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2)
如果日本不幫孫文滅北洋政府?
人類普遍喜歡假設的心理,以及考慮到假設本身是一種曆史學研究方法,假設研究有可以理解之處,畢竟假設本身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而且假設有助於看到曆史的多種可能,從而總結曆史得失,發現和揭示社會演進規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假設有其考慮,但卻掩蓋不了假設背後的無聊。
如果當時日本不資助孫文滅北洋政府?這假如,同樣掩蓋了背後的無聊。
武昌起義後,臨朝稱製的滿清隆裕太後詔授袁世凱在北京全權組建臨時政府,這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期間,袁世凱曾遭中國同盟會京津分會的炸彈暗殺,但袁世凱幸免於難。後來孫文等南方革命黨人企圖定都南京並架空袁世凱的計劃也落空。1912年12月初至1913年3月,北京臨時政府舉行第一屆國會大選。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北京召開。在這段時間裏,袁世凱吸納了社會精英、北洋人士和少數革命黨組成新政府,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體製逐漸確立,並預計於10月6日進行大總統的選舉,袁世凱可望成為第一任正式的大總統。然而,孫中山一直有奪權欲望,背地裏不斷與日本接觸求援,以同年3月宋教仁被刺(凶手至今成謎)以及袁世凱未經國會同意即向西方各國進行“善後大借款”為由,孫中山於7月發動二次革命,雖短暫於8月即失敗告終,但已給新生的民國造成巨大創傷。孫中山失敗流亡日本後,日本以《二十一條》刁難袁世凱,在各種不利背景下,“共和不適於中國國情”之類的言論不斷在社會上傳播,各方建議袁世凱施行君主立憲來鞏固國基,袁世凱最終於1915年12月12日同意開始籌備君主立憲製的中華帝國,定1916年登基改年號為“洪憲元年”。但在日本資助的孫文中華革命黨和滿清宗社黨以及蔡鍔的雲南起義圍剿下,尚未登基即宣布撤銷帝製,中華帝國從未成為正式的國名,洪憲年號也從未正試使用。
三權分立
北洋政府時期建立了三權分立製度,以“三權分立”為基本原則,限製總統權力,防止個人獨裁,使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尊重和保障。1917年5月,在對德國宣戰問題上,國務總理段祺瑞提參戰案,而國會拒絕合作,所以段祺瑞不斷對國會施壓,國會則改組內閣,暫緩討論參戰問題。大總統黎元洪在國會的要求下解除了段祺瑞的職務。當時的國會真正起到了監督政府、製約權力的作用,並非“橡皮圖章”、“表決機器”。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後被國共史學家描述為府院之爭。
憲法同時保障司法獨立,規定獨立、公開審判的司法原則。1913年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被殺案中,地方檢察廳可以公開傳訊國務總理趙秉鈞;又如1925年10月京師地方監察廳派檢察官翁敬棠調查“金佛朗案”事件,外交總長沈瑞麟、財政總長李思浩、前司法總長章士釗全被審查,期間,中央政府沒有幹涉,反映出當時司法的獨立性。
言論自由
北洋政府時期雖然也存在封殺報紙、報人事件,但輿論環境與後來的國民政府和中共政府比較,還是相對寬鬆的。當時存在著大量的獨立媒體,如《國民新報》、《語絲》、《晨報》、《清華周刊》、《新青年》、《京報》、《世界日報》、《現代評論》等。毛澤東在北洋政府時期,在湖南創辦《湘江評論》、主編《新湖南》,周恩來在天津先後創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和《覺悟》,但他們是煽動造反。民間報紙從1916年的500多份至1920年增長至1000多種。1926年中國首家無線電廣播電台在哈爾濱建立,之後各類官方和民間私營廣播電台開始大量出現。國民自由空間的擴大,為社會精英和廣大公民積極參與公共事件創造了條件。
結社自由
中國公民在北洋政府所享有的結社自由是中國大陸從古至今最充分的時期,北洋政府初期僅在民政部立案的黨會就有85個。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1919年周恩來、張若名等人在天津組織的覺悟社,就是當時眾多社會社團中的一支。商人也普遍自發組織成商會,經常發通電指摘北洋政府的行為。中國的民眾更是可以隨時遊行,向北洋政府表達自己的意見。北洋政府時期成為中國數千年曆史中第一次出現的高度民主時期。
如果北洋政府還存在,中國公民享有反對黨的自由?這假如,同樣掩蓋了曆史背後的無聊。
中國不管誰當政,都不可能跟日本善了的。你以為隻是31到45年那檔子事嗎?錯了,算帳要從1895年算起。
袁世凱稱帝是事實,歷史證明了孫中山對袁的判斷是正確的,隻是孫當時無力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