀CHAPTER BOOK,千萬別把兒子當閱讀寫作的天才;他哪天在鋼琴前多坐了十分鍾,象模象樣彈了幾首歌,我也不可太得意,別把兒子當成了未來的音樂家。他七歲還不會用中文寫自己的名字,我得自嘲一下,沒關係,他隻是沒有中文學習環境;鄰居孩子八歲就會算階乘,我家兒子乘法表還背不到一半,我得讓自己別擔心,每個孩子不一樣,他不是天才,別跟天才比。
抱著這種“不培養天才”的心,我在兒子身上花的時間,真是很少,少得時常讓我覺得愧對了他。因為全職上班,隻能讓學校附近的輔導中心接送孩子。六點多把孩子接回家,我飯洗碗,他做功課,彈琴,很快就要睡覺。睡前給他講一兩個故事,是僅有的一點真正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他能自己看書後,講故事也漸漸省略了。星期六星期天送他上中文班數學班,遊泳打球,靠的是老師和教練,而不是我們自己。跟全心全意撲在孩子身上的父母相比,我是個不合格的母親。
兒子轉眼七歲,普普通通的一個男孩子。讓我們欣慰的是,他很堅強,很樂觀。再怎麽保持平常心,我和老公對兒子,總還有一點天才的幻想,比如說在打羽毛球的時候。兒子練羽毛球快兩年,瘋狂地喜愛,教練也對他期望很高,我們就自然而然地認為兒子是塊好料,一星期三次送他打球,大把時間精力花在球場上。教練不久前說,他打得不錯,可以比賽去了!不到七歲的兒子,將參加十歲以下組的單打和雙打比賽。教練還說,他第一次比賽,而且對手可能都比他大,不要對他期望太高,以積累經驗為主。
話雖這麽說,我們還有一絲不切實際的羽毛球天才的夢想,夢裏仿佛看見,兒子在球場上把對手們殺得片甲不留。為了陪兒子比賽,我們專門請假,帶足幹糧,準備好兩套攝影器材,一齊前往。比賽開始前,老公比兒子還緊張,我嘴上說不緊張,心裏還是瞅得緊。怪不得有的父母說,他們甚至不敢去看孩子比賽。緊張,其實還是因為有所期待,最怕就是期待落空。
兒子打得認真頑強,可還是不敵對手。單打兩場,前後以8比15和9比15敗下,很快被淘汰出局;雙打表現更糟,幾次發球失誤,幾次沒接住對方發球。坐我旁邊的兩個母親,一個孩子多次拿單打冠軍,一個拿雙打冠軍,這次也拿到第一名。看到我臉露失望,安慰我說:“我們孩子剛參加比賽的時候也總是輸,輸得可傷心了,有時候當場就哭了出來,有時候還當場摔了球拍,習慣就好。每參加一次比賽,就越有信心,水平也大漲。”聽過她們的話,我倒開始擔心起兒子的心理問題,萬一有失敗陰影怎麽辦?
回家的路上問兒子:“你對比賽感覺怎樣?”他答:“很好,很多FUN,那裏的飯也很好吃,以後我還要去比賽。”不象有陰影的樣子。可我還是不放心,給他講了好多“失敗是成功之母”“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第二天早上,看到兒子拿著本《HOW TO DEAL WITH JEALOUSY》的書在看。我問他:“別人打球比你好,你是不是嫉妒了?”他答:“沒有,如果有的話,這本書會教我怎麽做。”他原來已經知道主動、正麵地去處理嫉妒心。看著兒子輸球也如此平靜的樣子,老公搖頭:“哎,看來他不是個打球的天才啊!”
其實,咱們兒子什麽天才都不是。 和所有的人一樣,他必須在失敗中磨練和成長,沒有捷徑可走。不是天才,我們還會堅持送他打球,不為冠軍的獎牌,隻為了看他在球場上發自內心的笑容,為他有健康強壯的身體,為了讓他多遭遇挫折,變得更加堅強樂觀。作為父母,花在孩子上的時間精力再多也不會夠,我們能做的實在有限,隻能為他做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創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今後的路,始終要他自己去走。
兒子參加球賽這天,是他的七歲生日。謝謝兒子,讓我們和他一起,在失敗和挫折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