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紅

冬蘊雪襯一點紅 . 浮動疏影暗香盈 . 不覓嬌豔無意俏 . 笑融萬紫千紅中
正文

歌劇(opera)(取自網絡)

(2010-01-22 09:37:01) 下一個
歌劇(opera)
 
IOTR/anu  $ oTdfb  
"b?v?V0%C  
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歎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麵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複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rL/H2[d  
a5 *2h{i  
【歌劇的起源】  R=.4  
L}GC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複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裏努奇尼,作曲j.佩裏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 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V7#Ff�i  
whonDG4WP  
b:=TB0Fx?n  
【歌劇的發展】 C(S'#cm  
%cCs?ic  
;?W|#*=R  
17 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麵,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樸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意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J$=.fF1  
9 Yx]=n  
意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麵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麵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紮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紮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樸、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6``' %S'#  
_tSAI  
19 世紀以後,意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FvN<<&B  
e2z h&j  
20 世紀的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裏頓等。 HQ|MhM/"  
/R~1Zj2&  
7a#4tqM#  
【聲樂】 $"dR SysB  
I/M�_p^  
歌劇中的聲樂部分包括獨唱、重唱與合唱,歌詞就是劇中人物的台詞(根據樣式不同,也可有說白);器樂部分通常在全劇開幕時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劇還間有獻詞性質的序幕(包括聲樂在內)。在每一幕中,器樂除作為歌唱的伴奏外,還起聯接的作用。幕與幕之間常用間奏曲連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戲劇進展中,還可以插入舞蹈。歌劇的音樂結構可以由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斷連接而成,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發展的統一結構。 uLiSGePN  
Rp*R:3 C  
歌劇中重要的聲樂樣式有朗誦調、詠歎調、小詠歎調、宣敘調、重唱、合唱等;其體裁樣式有正歌劇、喜歌劇、大歌劇、小歌劇、輕歌劇、音樂喜劇、室內歌劇、配樂劇等。 `(v='$6}  
AtU v71D:  
詠歎調 B;R.#�^@/  
bV edFm  
詠歎調是歌劇中主角們抒發感情的主要唱段,它們的音樂很好聽,結構較完整,能表現歌唱家的聲樂技巧,因而我們經常也會在音樂會上聽到它們,如《蝴蝶夫人》的詠歎調“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詠歎調“為什麽我的心這麽激動”、和羅西娜的詠歎調“我的心裏有一個聲音”等等。 Dq36p${ W  
o;W`4S^  
宣敘調 nB%;S�  
R)F;py8)I  
宣敘調是開展劇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敘調裏進行,這時角色有較多對話,這種段落不適宜歌唱性太強,就用了半說半唱的方式,叫做宣敘調,它很像京劇裏的韻白。京劇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種帶有誇張語音音調的念白,它雖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於與前後的歌唱銜接,其功能與西方歌劇裏的宣敘調很近似。歐洲歌劇早期的宣敘調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幹宣敘調”,往往是用古鋼琴彈奏一個和弦給一個調,歌者就在這個調裏用許多同音反複的道白來敘述,這種同音反複譯成中文非常難聽,因為中國語言是有四聲的抑揚頓挫的,我們中國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調唱:你今天吃飯了沒有?聽起來肯定好笑。所以我們在遇到這種“幹宣敘調”時,幹脆就拿掉了說唱,改成對白了。但到19世紀,隨著歌劇宣敘調的逐漸旋律化,如我們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門》等歌劇時,就把宣敘調也譯配成中文了,有一點旋律性,就可以隨著旋律的高低,找到四聲合適的中文。 %honO@$  
W%.v.0   
重唱 ddfs 8  
is1'�s[  
重唱就是幾個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緒和戲劇情節同時歌唱,兩個人同時唱的,叫二重唱,有時會把持讚成和反對意見的角色,組織在一個作品裏;就可能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在羅西尼的《塞維尼亞理發師》裏有六重唱,在莫紮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裏甚至有七重唱,十幾個人一起唱,有時還分組,一組三、五個人,各有自己的主張,有同情費加羅的,有同情伯爵的,還有看笑話的,作曲家卓越的功力就表現在能把那麽多不同的戲劇音樂形象同時組織在一個音響協調、富有表情的音樂段落裏麵,這就與我們的戲曲很不相同了。 V?P,&c?84  
{/X4(;~0  
還有一個形式就是群眾場麵的合唱,前麵已經說過了,它可以根據劇情要求是男聲的、女聲的、男女混聲的,或者童聲的。 Mn$]I) $  
v1|Bf8  
歌劇有故事情節,歌唱有歌詞,它的歌詞與音樂和戲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而在中國介紹西方歌劇,是用翻譯的方式好呢,還是唱原文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呢?曆來就有各有千秋的兩種主張。建國後,中國的歌劇工作者在介紹西洋歌劇時,在翻譯方麵做了很大的努力,這裏,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文學語言不僅要翻譯得好,在配到音樂裏時,還要符合音樂的規律,聽眾才會覺得舒服,才能讓人接受,這是一門學問,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作,必須要有音樂修養很高的翻譯家,或者翻譯家和音樂家的合作才能做好。我個人的觀點是:既然觀眾是來劇院看戲,人們就要求能看得懂。在中國介紹西方歌劇,就最好翻譯成中文,才能讓人們較為便捷地隨時懂得劇情和歌劇音樂的戲劇性,欣賞到亦歌亦演的表演,它至少可以讓我們中國聽眾覺得我們的音樂工作者是很希望他們懂得西方歌劇的魅力的。而這幾年的社會時尚是用原文加中文字幕的演唱,它雖然可以表現我們的演員演唱原文的水平,而且有了可能被外國的經紀人看中,被邀請到國外去演出的機會,但據我了解,對聽眾來講,對西洋歌劇的接受程度就更遠了,觀眾麵更狹窄了,大家會覺得算了,反正你們也不希望我們聽懂,何況一些演員的原文水平也不高,其實誰也聽不懂,這樣對推動西洋歌劇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有利。 y.=/J8->  
}w/; ){gu  
一種戲劇形式。由配有音樂的戲劇文本(歌詞)組成,演唱時通常用音樂伴奏。除了獨唱演員、重唱演員、合唱和樂團團員外,從其一開始,歌劇演出還常常包括舞蹈演員。這種複雜的、開支龐大的音樂戲劇娛樂形式,5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聽眾喜愛。它與其他戲劇形式的明顯區分在於其台詞用歌唱而不用語言表達;與音樂戲劇式的戲劇,如輕歌劇和音樂喜劇等的區分,則在於其作品的莊重、結構的嚴密和伴隨音響的嚴肅。 Ti2Ls5H}  
7}GK%H-u  
古代已有詩劇和音樂相結合的作品。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歐裏庇得斯(Euripides)在其劇作中就已采用合唱歌隊。中世紀以《聖經》為題材的宗教劇,如神跡劇和奇跡劇,一般也有某種音樂伴奏。這些以及其他音樂戲劇形式可視為歌劇的先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意大利的佛羅倫斯。第一部歌劇是文藝複興時期田園詩人利努奇尼(Ottavio Rinuccini)和作曲家佩裏(Jacopo Peri)合寫的《達夫尼》(Dafne),現已失傳;現存最早的歌劇劇本《尤麗狄西》(Euridice)也是他們的作品。然而,這兩位歌劇之父的作品在體裁和結構上均屬探索性質。此後約10年,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劇傑作《奧菲歐》(La favola d'Orfeo)問世。其中,器樂伴奏成為一種戲劇因素;其時歌劇題材多為希臘與羅馬神話、傳說和虛構的曆史故事。 ed!:/+3e/  
&X|<@'933  
歌劇院 YXU|h  
.fi/I  
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聖卡西亞諾劇院(Teatro di San Cassiano)於1637年在威尼斯揭幕,向一般觀眾開放,從而結束了歌劇由皇室和貴族壟斷的時代,大大推動了歌劇的發展。蒙特威爾第的學生卡發利 (Francesco Cavalli)是這一時代最著名的歌劇作曲家,他從1639~1669年為威尼斯這座歌劇院創作了共約40部歌劇,其中最有名的為《伊阿宋》(Giasone)。與卡發利同時的意大利歌劇作家蔡斯悌(Pietro Antonio Cesti),也寫有歌劇多部,其最著名之作為《金蘋果》(Il pomo d'oro)。17世紀中期後,威尼斯歌劇體裁開始衰退,雖然這時仍出現了幾個有才華的作曲家,如常被人稱為“喜歌劇之父”的加盧皮 (Baldassare Galuppi)。 ?U!huu  
*d(SI 
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如羅馬,很快發展起其本地風格的歌劇。羅馬的歌劇與威尼斯不同,它不太強調舞台的富麗堂皇,而喜用風趣的插曲來減輕全劇的悲劇氣氛,注重樂器的序曲和序曲式幕間樂章。羅馬也有不少有名的歌劇作家,如創作了第一部完整喜歌劇《受難者即希望所在者》(Chi soffe speri)的馬佐契(Virgilio Mazzocchi)和馬拉佐利(Marco Marrazzoli)。 F,GN[f-  
zf.- I  
18 世紀,意大利歌劇中心移至那不勒斯,各種歌劇體裁相繼出現,從而影響了意大利以及許多外國歌劇活動中心。其重點是使音樂服從歌詞,使人聽懂。歌詞作者澤諾 (Apostolo Zeno)和梅塔斯塔齊奧(Pietro Metastasio)為此作出了貢獻。歌劇的詠歎調,特別是三段體詠歎調,占主導地位。那不勒斯歌劇和聲純樸,更為旋律化和輕快,並帶有洛可可風格壯麗的音調。代表作家有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波爾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文奇(Leonardo Vinci)和萊奧(Leonardo Leo)。 ewuXpv%vwW  
ygS L  
1720 年威尼斯人馬爾切羅(Benedetto Marcello)寫了《時興的戲劇,又名創作和演出意大利歌劇萬無一失的方法》(Il teatro alla moda,o sia metodo sicuro e facile per ben comporre ed eseguire opere italiane in musica),諷刺正歌劇中日益增長的、使戲劇性淡薄的陳規陋習,從而引起了歌劇改革的試驗,但收效甚微。 !)qQbk  
E15vq6�DKF  
17 世紀發展出了形式獨立的諷刺性喜歌劇。開始時,它往往穿插在正歌劇的幕間。在成熟過程中,它又恢複了一些正歌劇感情嚴肅的特色,進而使許多喜歌劇帶有混合性質。《塞爾維亞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禮》和《秘密結婚》(Il matrimonio segreto)等是此時期的代表作。 R0;ef D  
`_5GG3@Ff  
1650 年前歌劇傳入法國,第一部法國歌劇《波蒙納》(Pomone)於1671年在皇家音樂學院(即今巴黎歌劇院)揭幕式上首演。但歌劇到盧利(Jean- Baptiste Lully)生活的時代才成為真正的法國藝術。意大利人盧利前往巴黎,借用法國話劇與芭蕾舞的特色,創作法國式歌劇。他不喜歡意大利式的詠歎調,主張改用短而活潑的歌曲。他按照法蘭西喜劇團的朗誦方式改革了宣敘調,並發展起了法國式的序曲。盧利的風格在拉摩(Jean-phlippe Rameau)的歌劇裏達到頂峰,其主要作品有《希波利德和阿利茜》(Hippolyte et Aricie)等。 Fl{WAg  
w?mEuXc  
1627 年歌劇傳入德國和奧地利後,產生了“民謠歌劇”,湧現了一批歌劇作家,如莫紮特、韓德爾、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奧蘭多》、《費加羅的婚禮》、《唐·璜》、《費德裏奧》(Fidelio)、《月球上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等。1769年,卡爾劄比吉(Ranieri de'Calzabigi)和葛路克發表關於歌劇革新的重要文獻∶歌劇《阿爾西斯特》(Alceste)的前言獻詞。他認為多餘而花俏的三段體詠歎調應予廢除,代之以樸素的表達和真實的感情。音樂的職責是“為詩服務”。葛路克的代表作有《伊菲姬尼在奧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和《伊菲姬尼在圖利德》(Iphigenie en Tauride)等。他的改革主張曾產生重大影響。 ?/M_~e.P  
z[ #Fog  
歌劇傳入英國後,經過很長時間才在英國紮根。英國的第一部歌劇是普賽爾(Henry Purcell)的《狄多和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它打破了宣敘調和歌曲之間的界限。《乞丐歌劇》的上演,使英國觀眾終於習慣於聽一種用本國語演唱的舞台劇。 /%n`V  
(QB+%2v  
18 世紀末至19世紀初,法國的喜歌劇得到了很大發展。1752年盧騷的獨幕喜歌劇《鄉村卜者》(Guerre des Bouffons)上演,他用混合曲的方式寫成總譜,把反映十分通俗的浪漫愛情和歌舞雜耍表演的曲調組合在一起,很有法國風格。爾後這種新的雜燴式喜歌劇便統治了巴黎和其他地區的歌劇舞台。著名劇作家有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格雷特裏(Andre Gretry)、梅於爾(Etienne-Nicolas Mehul)和布瓦埃爾迪厄(Francois-Adrien Boieldieu)。法國喜歌劇自布瓦埃爾迪厄後,變得更意大利化,反映出羅西尼的影響。在此時期,意大利歌劇一度衰落,後因邁爾(Johann Simon Mayr)、羅西尼、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和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有才華的歌劇作曲家創作了一批有世界聲譽的歌劇作品,如《塞爾維亞的理發師》、《安娜·波蓮》(Anna Bolena)、《海盜》(Il pirata)、《清教徒》(I puritani)等而重新受人喜愛。  T7$S_  
6 
“大歌劇”產生於19世紀的巴黎,這是一種具有國際風格的大型歌劇,采用曆史的或虛構的曆史故事為題材,舞台上充滿了奇景豔服、芭蕾舞和各種跑龍套的方陣隊列。它幾乎摒棄了美聲唱法的精巧細微,極大地擴充了樂團本身和它在戲劇中的作用。第一出公認的大歌劇是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的《魔鬼羅伯特》(Robert le Diable)。梅耶貝爾和阿勒威(Fromental Halevy)之後,大歌劇開始反映出新的音樂趨向,發展成多種多樣的混合形式。這時期的法國歌劇作家還有白遼士和奧芬·巴赫,二人主要作品有《天堂與地獄》(Orphee aux enfers)、《特洛伊人》、《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等。 PoShQR<  
68R1AqU_  
德國浪漫主義的歌劇是《自由射手》(Der Freischutz)等作品,它們是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先導,這時期興起的還有輕歌劇,約翰.史特勞斯的名作《蝙蝠》使之發展到顛峰。 *~z#.63oZ  
Di Or{)a  
19世紀後著名歌劇作曲家有∶意大利的威爾第、普契尼、布索尼等;德國和奧地利的瓦格納、理查·施特勞斯、費慈納(Hans Pfitzner)、荀白克、貝爾格等;法國的古諾、比才、托馬、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爾。 |@j _2Q,  
$ v} <'  
歌劇傳入俄國後,最初多搬演外國作品,爾後才產生了俄國歌劇之父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等一批優秀歌劇作曲家,如李姆斯基·柯薩闊夫、鮑羅丁、穆梭斯基(Modest Mussorgsky)、柴可夫斯基、史特拉文斯基和普羅高菲夫等。 2L3S ukj  
A xCI 0  
至20世紀中葉,歌劇幾乎變成一種博物館藝術,多是重演舊作而極少新作。歌劇的未來出路有些作家認為在於類似歌劇的、使觀眾感到驚奇和意外的舞台劇和其他混合的歌劇形式之中,其他人則認為在於為工廠和學校上演而創作的種種小型歌劇之中。(摘自網上)
8 #oR/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