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我們中國人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所有我中華兒女都必須牢牢記住!”。
就是說中國社會主義的國家製度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製度差距很大, 西方在根源上對中國就存在仇恨和孤立。所以隻要中國還是維持現在的社會製度,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不會放棄顛覆中國的想法。
所以, 所有我中華兒女都必須牢牢記住!
巴色會,譯自原名Basel Mission,基督教新教差會,1815年成立於瑞士北部德語區的巴塞爾市(Basel),最初稱德國差會(German Missionary Society),最後改為巴色會。
1847年巴色會開始向中國派遣傳教士,主要在廣東省。到1919年時,在廣東省有130所堂會,並且開設了梅縣德濟醫院(1893年)和河源仁濟醫院(1907年)。該會深入到客家地區,對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有比較多的研究。
1847年派黎力基(Rudolph Lechler)和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兩牧師來華,主要在廣東客屬(客家話)地區發展教務。總會設於廣東老隆,下設有13個區會:香港、李朗、浪口、葵湧、古竹、河源、連平、和平、龍鶴、元紫、五華、興寧、梅縣。1919年,該會有布道區36個,正式教堂130所,教會職員135人,受餐信徒1874人,辦有小學72所.中學2所。1949年,該會有堂會112處,牧師45人,傳道111人,信徒達21756人。有中學4所,醫院2所,神學院1所。
長期以來,對客家曆史與文化的研究,大抵集中在中原文化的淵源,以及客家人南遷後與當地土著文化的交融,而對於西方文化對客家文化的交流及影響,卻鮮有涉及。曆史上,深圳的李朗村和梅州的樟村,成為中國最早開放的客家村莊。西方文化通過傳教的方式與客家人結緣。從1846年到1949年,瑞士巴色差會向廣東客家地區派遣了一批批基督教傳教士,興辦了一所以客家話教學為主的現代學校,給封閉的客家山村帶來西方的文化和現代教育的啟蒙。然而,由於“文革”劫難等原因,這一曆史真相被過早地失落了,沒有留下任何可以佐證這段曆史的圖片。
百年前,瑞士傳教士在客家地區辦客語神學院1842年鴉片戰爭後,國門被打開,西方傳教士開始紛紛湧入中國。來自歐洲的基督教信義宗之三巴——巴冕、巴色、巴陵傳道會,就是其中一支相當重要的力量。在1846年至1949年之間,來自瑞士的巴色差會向中國廣東客家人區域總共派遣了62批188名傳教士(不包括傳教士的妻子,另有兩名不是由差會派遣、誌願到梅縣德濟和河源仁濟醫院的歐洲籍護士尤麗書樂姑娘和柯尼遜姑娘)。
同樣,22歲的黎力基(Rudolph Lechler),在1846年漂洋過海從德國來到中國。不久,他的未婚妻也追隨而來,並由此開始了他這一生與中國的情緣。黎力基牧師在中國傳教48年。曾任巴色差會駐華總牧師;在香港西營盤創辦華人女子首間西式學堂、在李朗創辦巴色差會第一所以客家語言為教學語言的神學院,將香港巴色義學搬遷到新安縣浪口村,在粵東北山區辦起了數量龐大的鄉村小學、兩所中學。在傳教辦學間隙,他先後編寫了《客語德華詞典》、《潮語德華字典》,《巴色會崇拜禮儀》,以羅馬拚音翻譯成客家話的《馬太福音》。他在晚年以中文出版了一本小型的兒童客語歌謠集。
可見,在一百多年傳教辦學的歲月中,巴色差會派遣的傳教士們與客家人一道經曆了中國最動蕩不安的時期,而他們的曆程,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李朗、樟村,中國最早開放教會的客家村莊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雖然明確了外國人可以在中國被迫開放的五大口岸通商、居住、辦校、行醫、傳教,但當一些傳教士試圖由此進一步向內陸省份擴展時,卻遭到民眾抵製甚至被當地政府驅逐。大約在1850年,新安縣布吉李朗村裏有一戶江姓人家的男子江覺仁,在香港謀生期間接觸了基督教,並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江覺仁回到家鄉李朗村時,向村民傳播《聖經》。久而久之,圍繞著江覺仁的十幾個鄉親,都有了信基督教的想法。於是,江覺仁再次回到香港,找到了巴色差會的傳教士韓山明。此時,巴色差會在華傳教士正在為尋找一個內地落腳處而著急。於是,韓山明、黎力基、韋永福牧師很快來到了李朗村,並在此購買地基籌建福音堂和男童學校。總麵積600多平方米的李朗教堂於1855年3月11日開幕,布吉聚會所遷至李朗。因此,李朗成為巴色差會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基督教根據地,也成為中國內地對外開放的第一個村莊。1864年,從德國武騰堡來的傳教士貝德明抵達李朗,創辦存真書院——中國內地第一所以客家方言授課的中文神學院。李朗因此成為培養傳教人才的教育中心。神學院在李朗時間長達61年,它無疑是深圳曆史上的第一所大學。它為教會培養了許多傳道和教育人才,早在鹹豐七年(1857年),巴色差會就選派新安縣布吉李朗村人江雲章、觀瀾樟坑徑人陳樂真、李承恩3人赴德國柏林神道大學留學。新安縣這3名赴德留學學生,不僅是新安縣私人到歐洲留學之始,也是近代中國官費、私費到歐洲留學之始。色差會在毗鄰香港的新安縣一帶立足之後,又將目光投向客家人最集中的嘉應州(嘉應州即是今天梅州市的絕大部分地區),開始了一個多世紀向客家人居住的珠、東、梅三江流域傳教辦學活動。而長樂(今梅州市五華縣)的一個偏僻山村樟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裏程碑,樟村不單是粵東北客屬第一間教會所在地,還是第一間“現代小學”和第一間“女子學校”開辦的地方。抗日戰爭時,又是梅縣黃塘教會“心光盲女院”四十多個盲女避難、學習的地方。
巴色差會開始在客屬地區創辦現代學校,實行男、女同校,開了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先例,小學開始教國文、算術、聖經、曆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等。中學時加教德語、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生物,還有管風琴、五線譜。1848年,韓山明在新安縣沙頭角設立了第一個客籍學校,並組織神學訓練班。1862年,黎力基在香港西營盤建教會新樓,隨之興辦巴色義學(女校),這是香港第一間女子學校;1879年,龍川縣鶴樹下墟博石村辦日校,招收成人和小孩,以教授基督教教義為主。1889年,龍川縣鶴樹下教會辦小學。到19世紀末,鶴樹下的9座村莊裏都辦有學校。1891年,香港巴色義學遷址到新安縣龍華墟浪口村福音堂左側,更名為虔貞女校(1913年改為男女生混校,更名虔貞學校)。1881年,巴色差會在荷樹灣設宣道所。1892年,梅縣建校舍辦黃塘樂育女子學校。1899年,龍川老隆建男童學校。1904年,長樂縣元坑村東南4小時步行路程的梅林開辦英文授課的“中英書院”。1906年,梅縣設樂育中西學堂等。
培養了民國時期廣東省教育廳長黃麟書、教育家張道隆、醫學博士曾憲文和劉學貴及著名中學校長黃崇禮、張學文等。而虔貞女校裏則走出去五名革命軍軍官(四名黃埔軍校的軍官,一名保定軍校軍官),參加了北伐和抗日戰爭。虔貞女校的教育功能一直延續到1985年,在六七十年代,從這所小學畢業的學生在成年後有四十多個校長、老師、工程師及商人。
得益於教會首先開辦現代學校,粵東客屬之地成為十九世紀下半頁至二十世紀上半頁人才薈萃之地,前期的才子、文人、教育界、軍政界、實業界的名人大多出於教會所辦的現代學校。教會學校除了文化知識之外,還將現代體育運動也帶到內陸山區來了。瑞士籍牧師萬保全原是德國國家隊足球隊員,中國近代第一份足球比賽規則,也是由萬保全製定的。1914年,他到梅縣樂育中學任校長後,將學校門前草地開辟為足球場,並親自教學生踢球,引起其它學校紛紛效仿,使梅縣成了中國有名的足球之鄉。
由韓山明主持編寫、黎力基完善的《客語德華字典》,應該是巴色傳教士為客家人所做的第一件偉大的工作。韓山明遺稿影印件16開本共180頁。該字典按照客家方言聲、韻、調的順序編排,同一聲母的按照不同韻母的順序排列,同一韻母的字按照不同聲調的順序排列。據有關學者介紹,黎力基編寫的《客語德華詞典》是按照客家方言音節的音序編排的,與韓山明編撰的《羅馬字客語德華字典》相似並加以完善。讀音、意義相同的音節為同一個字頭(語素),用羅馬字拚音的大寫形式打頭,然後用羅馬字拚音的小寫形式羅列含有這個字頭(語素)的詞語,接著對每個詞語在客家方言中的用法加以解釋。
梅縣黃塘樂育女學校簡章、教材和書除此之外,在瑞士巴塞爾使命21檔案館裏,收藏著大量百年前客家地區的教會學校所使用的教材。差會檔案館的館藏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當年全國通用的國民教材和大清時期的教材,這一部分收錄得十分齊全,有學生使用的課本,也有老師使用的教課書,國文、算術、地理、音樂均有收錄;二是巴色差會編印的宗教讀本,多以客家話寫作,有適合各種程度學生閱讀的讀本,甚至有專門為女生編寫的《女徒鏡》,其中對於男女平等,女性素質決定民族未來等普世價值的闡述;三是巴色差會編印的客話國民教材,這是讓人十分欽佩的做法,將全國統一的國民教材(普通話)翻譯成適合客家地區使用的客話版本,這即使在現代教育中也不多見。可見當年這些傳教士是秉承著尊重當地文化的理念來進行傳教和授課的(這種觀點在檔案館館藏文獻中有多處體現)。由此也不難推測,一個外來宗教能在相對傳統和保守的客家地區生根、發芽,乃至結出果實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