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6)
謝盛友:“道”與“德”的思考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也就是我們說的“天道”;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是指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漢字“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來自法語的moral,而法語該詞起源於拉丁語的 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今天我們中國人講“道德”,其實隻是“德”,而沒有“道”。“道”既是人和萬物的生命本源,因此所涉及的,是人的生命的由來、方向、目的、信仰、道路。
中國傳統的“四維”(禮、儀、廉、恥)“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都隻是“德”,而沒有“道”。
相傳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因為老子對“道”有較深的探索,一部《道德經》可分為“道經”和“德經”,而中心都是講“道”。老子說∶“大道泛也,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道者萬物之奧”,“衣養萬物”,“為天下母”,認為道是萬物之源,養育萬物。因此,老子“惟道是從”。老子認為離開“道”,任何最動聽的東西,包括德行、聖智、仁義等等,都會無所本,而失去庇蔭,迷失方向,導致假冒偽善。老子彷佛專門針對孔子而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均見《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接近西方人的《聖經》。聖經:“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1∶1-4、9)
我們中國人常說“天機不可泄露”,這是神秘主義者無法解釋天道和生命時的遁詞。《聖經》則明確詳盡地解釋:“道”就是神,就是三位一體的神,“道”就是上帝、就是耶穌、就是聖靈。“道”就是生命之源,造物之主。“道”就是光明之源,也是人的一切美德之源。
離開了“道”,“德”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一個人要是連生命由來、終極去向這些真理都不明確或不正確,他有何是非善惡可言呢?即使能“分別善惡”,又有什麽用呢?外在表現再好有什麽意義呢?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裏,因為他們已經有了“道”,所以他們隻需要“德” (moral)的建設;如果離開了“道”,“德”的建設,猶如在沙灘上蓋起一座高樓大廈,根基不牢固,“以德治國”也是一句空話。
寫於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在一般的概念中,“神靈”或“神”與“神仙”並不能畫上等號,神仙包括了“神”和“仙”。前者相當於西方所說的“deity”或“god”、“ghut”,而後者則大致等同於“immortal(長生不死者)”。古代西亞蘇美爾神話、西方凱爾特神話、北歐神話、愛爾蘭民間傳說中也有長生不死的仙人。
早在《山海經》中就已經出現有不死國、不死民、不死山上取食的不死樹,以及提煉不死藥物的人物"巫祝"的描述,後來開始出現一些神奇的長壽人物,例如彭祖、赤鬆子和洪崖先生等。《列仙全傳》稱“洪崖先生”帝堯時已經有三千歲。至戰國時代,長生不死的信仰就廣泛流傳於社會,並且出現一批專為求仙為職事的方士,史稱方仙道,而成為獨特的學說,也就是神仙家。《漢書》著錄的神仙家著述有十幾種,戰國時代著名的神仙家有: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等,秦朝徐福、韓眾、侯公、石生、盧生等人活躍於宮庭,漢武帝時神仙家李少君、謬忌、少翁、奕大、公孫卿等受皇帝寵信。
先秦時期對神仙論述較多的是道家,尤其是《道德經》和《莊子》的論述對後來的神仙思想影響巨大。
後來的道教認為,人通過一定的修煉(外丹、內丹)即可以得道成仙。
在道家《莊子》一書中,他描繪的神仙可以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有可以遨遊太空,與天地同壽等神通。這也成為後世所描述神仙的基本神通。神仙的神通還包括辟穀服氣、寒暑不侵、行及奔馬,最高能到形神俱妙,隨時隨地可以“散而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間,任意寄居,不受生死的拘束等。
道教《鍾呂傳道集》一書中談到“仙有五等”:“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編輯] 佛教觀點
在某些佛教人士的觀點中,神仙相當於佛教六道中的“天人”,都是有大能、壽命很長、有大福報者。
但印度史上仙人是指佛陀時代前後的尋道者,即類似沙門眾和出世尋道者,可是仙人比集體修行的沙門更重出世色彩,而偏向於個人冥想和苦行,但仙人不一定是已經開悟成聖的。
謝謝你的支持!
謝謝你把 軍寧 的文字放在這裏。我們都是 天益網 的專欄作家,但是,7月15日開始,天益網 被封了。挺可惜的。
再次謝謝你的支持!
這篇長文章有點胡言亂語!
加油添醬四不像.
行德政是必須的,沒有說一定要合乎那個道.
日本,印度不是基度教,照樣有"道"!
恕我直言.
你本篇大作,是你的說法,是自己的說法而已,學術上的價值不高.
你硬性地把基度教加進去,就有些不倫不類.
基度教講信仰,而
老子說的是自然之道.
兩者大異.
若用老子的道,來解釋聖經,聖經就不太通.
按照你的邏輯也來兩句:
中共不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掛口上麽?行為呢?很明顯是共產主義理論的邪惡了咯?
現代少林寺和尚怎麽也利欲熏心呢?肯定是佛教的教義有問題吧!
很多東西啊!
推薦一篇硬文章,非常透徹!
----------------------------------------
道高於德
作者:劉軍寧
孔子:我們當時生活在人間的時候,那真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三千多年後,那種情形似乎是今又重現,一派物欲橫流的景象。好在當政者似乎開始重視這種情形,並采取行動。我看前些日子,從全國範圍內評選出若幹道德楷模,供國民效法。這樣做才是正道。子不教,父之過;民不教,君之過。說到道德,您是道德經的作者,當然天下的第一道德權威.
老子:道德權威,我是不敢當。道和德,的確是我最大的關注。我講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天地間永恒的規律或超驗法則。我講的 “德”是對天道與對正義的追求與擔當,而不僅僅是做好事,關心公益。私德是個人隻在家庭中對待家人和個人獨處時所體現的循道之德,公德則是在每一個人在公共生活對待他人、對待公共事務和對待個人自身責任和擔當時所體現的循道之德。順應天道即為德,而遵道守德即是道德。守住了道,該得到的就都能得到了。
孔子:您講的是“天道之德”。我講的是“仁義道德”,是因為“仁義”而“道德”。的確,您的道德來自天道,我的道德來自仁政。仁政應該來自仁者,不論這樣的仁者是家長,還是君王。與君,有了仁政,自然就有了道德;與民,在家為孝子者,在朝廷也必為忠臣。
老子:照你的看法,“國”不過是“家”的放大,“天下”不過是作為家長的“國長”的天下。忠君的公德來自孝悌的私德的放大。一切道德最終以“忠君”來衡量。這樣就隻有一家一族一黨一派的私天下。在我看來,道德是有公德與私德之分的。這是因為有公共事務與私人事務之分,有私天下和公天下之分。你要是否定了這一界限,公德和私德之間也就沒有了界限。一旦君王無道,一切美德,無分公私,最終全部煙消雲散,蕩然無存。結果是公德與私德雙雙淪陷。
在我的天道觀中,私德與公德都是以天道為基礎的,以天道為依歸的。天道是德行的根本,自由是德行的前提。天道要求自由。人人因天道而自由。個人隻有在社會中,其思想、其言論、其言論的表達隻有處於開放和自由的狀態,才可能具有創造萬物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具有人類智慧的屬性。不信仰天道就沒有公理,沒有公理就不能產生美德的普遍標準和對所有人具有同等約束力的道德規範。既然是公理,就不能是統治者一家一派的私理。公德的前提是公天下,沒有公天下,就不會有真正的公德。這個天下是老百姓的,民眾才會愛護它。如果這個天下跟他沒有關係,還處處壓製他,那老百姓就不可能“道德”地對待這個不公的天下。
所以,衡量德行的標準是天道,而不是對最高統治者的效忠。在我認定的“公德”中,統治者和權力機關,都不在道德高地上。真正的公德,雖然存在與公共事務領域,卻無關最高統治者。公德先於最高統治者而存在。一個人若能以對待其他公民的態度對待最高統治者,這就夠了。對統治者和國家機器有任何多餘的敬意與效忠都會腐蝕權力,削弱公民的自立的人格、自由和尊嚴。對於一個大國的領導人,關鍵是看他們對天道的敬畏之心和恪守之心,而在道德上對他們根本就不應該有任何期待,絕對不能指望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有道之德是君忠民,無道之德才是民忠君。
孔子:我初衷是,若是通過道德教化,使人人都變成聖賢,滿街都是聖人,這個世界不就美滿了嗎?我實在是不願意看到那些無道無德、不仁不義的人和事。
老子:你致力於提升民德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是很讓人激賞的。“隻要人人都是天使或聖賢,這就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個願望雖好,其前提卻不成立,因而結果也就不會出現。尤其是不能把希望放在統治者施行的德政上。況且,道德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各項社會要素互動的。道德問題離不開天道,離不開自由,離不開相應的政體。自由是道德的賴以存活的氧氣,不論公德與私德。沒有自由,任何德性都將窒息。私德問題是個民權問題,公德問題在本質是個政體問題。在專製之下,不會有公德。專製統治本身就沒有道德基礎,哪裏有公德?這樣的統治形態的存在, 其本身的道德合理性就是一個問題。在公共和私人領域美德流行的前行是,一個政體本身必須合乎天道,它是否給公德自由生成與發揚的空間。在道德建設方麵,執政者要無為。像在經濟生活領域一樣,君有為是有害的和多餘的,“民為”則是必要的和正當的。道德一旦變成政治權力手中的工具時,就已經不道德了。無道之邦,怎麽可能以德治國?無道之君,怎麽可能有德?常常,當執政者在向民眾進行道德說教的時候,民眾就發笑。王朝更迭,貪官先知。你還指望這樣擔負起教民的重擔,成為民眾的道德楷模?
所以,在每個王朝後期的政權危機背後,其實最根本的, 都是人心的危機、道德的危機。“仁政德政”從你提出開始起,作為中國特有的現象,總是伴隨著王朝的“崩潰”。這也是為什麽中國曆代的君王,往往在初立的時候,或是在即將崩潰的時候,都會把你抬出來,樹的高高的。他們指望你來鞏固他們,挽救他們,你能做得到嗎?二十四、五個王朝,你挽救了幾個?
孔子:說實話,鞏固的作用我還起了一些,尤其是對那些異族統治者。至於挽救,我一個也未做到。當然,有些混蛋王朝,我還巴不得它快點垮呢?他們樹我,根本就為征求過我的意見,是拿我來遮醜。我真想告他們侵犯我名譽。
老子:但是他們也給了很多的榮譽,你一定聽說過你曲阜老家三孔裏的碑牌匾上那些對你的美譽。你被他們利用,的確自有苦衷。他們也利用、曲解我。我們先把這些私人恩怨擱在一邊。
孔子:建議政府要求百姓尊老愛幼、鄰裏團結、勤儉持家、助人為樂、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我沒有看出來這有什麽錯?
老子:這個聽起來是沒有什麽錯。關鍵是統治者根本就無權對民眾提出單向的道德要求,更不能強製實施。道德必須由民眾自己來養成。你在大街上有權要求一個人去作好事嗎?如果他拒絕做好事,你能懲罰他強製他嗎?不要搞那種欽定標準、官樹典型、愚弄導向的以德治國,而是要順應天道來治國。所以,任何世俗的統治者不能僭越天道,把屬於天道的攫為己有!
在中國講道德,我認為須要有下麵的前提:
信仰天道的存在;
相信天道高於任何世俗的權力;
相信終極的道德權威在於天道,而不在於世俗的掌權者手中;
相信在天道之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相信對天道的遵從高於對任何世俗權力的遵從;
相信天道之下,每個人都有道德自主權。
天道章句之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上等德行的執政者隻有不自以為有德,不搞以德治國,一切以天道為依歸,才是真正德行高尚的執政者。下等德行的統治者一方麵抓住權柄,另一方麵自以為自己很重視道德,大搞以德治國,反而失去了與天道相合的德性。
上等德行的執政者實行的是真正的無為而治,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私心和追求,不把自己的專橫意誌強加給民眾,不任意妄為,不把權力作為追求私利的工具。下等德行的統治者,總是有遏製不住的大事業情節,並通過幹大事來滿足私利,他們總是要大有為,於是便想出各種事情來折騰百姓。
次於上等德性的執政者是很有仁愛之心的統治者,他們追求有為,想幹大事,所以往往好心辦壞事。
次於有有仁愛之心的統治者是講究“義利”的統治者,然而這些人往往以把自己擺在道德的高地上,貶低民眾的道德狀況,自己卻無視甚至踐踏道德,這類統治者雖然戴著“義”的麵具,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卻常常是出自一己一派的私利。
次於注重義利的統治者,最致力於推行禮教。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處處拿禮教約束老百姓。這樣,老百姓當然響應不積極,他們就不惜使用專政手段,強行灌輸官方的“禮教”,迫使老百姓無限效忠,乖乖就範。
所以,統治者在背離了天道之後便去侈談以德治國,做不到以德治國後並侈談仁愛之政,在仁政也做不到之後,並侈談義利之辨。在義利之辨也無法奏效之後,便訴諸禮教。推行“禮教”反應了統治者的在責任心和誠信度已經所剩無幾了,這便是禍亂的開始。
上麵提到的這些以德治國、仁政,義利之辯、禮教的說法,都不過是遮蔽天道的花言巧語和虛假外表,這便是愚昧的開始。
所以,守天道有擔當的政治家要把天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心儀於那些德政、仁政、禮義之教,要立足於天道這個根本,而不是做表麵文章,要在治國上實實在在地采行順應天道的方略,摒棄那些遮蔽天道的昏招。
--原載:《南方周末》,2007-12-13
———————————————
右派網
古書上的記載:
《史記·老子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記正義》:“老子,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長八尺八寸,黃色美眉,長耳大目,廣額疏齒,方口厚唇,日月角懸,鼻有雙柱。周時人,李母懷胎八十一年而生。”
《上元經》:“李母晝夜見五色珠,大如彈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老姓李氏,名耳,字聃。老姓出於老童,顓頊之後也。而李氏出於皋陶,“理”、“李”古通,該族以官為氏。理官即今之司法官也,掌審判。後人或稱其姓李,或謂老為生而白首,或愈說愈玄,實為姓氏不分,而大作文章所致。
一說先秦典籍中沒有提及“李耳”,此二字或由“老聃”二字轉出亦有可能。“耳”與“聃”字義相應。“老”和“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轉出,如荀卿轉為孫卿。老子即老聃或許是可以確認的,如《莊子》書中時常一段話前稱老聃,後稱老子的,見於《天運》篇,《庚桑楚》篇等。
生日:周簡王六年辛巳歲,公元前 580年 2月15日。今生年之爭,乃古書“一”字之差也。
籍貫,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厲鄉曲仁裏(另一說法是安徽渦陽。)
周朝守藏吏,在周朝首都洛陽管理周朝的國家藏書、國家檔案。
孔子曾向他學習禮法,在現在洛陽仍然有“孔子入周問禮碑”。《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五五一年。魯定公九年,公元前五○一年,即周敬王十九年,孔子年五十一,適周問禮於老子。而後曰:“五十知天命。”或與老子有關。
老子後西出函關,被關令尹喜求留,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倒騎青牛而去。
末年於狄道府(今甘肅臨洮)飛升。
又有傳說老子遊曆到了今天的小亞細亞,同現在的基督教有一定的淵源。不過這是一種傳說,缺乏曆史考據。
莊子書中載有“老子死,秦佚哭之,三號而出”[2],有人認為這是老子老死於秦國的證據。
《史記》卷63《老子列傳》對老子的事跡已不能確定,將李耳、老萊子與太史儋並列,稱老子一百六十餘歲或二百餘歲。
一說老子並沒有去世,而是到了西域。並對西域人實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的說法。 《三國誌·魏書》:“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老子西出關,過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西晉道士王浮偽造《老子化胡經》,稱老子攜尹喜西入天竺,化為佛陀,立浮屠教。書成之後,在道教引起強烈反響,同時被佛教徒指為偽經,雙方爭論持續近千年。直至元代,由於全真教失勢,被徹底焚毀,禁止流傳。
主要成就
老子的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例如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道德經》是跨時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時代,這部作品會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有人曾統計,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教《聖經》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來源請求]《道德經》被翻譯為多國文字。
在修身方麵,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經》,也直接叫做《老子》。
思想大要
《漢書8231;藝文誌》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麵之術也。”西漢史學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謂:“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價值觀
無、道、德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嚐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天下萬物均起於“有”,而“有”又起源於“無”。
老子言“道”,嚐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不斷循環運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老子又認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隻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稱為“大”。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認為“德”乃“道”之體現,而“德”應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避免犯過。
守柔
老子言“守柔”,嚐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道”之所以能循環不息,因為“道”具備了柔弱的特質,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又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強調以柔製剛,認為“強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以退為進。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意謂人可有雄心壯誌,但不可逞強好勝,應抱持柔弱謙下之道,保持質樸本性。老子強調“守柔”,皆因認為除了“道”之外,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故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又認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老子強調“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好勝,否則不得善終。
居後不爭
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後不爭”之心,嚐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隻有仁慈、儉樸、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老子嚐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隻要人能舍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寡欲
老子謂人應“寡欲”,故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懷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則貪念自生。隻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滿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欲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故老子要求人“無欲”、“去欲”,故謂:“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謂:“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達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境界。
政治觀
無為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於道”。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於道” 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善為下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版本
老子的版本有多種,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竹簡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貴族隨葬的《老子》版本。迄今為止最早的版本為“郭店竹簡本”,比馬王堆帛書本的《道德經》年代早100多年,其中的內容應該更為可靠。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
郭店竹簡本中,最珍貴的是
第十八章:
故,大道廢,焉有仁義?智慧出,焉有大偽? 六親不和,焉有孝慈?國家昏亂,焉有正臣?
第十九章: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複孝慈。 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