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馬英九,你想過嗎?

(2008-03-22 05:44:55) 下一個




馬英九,你想過嗎?

作者: 謝盛友

英九,怎麽你當選了,我一點都不感到高興,更談不上振奮,相反,更多的是擔憂。

選前你說了“燒成灰也是台灣人”。這可是胡適的那點不忍的心:“我們這把骨頭哪怕燒成灰,畢竟還是中國人。”而你的兩位女兒叫馬唯中和馬元中。

選前你說了“抵製奧運”。 

我希望,這些都是“選舉語言”。

你要做一位“積極總統”,帶給台灣的大家願景希望。你承諾好好推動十二項愛台建設,把台灣基礎建設往上提升,把台灣打造成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中心,把台灣變“東方的瑞士”,而非“東方的古巴”。

你決心做“全民總統”,超越黨派,成為全民團結的象徵,而非分裂的來源,你承諾要撫平社會創傷,化解族群對立,真正讓台灣成為和諧社會。

你勵心圖治、振興經濟、穩定社會,對兩岸關係采取不統不獨的姿態,讓兩岸在和平的形勢下共同發展,謀求兩岸人民的福祉。

“一中”是議題,“兩個中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議題嗎?兩岸還需要統一嗎?

台灣的民主雖然不成熟,但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嗎?我們以什麽樣的身份為台灣感到驕傲呢?中國人、華人、華僑、華裔?這些都是我們自己人分得清楚的概念呢,別人統統稱呼我們Chinese。我們是為台灣感到驕傲,那裏畢竟是全球中國人唯一實施比較健全民主的地方,在中國人五千年的曆史上從來沒有過。這就是為什麽每次台灣的選舉,甚至地方選舉都會引起全世界中國人高度重視的原因。因為它都留下給未來中國人社會可以參考的紀錄。
 
英九,我想不通,為什麽“中國人”這三個字很多人一聽就顫抖。是否我們中國人經曆的苦難太多?明末起義的闖王李自成,在攻進北京城後,便猜忌功臣,迷戀於國庫的金銀珠寶和後宮的絕色佳人,讓清兵趁虛而入。清末時的太平天國,在攻入南京之後,不思北進,而陷入權力鬥爭的亂局。自相殘殺的結果,是斷送了大好的前程。......。

民主體製不是一蹴而成,就如波浪般前進和後退,水可載舟,也可覆舟。

2008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One Dream)。2008的北京連接著整個世界,連接著全世界所有的人。
2008中國兩岸:同一個中國同一個夢想(One China,One Dream)。2008的北京連接著中國兩岸,連接著全世界整體的中國人。

英九,我絕對將理念進行到底:堅定不移地追求中國統一富強。我還是鐵板一塊:中國自戰後以來從不存在“台灣問題”,隻有“美國問題”。如果沒有美國問題,就沒有台灣問題,中國問題就不是問題。如果沒有別人的插手,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問題就簡單得多,自己就不會有那麽多的問題。 

中國隻有富強後,才可以理直氣壯地跟美國人說,請你們不要插手我們中國人的事情,才能真正解決所謂的“台灣問題”。

富強的定義是什麽,至少我個人認為:人權、自由、科學、民主、法治。也就是做到:人權有保障、新聞有自由、發展靠科學、治國靠民主、管理靠法治。富強的目的是以民為本、藏富於民。絕對不是什麽“以好人為本”,更不是藏富於官。
如果一定要使用數字說明,我個人認為,中國做到: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收入全球居中以上;國際特赦組織公布的人權保障狀況居中以上;國際無疆界記者協會公布的新聞自由程度居中以上,......之後,中國可以稱為富強國家。

馬英九的名字,是根據“上尊大人,英才繼起”的族譜而來;取名“九”字,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意即:視思明、聽思陪、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英九,你是否想過?1989年以來,你每年參加六四紀念活動,從今開始,你還一如既往嗎?英九, 你要做台灣的華盛頓還是中國的布蘭特(Willy Brandt,1913-1992)?

如果說人間還有偉人的話,布蘭特當之無愧。布蘭特在六十年代就致力於粉碎冷戰結構的工作,他清楚地了解到,冷戰結構乃是美國所創造的結構,而真正受害者則是德意誌人民。因此,在他當選西德總理後,即致力於和東德及蘇聯和解。
他在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跪下,就這麽一跪,舉世震驚。由於他是西德的總理,他夾著西德日益壯大的經濟勢力,不斷地采取“東進政策”,以追求兩個德國的統一的最終目標。因為他是西德的總理,美國對他無可奈何。布蘭特獲得197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沒有布蘭特,就沒有德國的統一,肯定歐洲的演變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兩德的統一和今日的世局已經證明了布蘭特的政治智慧。

德國分裂的主要因素是外來的。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爾後遭盟軍擊敗,德國為列強所占領,並因而被劃分為東西德兩個國家。但西德自七十年代布蘭特總理就任後,以追求兩德統一的國家最終目標。為了追求統一,西德聯邦憲法法院曾判決“第三帝國滅亡論”為違憲,而強調兩個德國並非新興國家,德國國家的概念和法人人格仍然源自第三帝國而來。同時兩德 1972年簽署基本條約 (Grundlagenvertrag),做成三項原則:

一、統一是兩個德國的曆史使命;
二、東西德彼此不是外國;
三、基本條約是政治及曆史行為,完成之後就要透過法律行為來完成。

我個人思考中國統一富強的三步曲:

第一步、兩岸簽署軍事互信條約,建立軍事互信機製。
第二步、兩岸簽署和平統一條約,確認兩岸彼此不是外國,統一是兩岸整體中國人的曆史使命。
第三步、統一是整體中國人的大事,應該由整體中國人來決定,透過公投的法律行為來完成,是一個選擇,並非唯一的選擇。


寫於2008年3月22日,德國班貝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HCC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問題就不是問題。如果沒有別人的插手,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問題就簡單得多,自己就不會有那麽多的問題。

If the U.S. did not intervene, today Taiwan would've been a component in the GCD structure. There would be more problems -- you will never know if democracy could've worked in a Chinese society.


>>>中國隻有富強後,才可以理直氣壯地跟美國人說,請你們不要插手我們中國人的事情,才能真正解決所謂的“台灣問題”。

Same as above: if the foreigners did not intervene, China will remain in the same 19th century feudal society. The problem with modern day China is -- many people do not realize that the plight of the Chinese people was largely caus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 more so than the westerners.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拉雷的評論:

同感!痛感!
拉雷 回複 悄悄話 就我 解, 馬英九不可能是台灣的華盛頓, 也不會是中國的布蘭特, 前者與其信仰不符, 後者時機未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