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多遠?

(2025-09-28 12:20:07) 下一個

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多遠?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7日在聯合國大會會議期間對西方表示,任何針對莫斯科的侵略都將得到“果斷回應”,他警告西方國家不要試圖擊落俄羅斯領空的飛機,並指責德國總理發表軍國主義言論。

隨著烏克蘭境內戰火愈演愈烈,北約東翼的緊張局勢近幾周不斷加劇,愛沙尼亞稱莫斯科派遣三架戰鬥機進入其領空,北約戰機在波蘭上空擊落了俄羅斯無人機。

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任何針對我國的侵略都將遭受堅決回擊。北約和歐盟內部對此不應有任何懷疑,他們正在告訴選民,與俄羅斯的戰爭不可避免。”

與俄羅斯有關的一係列空域入侵事件令東歐國家感到不安,俄羅斯被視為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威脅。烏克蘭戰爭即將結束的希望也變得渺茫。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表示,他支持擊落侵犯北約領空的俄羅斯戰機。不久前他曾嘲笑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表現,稱其為“紙老虎”。

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俄羅斯從未使用無人機或導彈瞄準歐盟或北約國家,未來也沒有這樣做的計劃。

他表示,隻有“政治盲人”才會指望有一天烏克蘭會回到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之前的邊界。這是對特朗普聲稱基輔可以從俄羅斯手中奪回所有被占領土地的斷言的間接回應。

拉夫羅夫還特別提到了德國總理梅爾茨,稱其言論帶有“軍國主義的味道”,並表示莫斯科對歐盟和北約各國政界人士把第三次世界大戰視為“可能情景”的言論感到震驚。

拉夫羅夫前一日在一場新聞記者會上抨擊梅爾茨想把德國重新變回軍事強國。拉夫羅夫說:“一個曾犯下法西斯和納粹罪行、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罪的國家來的人談論德國再次成為軍事強國,這個人就患上了失憶症——這是非常危險的。”

盡管拉夫羅夫將矛頭指向北約和歐盟,但他明確表示,雖然美國總統最近立場轉變,但莫斯科仍然希望在特朗普領導下與美國進行“坦誠對話”。

他表示,美俄將在未來幾個月舉行第三輪會談,旨在改善彼此使館的運作。十年來,兩國針鋒相對的驅逐外交官和其他限製措施嚴重限製了彼此使館的運作。

拉夫羅夫表示,盡管特朗普已對印度產品加征關稅,並呼籲印度和中國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但他並不認為俄印之間的經貿往來受到威脅。

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多遠?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被認為是“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當兩場戰爭結束後,人們普遍認為世界再也不可能發生如此規模的全球衝突,然而隨著冷戰的到來以及核武器技術在蘇聯的部署,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變得更加合理。在冷戰時期,許多國家的軍事、市民和政府當局都預見或計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使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嚴重性反映人類對大戰的不安與擔憂。

許多評論員擔心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3][4][5]2022年4月,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則聲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現已開始,並告訴俄羅斯人“認識到”該國現在正在烏克蘭與北約基礎設施作戰。

1949年,在二戰結束時釋放出核武器後,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將有可怕後果,以至於人類會回到石器時代。當記者Alfred Werner詢問愛因斯坦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使用哪種武器時,愛因斯坦警告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將使用什麽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將使用棍棒和石頭進行”。

最早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理念源自1950年代,而時代雜誌最先於1941年標題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形成冷戰局麵——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組織開始擴軍備戰,美國與蘇聯兩國更是掀起一浪接一浪的軍備競賽,建立了足以“毀滅文明”的核武儲備。“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說法開始不斷地出現在各個國家領袖間的公報中,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決戰,弱勢國家將依靠大國的軍事保護作為維護本國安全的方式,間接促使了世界範圍內冷戰氣氛的增強。隨著大量高新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尤其是核武器的廣泛發展與擴散為人們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像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部分人們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規模遍及全世界的核戰,這場戰爭將成為人類文明史的最大浩劫。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