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嚇人的博客

自娛自樂兼儲存記憶碎片以備老來反芻之用
個人資料
正文

貶褒亂彈上海人

(2008-12-17 19:58:30) 下一個
好象一直以來上海人就處於被評論被貶低的漩渦中心,說來能做到這樣也實屬不易,要沒點特色想這麽被人惦著也是做不到的。正所謂既然不能流芳百世何不追求遺臭萬年?

要說非上海人對上海人的貶低焦點,莫過於精明小氣工於算計愛占便宜心胸狹窄自視清高俗氣勢利。實際上真要對上海人海派文化及地域特色有所了解,就能對他們有點新認識。但這樣的要求對外地人基本上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無怪乎當人們對某個上海人有好印象時,最常見的說法是“你不象個上海人”。

我眼中的一般上海人:清淡自律。清淡導致清爽,自律源於自私。

上海人喜歡往來清爽,親兄弟明算帳,看起來少了點人情味,實際上減少了發生衝突的可能。當外地人看到上海人在實行AA製時能自然至極地將分帳算至分毫,覺得他們簡直計較得荒唐,殊不知如此在他們之間絕不會產生因耍小聰明(諸如吃完後說忘帶錢包了)吃白食背後被人罵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外地人中倒是常常發生的。

至於自私,我個人認為並非壞事。如果每個人的自私都是自保性的而不是侵犯性的,那就是好自私。因為當一個人注重自保時,他的侵犯性自然就會減低。由於自私,他就會注重自己的隱私,而注重自己隱私的結果就是必需也尊重別人的隱私,就如喜歡打官司的人自己多半就比較注意守法。

以我的觀察,在公共場合裏,在大鳴大放地不守公德行止不雅喧嘩吵架的人裏,上海人的比例其實很低(小頭小腦使小壞鑽空子的另說)。但在私下人們之間的相處上,上海人丟分很厲害,其原因據我的分析:上海人在與上海人交往中很少發生利益衝突,其關鍵是在上海人自己的圈子裏,大家都能自覺不自覺地自然遵守相處/遊戲規則。既然人人都不想被別人占便宜,所以也就沒機會去占別人的便宜,也就不可能生出去占別人便宜的念頭。如此正象一群刺蝟,雖然成群,但總有一個合理距離,既刺不了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刺到,如此反而能相安共處。但跟外地人相處時,由於上海人與外地人之間的規則差異,比起其他外地人規則之間的差異,顯然大得多得多,所以當上海人出於不想“占便宜”以至搞不清爽,因而跟外地人“明算帳”時,就往往會被被人認為不爽氣小心眼。

再就是在一般上海人之間,因為大家都了解相處規則,所以“來”“往”基本都是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基本沒有“欠人情”的感覺。而他們在跟外地人相處時,既不相信別人的為人,又不希望自己吃虧,不願人情有去無還,所以很少先行付出,這就更給人增加了小氣精明的感覺。

因了大多數的上海人不喜先行付出,再加上有些愛占小便宜的上海人,在跟外地人相處時,拿人家的爽氣當傻氣,要麽一味利用人,要麽隻進不出,這樣多數人不占便宜也不付出的零效應加上少數愛占便宜者帶來的負效應,就導致了整體的負效應。

舉幾個小例子體現一下各種上海人的思維行為特點:

好多年前曾到一上海親戚家小住數日。當日晚飯後,夫妻倆和保姆照例坐下來非常嚴肅認真地算賬。首先是保姆將當日所買小菜的菜價報出,然後主人記賬並將菜錢原數付還。然後開始討論明天的夥食。在提議討論一番後,決定了幾個菜,然後在是吃蔥烤鯽魚還是糖醋小排上卡了殼。幾經反複比較討論,最後好容易定下來吃魚。然後是該買幾條魚的問題,記得是討論了很久,也是幾經反複,最後總算敲定多大的若幹多小的若若幹(其間幾次決定不下差點打算返回糖醋小排)。最後討論該買多少錢的蔥,在相差一毛的差距裏討論好幾個來回,在搞得我差點失去耐心時,他們終於決定取上限。

要聲明的是,我這親戚不但絕不小氣,反而是相當大方的人。當他們夫妻當我的麵討論這些時,他們絕對沒有想少買點的意思,對他們來說,買幾條魚多少蔥確實就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也許在他們是追求生活的精致準確,但在不了解上海人的外地人眼中,極難免地會生出他們小氣的印象。

還有一次是在海外,到一個上海朋友家幫他們辦點事。辦完事後正好午飯時間,於是留飯。但他們自己的現成菜隻有一小鍋豬骨頭(不說成肉骨頭是因為那實在基本上全是骨頭),如此夫妻倆大概覺得實在是太不夠下飯了,於是決定加個炒雞蛋。下麵的問題就是該炒幾個雞蛋。兩個人就該炒兩個還是三個的議題來來往往好幾個回合,丈夫先提議兩個吧,妻子說那就兩個吧。然後丈夫問要麽三個吧?妻子答三個嗎?丈夫再問要麽還是兩個?來來回回,問了又答,答了又問。就在我差點忍不住準備提議要麽二加三等於五個、要麽二乘三等於六個時,他們達成了炒三個的共識。

這夫妻倆確實是那種比較小氣的人,日常跟人的交往基本上是隻進不出。但當他們當我麵討論這些時,他們一定是把這當成是很正常的家常討論,沒有什麽有損形象的問題。

還接觸過一個在海外的上海人,處處總想顯示自己比外地人高一等,時常對人出言不遜。在語言學校裏,對周圍英語程度不夠好的人,她會說你得說英語不許說中文。但等見人家努力學習有進步了,又會說好啦好啦你還是說中文吧,你的英語哪個聽得懂啦。這樣的人當然也是上海人中的少數,但實在也是起了很壞的作用,所以她的同學們就會當她的麵說點諸如“上海人在外地都不敢說自己是上海人以免找扁”的話以敲打她。

這人平常一般都挺愛跟我套近乎,但有一次她沒事幹突然想找我的岔,說你就不敢在我麵前講上海話(意思你不是正宗上海人)。我的回答是:“笑話,我連英語都敢說,還怕說上海話?”

個人認為上海人的名聲實際上是被那些“拎不清”的上海人給活生生敗壞了,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當然上海人自己也要檢討,如果真能把一鍋湯壞成這樣,那肯定老鼠屎的數量比一顆要多不少,而且味道也一定比較強了點。

在海外也接觸過非常豪爽熱心的上海人。比如我認識一對上海夫婦,丈夫熱情妻子憨厚,對朋友的關心熱情堪比自家兄姐。大家背地裏談論起來,一致的用語都是第一:“真是好人”,第二:“不像上海人”,讓我替他們高興之餘也不免小有惆悵。

言歸正傳:不管你是哪裏人,在海外,我們都隻有一個名字:中國人。所以最重要的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外事做起。做好人做對事的結果就是對內增強華人內部團結,對外提升了海外華人的整體形象,對我們自己的族群有益,另外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子孫造福——不光是以對後代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提高後代的修養形象,同時也是用自身的言行為子孫後代做信譽儲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zcw0 回複 悄悄話 大學同學有兩個上海人,一男一女,都很好。
還是那句話,哪裏都有各種人。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這幾個上海人真是討厭
壞了好大一鍋湯啊。

哈。



一鳴嚇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彼岸的燈火的評論:
謝謝來訪。
不過你這個網友的問題好象跟她是上海人無關哩···
彼岸的燈火 回複 悄悄話 我曾經有個上海人網友,在瑞士,和我關係曾經非常好,她的文章與得非常出色,兩個孩子也帶得非常可愛。我曾經往瑞士給她郵東西,因為在我心中,她已經是現實中的好友。

可惜我們的友誼最終沒能持久,在朋友之間有爭議時,她兩麵三刀,把話傳來傳去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