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歐華作協於2021年4月24日下午三點召開雲端會議暨座談會,這次的會議出席的理事和文友共有23位,並且請來了創會會長趙淑俠大姐與大家在線上見麵,使得會議氣氛更加融洽。由於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歐華作協臨時決定以雲端會議代替大型聚會活動與會員交流。大家在議會中達成共識,一致贊成延遲理事改選日期,下屆年會和會後旅遊將由李筱筠、區曼玲、青峰協助籌備。
座談會中,瑞士文友李筱筠應會長麥勝梅之邀分享她《台灣自由行 -發現台灣之美》的旅遊見聞。她在線上使用power point提供了題綱,內容分別為「印象台灣」、「台灣自由行的十個理由」、「五周的台灣自由行」等三大主題。簡報內容豐富,她娓娓道來,涵括了台灣旅遊最新資訊與史地關鍵知識,條理分明,引人入勝。 接下來是謝盛友與文友們分享了他從政的心路歷程。在德國從政一直是謝盛友的人生最大願望,他深知作為第一代移民,要融入主流社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僅德文要好,可以跟德國人一起讀歌德、卡夫卡,而且還要熱心參與當地的社會建設。謝盛友是班貝格市三十八個協會的會員,其中十八個協會的理事會成員,他把一大半的業餘時間都奉獻給當地的學校、文化機構和老人院。他瞭解市議員的工作,主要是把握各方利益的平衡,難怪在第一次參選就獲得德國第一大黨的最多支持票數。
最後是文友們的發言,他們報告了個人近況和在疫情中的文學創作。
高蓓明:
在我看來,我們歐華的雲瑞會議是一個老友新知喜相會。勝梅姐在會上點名發言,因為我屬於老聽客,不善於發言,所以也被點到名了。不過,我很願意與大家分享我在疫情期間的情況。2020年在華商報專欄發表數十篇文章,其餘在博客發文。今年國內管控升級,所以轉移陣地,目前在海外媒體《文學城》登陸。同時,還擔任了一些德國教區的工作。疫情使我們隻能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發慰問信給各個養老院,組織室外徒步活動等。
丁恩麗: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頂著疫情被感染的危險回到了南京,在酒店隔離14天後,回到了94歲母親的身邊。那時母親已經重病在身,我知道這是我和母親的最後一次相聚了!我在家3個月,和母親朝夕相處,聽母親講故事。三個月後,我離開了母親,那是一個生死離別。母親堅強地鼓勵我:不要哭!生命終究有一天會結束的。
帶著母親的鼓勵我回到了德國。一個月後母親去世。
回想起來,我冒著疫情的危險回家見母親最後一麵是值得的。
常 暉:
新冠肆虐期間,歐華作協文友借雲聚會噓寒問暖,並暢所欲言,尤顯珍貴。疫情讓人類更明白生命無常,更懂得反觀內省,更敬畏天地自然,也更愛惜友情。維也納禁足的日子,倒是心無旁騖,繼續讀書、寫作、聽音樂、親近大自然的好機緣。當然,人類究竟是社會動物,需要彼此的陪伴和關懷,期盼歐華作協文友早日歡聚一堂!
方 明:
第一次在雲端與大家晤麵,能際會多位叱吒風雲的學者作家,令我頗為驚豔, 聚聊之間,彼此隨和親切,熱忱拳拳,倍覺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也感謝麥會長與大家給我機會溶入鳳凰之火焰。
區曼玲:
大家好!我是來自台灣的曼玲。多年前經盛友兄的推薦加入歐華作協。因為工作 的關係,一直無法參加協會的年會,錯失與大家麵對麵的交流,甚感遺憾。今天很高興拜科技之賜,有機會透過雲端視訊跟大家見麵。
過去的一年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居多,能夠專心致力於寫作。除了在不同的雜誌上發表數篇文章之外,我也完成了一本英文書。目前已有兩家美國的出版社願意出版。但願疫情能盡快趨緩,下次年會若能在巴賽爾舉行,我很樂意為大家做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