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德國鼓勵生育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人口問題專家碧約馳(Olga Pötzsch)分析稱,導致當時德國生育率驟降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增加,越來越多的女性更願意自主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生兒育女。而且,避孕藥片以及更先進的避孕措施出現當然也決定了嬰兒潮的結束,家長在生育問題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和可控性。
之後,德國社會就一直麵臨人口不斷老齡化,而出生率不斷下降的挑戰。
沒有計劃生育且鼓勵生育的德國,為了讓國民生育,還在2000年以後出台了“父母假期”(Elternzeit),及從最晚孩子出生前幾周,強製孕產婦停止工作,準備待產,並且最長可以3年不用回來上班的規定。
但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字,這一趨勢在近五年略微出現變化。截止到2016年,德國社會的出生率已經連續5年實現增長。碧約馳指出,從政府層麵來看,促成這一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大力推進三歲以下嬰幼兒托兒所的建設,讓父母在子女出生不久後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上。而且政府推出的家長補助金(Elterngeld)也大大減少了家庭為迎來下一代所需要承受的經濟損失。
根據德國當前政策,新生兒的雙方家長最高可以享受14個月的家長補助金。父母雙方可以自由安排領取補助金的一方。單方領取補助金的最高時長為12個月。對於高收入的家庭來說,補助金的額度為產前稅後收入的65%,最高每月1800歐元封頂。而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則有可能拿到產前稅後收入的100%,最低每月300歐元。為了方便新生兒家長盡快返回職場,德國政府近年來還推出了"升級版家長補助金"(Elterngeld Plus),讓家長可以在履行半職的情況下,加倍延長領取補助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