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是生長於顱內的原發性腫瘤,雖可分為良性與惡性,但由於顱腔內容積不允許擴大,因此,不論何種腫瘤都可直接引起腦組織的局部損害,影響腦血液循環,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造成顱內積水或腦腫以至於發生腦疝,威脅患者生命,所以無論顱內何種腫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為重要。
腦瘤的發病率約占全身各部腫瘤的 1.8% ,在兒童中因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較少,故其腦瘤的發病相對較高,約占全身腫瘤的 7% 。在一般屍體解剖材料中腦瘤約占 1.3% ~ 20% 。
綜合多年來資料,一般認為腦瘤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 2177 例腦瘤中男性占 1429 例,女性占 728 例,男性比女性為多。少數類型的腫瘤在性別上可有顯著差異。如鬆果體瘤以男性兒童多見。
顱內腫瘤,從新生兒到老年人均可發生,但最多見於 20 ~ 50 歲者。 15 歲以前的兒童以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細胞瘤、顱咽管瘤等較多見。 20 ~ 40 歲則以星形細胞瘤、垂體瘤、腦膜瘤、聽神經瘤等較多見。 30 ~ 50 歲則以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轉移瘤等較多見。
我國古代中醫文獻中無明確記載,但卻散在地提到一些類似腦瘤的症狀,如《金匱要略 • 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中有 “ 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邪重不勝,邪入於腑(奇恒之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 ” 的記載。《靈樞 • 厥病篇》有 “ 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 以及 “ 厥逆 ” 、 “ 頭風 ” 等。以後曆代中醫文獻中有關腦腫瘤的症狀如頭痛、嘔吐、癲狂、癇、痰、飲、中風等記錄較詳細,但有些並不都是腦腫瘤。
中醫學認為 “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 ,腫瘤是正氣虛弱所致,腦腫瘤也是 “ 正虛邪入 ” ,陰陽失調寒熱相搏,毒積髒腑,營衛壅塞所致。頭為諸陽之會,手足三陽經均交會於頭麵,是屬陽。及為髓海,奇恒之腑,是屬陰。在正常情況下,陰平陽秘,邪不得入,清陽之氣上升,濁陰之氣下降,健而無疾。內傷七情,鬱悶暴怒,神誌失調,辛勞過度,久而難複。外感六淫,寒濕阻絡,致氣血瘀結,正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導致清陽之氣不得升,濁阻之氣不得降,格於奇恒之腑的腦內,腫大成積,發生為腦腫瘤。腦居頭巔而掌管全身,腦腫瘤可影響五官及四肢,使其發生各種症狀,對心肝腎三髒關係更為密切,如心主神明,藏神為精神之所舍,腦瘤時,氣血瘀結,脾腎陽虛,致痰濕內滯,昏迷心竅,出現意識障礙,頭痛昏迷,語無倫次,狂躁不安。邪遏心陽,出現胸中煩熱,眩暈嘔吐,氣滯血瘀導致頭痛、麵部及肢體麻痹。肝藏血,開竅於目,腦瘤時,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耳聾、視力下降。肝血不足以濡筋,出現肢體震顫麻木,肝風內動,輕則眩暈欲仆,重則項強抽筋,口眼歪斜,語言困難,半身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